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经济体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物价水平以不同形式(包括显性和隐性)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体经历着通货膨胀。按照这一说法,如果仅有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这不是通货膨胀。只有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和劳务的价格持续上升才是通货膨胀,与失业相反,当经济繁荣甚至过热时,会出现通货膨胀现象。
12.2.1 通货膨胀的含义及衡量
12.2.1.1 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实际需求小于货币供给,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的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都是负面的吗?
通货膨胀和一般物价上涨有本质区别,对通货膨胀应准确理解:第一,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的普遍上涨及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不能仅仅根据一种或几种商品价格的上涨来推断通货膨胀的发生。第二,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持续一定时期的上涨,不能简单地根据一时的物价水平上涨就断言发生了通货膨胀。第三,发生通货膨胀时,并不是所有商品价格上涨的程度都是相同的,实际情况是有些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较大,而有些商品价格上涨的幅度较小。
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的直接原因是一国基础货币发行的增长率高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的增长率。一国基础货币发行增长率高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增长率的原因包括货币政策与非货币政策两方面。货币政策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用利率汇率手段调节经济;非货币政策包括间接投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制造成贷款膨胀,国际贸易中出口顺差长期过大、外汇储备过高,投机垄断、腐败浪费提高社会交易成本降低经济发展质量,经济结构失衡,消费预期误导,等。所以通货膨胀不仅仅是货币现象,实体经济泡沫也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12.2.1.2 通货膨胀的衡量
通常,各个国家都以通货膨胀率衡量通货膨胀的程度,而通货膨胀率实际上就是一段时间以来物价指数的增长情况。根据计算物价指数时包括的商品品种的不同,衡量通货膨胀率的价格指数主要有生产者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三种。发达国家一般都用这些指数(主要用消费物价指数)来确定通货膨胀率。
1.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又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计算CPI 时,有关统计机构首先要选择一组居民消费不可缺少的产品和劳务,采用固定权数按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公式计算得出相应的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表示对普通家庭的支出来说,购买具有代表性的一组商品,在今天要比过去某一时间多花费多少。
例如,若2019年某国普通家庭每个月购买一组商品的费用为1 000 元,而2020年购买该组商品的费用为1 200 元,那么该国2020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为(以2019年为基期):
CPI=1200÷1000×100%=120%
也就是说物价上涨了(120-100)=20%。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关心的是通货膨胀率,它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式子中T 为t 时期的通货膨胀率,Pt和P0分别表示t 时期(报告期)和P0时期(基期)的价格水平。
如果用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价格水平,则通货膨胀率就是不同时期的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如:一个经济体的消费价格指数以2019 为基期,物价指数规定为100,2020年的物价指数为112,那么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率为:
T=(112-100)÷100×100%=12%
就是说通货膨胀率为12%,表现为物价上涨12%。
采用CPI 的好处是政府能够比较迅速地了解直接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商品物价变动情况,从而可以及时地采用适当的应对措施,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不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通货膨胀对人们心理的冲击,避免社会经济活动出现大的动荡。
采用CPI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CPI只覆盖了与人们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少数商品和劳务,而很少照顾到公共物品、资本品价格的变动,因此,难以用它来说明整个国家总体物价水平的变动程度。例如,目前中国CPI 构成权重体系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食品权重过高。在中国CPI 构成权重体系中,食品占30%左右。其二是没有计算住房本身的价格。在中国CPI构成权重体系中,居住仅仅指的是房屋、装修等附加消费,而不包括房产本身。其次,因为计算CPI 需要事先确定考察的商品和劳务的种类,因此,就无法涉及那些对消费者日常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新产品对消费者日常开支造成的影响。再次,使用CPI 只能发现价格表面上的变动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但却无法衡量商品质量变动对产品价值的影响。
2.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生产者价格指数也称为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它是用来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确定生产者物价指数时,首先要选择一组与生产者关系密切的商品(即所谓一篮子商品),然后对其在不同时期的价格变化情况进行调查,最后计算出相应的价格指数。
与CPI 相比,PPI 考虑到资本品的价格变动情况,因而能更广泛地说明经济总体运行中所发生的价格水平的变化。而且由于这一价格指数包含了整个生产过程各个阶段的价格变动情况,所以在CPI 还没有任何变化的时候,PPI就可能因为原材料等方面的因素而率先发生变动,因此,有不少人认为可以用这个指标对将来的CPI 变动走势进行预测,将其视为未来通货膨胀的先导指标。然而,生产者价格指数也有不足之处,它不能反映社会上种类繁多的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因此,也不足以说明整个国家的物价变动情况。
