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长风文化品牌特色设计探析

长风文化品牌特色设计探析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风生态商务区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南部,内环和中环线之间,东起长风公园和华东师范大学,南临苏州河,北以金沙江路为界,西至真北路中环线。2014年,长风生态商务区获得由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长风生态商务区重视地域文化渊源,创造了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街区空间形象。

长风文化品牌特色设计探析

长风生态商务区(下文简称“长风”)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南部,内环和中环线之间,东起长风公园和华东师范大学,南临苏州河,北以金沙江路为界,西至真北路中环线。长风生态商务区的前身即为长风工业区,在苏州河畔孕育了灿烂的近代工业文明,其傍绿面水,交通便捷,区位优越,是市中心不可多得的一块可供整体规划开发的宝地(图7.1.1)。

一、老工业区重获新生

(一) 发展历程

长风生态商务区前身为长风工业区,开发前集聚了130多家传统化工、机械等企业。20世纪30—40年代,因漕运便利,长风地区诞生了一批近现代工业企业,第一家味精厂与火柴厂都诞生于此;50—60年代,全市合并百家小单位,迁建化工、机械、铸造、轻工制造业等各类工厂32家,长风工业区初步形成;80—90年代,长风工业区步入辉煌,国营的沪江铜厂等入驻,上海眼镜厂等小型工业企业也在这里扎根。但90年代中后期,工业产业日渐萧条,长风工业区污染情况严重,安全隐患丛生。

图7.1.1 长风鸟瞰图

普陀区政府吸收各方意见,主张全面改造长风工业区,建设生态商务区。2003年以来,普陀区根据市政府关于苏州河两岸结构规划,主动对接,坚持发展理念引领,聚焦产业集聚培育,着力推动长风地区功能转型升级。经过十多年开发建设,该地区已由昔日环境形象破败、道路交通不便、企业效益普遍偏低的工业区,转变成今天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现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被誉为“上海老工业区成功转型的典范”。园区是上海市首批重点推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一、上海市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也是普陀区“一轴两翼”发展格局中推进的重要区域。2014年,长风生态商务区获得由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二) 规划设计

1. 四至范围

长风生态商务区,东起长风公园和华东师范大学,南临苏州河,北以金沙江路为界,西至真北路中环线。长风生态商务区规划面积2.2万平方米,约3300亩,开发建设总量约315万平方米,其中商业45万平方米,办公157万平方米,住宅83万平方米,公建配套(社区服务中心、医院、学校及科研)30万平方米。截至2015年底,已完成开发建设229万平方米,目前在建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

2. 空间规划

长风生态商务区的设计概念为“欢乐的河流”,苏州河和滨水空间相联系,建筑林立,大面积的绿地系统充盈了整块城市空间,是“水、绿、建筑”的完美结合。长风生态商务区重视地域文化渊源,创造了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街区空间形象(图7.1.2)。

图7.1.2 长风生态商务区规划设计

3. 功能定位

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为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功能平台,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推动长风生态商务区“四位一体”建设,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承担起支撑作用。

围绕人的活动维度、空间的形态维度、产业的竞争力维度,进一步突出苏州河沿岸区域的稀缺性,强化精品意识,长风生态商务区以生态、活力和品质为特色和名片,定位为上海卓越全球城市的核心中央活动区之一,努力打造成为一个产业高端、功能完善、品质卓越、令人向往的智慧化国际生态商务社区,使普陀长风地区成为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未来之城。

(三) 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转型发展,长风生态商务区产业已形成商贸会展、金融服务、高新科技、文化旅游等产业板块,入驻商务区的外向型、总部型现代服务业逐年增加。已建成的大型商业商务项目十余个,在建项目多个,共占地面积61.88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73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商务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酒店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50%以上。周边配套有万豪、国丰五星级酒店,成龙电影艺术馆、游艇游船码头等高端服务文化娱乐设施以及高档住宅区。华师大四附中、市儿童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优势资源相继投入使用,为各类优秀人才在集聚区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环境。

