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经济变革:货币政策的作用与应用

如何经济变革:货币政策的作用与应用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主要通过中央银行进行,针对不同的经济状况,中央银行分别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显然紧缩性货币政策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货币主义者反对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

如何经济变革:货币政策的作用与应用

13.3.1 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信用量进而影响利率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政策趋向。

对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何不同?

13.3.2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凯恩斯主义者的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样,也可以调节国民收入以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两者不同之处在于,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的规模,而货币政策则还要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因而是间接地发挥作用。

货币政策一般也分为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前者是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带动总需求的增长。货币供给增加时,利息率会降低,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因此经济萧条时多釆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反之,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给的增长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取得信贷比较困难,利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严重时,多釆用紧缩性货币政策。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当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化时,利率也会发生变化,利率变化又会导致影响总需求变化。因此,国家可以通过调节货币供给量调节利率,进而调节总需求。在这里,假定债券是货币的唯一替代形式。如果货币供给量增加,人们就要以货币购买债券,债券的价格就会上升;反之,如果货币供给量减少,人们就要卖出债券以换回货币,债券的价格就会下降,其公式为:

根据上述公式,债券价格与债券收益成正比,与利率成反比。因此当货币供给量增加,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反之,当货币供给量减少时,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利率的变动会影响投资,投资是总需求的一部分,因此总需求和国内生产总值就会受到影响。

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主要通过中央银行进行,针对不同的经济状况,中央银行分别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为了刺激总需求,就要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准备金率等,这些政策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刺激总需求。

在经济繁荣时,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为了抑制总需求,就要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中包括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准备金率等,这些政策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抑制总需求。

可以用图13-3来说明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

图13-3 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

图13-3 是IS-LM 模型,当LM 曲线为LM0时,LM0与IS 相交于点E0,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0,利率为r0。如果中央银行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则增加货币供给量,那么,LM 曲线从LM0平移至LM1,LM1与IS相交于点E1,相应的国民收入为Y1,利率为r1。显然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如果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即减少货币供给量,那么,LM 曲线从LM0平移到LM2,LM2与IS 相交于点E2,相应的国民收入为Y2,而利率为r2。显然紧缩性货币政策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13.3.3 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

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他认为适当的失业率是可以容忍的事,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政府没有必要去采取措施减少失业。政府干预只会导致通货膨胀,政府在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左右为难的政策选择中,破坏了市场功能。因而他主张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应遵循“单一规则”,即货币供给量应按照一个固定比例增加。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对1979年以来的英国撒切尔政府和美国里根政府的经济政策都有很大的影响。

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在作用机制上与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有很大不同。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是现代货币数量论,它认为影响国民生产总值与价格水平的不是利率,而是货币供给量。货币供给量直接影响国民生产总值与价格水平这一机制的前提是:人们的财富具有多种形式,包括货币、债券、股票房产珠宝耐用消费品等。这样,人们在保存财富时,就不是在货币与债券中做出选择,而是在以上多种财富形式中进行选择。在这一假设之下,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主要并不是影响利率而是影响各种形式资产的相对价格。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各种资产的价格上升,从而直接刺激生产,在短期内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而在长期内则只能是价格水平上升。

货币主义者反对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因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只会在短期内降低利率,而其主要影响还是提高利率。主要原因在于,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使总需求增加,这一方面增加了货币需求量,另一方面提高了物价水平;货币实际供给量减少了,会导致利率上升。另外,货币供给量增加,会提高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从而也提高了名义利率。因此货币政策无法限定利率,利率是一个会把人们引入歧途的指示器。

近年来,在许多国家出现了一种趋势,就是中性货币政策。所谓中性货币政策,指不用货币政策去刺激抑制经济,而是使货币在经济中保持中性。这就是把货币政策的重点放在稳定物价上,即货币政策的目标不是实现充分就业、经济增长或国际收支平衡,而是稳定物价,为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这种政策相关,中央银行的趋势是加强独立性,使之不受政府的干扰,以便更好地实现中性货币政策和物价稳定。

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一般通过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变动法定准备金率和道义劝告等工具变动货币供给量。

知识拓展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现在常听到的一个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说法,实际上就是一种扩张性货币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俗称“印钞票”,2001年由日本央行提出,指一国中央银行通过大量印钞、购买国债企业债券等方式向市场注入超额资金,以降低市场利率并刺激经济。2009年3月美联储为摆脱金融危机给经济带来的严重影响,宣布在未来半年内将收购3000 亿美元长期国债,正式宣告美国进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代。

