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口学角度分析,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三大因素:生育率下降,预期寿命延长和人口迁移,而影响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因素也同样包括这三大方面。
第一,农村出生率下降带来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的不断老化。1979年左右,中国政府着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控制人口的计划生育政策,而今这一人口政策已带来中国人口出生率的急剧锐减,从1970年的33.4%下降到2011年的10.4%。而死亡率1970年为7.6%,2010年为6.41%,2011—2016年,死亡率由7.14%下降到7.09%,变动并不明显。很显然,出生率对中国老龄化的影响意义显著。如果以发展的趋势来看,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贯彻执行,这两大因素还会引致生育率继续大幅下降,因此农村老龄化程度将越来越严重。
第二,农村人口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加快了老龄化进程。由于医疗条件和技术的日趋完善,人均预期寿命一直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飞跃,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提升。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1.40岁,高出世界平均水平5岁,高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7岁。而这其中的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也已达到69.55岁,远远超过了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水平。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4.83岁,比2000年增长了3.43岁。2015年,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6.34岁,比2010年增长了1.51岁,其中男性为73.64岁,女性为79.63岁。中国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成为加快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农村劳动人口的大量流动深化了老龄化程度。按照中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比起城镇地区,农村地区相对宽松,所以在生育率水平上,农村也高于城镇。从理论上讲,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应该低于城镇,可是事实恰恰相反,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城镇高,而导致理论与现实相悖的主要因素就是农村大量的劳动年龄人口向城镇的人口流动,造成农村的“空心化”现象,农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的人口。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及户籍制度的松动造成了农村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剩余劳动力,所以这也是农村青壮年涌向城市,寻找新的生计的原因。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0年在乡村流出8840万流动人口中,60岁以下的人口占94.43%,其中15—49岁的占69.91%。流动人口年龄中位数为32.8岁,平均年龄为33.6岁。2006年的农业普查显示,82.1%的农民工年龄都不到40岁。这些农村劳动力人口在城市长期从事二三产业,甚至有部分农民选择定居在城市。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司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我国流动人口规模达到2.47亿人,占总人口的18%。(www.daowen.com)
另一方面,城市中一些老年人选择退休后从城市迁移到农村地区生活,这样,一出一进,促使城市中由于农村年轻人口的加入而变的相对年轻化,而农村地区,原本的“空心化”现象,再加上城市老年人的入住,变得更加老化。人口流动使得农村实际老年人口比重已超过18.3%。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将不断向城镇转移。从现在到2050年,中国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将从目前的4.43亿减少到约1.8亿,将转移2.63亿。
人口流动加深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了解决农村老龄化的难度。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迁移人口增加,流动速度加快,城乡发展的差异性与不平衡性叠加在一起,使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更为凸显,同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农村老年群体生存更为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