1. 经济运行情况

十二五”期间,长风生态商务区累计完成税收约116亿元,区级税收41亿元,2011年区级税收为4.6亿元,2015年达到11.67亿元,区域经济呈跨越式发展,已吸引了包括世界五百强、跨国公司总部在内的入驻企业约3000家,就业人员约30000人。入驻重点企业包括:法国施耐德电气、美国艺康、得嘉地板亚太区总部、贝卡尔特亚太区总部、苏宁环球系、新城控股、劲霸男装、浙铁绿城等知名民企和上市公司总部以及中盐上海、中建七局、尚鸿置业等一批大型央企国企,还有如饿了么、东方融资网、陌陌、佰所仟讯、乐迈等“四新”企业。2017年实现商办亿元楼11栋(含房产开发企业),分别有长风投资楼、纳尔科总部楼、长风国际大厦、劲霸总部楼、国浩大厦、汇银铭尊楼、长城大厦、清水湾、绿地科创大厦、旭辉世纪广场等(图7.1.3)。

2. 产业发展现状

(1) 文化旅游

园区在规划建设中,注重苏州河工业文明的延续与发展,打造“百年工业文明,都市生态旅游”苏州河长风品牌文化,形成“有玩、有游、有展、有演”的“四有”旅游文化环境。通过对苏州河沿岸火柴厂、味精厂等工厂遗址进行系统保护,保存城市发展的历史记忆,建成了商标火花收藏馆、游艇游船馆及展示馆、成龙电影艺术馆等一批文化设施,集中展示民族工业历史文脉。游客可以漫步于2.7千米的沿河亲水绿色景观走廊,乘坐第一条苏州河观光游览线路从丹巴路直达外白渡桥,深刻体验和了解苏州河沿岸的工业文化。

图7.1.3 入驻典型企业列表

(2) 金融服务

依托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和“长风金融港”,长风生态商务区打造市场化运作的并购金融服务业高地,力争成为上海乃至中国主要并购业务的辐射中心。2014年在长风生态商务区成立的“上海普陀并购金融集聚区”,在业界率先创设7家(包括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并购银行类金融机构,3年来共吸引基金180余家,投资项目234个,累计对外投资63亿元,为3.5万余家市场主体提供并购服务,实现各类产权交易总额5455.58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目前已集聚了长盈基金、诚鼎基金、联创永沂、中平国瑀、熙金资本、积木盒子、上汽金控、华龙证券、首创证券、晨哨集团等180多家私募基金,募集资金总额约360亿元,成为浦西地区私募股权企业最为集中、投资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集聚区荣获2014年度“中国并购创新奖”。上海律师协会并购专业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委员会等落户集聚区。集聚区与华东师范大学成立并购金融研究院。2015年8月,全球首家并购主题博物馆全面开馆,博物馆主要通过向游客展示金融历史和故事,使游客感受金融在生活中的变化,理解并购带来的颠覆力量。

(3) 商贸会展

园区充分发挥跨国采购中心产业集聚功能,依托已建成的上海跨国采购中心平台,举办各种高规格、国际型大型会展及活动,如每年一次的全球跨国采购大会、上海国际电影节互联网电影节等,发展贸易、会展经济,发挥集聚效应,打造品牌影响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外向型商贸业发展。主要建筑包括一栋国际会展会议中心和两栋跨国采购总部大楼,总建筑面积145338平方米,其中会展面积43514平方米,项目总投资约为26亿元人民币,是集提供会务、展览、办公、商务、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4) 高新科技

园区建有生态智能科技应用和研发平台,努力打造成为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新兴产业园区。日前科创资源初具规模,集聚了包括上海化工研究院、上海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以及法国施耐德电气、重机(中国)、那智不二越、中安消等科研院所、500强企业、上市公司等160多家,2015年园区年税收超过百万元的79家重点企业中,科创企业共33家,占比达到47%。