13.3.4 货币政策局限性

第一,从反衰退的作用看,由于存在所谓流动性陷阱,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那时候,厂商对经济前景普遍悲观,即使中央银行松动银根,降低利率,投资者也不肯增加贷款从事投资活动,银行为安全起见,也不肯轻易贷款。这样,货币政策作为反衰退的政策,其效果就甚微。

第二,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进而要影响利率,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如果这一前提不存在,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的影响甚微。在经济繁荣时期,中央银行为抑制通货膨胀需要紧缩货币供给,或者说放慢货币供给的增长率,然而,那时对公众一般说来会增加支出,而且物价上升越快,公众越不愿把货币持在手上,而希望快点消费出去,从而货币流通速度会加快,在一定时期内本来的1美元也许可完成2美元交易的任务,这无疑在流通领域增加了1 倍货币供给量。这时候,即使中央银行把货币供给减少1 倍,也无法使通货膨胀率降下来。反过来说,当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这时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对经济的影响也就可能被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所抵消。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就是货币需求增加;流通速度放慢,就是货币需求减少。如果货币供给增加量和货币需求增加量相等,LM曲线就不会移动,因而利率和收入也不会变动。

第三,货币政策作用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要通过影响利率,再影响投资,然后再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因而,货币政策作用要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才会充分发挥。尤其是市场利率变动以后,投资规模并不会很快发生相应变动。利率下降以后,厂商扩大生产规模,需要一个过程;利率上升以后,厂商缩小生产规模,更是很困难的。已经上马在建的工程难以下马,已经雇用的职工要解雇也非轻而易举。总之,货币政策即使在开始采用时不花很长时间,但执行后产生效果却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济情况有可能发生和人们原先预料的相反变化。比方说,经济衰退时中央扩大货币供给,但未到这一政策效果完全发挥出来经济就已转入繁荣,物价已开始较快地上升,则原来扩张性货币政策不是反衰退,却为加剧通货膨胀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货币政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远不止这些,但仅从这些方面看,货币政策作为平抑经济波动的手段,作用也是有限的。

13.4 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运用

13.4.1 相机抉择的含义

相机抉择是指政府实现宏观调整目标,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根据市场情况和特点,机动灵活地采取某种宏观调控措施,进行需求管理,保证经济在合理范围内运行的一种方式。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可以调节总需求,还会对总需求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在需要进行调节时,究竟应采取哪一项政策,或者如何对不同的政策手段进行搭配使用,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程式,政府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地决定。

13.4.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特点

13.4.2.1 政策的猛烈程度不同

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法定准备率的调整作用都比较猛烈,而税收政策与公开市场业务的作用都比较缓慢。

13.4.2.2 政策效应的时延不同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决定,时效更快;财政政策从提案到议会讨论通过,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

13.4.2.3 政策发生影响的范围大小不同

政府支出政策影响面大一些,公开市场业务影响的面则小一些。

13.4.2.4 政策受到阻力的大小也不同

增加税收与减少政府支出的阻力较大,而货币政策一般遇到的阻力较小。政府在决定选择哪一种政策时,首先要考虑主要是要刺激总需求中的哪一部分。如果萧条主要是由于私人投资不足引起的,则宜用货币政策或投资补贴;如果主要是要刺激住宅投资,最好用货币政策;如果主要是要刺激其他私人投资,用投资补贴办法更为有效;如果主要是要刺激消费,则可用减税和增加转移支付为宜。(www.daowen.com)

13.4.3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对总需求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对国民收入和利率产生不同影响,对总需求结构产生不同影响。因此,对总需求调节时,常常需要把两种政策搭配起来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方式不同,产生的政策效果不同,适用的经济环境也不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有以下几个形式。

13.4.3.1 “松紧”或“紧松”政策搭配

当经济出现萧条但又不太严重时,可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混合组合,这种组合会导致利率的上升,产生“挤出效应”。一方面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需求,另一方面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

当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但又不太严重时,可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混合组合,会引起利率的下降,投资增加,以防止总需求减少过多。一方面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另一方面用膨胀性的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刺激投资,遏止经济的衰退。

