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低方案下的预测结果分析,

低方案下的预测结果分析,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3.12中国乡村未来40年人口结构变化情况资料来源:根据spectrum预测软件计算所得与少年儿童人口及劳动力年龄人口发展状况迥异的是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在快速上升。

低方案下的预测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基础数据,分低、中、高三种方案对2050年中国乡村未来人口发展状况进行预测,尤其观察未来近40年农村老龄人口的变化情况,从下边可以看出,采用哪种生育方案,农村人口结构在40年里发生很大的变化。

1.低方案下的预测结果分析

表3.10是低生育方案下,即假定总和生育率保持现有水平下不变,设定1.5的情况下,中国乡村未来40年人口结构的预测结果。从总人口数来看,2010―2050年,乡村总人口数在40年间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从66281万人将减少至29567万人,减少了36714万人。其中,农村少年儿童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也保持递减趋势,分别从2010年的12701万人、46913万人减少到2050年的1339万人、13837万人,相应的比重数也分别从19.16%、70.78%急剧下降到4.63%、46.79%。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在下降到2020年的68.5后,稍有上升,在2025年反弹至68.97,之后25年里一直呈递减趋势,且下降幅度之大,以每年0.89个百分点下降。

而与之相对的只有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逐年稳步递增。从2010年老年人口数量为6667万上升到2050年已高达14391万,翻了一倍,在2025年,65岁及以上人口数,超过1亿,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达到峰值,约为1.5亿,此后老年人口数开始下降。这源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80年代生育率下降,80年代之后的人口数减少,当他们65岁时,正处于2045年,所以那时老年人口数下降是必然的。再来看40年间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低生育方案下,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从2010年10.06%上升到2050年的48.58%,共增长了38.52个百分点。其中,前15年呈现快速增长,每五年大致增加2—3个百分点,而2025年后,则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每五年增长6个百分点。从2035年起,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超过了30%,农村人口老龄化开始了高位运行阶段,可以说也进入了农村养老负担最艰难的时期。

表3.10 中国乡村未来40年人口结构变化情况(低生育方案)

资料来源:根据spectrum预测软件计算所得

2.中方案下的预测结果分析

表3.11是中生育方案下,即假定总和生育率设定为1.9的情况下,中国乡村未来40年人口结构的预测结果。从总人口数来看,2010—2050年,乡村40年总人口数一直处于减少趋势,从66281万人将减少至31022万人,减少了35259万人。其中,农村少年儿童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也保持递减趋势,分别从2010年的12701万人、46913万人减少到2050年的2003万人、14627万人,相应的比重数也分别从19.16%、70.78%急剧下降到6.46%、47.15%。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在2020年下降到的68.26,五年之后,比重数为68.5,回升微乎其微,在这五年内,劳动力年龄人口在人口结构中处于基本稳定状态,2025年之后开始继续下降,且下降幅度不断递增。

表3.11 中国乡村未来40年人口结构变化情况(中生育方案)

资料来源:根据spectrum预测软件计算所得

与少年儿童人口及劳动力年龄人口趋势完全不同的是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在快速上升。老年人口数量从2010年的6667万上升到2050年已高达14391万,翻了一倍,在2025年,65岁及以上人口数,超过1亿,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达到峰值,约为1.5亿,此后老年人口数开始下降。这与20世纪80年代起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息息相关,政策的执行使80年代人口出生率骤然下降,之后的出生人口逐年递减,当1980年出生的人口65岁时,正好是2045年,所以届时老年人口数下降是必然的。中生育方案下,40年乡村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从2010年10.06%上升到2050年的46.39%,共增长了36.33个百分点。其中,前15年呈现快速增长,每五年大致增加2—3个百分点,从2025年发生转折,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每五年增长5—6个百分点。从2035年起,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超过了30%,农村人口老龄化开始了高位运行阶段,这意味着农村养老进入了最艰难的阶段。

3.高方案下的预测结果分析

表3.12是高生育方案下,即假定总和生育率设定为2.3的情况下,中国乡村未来40年人口结构的预测结果。从总人口数来看,2010―2050年,乡村40年总人口数一直处于减少趋势,从66281万人将减少至32572万人,减少了33709万人。其中,农村少年儿童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也保持递减趋势,分别从2010年的12701万人、46913万人减少到2050年的2760万人、15240万人,相应的比重数也分别从19.16%、70.78%急剧下降到8.48%、47.34%。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在前15年,下降比重变化很小,在2020年下降到的68.02,五年后的比重数为68.04,基本处于恒定状态,2025年之后的25年里开始大幅下降,年均下降0.83个百分点。(www.daowen.com)