二、文化品牌特色设计

鲜明的历史文化是长风生态商务区的特色,在建设过程中,长风生态商务区始终坚持产业发展和文化品牌建设并举,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努力形成文化特色,将长风生态商务区建成一个总部型、生态型、文化型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并有效提升商务区发展“软实力”和增强区域服务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

长风生态商务区的标志设计直接彰显出长风生态商务区文化品牌的气质与个性。它有着传统印章的概念,书法笔触的一个“长”字,呈现出苏州河文化和海派新文化的交织生长,长风生态商务区这一在老工业区上打造的新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必将乘风破浪、迎风远航,绽放新的光彩(图7.1.4)。

图7.1.4 长风生态商务区标志

图7.1.5 长风生态商务区的文化标志建设

(一) 文化标识设计

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打造文化品牌“软实力”的财富与基础。长风生态商务区在开发建设中力图实现历史与现代、建筑与文化、功能与品位的交相辉映,以“苏州河文化”和“海派新文化”两个文化标识来打造长风鲜明的文化品牌(图7.1.5)。

1. 苏州河文化

广义而言,标识是城市及区域中的点状要素,是人们体验外部空间的参照物, 有符号、记号、标记和招牌等意义。长风生态商务区的文化标识首先是“苏州河文化”, 即苏州河百年工业文明。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就如黄浦江外滩一段展示了上海曾经作为远东最繁华城市的横断面,苏州河及其滨水地带则是上海城市发展的纵剖面,它记录了苏州河畔的悠久城市历史和平民生活的发展脉络。苏州河作为中国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一大批近现代知名的实业家和民族工业品牌在这里诞生,灿烂的民族工业文化在这里发扬。长风工业区辉煌的历史遗存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苏州河民族工业文化长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蜿蜒流淌的苏州河,见证了上海开埠以来近代、现代、当代工业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记载着各个阶段工业文明的兴衰,讲述着许多可歌可叹的故事,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时代性。

2. 海派新文化

规划设计的长风生态商务区文化标志,不仅紧紧抓住“苏州河文化”这一主题,还竭力将新的时代内涵注入生态商务区的建设,创造出能够体现“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海派新文化,塑造产业和文化两者交融的海派新形象,凸显承载人文、历史底蕴的海派新精神,形成苏州河沿岸文化旅游、创意休闲的海派新航标。

长风生态商务区的海派新文化,体现在文化规划设计的方方面面,例如建筑文化,通过中西并存、中外合璧、艺术交融、风格独特的建筑元素,使之以崭新的风貌成为城市永远留存的文化之根。又如水岸文化,旅游娱乐项目是长风生态商务区文化创新的重要特色。长风生态商务区已建设三个游艇码头,可停泊百艘游艇,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独特的商务游艇聚集地。长风地区还开通了第一条苏州河观光游览线路,可从丹巴路直达外白渡桥,串联起苏州河沿岸星罗棋布的景点,使游客既能从不同角度观赏城市风光,又能深入探寻上海城市的历史、文化。

(二) 生态文化设计

1. 生态文化的内涵

长风生态商务区的生态文化是指商务区致力于总部经济集聚区的所有成员所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以及共同营造与发展总部经济相吻合的工作环境。长风生态商务区中的“生态”概念,不仅包括这一区域的自然生态、经济生态,更包括这一区域的文化生态,因为文化是具有生态性的。

首先,在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一条生态链。先进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文化工作“润物细无声”地与经济、政治交融在一起。文化既是全面建设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又是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强大精神动力。其次,文化自身也存在着生态链。文化既具有横向之间的关联性、依存性和互补性,又具有内部的延续性和求变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历史文化与现实文化、城市文化与区域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促进和共生,构成了文化自身发展的生态链。