3.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IPD)
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折算指数又称GDP 平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即名义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实际GDP)增长之比。GDP 平减指数主要用来衡量不同时期内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动情况,GDP 平减指数的计算基础比CPI 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走势,是对一般价格水平最为宏观的度量。
由于以上三种物价指数所涉及的产品范围不同,因此计算得出的数值会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可以反映出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相似的总体变动趋势。在三种指数中,虽然GDP 平减指数是覆盖面最广的指标,但由于CPI 是根据与人们生活最为密切的消费品得出的,因此,在未加特别说明时,通常所说的通货膨胀率就是指CPI的变化情况。
知识拓展
新冠疫情让通货膨胀呈现K形,进一步加剧美国社会不平等
食品、汽油价格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的财务状况造成压力;通货膨胀差距加剧了拜登誓言要解决的不平等现象。当大流行病到来时,低收入美国人首当其冲地遭受了失业的冲击。现在随着经济复苏,他们又在承受着物价上涨的最大打击。美国的整体消费者价格指数仍然低迷,只有1.7%,然而这个数字掩盖了人们实际购买不同商品而存在的巨大差异。
例如,最近几个月汽油涨价幅度很大。自去年末以来,一加仑普通汽油价格上涨了75 美分,给那些每周要加油20 加仑的人增加了超过了60 美元的月成本。食品价格的涨幅是整体通胀率的两倍多,诸如家庭清洁用品之类的必需品的价格也有所攀升。像这样的价格上涨正在世界各地带来麻烦,而且往往对低收入人群伤害最大。这是因为日常生活用品或汽油在他们每月的消费中所占的比例要比富裕家庭更大,而且这些开销难以推迟或者取代。
一位分析师根据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习惯对消费价格篮子的权重进行了调整,发现对于最富有的美国人而言现在正是通货膨胀率最低的时期。
同样是这些高收入人群,在被称为经济的K 形复苏期间已经得到了意外收获。由于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他们的净资产激增,而且他们大多工作无虞并且能够在家工作。
经济学家安德鲁·赫斯比认为:“平均而言,高收入家庭在食品、医疗、房租方面的花销占比下降,而这些类别的消费最近几年来价格上涨速度超过了整体通胀,特别是在2020年。”
根据美联储的数据,美国最富有的10%家庭获得了2020年所创造财富的70%,而下层的50%家庭仅获得了4%的财富。哈佛大学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对于年收入至少6 万美元的人来说,经济衰退基本上已经结束,而收入最低的人群(年收入不到3 万美元的人)的就业水平仍然比大流行病爆发之前低接近30%。
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谁会确切受到高物价伤害的问题可能会变得更加紧迫。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未来12个月通胀将会回升。
负责控制通货膨胀的美联储表示,任何通胀上升都可能被证明是暂时的。并且,美联储不打算在短期内使用加息来遏制通货膨胀。
美联储的想法是,允许经济运行过热一点——同时通货膨胀率进一步攀升——实际上将有助于减少收入不平等,因为这将刺激就业市场繁荣,从而令低收入人群受益最大。有证据表明,这种情况已经在餐饮、酒店和其他服务行业中发生。
同时,拜登政府表示,将敦促美国统计机构提供根据不同种族或收入群体划分的细分数据。这项计划可能会对那些收入与通货膨胀率挂钩的人产生影响,例如领取社会保障金或食品券的人员。如果通胀数据无法准确反映生活成本的变化,他们的财务状况将变得更加窘迫。例如,过去就有人讨论过将社保金与一个专门衡量老年人通货膨胀水平的指标挂钩。
资料来源:《新浪财经》,http://www.xrxxw.com/news/view/590445.html,
访问时间:2021年4月9日。
12.2.2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关系
12.2.2.1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区别
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是指在经济相对萎缩时期,物价总水平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
1.表现不同
通货膨胀最直接的表现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通货紧缩往往伴随着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率降低,生产投资减少,以及失业增加、收入下降,经济增长乏力等现象。主要表现为物价低迷,大多数商品和劳务价格下跌。
2.成因不同
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货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紧缩的成因主要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长期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形成买方市场及出口困难。
3.危害性不同
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如果居民的收入没有变化,生活水平就会下降,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混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过在一定时期内,适度的通货膨胀又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从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价格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不利。
4.治理措施不同
治理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同时要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等措施。治理通货紧缩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正确的消费政策,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
12.2.2.2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联系
一是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亦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量不平衡造成的。
