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枫泾国际商务区(以下简称“枫泾”)地处上海西南。历史上,枫泾地处吴越交汇之处,因此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枫泾更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是金山、松江、青浦、嘉善、平湖这五处沪浙区县(市)交界的十字路口。
枫泾不仅拥有蜚声海内外的漫画、国画、农民画、围棋这一“三画一棋”特色文化和千年古镇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较为厚实的产业基础和充裕的建设用地资源,更具有地处沪杭高铁、沪杭高速关键节点的独特地缘优势。
枫泾正在努力打造成为成长型企业总部经济集聚区、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功能区和现代新城镇的商业休闲中心,成为金山区转型发展的示范基地,推动“富有活力、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特色城镇建设(图8.1.1)。
图8.1.1 枫泾景致
一、“吴根越角”点燃蓬勃活力
(一) 历史沿革
枫泾历史悠久,是一个有千年历史的文明古镇。枫泾历史上地跨吴越两界,经历五个朝代,以镇中界河为界,吴越两地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形成枫泾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枫泾始建于南北朝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正式建镇,元末明初时枫泾镇便与浙江的南浔、王江泾、江苏的盛泽合称为江南四大名镇。明宣德五年起,枫泾镇以镇中界河为界南北分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南镇并入北镇,统一称松江县枫泾镇,划归上海市管辖, 1966年再划归为金山县(现金山区)。
1995年,枫泾被列入全国500家小城镇改革试点镇,完成了总规、土规、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启动,重点是通过工业园区的建设来推动小城镇发展。2001年列入上海“一城九镇”建设试点镇,完成了现代化风格的发展规划,新镇区完成了动拆迁、基础设施等建设。2010年开始建设枫泾特色镇,古镇面貌不断得到更新,展现出新的面貌。
(二) 发展现状
枫泾国际商务区的四至范围具体为:东至朱枫公路,南至浙江边界,西至浙江边界,北至浦泽塘。规划面积470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50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150亿元。
枫泾被称为上海的西南门户,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交通便捷。位于上海中心城区、杭州、苏州与宁波的1小时都市经济圈,3小时车程可抵达长三角任意重要城市。中南部有接浙东和南方沿海城市的两条高速公路G60、G36,中部的沪杭铁路和沪杭高铁在枫泾火车站与金山北站停留,北部连接浙北、苏南与安徽地区。
发挥上海西南门户优势,以枫泾国际商务区建设为载体,实现从“一个扇面向两个扇面”转变,全力承接上海城市功能辐射,加速集聚长三角资源加快发展,大力吸纳一批国内外中小企业设立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结算中心、现代物流中心为主的企业总部和电子商务平台,着力打造上海西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近年来,枫泾综合经济实力稳步增强,现代特色产业体系已经逐步形成,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黄酒及特色食品、纺织服装与品牌服装总部产业;积极对接张江高科技园区,大力推进张江杭州湾科技园区枫泾区域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枫泾坚持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枫泾科技企业实力逐渐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在行业领域中不断提升。积极转变增长方式。科创小镇建设成效明显,25个项目入驻;现代服务业取得新突破,旅游产业发展能级不断得到提升。特色宜居新镇形态初显,城乡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三) 未来定位
2013年4月,枫泾国际商务区的四家合作方——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金山区枫泾镇人民政府、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开发枫泾国际商务区的协议。四方合力推动枫泾国际商务区建设成为“区区合作、品牌联动、创新发展”的上海市示范区,成为成长型企业总部经济集聚区、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功能区和现代新城镇的商业休闲中心,并努力把枫泾国际商务区打造成为金山区转型发展的示范基地。