2. 生态文化的特质

规划设计的长风商务区生态文化包括资源型优势文化产业群、休闲娱乐型文化产业群和品牌型强势文化产业群等类型。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长风生态商务区文化的有机系统,主要有以下四个特质(图7.1.6)。

图7.1.6 长风生态商务区的生态文化设计

第一,文化商务特色鲜明。

重大文化项目形成以长风知名文化品牌为主体的发展格局,形成上海国际大都市文化旅游的新地标。

第二,文化产业优势凸显。

优势产业门类基本形成具有长风品牌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具有领先意义的重点文化产业基地、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文化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重要文化产业的新高地。

第三,文化服务配套完善。

与长风生态商务区定位相适应的重大标志性、功能性文化设施和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文化项目的建成,代表基本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覆盖商务区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网络体系。

第四,文化品牌大放异彩。

依托长风生态商务区的全面建成,着力丰富和提升“长风”文化品牌,积极构建以人为本(服务设施)—产业企业(总部经济)—自然环境(水绿生态)和谐发展为特色的长风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品牌吸引国内外的实力企业与人才,成为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文化品牌的新天地。

(三) 文化设施设计

1. 文化场馆

(1) 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

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位于长风生态商务区5号绿地上海眼镜一厂原址,分室内、室外两大部分。室内展示面积约800平方米,以丰富的文物展品、多样的展示手段,以历史为时间轴、以苏州河为空间轴,再现了上海开埠至今苏州河沿线工业文明的风雨历程和辉煌成就;室外展示以大型工业机器展示、场景复原和雕塑作品等形式再现苏州河工业文化的历史遗韵(图7.1.7)。

图7.1.7 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www.daowen.com)

(2) 成龙电影艺术馆

成龙电影艺术馆是成龙本人亲自选址并授权筹建的,目前全球唯一一家以“成龙”命名的专题电影艺术馆。成龙电影艺术馆位于长风生态商务区内,总面积约3100平方米,共有三栋保留房屋,其中一栋为保留的老工业厂房,建筑面积约1390平方米,可分为两层,总面积可达2000平方米,另外两栋为老式办公房,面积约为1100平方米。艺术馆围绕成龙作为“中国符号、功夫巨星、慈善使者”的定位,全面展示成龙的人生轨迹和从影四十多年取得的骄人成绩(图7.1.8)。

图7.1.8 成龙电影艺术馆

(3) 商标火花收藏馆

商标火花收藏馆坐落于长风生态商务区上海火柴厂原址,建筑面积3775平方米,展示面积1500平方米。馆藏中外火花20余万种,老商标10余万种,以及相关的实物、照片等。商标火花收藏馆的主题为:“点亮城市,点燃生活”。三个展厅分别为商标源流、火与人类、火花世界,突出了老商标、老品牌见证城市的发展历史,也侧面反映了苏州河百年民族工业产业发展的进程(图7.1.9)。

图7.1.9 商标火花收藏馆

(4) 游艇游船馆

游艇游船馆位于充满着时尚和文化气息的长风生态商务区2号游艇码头、古北路桥西侧,是第一家专题介绍游艇游船产业和文化知识的科普展馆。展馆利用长风生态商务区2号绿地中保留下来的老工业厂房,通过精心策划设计,运用图片展板、游艇游船模型、多媒体以及先进的即时抠像技术等多种展示手段和形式,普及游艇游船及龙舟画舫知识,展示苏州河美好的远景,集知识性、观赏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是进行科普教育和传统历史文化教育的良好场所(图7.1.10)。

图7.1.10 游艇游船馆

(5) 并购博物馆

并购博物馆是全球首家以并购金融为主题的博物馆,与长风地区定位的上海普陀并购金融集聚区相呼应,展示面积2600平方米,以金融启蒙教育与金融普惠为宗旨与发展目标,致力于引导民众正确认识金融,接受金融教育、熟悉金融知识、防范金融风险、打造健康的金融生态,是中国金融博物馆集团开设的第五家博物馆。

