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以下简称“松江商务区”)位于松江新城东部,2009年11月,松江区委、区政府决定开发建设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这个崭新CBD的出现,使松江新城的功能设施不断完善,让松江这片热土践行着国际化商业商务标准。松江商务区东接工业园区,西临松江新城地铁9号线和大学城,集聚区依托新城优越的文化、交通、生态和第二产业资源,是个融文化娱乐、商业商务、生活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高品位的复合型综合城区,主导产业为商务商业和金融服务(图7.3.1)。
一、依托新城发展生态商圈
(一) 新城统领商务转型
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是上海在松江新城中规划的宜人居住的生活空间。依托新城优越的文化、交通、生态和第二产业资源,国际生态商务区以“生态与低碳”为关键词,融文化娱乐、产业服务、生活居住于一体,发展成为以生态商务为主导功能,融文化娱乐、商业服务、生活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综合城区。
图7.3.1 松江新城商务区
改革开放以来,松江依托上海工业、外贸、金融、信息、人才等优势,加大发展力度。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综合经济实力位于市郊各区县前列,更是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在松江投资经营。作为毗邻松江大学城和松江新城区的新建商业集聚区,集聚区以制造业为服务对象,融合二、三产业互动,贯穿上游(设计、研发、风险资本等)、中游(质控、人事、保险、法律等)及下游(营销、配送、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新型产业,重点发展生物保健、服装研发、商务服务、时尚创意等相关产业,辐射带动工业的两次提升、深度开发,最终建成集总部经济、商务办公、配套服务功能于一体,产业能级高、生态环境美、配套设施全,在松江新城建设过程中提升区域功能的新型城市经济发展区之一。
松江是上海之根。松江新城兼收了以广富林古文化遗址为代表的千年传统文化、以松江大学园区为代表的校园文化、以松江老城为代表的府城文化、以新城区为代表的现代都市文化。
生态商务区聚焦松江新城文化元素,挖掘、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松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浓郁乡土风情,体现江南水乡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普及、思想教育、文体活动,提高市民整体素养,培育新型社区文化,深化松江新城文化内涵,实施产城融合,文化助推。
松江文化的特性。松江文化主要有以下四个特性:原创性、包容性、引领性和辐射性(图7.3.2)。
图7.3.2 松江文化特性
松江国际生态商务区建设“美在生态、富在产业、根在文化”。如今,依托和围绕新城,以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为载体,重点发展与松江新城建设规模相匹配的总部经济,松江国际生态商务区已经形成具有松江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同时,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的开发建设,又是实现松江产业转型,促进新城由生产型向服务型、创新型和文化型发展,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研发中心、商业商务中心、上海西南的“都市花园”。
(二) 规划建设生态商区
城市建设,规划先行。“一核两轴三区”的圈层式空间布局理念引领着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的建设发展。其中最为主要的引领发展关键词为“生态”。依据城市商务办公区形成的主要推动力,商务区可以分为三种商务区:都心型商务区(其代表为美国曼哈顿CBD、上海陆家嘴),枢纽型商务区(其代表为法国Euralille、东京新宿副都心),生态型商务区(其代表为美国硅谷、Calgary CBD)(图7.3.3)。
图7.3.3 商务办公区主要类型
从表格中不难看出,生态型商务区的主要推动力是现代信息技术、高品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其主要特征是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松江生态商务区地处松江新城,具备优越的地理优势和生态环境,是建立生态商务区的不二之选(图7.3.4)。
1. “一核”:生态绿核
“一核”为商务区中心的倒“T”字形生态绿核,为商务区核心区域。该区域结合公园、水面、广场,形成“T”字形生态绿核,规划建设13万平方米的开放式休闲绿地和水系景观,为周边大型商务办公区和居民区提供公共开敞空间和生态景观空间。
2. “两轴”:区域发展轴
“两轴”为两条区域发展轴,横轴——沿广富林路形成本单元的横向发展轴,是商务区与工业区、大学城、广富林遗址公园、轨交站之间的发展联系通道。纵轴——沿茸兴路形成单元纵向发展轴,是商务区的景观河建筑布局中轴,是商务区与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工业区、老城区之间主要的发展联系通道,同时也是单元门户景观节点、商务中心形象、绿色开放空间和生态居住的展示轴。两条区域发展轴使商务区与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广富林遗址公园、松江大学城和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产、商、文、旅、居”的功能互补和联动发展。
图7.3.4 松江生态商务区“一核两轴三区”分布
3. “三区”:主要功能区
“三区”为三个主要功能区块,以中心绿地为核,内圈形成生态商务区,设置以现代商务功能为主,并植入地区级文化、商业设施,通过与水系和绿地的巧妙融合,打造成为松江新城主城区的新地标;外圈以茸兴路为界,形成东西两个生态居住组团。居住组团内部通过茸盛路、茸惠路和光星路形成生活联系轴,串联起各社区中心,并与城市发展轴有效连接,构建便捷的城市生活网络(图7.3.5)。
图7.3.5 松江新城商圈区域效果
二、借助优势接力科创走廊
(一) “一廊九区”锦带相连
G60上海科创走廊松江段是松江的经济线、发展轴,其沿线集中了松江产业及城市发展所依托的主要空间和创新要素资源。科创走廊由东北向西南,自九亭到新浜,全长40千米,原为贯穿松江全境的G60高速公路。犹如一条锦带,G60高速串起了全市率先建成的郊区新城、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城、上海面积最大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围绕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的是9大功能区,松江国际生态商务区正是9大区域之一,与其他8个区域共同构成松江G60科创走廊,聚焦产城融合、着力产业创新。与此同时,商务区为助力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解企业发展资金之困,选择基础成熟的楼宇作为金融特色楼宇,重点聚集一批银行、基金、证券、保险等金融类企业和机构,为科创型企业提供配套金融服务(图7.3.6)。(www.daowen.com)
图7.3.6 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一廊九区”示意
(二) “三型一体”承载科创