枫泾充分利用临港集团、漕河泾开发区的品牌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发挥枫泾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土地资源优势,整合优势资源,立足枫泾,对接上海、辐射长三角,建立招商大平台、大体系,加大生产性服务业项目的市场拓展和项目引进力度,合力打造一个“规划起点高、创新能力强、辐射功能大”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动“富有活力、生态宜居”的现代化特色镇建设。
二、千年古镇孕育灿烂文化
2005年9月,枫泾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上海首家“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殊荣。依托古镇历史文化,重点发展总部经济、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国际教育等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和长三角区域性总部经济集聚区(图8.1.2)。
图8.1.2 枫泾标志
图8.1.3 枫泾文化
枫泾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历史上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枫泾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她孕育、发展并传承着独特的、瑰丽璀璨的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间文化、名人文化、地域文化、故事文化、饮食文化、水乡文化等历史文化,积淀了相当浓厚的文化底蕴(图8.1.3)。
(一) 建筑文化:古风浓郁,意蕴深邃
枫泾古镇区建筑多为明、清风格,均具传统江南粉墙黛瓦的特色,房屋以两层砖木结构为主,前后进房之间有厢房和天井,大宅深院有穿堂、仪门及厅堂等,前后楼之间有走道相连,称走马堂楼。屋面多为观音兜和五山屏风墙。庙宇建筑多为宫殿式。古民居建筑群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其中9处已列为上海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
古镇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众多,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16条沿河古街绿树成荫,古镇水巷幽静;39座古石桥横跨河上,其中元代建1座,明代建11座,清代建21座。
明代建的瑞虹桥,坐落于虹桥河口,清康熙初在此发生过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工人罢工运动”的“虹桥血案”,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有该事迹的记载及陈列,并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在圣堂内为此立了案碑。
这些清代的建筑,元明清时代的石桥,构成了枫泾清晰可辨的古貌,流淌着悠长的古韵(图8.1.4)。
图8.1.4 枫泾古镇建筑文化
(二) 宗教文化:四教并存,流派纷呈
枫泾除伊斯兰教之外,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四教齐全,且历史悠久。早在南朝梁初已建有道院(仁济道院),至唐贞观年间最盛;佛教于明清时期盛行。全镇有31座寺院庙宇。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建造了天主堂。而用于基督教教务活动的天命堂建于1947年。
现在,枫泾佛教场所主要有性觉禅寺,道教场所主要有施王庙,天主教场所主要有枫泾天主教堂,基督教场所主要有天命堂。每到这些地方活动之日,各路信徒纷至沓来,尤其是性觉寺、施王庙,更是人头攒动,香火兴旺(图8.1.5)。
图8.1.5 枫泾古镇宗教文化
(三) 名人文化:民风淳厚,人才辈出
枫泾民风淳厚,崇尚耕读,注重教育和取仕,孕育出3名状元、56名进士、125名举人、235名文化名人;历代官员有100名知县、3名六部大臣和2名宰相,人才辈出,自唐代以来有历史记载的名人共计有639人。古有唐朝宰相陆贽;宋代屯田员外郎陈舜俞,状元许克昌;明代曾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太医院御医陈以诚;清代状元蔡以台及官至内阁学士兼吏部左侍郎的谢墉;民间词人沈蓉城等。当代有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朱学范、围棋国手顾水如、著名漫画家丁聪、国画大师程十发,革命前辈袁世钊、陆龙飞等。他们为枫泾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精神遗产、传世著作(图8.1.6)。