(6) “一港一中心”

“一港一中心”由长风金融港和跨国采购会展中心基地组成。长风金融港以长风国际大厦为平台,引进股权投资企业、境外私募基金、从事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的基金或企业,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咨询服务机构入驻落户,成为上海“一城、一带、一片、一面”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补充,服务于普陀商贸物流功能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跨国采购会展中心基地位于长风核心区域,云岭东路中江路交界处,与虹桥开发区隔河相望。包括一座国际会展中心和两栋跨国采购企业总部大楼。总建设面积14.58万平方米,总投资逾20亿元(图7.1.11)。

图7.1.11 “一港一中心”

(7) 苏宁艺术馆

苏宁艺术馆位于苏州河畔苏宁天御国际广场,是一座纯法式建筑,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整个展厅打造成为山水园林,让观者仿佛置身于园林中游览一般,曲径通幽,移步换景。艺术馆藏品以绘画艺术为主,数千件藏品中不乏国宝级珍品。

2. 休闲服务

(1) 游艇码头

已建成3个游艇码头,游艇泊位近百个,长风生态商务区将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商务游艇的集聚地(图7.1.12)。

图7.1.12 游艇码头

(2) 绿色长廊

新建公共绿地903亩,沿苏州河2.7千米黄金水岸已建成80~130米宽的绿色景观长廊,木渎港西侧北至同普路全部为大型公共绿地,云岭东路北侧是一条长2千米、宽50米的绿带。新建公共绿地、开发地块配建绿地和原有绿地合计达2000多亩,为上海中心城区所罕见。长风公园银锄湖将与苏州河连通(图7.1.13)。

图7.1.13 长风绿地

(3) 近铁城市广场

近铁城市广场位于真北路、金沙江路路口,紧邻中环线快速通道,同时拥有轨道交通13号线真北路站全部四个出入口。设计由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总建筑师小林利彦担纲,创造出独具一格的建筑空间,首创“大爱”主题式多元创新业态,带给消费者全新的消费体验(图7.1.14)。

图7.1.14 近铁城市广场

3. 教卫园区

(1) 医疗配套

一个地区缺少优良的医疗设施,就如同缺少生命的安全保障。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了引进优质医疗资源,长风商务区拿出45亩原规划中的住宅建设用地,用于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市儿童医院和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并另外拿出9亩土地,新建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图7.1.15)。

图7.1.15 医疗配套

(2) 教育配套

教育是民生之基,是立国之本,长风生态商务区现有高等级幼儿园、华师大四附中、华东师范大学。完善的公建配套服务设施能提升集聚区的整体功能,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区域社会事业综合服务水平(图7.1.16)。

图7.1.16 教育配套

(3) 社区中心和交通配套

社区服务中心东临泸定路,南临同普路,西临丹巴路,北邻8号居住用地,总建筑面积约131531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6852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63011平方米,地下两层,地下合计拥有上千车位。

交通方面,长风紧邻地铁口(地铁13号线横贯金沙江路,地铁15号线直达上海南站,与地铁2号线延伸段相距不到1千米),出行方便;长风段苏州河上多座车人两行桥(古北路桥、真北路桥、泸定路桥、中江路桥等)直接通向对岸的虹桥古北地区,直达虹桥机场,仅15分钟。已建设的北翟路高架,更使虹桥交通枢纽和长风生态商务区近在咫尺转瞬即至(图7.1.17)。

图7.1.17 轨道交通

三、转型升级探寻新发展

(一) 构建南翼滨河开放活力带

在普陀区“一轴两翼”的功能版图上,长风和中环这两个区域地理位置相邻,共同组成南翼滨河开放活力带的核心区域。根据普陀区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的战略目标,长风生态商务区将“东扩、西进、北拓”:东至曹杨路、西至真北路祁连山南路、南临苏州河、北至京沪高速武宁路,实现总面积1000万平方米的一体化联动,打造“上海科技金融产业园”。