表3.12 中国乡村未来40年人口结构变化情况(高生育方案)

资料来源:根据spectrum预测软件计算所得

与少年儿童人口及劳动力年龄人口发展状况迥异的是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在快速上升。老年人口数量从2010年的6667万上升到2050年已高达14391万,翻了一倍,在2025年,65岁及以上人口数,超过1亿,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达到峰值,约为1.5亿,此后老年人口数开始下降。这与20世纪80年代起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息息相关,政策的执行使80年代人口出生率骤然下降,之后的出生人口逐年递减,当1980年出生的人口65岁时,正好是2045年,所以届时老年人口数下降是必然的。高生育方案下,40年乡村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从2010年10.06%上升到2050年的44.18%,共增长了36.33个百分点。其中,前15年呈现快速增长,每五年大致增加2—3个百分点,2025年是转折点,开始步入高速增长阶段,每五年增长5—6个百分点。从2035年起,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超过了30%,这意味着农村人口老龄化开始进入高位运行阶段,农村养老负担也步入空前严重时期。

4.小结

从三个方案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低、中、高哪个方案下,都呈现农村少年儿童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年龄人口的不断下降,农村老年人口的不断上升态势。而且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之高,令我们讶异,更感到农村老龄化发展程度的严重。从预测结果显示,2050年中国大概有40%的老年人口,不足10%的少年儿童人口,劳动力年龄人口与老年人口数量相差不多,意味着总抚养比将超过1,负担之重,他们无法承担起供养责任。虽然随着人类预期寿命的延长,退休年龄在向后延迟,对老年人口的界定年龄也在不断地推移,但是面对如此庞大的农村老年群体,还是会给农村社会发展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

本预测是基于考虑影响农村老龄化的三大因素所做出的,中国在未来20年将加快城镇化进程,必然带来净迁移人口增加,而农村人口中大多以青壮年流出为主,大部分老人都留守在农村,以现预期寿命规律及目前发展状况评估,老年人口40年后预期寿命也将高于目前近十岁左右,甚至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这个水平会更高。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似乎这两个影响因素都不可规避,而影响此结果的关键因素便是生育率,而我们国家的政策在这要起到关键的作用,正向计划生育政策在实施后的20年里就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总和生育率从世界较高水平骤减到警戒线以下。政策若持续收紧,生育率很难反弹,人口结构就会呈现倒三角。本书是就目前发展状况,不考虑政策发生太大变动的情况下,对总和生育率进行假定而做出的预测结果。而笔者在研究中发现,曾毅教授在1992年对农村未来老年人口发展的各种预测方案中,其中在低生育率和低死亡率的条件下,农村65岁及以上人口在2050年的比例为40.4,而他在2009年,基于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再次对2050年全国65岁及以上农村人口的比例进行了预测,假定在现行生育政策不变的情况下,那时男、女预期寿命分别为75和78.9,65岁及以上农村人口的比例被预测为39.6。

综上,基于本人分析及参考曾毅教授的部分研究结果,笔者认为人口老龄化作为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近40年将给中国农村带来的影响也是史无前例的,这将牵涉到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积极做好各方面准备是必须的。

据人民网推出的“老龄化将给中国带来什么”的调查中显示,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养老负担加重这一项占影响因素的61.7%,是最为主要也是最令百姓深切担忧的。(见图3.1所示)而农村养老保障因其原有的薄弱,目前刚刚起步,日后农村建设中就更不容小视该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农村养老保障措施,为农民养老建立一道安全的屏障,是面临老龄化的重要的务实之举。

图3.1 老龄化带来的主要影响

【注释】

[1]Enam Ahmed,Tony Phoo,Samantha Amerasinghe,Chidu Narayanan,KathleenB.Oh.人口高龄化—亚洲接棒[J].金融发展评论,2017(05):6-52.

[2]李辉,王瑛洁.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1.

[3]陈习琼.中国独居老年人问题研究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