(四) 地域文化:“三画一棋”,蜚声中外
在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中,枫泾在近现代逐步形成了以程十发的国画、丁聪的漫画、金山的农民画和顾水如的围棋为地域文化特色的“三画一棋”。
图8.1.6 枫泾文化遗产
1. 程十发的国画
程十发,斋名曾用“步鲸楼”“不教一日闲过斋”,后称“三釜书屋”“修竹远山楼”。作为中国画坛著名的国画大师,历任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等职。他喜欢用画笔歌颂美好生活和壮丽河山,是享誉国内的画坛泰斗。代表作有《列宁在一九一八》《列宁的故事》《胆剑篇》《画皮》《老孙归社》《孔乙己》等。程十发曾感叹道:“我的老家是枫泾,枫泾也是滋润我创作激情的‘母亲’。”程十发先生的祖居坐落在枫泾镇和平街151号,由著名国画家、书法家刘旦宅为其题名,祖居展示了程先生的早年居所、一部分作品和曾用过的作画工具等(图8.1.7)。
2. 丁聪的漫画
丁聪,笔名小丁,1916年出生于上海,是我国当代最负盛名的漫画家之一。丁聪“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年轻时就是个思想进步的爱国主义者,创作了大量讽刺漫画。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有《鲁迅小说插图》《丁聪插图》,老舍的《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众多作品的插图。枫泾古镇北大街421号设有丁聪漫画陈列馆,由丁聪的世交好友,中国美术史学家、评论家,著名书法家黄苗子题写馆名(图8.1.8)。
图8.1.7 国画大师程十发及其作品
图8.1.8 讽刺漫画家丁聪及丁聪漫画陈列馆
3. 金山的农民画
金山农民画是上海金山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更是中国大陆令世界瞩目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枫泾古镇北部的中洪村就是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命名为“中国特色村”。20世纪70年代,村中农民将剪纸刺绣、民间印染、泥塑木雕等传统技法运用到绘画中,将江南农村的劳作场景和娱乐生活用夸张艺术的形式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创立了一种全新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的风格。农民画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用色明快,构图新颖,作画手法却是朴实无华,是江南民间艺术中的一颗明珠,广受中外专家的肯定和观众的喜爱,被誉为“中国最优秀的民间艺术”。作为枫泾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枫泾建立了金山农民画村生态休闲园,并成为市旅游委列入的“上海市乡村游十条精品线”之一(图8.1.9)。
图8.1.9 金山农民画及农民画村生态休闲园
4. 围棋大师顾水如
顾水如,名思浩,小名继龙。出生于一个“围棋世家”,自幼受到家庭熏陶,再加以天资聪颖,刻苦钻研,小小年纪在镇上已无敌手。在这之后他赴上海向围棋高手学习棋艺,不屈不挠和极高水平的日本职业棋手进行切磋和学习,赴北京击败名手,被誉为“围棋圣手”。顾水如应邀东渡日本,为我国赴日学习围棋棋艺第一人,接受现代棋理熏陶,融会中日棋道于一炉,从而蜚声于国际棋坛。纪念国手大师的顾水如故居落座于友好街228号(图8.1.10)。
图8.1.10 顾水如及其故居
(五) 民间文化:瑰丽璀璨,源远流长
体现民俗风情的民间文化,在枫泾这块沃土上瑰丽绽放。枫泾的民间蓝印花布、家具雕刻、灶壁画、花灯、剪纸、绣花、编织品等,它们的图案,不但有纯朴美、粗犷美、意境美,而且大多是枫泾历代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和美好愿望的表达形式,堪称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艺术,在枫泾也是多姿多彩。广为普及并为百姓喜闻乐见的有串马灯、高跷、耘稻山歌、小调、水乡婚典和讲故事等,尤以讲故事流传最广,枫泾长期保持着一支故事创作、演讲队伍,每年都要创作和演讲不少故事,受到极大欢迎(图8.1.11)。(www.daowen.com)
图8.1.11 枫泾民间艺术
(六) 故事文化:故事之乡,独此一家
金山民间文艺内容丰富多样,地域色彩浓郁,在这之中的枫泾故事,是枫泾又一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建国初期,枫泾掀起了一股“讲故事”的热潮,农村知青在茶余饭后给人民讲故事,这种口头文学得以发扬光大。近年来,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浓厚的氛围下,枫泾故事也在不断发展,由于大家从生活提取故事题材,讲述的故事也越发生动有趣。枫泾故事有着好玩、好看、好听的艺术特点,还具有传播正能量的功能。枫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新故事作者以及在全国广泛流传的优秀作品。
