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CTRUM软件预测所用基础数据如下:
1.全国农村人口数量
学界提到农村人口,对此的界定不一。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如果按户籍区分农业、非农业,农业人口达9.3亿,如果按居住地来分,即生活在城市、镇、或者乡村,乡村人口达6.6亿,本书对未来农村老龄化的预测,是按乡村人口(男3.4亿,女3.2亿)进行预测估算。表3.8反映的是按5岁年龄分组的全国分性别的乡村人口的数量,通过计算各年龄段性别比例发现,出生人口性别还是很高,达到119.09,其他各年龄组,年龄越大,性别比越趋于平衡。人口数量最多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35—49岁这个年龄区间,到65—69岁男女数量基本持平,到了75—79岁以上的年龄组,男性人口开始少于女性人口数量,男女比例小于100。
表3.8 全国分年龄、性别的人口(乡村)单位:人
资料来源: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2.年龄别及总和生育率
表3.9描述的是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关于乡村育龄妇女年龄别生育率及总和生育率情况。我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偏低,全国仅为1.18,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7还要低许多,其中“城市”为0.88,“镇”为1.15,“乡村”为1.44,都大大低于更替水平。
表3.9 育龄妇女年龄别生育率及总和生育率(乡村)单位:‰(www.daowen.com)
资料来源: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3.2050年农村总和生育率假定
关于对农村总和生育率的假定,需要了解近年来总和生育率的变化情况,然后思考总和生育率的今后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总和生育率已降到1.8左右,2000年的总和生育率又低至1.22。十年后的1.18更让人忧虑。农村的总和生育率虽比同时期全国的情况稍高些,但是也远低于更替水平。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农村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仅是1.56,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又降到1.44(见表3.9),而1.8通常被认为是总和生育率的警戒线,可是近15年间,农村总和生育率一直处于警戒线以下,没有反弹。世界人口生育率发展规律表明,一旦进入低生育率20年,就很难恢复到2.1,世界上除了美国反弹过外,其他国家尽管采取措施,也没有恢复到更替水平。当前,虽然对生育政策做出调整,但总和生育率上升非一日之功,是个漫长的过程,加上当前生存压力使得人们的生育意愿不断降低,所以笔者认为到2050年,生育率即使提高,幅度也不会太大。曾毅在《我国21世纪东、中、西部人口家庭老化预测和对策分析》一文提到全国农村如果是实行分区域二孩晚育软着陆,2050年的总和生育率预计为2.27,笔者较为同意曾毅的看法。
本书依据以上分析假设的低、中、高三种方案分别为:低方案总和生育率基本持续现有水平为1.5,对于高方案,笔者认为从现实状况来说,即使调整政策,也不会有大的变化,可能会有政策的微调来促使总和生育率的回升,所以借鉴曾毅的估测数据,定为2.3,而中方案则是介于低方案和高方案之间,设为1.9。
4.分性别的农村人口预期寿命
从全国范围来看,201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其中男性为72.38岁,女性为77.37岁。通常情况下,中国农村人口的预期寿命要低于平均水平,而城镇人口的预期寿命普遍高于平均水平。胡英在2010年撰写的文章《中国分城镇乡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探析》中利用生命表中的logit模型测算出2009年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4.22,男性为71.79,女性为76.79,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29,其中男性为69.92,女性为74.9,借鉴胡英的测算数据,综合个人制作生命表的运算结果,估算2010年农村人口出生时平均预期寿命男性约为70岁,女性约为75岁。
根据1990―2009年,20年的人口预期寿命值,初步总结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的变化规律,发现男性每五年增长值约为1.2岁,女性每五年增长值约为1.4,由此估算2050年农村人口预期寿命,男性约为79岁,女性为86岁。
5.净迁移率
笔者在参考《我国人口迁移趋势及空间格局演变》《移民限制下我国人口城乡迁移轨迹研究》《西部地区人口迁移形势及其影响分析》等文章后发现,农村人口净迁移率通常在1%―1.5%之间,所以以此推算,本预测假设2010至2050年间,净迁移人口分别为:2011—2020年间平均每年净迁出700万;2021—2030年间平均每年净迁出600万;2031—2040年间平均每年净迁出500万;2041—2050年间平均每年净迁出400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