理论教育 区域布局及主推技术优化建议

区域布局及主推技术优化建议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推广厚度不低于0.01毫米的地膜,合理养护、适时揭膜,探索机械捡膜等集成技术模式。东部粮油主产区:主要围绕田间基础设施建设,主推平整加固梯田、培肥改良土壤、覆盖栽培、深耕深松等各项技术。海北、海南青稞油菜轮作区:主推土壤改良、沟垄保墒、保护性耕作等技术。柴达木盆地绿洲麦豆绿肥轮作区:主推农田整治、土壤改良、节灌等技术。

区域布局及主推技术优化建议

(1)陕西半干旱地区

①发展重点

围绕小麦玉米马铃薯苹果及小杂粮生产,加强田间集雨微工程建设,大力推广集雨覆盖种植、垄沟种植、保护性耕作、抗旱保水等技术,提高雨水资源利用率,增强粮食自给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②主推技术

地膜覆盖技术:渭北主推地膜覆盖垄侧或者垄上种植技术,陕北主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厚度不低于0.01毫米的地膜,合理养护、适时揭膜,探索机械捡膜等集成技术模式。开展可降解地膜、多功能地膜试验示范,减少地膜残留。

水肥一体节水补灌技术:针对渭北及秦岭北麓的旱地小麦示范推广精细整地、宽幅沟播、耙磨镇压、水肥一体、秸秆覆盖等旱地小麦抗旱栽培集成技术,实现水分和肥料的高效利用。

测土配方施肥及培肥保墒技术:因地制宜生产应用配方肥料,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增施有机肥,不断提高耕地肥力。推广深松耕技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蓄水能力。

(2)甘肃半干旱地区

①发展重点

围绕小麦、玉米、马铃薯和小杂粮生产,集成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机具,形成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综合抗旱技术体系,实现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

②主推技术

推广全膜双垄集雨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把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作为干旱区提高粮食产量的核心技术。同时,示范推广膜侧沟播、秋覆膜和顶凌覆膜、一膜两用、小麦全膜覆盖穴播多茬种植等旱作农业新技术。

推广集雨补灌为主的旱作节水技术:通过兴修梯田、水平沟、隔坡梯田、丰产沟、铺压砂田等田间保水工程,减少地表径流,提高雨水利用率。修建集雨水窖、蓄水池、温室及大棚集雨槽,采用滴灌、管灌、喷灌、穴灌等方式,进一步增强旱作农业的可控能力。

推广以抗旱、耐旱品种为主的生物抗旱技术:突出耐旱、抗旱性品种推广应用,大力推广种子包衣、药剂拌种、精量半精量播种、抗旱剂、保水剂、抑蒸剂等配套技术,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发展具有旱地特色的优质产品,实现产品增值和资源的高效利用。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为主的培肥地力技术:把耕地质量建设的重点放在中低产田改造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秋施肥、化肥深施、增施有机肥等科学施肥技术,扩大绿肥生产和秸秆还田等培肥地力技术的应用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推广保护性耕作为主的机械化作业技术:因地制宜推广机械深松、高茬收割、秸秆还田、机械起垄覆膜、精少量播种、机收机播等机械化旱作农业技术。(www.daowen.com)

(3)宁夏半干旱地区

①发展重点

围绕西甜瓜、马铃薯、玉米、向日葵等作物种植,以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为支撑,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工程等措施,重点推广以覆膜保墒集雨补灌为主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进一步完善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和特色农业生产体系,提高抗旱、减灾、避灾能力,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和科技支撑能力,逐步缓解资源型缺水、季节性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威胁。

②主推技术

中部半干旱偏旱区:坚持“生态优先、草畜为主”的方针,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种植业内部应扩大压砂西瓜、马铃薯、红枣及以甘草为主的中药材等种植,主推覆膜保墒集雨补灌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南部半干旱区:按照“生态优先,草畜主导,特色种植,产业开发”的方针,积极扩大苜蓿、饲用玉米等人工牧草种植,大力发展肉牛、肉羊舍饲养殖;扩大马铃薯、玉米、小杂粮、油料等种植;大力推广覆盖保墒、深松蓄水、保护性耕作等旱作节水技术。

(4)青海半干旱地区

①发展重点

围绕油菜、马铃薯、冷季豆类和青稞等特色农作物,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平整加固梯田、培肥土壤、覆盖栽培、深耕深松等为关键技术,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建设高标准高产稳产基本农田为着力点,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②主推技术

综合青海省自然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农业区域特征等因素,将青海分为东部粮油主产区,海北、海南青稞油菜轮作区,柴达木盆地绿洲麦豆绿肥轮作区,青南青稞饲草饲料小片种植区四大旱作区。

东部粮油主产区:主要围绕田间基础设施建设,主推平整加固梯田、培肥改良土壤、覆盖栽培、深耕深松等各项技术。

海北、海南青稞油菜轮作区:主推土壤改良、沟垄保墒、保护性耕作等技术。

柴达木盆地绿洲麦豆绿肥轮作区:主推农田整治、土壤改良、节灌等技术。

青南青稞饲草饲料小片种植区:主推农田整治、土壤改良、沟垄保墒、保护性耕作等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