枫泾故事,是与金山农民画相媲美的文化品牌,是枫泾一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2011年,枫泾镇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故事基地”;枫泾镇更是凭借故事荣获2014、2016年度“上海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在枫泾,“故事文化”逐步渗透到基层的每个角落。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的郁林兴和毛一昌都来自枫泾地区,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故事大家。“毛一昌工作室”是枫泾故事的一个创作品牌,一脉相承的是“故事大篷车”故事演讲队,如今已延伸建立了故事创作队、方言故事演讲队、成人普通话故事演讲队、少儿故事演讲队四支队伍(图8.1.12)。
图8.1.12 枫泾故事文化建设
(七) 美食文化:“枫泾四宝”,独领风骚
作为一座拥有15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镇,枫泾自古就有“吃镇”之称。“丁义兴”丁蹄、“石库门”黄酒都是为人熟知的美食。发达的工商业和艺术文化大力推动了枫泾饮食文化的发展,并称为“枫泾四宝”的枫泾丁蹄、天香豆腐干、枫泾状元糕和金枫黄酒,数百年来长盛不衰,驰名中外(表8.1.1、图8.1.13)。
表8.1.1 枫泾美食
图8.1.13 枫泾代表美食
(八) 水乡文化:上海“枫貌”,北美元素
枫叶、枫树、枫林让上海枫泾与“枫的国度”加拿大之间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江南四大名镇之一——枫泾,因为融入了北美风情的元素,正在以一种新的大手笔绽放出她的新颜,成为海外瞩目的焦点。
北美新镇整体规划充分利用枫泾纵横交错的河网水系,形成镇区绿化和开敞空间的骨架,将滨河绿色廊道贯穿每个街坊,分设供步行和自行车通行的景观小道,成为镇区的绿色纽带。同时结合河道水面的局部扩大,创造大小不一的公园绿化,在居住组团中成为组织居住邻里的绿色景观核心,在中心区域成为城镇标志性景观和公共活动中心(图8.1.14)。
图8.1.14 枫泾北美新镇
三、特色城镇编织美丽未来
2016年,枫泾镇与车墩镇、朱家角镇共同入选中国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枫泾对于特色小城镇的探索实际上已有二十余年,立足自身特有的文化底蕴、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坚持“长三角区域综合性节点城镇”的定位,提出“众创+古镇”的发展模式,打造古镇人居示范镇,承载起居民的幸福生活;旅游休闲目的地,承载起游客的水乡情怀;大众创业首选地,承载起创客的梦想抱负。与建设特色镇、科创小镇一脉相承,枫泾通过“小镇更新”的探索,在大都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让城乡居民的生活更美好。
枫泾国际商务区依托枫泾城镇建设,致力于打造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旅游休闲目的地”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的“特色众创目的地”,承接上海城市功能辐射,集聚长三角资源,发展成为上海对接和服务长三角的新平台和上海西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树立上海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新地标。
(一) “众创元素”具特色
科创小镇是金山区、枫泾镇政府和临港集团、漕河泾开发区深化“区区合作、品牌联动”机制,落实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战略的重要载体。坐落在枫湾路535号的枫泾科创小镇是“产、学、研、创、孵、投”的大平台、大集成、大联盟,不仅提供充满创意与活力的众创空间,月月上演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枫泾在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大背景下,紧抓契机,充分释放创新活力,以“科创+文创+农创”为切入点,以打造科创小镇为着力点推动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科创小镇获得了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级星创天地及其他各类荣誉20余项,累计举办各类活动200余场。在此过程中,“农创路演中心”的功能平台逐渐脱颖而出,至今已举行了果蔬类专场、瓜类专场、草莓专场、水产项目专场等12场路演活动,成功对接项目14个,成交金额近2000万元。