作为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重要的商业商务功能承载区,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以“生态、低碳、时尚”为主题,借助其优势资源,加快建设集商务办公、酒店会展、产业服务、生活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型、创新型、文化型城市经济发展区。科创走廊区域内聚集实体型企业3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800家,占到全区六成。区域内世界500强企业约有40余家,还聚集一批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实体企业的集聚不仅充盈了科创走廊的科技创新能力,更是为松江商务区的发展提供品牌创新资源。
商区规划后,大批企业纷纷入驻为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带来商业活力,包括万科、万达、信达、富悦、日播等,涵盖了商业综合体、五星级酒店、绿色科技住宅、大型购物商场、企业总部等多种业态布局,丰富了商务区的城市功能和环境品质,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致力打造成为上海西南的“陆家嘴”和“徐家汇”(图7.3.7)。
图7.3.7 松江区部分企业品牌
三、凭借资源塑造都市花园
(一) 依靠交通资源,优化西南门户
便利的交通是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松江处于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沪杭高速公路、同三国道、嘉金高速公路组成了连接苏、浙、沪的大交通网络。黄浦江横贯东西,组成黄金水道。轨交9号线如同空中走廊,成为一条连接上海中心城区的重要交通纽带。从距离大学城站仅有百米的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出发,40分钟便可到达浦东国际机场,距上海虹桥航运枢纽仅18千米。东侧是沪松公路,南面有沪杭高速公路,驱车至苏州、杭州仅需1小时车程(图7.3.8)。
区域内以茸兴路和广富林路为坐标,形成环状和放射状交通覆盖网。核心区域茸兴路为地下通道,一方面给人行走提供方便,另一方面连接商圈各大商铺,达到空间联通、商贸联动(图7.3.9)。
随着沪杭甬高速铁路的通车,松江新城南侧约3400万平方米范围内,聚集了国家级的高速铁路、普通铁路、2条城市轨道交通线以及3条高速公路和6条市级主要公路,联合水运共同组成松江新城综合交通体系。立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无疑给松江新城带来更多财富聚集和区域发展。松江新城商务区也因松江新城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而受益。规划范围内,该区域将建设上海西南区域的门户枢纽。并规划两个影视基地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和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产业园区。顺沿黄浦江地区,规划大规模湿地和郊野公园。未来,松江新城高铁综合交通区域将会成为黄浦江上新的璀璨明珠、上海西南新门户枢纽。
图7.3.8 松江新城商务区区域交通
图7.3.9 松江新城商务区区域交通
(二) 利用政策资源,构建“海绵城市”
近几年,“海绵城市”理念备受追捧,即城市里的很多组成部分像海绵一样,涝时吸水自储,旱时出水自供。作为松江“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先行区,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中就应用了不少“海绵城市”的元素(图7.3.10)。
图7.3.10 “海绵城市”示意
如为树木加盖环保保护板,不需要人工管理,树木在雨天可实现自我蓄水,在干旱缺水时又能将储蓄的水渗透到树根,实现自给自足。据了解,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不止一处运用了“海绵城市”的理念,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绿色屋顶等“绿色”排水措施随处可见。商务区园区内的河道护岸都采用了生态护岸,以提高水体的蓄排能力及河道的生态净化能力。不少园区公共绿地的景观设计都采用透水面层和大孔径的透水基层,防止路面积水。广场设计有透水广场和特色“蓄水广场”。沿湖道路的内侧设计通过水生植物的生物净化以及矿石层的物理净化,使雨水可以被二次使用。
绿色环保技术应用在商务区建筑中也处处可见,五龙商业广场就是按照绿色建筑二星标准设计,采用了地源热泵、屋顶绿化、光伏发电、雨水收集灌溉等一系列绿色环保技术。
“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使松江商务区生态主题得以充分发挥,商务区在今后的开发建设中,计划将部分“海绵城市”的建设指标作为地块开发建设的约束性指标,新开发建设地块需按照“海绵城市”标准建设。同时,对于已建成的住宅小区进行适当开发改造,充分利用小区内绿化进行雨水花园等建设,提高雨水的蓄积净化能力。
(三) 借力旅游资源,缔造休闲商区
松江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部,是上海连接浙江和中国南方地区的主要门户。作为上海历史文化发源地,松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同时,作为上海特大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松江也是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延伸区、人口导入的重要地区和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区。因此,松江十分注重历史风貌保护,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注重体现传统文化,延续文化传统,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共融[1]。松江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佘山风景区、小昆山、天马山等自然风光,因此松江商务区可以依托松江优势旅游资源,与泰晤士小镇、中央公园、新松江路商圈等达到区区联动,发挥都市商务旅游休闲功能。
通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松江已经从一个郊区农业大县转变成为上海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和上海城镇规划体系中率先建成的新城,力争把松江新城打造成为上海最重要的卫星城和令人难忘的西南门户,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有特色、有地位的重要成员。松江新城商务区的规划与发展无疑更是松江新城的“硬手牌”和“先决牌”,不仅是松江经济命脉的关键,更是松江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建成后的松江新城国际生态商务区以其独特的生态特征,势必成为松江新城未来展示的新名片,让每一位身居其中的人感受到回归自然,让每一家落户投资的企业,揭开城市未来发展新篇章。
专栏1 普陀区战略指引图
专栏2 闵行区战略指引图
专栏3 松江区战略指引图
[1] “松江 传统与现代共融”,载《上海城市规划》2006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