第一,“松紧”政策搭配的作用过程可以用图13-4来说明。

图13-4 “松紧”政策配合

在图13-4 中,曲线IS0与曲线LM0相交于点E0,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0,利率为r0。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 曲线从IS0移动到IS1,与曲线LM0相交于点E1,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1,利率为r1,这说明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这时如果再配合以紧缩性货币政策,即减少货币供给量,则可以使曲线LM 从LM0移动到LM1,LM1与IS1相交于点E2,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2,利率为r2。显然,利率r2高于r1,即r2 >r1,这样可以在刺激总需求时,避免经济过热。

第二,“紧松”政策搭配的作用过程可以用图13-5来说明。

图13-5 “紧松”政策配合

在图13-5 中,曲线IS0与曲线LM0相交于E0,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0,利率为r0。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IS 曲线从IS0移动到IS1与曲线LM0相交于E1,决定了国民收入Y1,利率为r1。这说明紧缩性财政政策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这时如果再配合以扩张性货币政策,即增加货币供给量,则可以使曲线LM 从LM0移动到LM1,LM1与IS1相交于E2,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2,利率为r2。这样,既能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又能减少政府支出,稳定物价水平。

13.4.3.2 “双紧”政策搭配

当经济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时,可釆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混合组合,这种组合会使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导致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一方面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压缩总需求,另一方面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

“双紧”政策搭配的作用过程可以用图13-6 来说明。在图13-6 中,曲线IS0与曲线LM0相交于点E0,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0,利率为r0。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IS 曲线从IS0移动至IS1,与曲线LM0相交于点E1,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1,利率为r1。这说明紧缩性财政政策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这时,如果再配合以紧缩性货币政策,即减少货币供给量,则可以是曲线LM 从LM0移动到LM1,LM1与曲线IS1曲线相交于点E2,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2,利率为r0。这说明紧缩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配合使用,可以在抑制总需求时,保证利率不下降,更为有效地抑制经济。

图13-6 “双紧”政策配合

13.4.3.3 “双松”政策搭配

当经济出现严重萧条时,可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混合组合,这种组合会引起总需求增加,从而促使经济的复苏、高涨。一方面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另一方面用膨胀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减少挤出效应。

“双松”政策配合的作用过程可以用图13-7来说明。

图13-7 “双松”政策配合

图13-7 中,曲线IS0与曲线LM0相交于E0,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0,利率为r0。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 曲线从IS0移动到IS1,与曲线LM0相交于点E1,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1,利率为r1。这说明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而利率的上升会产生挤出效应,不利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进一步增加。这时,如果再配合以扩张性货币政策,即增加货币供给量,则可以使曲线LM 从LM0移动到LM1,曲线LM1与曲线IS1相交于点E2,决定了国民收入为Y2,利率为r0。这说明在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财政政策配合使用时,可以使利率保持不变,消除挤出效应,使国民收入有较大的增加,更为有效地刺激经济。

如何选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不仅取决于经济因素,而且取决于政治等因素。因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的结果,会使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比例发生变化,从而对不同阶层和不同集团的利益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政府在经济过热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提高税率,这对中产阶层以上的那部分人来说,他们收入中的较多部分上缴国家财政,国家利用税收进行公共投资,如用来改善公共交通,这时不论穷人还是富人都可共同享受这些公共物品,即在一定的经济社会中,国民收入的分配会发生变化。因此,政府在做出混合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决策时,必须统筹兼顾,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

知识拓展

“治大国如烹小鲜”

如果有人问,这个世界上权力最大的人是谁?答案可能会出人意料:不是美国总统,而是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格林斯潘具有传奇的经历,由于他在任职美联储期间,成功地实施了货币政策,使得美国经济多次化解金融危机和通货膨胀。

1987年,格林斯潘担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在此之前他一直是在他创办的企业中工作,对宏观调控没有经验。因此当时他的任命一宣布,道·琼斯指数竟下降了22 个点。债券价格下滑得更厉害,在一天之内降到了5年内的最低点。在东京,美国对日元的汇率由1∶145 跌到了1∶142.5;在巴黎,美国对法国法郎的汇价下降了2%。

格林斯潘上任伊始,就不得不马上对付通货膨胀。在7月份,原油价格跌到了每桶11 美元;而到了8月,又猛涨到每桶22 美元。价格的暴涨连同其他通货膨胀压力,促使美联储于1987年9月4日将贴现率提高了0.5 个百分点。