2017年6月,长三角路演中心项目建设启动,落户于上海第七印绸厂旧址,占地面积约123亩,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长三角路演中心分有三大功能区:路演中心、演艺中心、资讯中心,集“众创路演、文创演艺、资讯展示”于一体。长三角路演中心是上海建工集团与枫泾镇联合打造的首个重量级的小镇更新服务性功能创新平台,将充分发挥科创小镇的科技创新资源集聚功能,全面升级科创小镇的路演平台(图8.1.15)。
(二) 古镇元素重文化
1. 特色产业文化
深度对接“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产业间融合发展,整合产业链体系,注重品牌和质量建设,改革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围绕“金枫酒业”等龙头企业,深入挖掘枫泾黄酒文化,突出“枫泾”品牌,融入时尚创意元素,推动黄酒及其延伸产业集聚发展,并结合古镇旅游、“美丽小镇”建设,强化“醉·美枫泾”宣传推介。加快推进枫泾丁蹄、天香豆腐干、枫泾状元糕等特色食品的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按照“品牌化、高科技”的原则,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强化品牌建设,推进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不断提升传统产业能级。
图8.1.15 科创小镇掠影
2. 新兴产业文化
着力推进节能与新能源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汉钟、金塔、盖普、金标、莹利等企业为龙头,拓展产业规模和产业链条,吸引国家级和市级研发中心入驻,不断推进新能源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尽快形成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依托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园金山园枫泾区域项目建设,积极利用张江品牌优势,伴随张江长三角科技城枫泾园的全面推进,吸引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高科技企业入驻。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协助企业争取国家和上海市的相关扶持。
3. 服务经济文化
坚持区域融合、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导向,以朱枫公路为商务集聚带、东片高铁金山北站商务区和南片张江长三角科技城枫泾园为重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探索形成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提升服务产业能级,增强区域辐射力,全面融入全市服务经济发展大格局,成为上海辐射长三角南翼、沪浙一体发展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的高地。
依托张江长三角科技城枫泾园、漕河泾开发区枫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枫泾商务区总部基地,重点发展总部经济、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国际教育等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和长三角区域性总部经济集聚区。
4. 产业园区文化
以中国农民画村为重点,结合文化旅游发展需求,融民间文化艺术和当代文化艺术为一体,高标准推进枫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举办特色鲜明的文化节庆活动和特色演艺活动,精心打造国内乃至国际有影响的民间文化及当代文化艺术创意、创作、展示、交流、交易的文化创意产业高地。加强与国内外名校、名院和特色文化区域合作,扩大枫泾特色文化产业的影响。
以上海枫叶国际学校为引领,对接蒙特梭利学校等国际教育机构,推进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金山校区项目为重点的枫泾国际教育园区建设。突出“美丽小镇”环境特色,强化宣传推介,吸引中、小、幼各级国际学校和国内高等职业学院入驻,形成科研生产、生活居住、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新区,构建完备的国际教育体系(图8.1.16)。
图8.1.16 枫叶国际学校
5. 休闲旅游文化