二是二者都会使价格信号失真,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都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抑制。
12.2.3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因
纸币是国家或地区强制发行并使用的,在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数量,多余的部分继续在流通中流转,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其成因也多种多样。
12.2.3.1 直接原因
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国家货币发行量的增加。政府通常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刺激经济增长或平衡汇率等原因增发货币,通胀可能会造成社会财富转移到富人阶层,但一般情况下的通货膨胀都是国家为了有效影响宏观经济运行而采取措施无法避免的后果。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温和良性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12.2.3.2 深层原因
第一,需求拉动。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过度的需求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在我国,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常常会导致我国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出现。我国1979年至1980年的通货膨胀的成因即是由财政赤字而导致的需求拉上。
第二,成本推动。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货膨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等。
第三,结构失调。由于一国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等国民经济结构失调而引发通货膨胀。我国由于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经济结构失调问题,因而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在我国也时有发生。
第四,供给不足。即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供给相对不足而引起通货膨胀。
第五,预期和惯性。预期是人们对未来经济变量做出的一种估计,预期往往会根据过去的通货膨胀的经验和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做出对未来通货膨胀走势的判断和估计,从而形成对通胀的预期。预期对人们经济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具有惯性。在实际中,一旦形成通货膨胀,便会持续一段时期,这种现象被称为通货膨胀惯性。
第六,体制因素。由于体制不完善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在实际中,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因各种原因同时推进的价格水平上涨。在分析时,需要经济学家给出一个合理的、多种参数的模型来解释。比如假设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度的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又成为工资上涨的理由,工资上涨又形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12.2.4 通货膨胀的种类
12.2.4.1 按照通货膨胀的剧烈程度分类
1.爬行的通货膨胀
一般认为,每年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率在2%~3% (有的认为1%~5%),不会导致通货膨胀预期出现。如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英国和日本的物价水平每年上涨保持在1%~3%,属于典型的爬行的通货膨胀。
2.温和的通货膨胀
有时同爬行通货膨胀不能截然分开,每年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率在3%~6%或3%~10%之间,看作是温和的通货膨胀,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属于这种类型。
3.奔腾的通货膨胀
在较长的时期所发生的一般物价水平以较大的幅度上涨,物价上涨幅度在两位数时,称作是奔腾的通货膨胀。
4.恶性的通货膨胀
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货币流通速度,货币迅速贬值,物价上涨率呈现加速度状态,年均物价上涨率超过50%。
12.2.4.2 根据引发通货膨胀的原因分类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因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增加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如图12-2所示。AD和AS分别表示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假定总供给保持不变,总供给曲线始终为AS。如果一些原因变化导致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从AD0向右上方平移至AD1,那么均衡点就会从E0移动到E1,相应地就会使国民收入从Y0增加到YI。同时,也使物价水平从P0上升到P1,发生了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是由于总需求增加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这就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图12-2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那么,是哪些因素引起了总需求的增加呢?通常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在构成总需求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中: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需求及进出口需求中任何一个部分的增加都会导致总需求的增加。当居民家庭收入增加时,消费需求会增加,当利率水平下降时投资需求会增加,当汇率贬值时进出口需求会增加,有时是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动,有时则是两个或多个因素同时发生变化,这些都会导致总需求增加。其二是货币主义经济学家认为引起总需求增加的根本原因是货币过度发行,货币过度发行会导致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人们为了避免手中持有货币的大幅度贬值,会增加消费、投资等需求,从而使总需求增加。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从总供给的角度分析,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在于总供给的减少。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是由于总供给减少所引起的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
