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资本的剩余价值来源与分配

资本的剩余价值来源与分配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问题的关键在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的使用价值上。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劳动力日价值是30元,劳动力商品一天的使用价值就归资本家随意支配了。资本家赚的差额是30元,这30元就是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于是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的剩余价值来源与分配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是一切社会都具有的,具有普遍意义,它是所有社会形态存在的基础。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一方面作为一种劳动过程,作为具体劳动创新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价值增殖过程,作为抽象劳动凝结成价值,它又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资本是如何通过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实现增殖的呢?

案例:资本主义制鞋企业的生产过程。

资本家甲注册开办了一家私人企业,投资了5万元成立了制鞋厂。其中购买原材料3万元,雇佣劳动力20人,投入生产过程。资本家甲在开办工厂的时候已经把同类市场考察了一番,就技术与劳动者的素质而言,他的这个企业都处于中上等水平,于是信心十足的开张了。甲资本家与工人签订的合同上规定工人每人每天的工资是30元。

第一天工作,资本家只让工人工作了6小时。在这一天的工作日里,每个工人做成两双鞋,其中消耗的原材料是120元,工人6小时的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为价值30元。

资本家把两双鞋子拿到市场上出售卖了150元。回来算了算成本,他在生产之前为每个工人预付的成本也是150元。资本家愣住了!咋没有赢利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

每个制鞋工人每天只工作6小时,生产两双鞋。其价值包括两部分:①通过具体劳动消耗生产资料并将其转移到新产品中的价值为120元;②工人6小时抽象劳动凝结在新产品中并形成价值30元。

所以作为劳动的产物,每个工人生产的两双鞋的价值为:(www.daowen.com)

原材料价值(120元)+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30元)=150元

资本家把两双鞋卖掉,得到150元,与其预付资本价值相等,没有发生价值增殖。这是价值形成过程。

但是如果这样,资本家就不会从事生产了,资本家的目的就是为了价值增殖,所以一定要让这个过程变成价值增殖过程。问题的关键在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劳动力日价值是30元,劳动力商品一天的使用价值就归资本家随意支配了。虽然工人6小时的劳动就能把30元重新创造出来,但是资本家不会只让工人劳动6小时,必然要求工人劳动更长的时间,比如12小时,这样,结果就不同了:

假设每个工人劳动12小时制鞋四双,消耗原材料等240元,工人12小时形成的新价值是60元。四双鞋的价值是300元,资本家把鞋卖掉得到300元,

预付资本=原材料(240元)+劳动力日价值(30元)=270元。资本家赚的差额是30元,这30元就是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于是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

故事中的经济学启示。工人一旦受雇于资本家,它的劳动力就归资本家支配。资本家消费自己“劳动力”商品的过程就是工人劳动的过程。工人在一定的时间(如T小时)内创造的价值补偿了劳动力价值,超过T小时的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T小时就是超过的“一定的点”,这个点之前是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点”之后是剩余劳动时间。这就是资本家为什么想拼命延长劳动时间的原因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