这是一年多来首次利率调整,又是从1984年春季后第一次上调利率。实际上,从1984年以来,美联储共7 次降低利率,由原来的9.0%下调到后来的5.5%。大多数经济权威人士认为:9月上调利率,明显地意味着格林斯潘主持的美联储要认真对付通货膨胀。

然而,危机四伏,接连不断。在经过一周的惨重损失后,到10月19日这一天——不久就成为臭名昭著的“黑色星期一”——股票市场大幅度地下降了508 点(降至1738.74 点),造成账面损失高达5000 亿美元。这一天下降的百分比为22.6%,是1929年大萧条时著名的“黑色星期二”那一天的两倍。对大多数观察家来看,这个时候真是可怕至极。这就需要具有果断决策能力的领导人担此重任,力挽狂澜;而此时坐在美联储主席高位上的格林斯潘却是人们记忆中最没有经验的那一位。

但是,面对挑战,格林斯潘挺身而出。下午刚过4 点钟,格林斯潘在达拉斯走下飞机,收盘铃声已响。这时一个惊慌失措的美联储官员告诉格林斯潘,市场在收盘时已下降了508 个点,格林斯潘当时一愣,但马上做出反应,他听到的应是508 个点,而不是5.08 个点。他立即取消了预定的讲演安排,飞回华盛顿,当夜召开紧急会议,同顾问们研究处理危机的对策,并做出了至关重要的决策。在星期二开市铃声响前不到一个小时,他发表了下面的简要声明:“联邦储备委员会,根据其国家中央银行的责任,今天重申它时刻准备着发挥其清偿来源的作用,支撑经济和金融系统。”

也就是说美联储会根据需要,向金融体系注入资金,以防止金融崩溃。换句话说,对付危机的紧迫性远远超过了紧缩银根的政策。虽然这与格林斯潘过去的主张不合,但正如爱默生所说:“愚蠢的政策一致性是目光短浅之辈的做法。”格林斯潘并不愚蠢。

在过去的黄金年代里,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只要像摩根这样的金融巨头走进股票交易所,在大庭广众之下签下了大额订单,就可以制止恐慌。其含义很明确:没什么值得害怕的。而现在的美联储是在摩根去世的那一年创建的,在众多方面成了他的继承者,也正以类似的象征性手段干预经济来稳住投资者。学了一辈子经济史的格林斯潘,对摩根和其干预手段了如指掌,更确切地说,他也了解美国1929—1933年金融史上的悲剧,当时正是由于中央银行愚蠢地紧缩银根,把已经受到打击的股票市场推进了大萧条的深渊。所以,当他的一些顾问正苦于无计可施时,格林斯潘却毫不犹豫地说道:“懂得经济史的人都会明白,如果股票市场下跌了500 个百分点,跌幅达20%时,经济肯定会出现大问题。这时我们所要考虑的不是应不应该向市场注入资金的问题,而是如何注入的问题。”

市场很快就平静下来。在短短的几个月内,人们挽回了“黑色星期一”中所遭受的全部损失。正如《福布斯》日报所描绘的那样:“这是格林斯潘最辉煌的一刻,他高高举起喇叭,告诉银行把钱借给华尔街,然后降低短期利率,而长期利率也随之下降。”

这种有效的干预,对格林斯潘来说,还只是开头。股票大跌几个月后,美联储又调高了利率,这是一个惊人的举动,而且传递了两个有关信息:首先,格林斯潘已下定决心抑制通货膨胀;其次,他相信1987年的股票大跌与其说是危机,倒不如说是对经济的调整。他高瞻远瞩,不让短期波动影响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值得庆幸的是,1987年的股票大跌没有重演1929年的悲剧。

案例评析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到货币政策实施中的几个重要特点。

第一,货币政策往往是“逆经济风向”而行事的。当经济社会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时,中央银行应该提高利率,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格林斯潘在面对因石油价格上涨而可能引发的通货膨胀时,就采用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第二,货币政策的采用是一种相机抉择。当股市暴跌而可能引起金融体系崩溃的时候,中央银行就应该审时度势,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向金融系统注资,行使“最后贷款人”的职能,以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第三,货币政策往往采用事先调控,并以微调的方式进行。美联储7 次降息,均采用微调的方式进行。而格林斯潘在股票大跌之后仅几个月,就基于他对美国经济即将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的判断而实施了反通胀的货币政策,显然属于一种事先控制。

当然,货币政策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还基于中央银行的负责人对经济走势的准确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经济的稳定,的确部分归功于格林斯潘的高瞻远瞩和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