推进“大旅游”战略,打造成为“长三角有影响力的休闲旅游目的地”,力争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一是着力提升古镇旅游能级。以新沪上八景之一的“枫泾寻画”古镇旅游为核心,极力推进南镇和“吴越界河”重点景区保护开发建设,恢复优化古镇风貌。二是大力拓展多元化旅游。大力发展农业旅游,结合特色农产品,举办黄桃节等农业节庆活动;结合家庭农场建设,开发农事体验旅游项目,发展特色农家乐。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依托枫泾工业旅游资源,挖掘和开发“枫泾四宝”等旅游产品体系。以文创园区为目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结合中国农民画村新一轮发展,开发倒置屋二期、枫林湾等新型景点项目,丰富画村旅游资源,提升能级人气。三是推进古镇旅游区商业发展。以现有商业业态为基础,通过功能改造、业态调整、品牌提升、店铺置换等手段,进一步挖掘古镇历史文化底蕴,提升古镇商业品位。着力引进品牌餐饮和休闲餐饮,积极发展可承办商务会议的高星级酒店及若干家商务型酒店,适度发展大众经济型酒店,大力培育古镇特色客栈,形成多层次的住宿体系,完善商务和旅游配套服务(图8.1.17)。
图8.1.17 倒置屋旅游体验
6. 世界非遗文化
枫泾奥特莱斯,转型为上海世界非遗文化旅游城。上海世界非遗城,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上海园)。上海世界非遗城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收录的项目和全国各地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汇聚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立足非遗保护、传承和发扬,建立非遗数据库和线上线下互联网互动平台,着力打造一个以非遗文化体验旅游为形式、以互联网+为手段的新型文化项目。园区内布局多个核心功能区,其中包括我国56个民族文化演艺商品馆、海外非遗馆、非遗艺术博物馆、非物资文化遗产艺术品传承人工艺、艺术品小企业(作坊)、民间书画名家工作室、西塘式特色美食店和宾馆、中型民族文艺演出馆等特色板块,致力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展示与交易平台,同时大力对接上海迪士尼乐园。上海世界非遗城作为上海新型文化项目,是集非遗文化旅游、演艺、会展、餐饮、购物、物联网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集群。
(三) 四大更新增实力
“小镇更新”是特色镇、科创小镇的延续。枫泾提出,打造特色小镇是要以“小镇更新”为内涵,以“古镇更新”“产业更新”“社区更新”“乡村更新”这“四大更新”为具体内容,努力把枫泾建设成“经济发展、产城融合;功能完备、服务便捷;生态宜人、和谐宜居;规模适度、城乡一体;人文传承、特色显著”的江南美丽小镇,承载起人们的幸福生活和工作,打造令人向往的特色小镇(图8.1.18)。
图8.1.18 枫泾小镇建设四大更新
1. 古镇更新
古镇更新的重点在于活态化传承与创新,要从观光旅游走向休闲度假,从古镇旅游走向全域旅游,使古镇成为宜居宜游的优选地。
枫泾镇力求保留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风貌,依靠居民实现自我管理。和平街上一座三进三落的百年宅院,曾是展示百灯、百篮、百行等民俗物件的“三百园”,如今升级为“山麓酒店”,纳入画廊书店、昆曲表演、工艺品展示等空间,保护原有建筑风貌的同时,集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于一体,填补了本地精品民宿的空缺。枫泾镇与上海建工集团联手,启动“古镇更新”,逐步形成“度假+休闲”精品民宿区域、“漫创+古街”特色文创区域、“古建筑+慢生活”历史风貌保护区域、“黄酒文化+主题体验”黄酒博物馆区域、“旧式仓库+文化创意”仓库文化休闲度假区域……
2. 产业更新
产业更新包括两方面。一是盘活闲置存量资源,通过存量资产的平台、厂房路演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到枫泾来,把存量资源盘活。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打造功能性平台,通过功能性平台的搭建,从传统的人对人招商,走向平台式的招商,比如以“科创、文创、农创”众创汇聚的科创小镇建设、长三角路演中心建设等。
3. 社区更新
要对枫泾城乡发展过程中老化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要引进和升级功能性设施,使社区成为联动发展的共赢地。以“城中村改造”项目为抓手,以民生类、基础类等项目建设为重点,持续提升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能力。同时,加强与毗邻地区的联动发展,行政有边界,发展无边界,与接壤的嘉善地区签订了“沪浙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战略框架协议,在社会治理、旅游开发、生态保护、交通网络、产业发展“五个一体化”方面开展战略合作。
4. 乡村更新
一个特色小镇,是由多个“美丽乡村”拼图而成的。通过对乡村的文化挖掘、村庄改造、环境整治,形成休闲农业旅游产业链。将农民的富余房子进行统一装修和租赁,将它们打造成众创空间,也产生了众创田园综合体的市场需求。同时,枫泾通过多年的“十个一美丽乡村行动”,使乡村成为城市生态的滋养地,极大地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