未来规划中的长风生态商务区,将以生态、活力和品质为名片,以科技金融、互联网+、智能科技、国际教育为产业发展特色,打造成为延续历史文脉、展示海派精致、体现城市活力、产业高端、功能完善、品质卓越、令人向往的产业城区。

(二) 形成四个产业集聚区

“东扩、西进、北拓”后的长风生态商务区将形成四个产业集聚区,即科技金融产业集聚区、互联网+产业集聚区、智能科技产业集聚区、国际教育产业集聚区(图7.1.18)。

科技金融产业集聚区包括220万平方米长风核心区域,将聚焦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与金融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上海科技金融产业园的核心。

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包括天地软件园、华大科技园、新曹杨高新技术园区、中环商圈等区域,聚焦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文化创意、时尚设计、影视制作等产业,打造金沙江路互联网影视产业带。完善商贸商圈功能定位、业态配比,推进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打造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以环球港、近铁城市广场、长风大悦城、中环百联、中信泰富、红星美凯龙等为重点,打造品质卓越的市级商贸商圈。

智能科技产业集聚区包括国际中小企业总部社区、机器人产业园、普罗娜智慧照明产业园、天地斐讯创新创业园区、118广场等区域,聚焦发展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等领域,打造上海中心城区西北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承载区。

国际教育产业集聚区则主要包括长风公园、华东师范大学等区域,重点推进生态、人文、教育发展,推进校园、园区的公共资源开放共享。

图7.1.18 四个产业集聚区

(三) 打造令人向往的产业城区

1. 慢行休闲再添亮点

推动“三横三纵”路网体系建设,打通中环线东西片瓶颈;对于道路网通达性不足、集中区域停车泊位不足、公交线路和站点不合理等问题,将集中补短,推进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实现交通动态管理、智慧停车诱导、智慧公交出行等。

依托联动区域内得天独厚的生态景观资源,普陀区还计划在联动区域内构建中心城区一流慢行交通出行环境[1]。以云岭东路为试点,打造兼顾功能性与休闲性的慢行环境。城市休闲绿道将以光复西路、枣阳路为核心,同时配合长风公园、苏州河滨河绿地,塑造上海中心城区的又一休憩健身标杆地。

通过精细化、人性化设计将慢行交通环境与文化活动、休闲娱乐空间有机融合,支撑园区打造生态园区、人文园区,形成标准统一、高效通畅、互联互通的道路系统,实现区域内公共交通有效连接。

2. 绿化景观格局升级

在绿化方面,将形成“一轴串两核,三廊汇河滨,多带织绿网”的景观格局。

“一轴”指云岭东路商务文化发展轴。将以云岭东路两侧城市功能体为依托,结合周边功能项目、文化资源及产业特色,打造特色道路景观及北侧五十米绿廊,使其成为一条集现代艺术、创意文化、科技创新展示为一体的商务文化发展轴。

“两核”指“生态亲子核”长风公园和“时尚艺术核”时尚活力展示区。“生态亲子核”结合长风公园现有生态、文化资源及周边旅游服务资源,改造并完善公园功能体系,打造以亲子游憩为主题,生态、科普、亲子、休闲、户外交往等功能相结合的“城市绿核”。“时尚艺术核”规划在长风生态商务区5A、6A绿地区域,融入现代音乐表演艺术、活力体育运动等功能。

“三廊”指“悠逸生活走廊、雅逸生活走廊、苏州河滨水休闲走廊”。

“多带”是以“城市丝带”为主题,通过行道树及道路绿化植物的运用,营造缤纷绚丽的城市道路景观,实现一路一特色的目标。

[1]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新闻:“长风生态商务区将扩容 普陀‘南翼’发展亮出新表情”,http://www. ptq.sh.gov.cn/shpt/jujiao/20171207/293609.html,2017-12-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