如图12-3所示,AD 和AS分别表示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假定总需求保持不变,总需求曲线始终为AD。如果一些原因变化导致总供给减少,使总供给曲线从AS0向左上方平移至AS1,那么均衡点就会从E0移动到E1,相应地,就会使国民收入从Y0减少到Y1,同时也使物价水平从P0上升到P1,发生了通货膨胀。
图12-3 总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
值得注意的是,与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相比,总供给减少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更为严重。这是因为总需求增加在导致物价水平上升的同时,还会推动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通货膨胀带给经济的不利影响。而总供给减少在引起物价水平上升的同时,还导致国民收入减少,即发生所谓的“滞涨”。二者对经济的影响都是负面的,因而会对经济带来更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生产成本增加是引起总供给减少的主要原因,所以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引起成本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也有多种形式,根据构成生产成本总额的各部分在引起一般物价水平上涨过程中的作用不同,主要包括工资成本的推动通货膨胀、原材料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和进口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等。
3.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有的学者认为,任何实际的通货膨胀很难说清只是由需求拉动的或者只是成本推进的,往往是需求和供给双方相互共同发生作用造成的,“拉中有推,推中有拉”。一种情况是需求过度促使物价水平提高,物价提高又会提高工资,生产成本增加,又引起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另一种情况是供给方面生产成本增加,将伴随着社会总需求的提高,供求相互作用造成一般物价水平上涨。
如果通货膨胀是从总需求增加开始的,即总需求的过度增加引起物价水平上涨,这种物价水平上涨会引起工资水平和原材料价格水平上涨,这会使企业成本增加,引起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最终就会产生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如图12-4所示。
图12-4 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
在图12-4 中,AD、AS 分别表示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如果一些因素变化导致总需求增加。使总需求曲线从AD0向右上方平移至AD1,那么均衡点就会从E0移动到E1,相应地就会使物价水平从P0上升到P1,同时也使国民收入从Y0增加到Y1。与此同时,如果一些因素变化,导致总供给减少,使总供给曲线从AS0向左上方平移至AS1,那么均衡点就会从E1进一步移动到E2,相应地就会使物价水平从P1上升到P2,同时也使国民收入从Y1减少到Y2。总需求增加和总供给减少两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使物价水平从P0上涨到P2,物价水平上涨幅度大,发生了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
当然,除了从总需求和总供给角度分析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的原因还可能有其他多方面的原因。许多情况下,一国的通货膨胀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作用所引起的,因此,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准确分析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
4.结构型通货膨胀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某些重要商品供求失调,或某些经济部门发展不平衡等经济结构因素变动,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上涨,成为结构性通货膨胀。
5.输入型通货膨胀
输入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国外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引起国内物价的持续上涨现象(汇率所致)。
12.2.4.3 按照通货膨胀是否能够被预期进行分类
1.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
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速度出乎人们预料之外,或者人们根本没想到价格会上涨,这种情况称为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如国际市场上原材料价格突然上涨,引起了国内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或者在长期价格不变情况下,突然出现的价格上涨,如石油危机、局部战争的冲击和影响。
在通货膨胀率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会影响社会收入分配及经济活动。因为这时人们无法准确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他们应采取的经济行为。通常表现如下:
第一,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在通常情况下,借贷的债务契约都是根据签约时的通货膨胀率来确定名义利息率,所以当发生了未预期的通货膨胀之后,债务契约无法更改,从而就使实际利息率下降,债务人受益,而债权人受损。其结果是对贷款,特别是长期贷款带来不利的影响,使债权人不愿意发放贷款。贷款的减少会影响投资,最后使投资减少。
第二,在雇主与工人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
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工资增长率不能迅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调整,从而即使在名义工资不变或略有增长的情况下,使实际工资下降。实际工资下降会使利润增加,利润的增加有利于刺激投资,这正是一些经济学家主张以温和的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发展的理由。
第三,在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货膨胀将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
由于在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名义工资总会有所增加,随着名义工资的提高,达到纳税起征点的人增加了,有许多人进入了更高的纳税等级,这样就使得政府的税收增加。政府由这种通货膨胀中所得到的税收称为“通货膨胀税”。这种通货膨胀税的存在,既不利于储蓄的增加,也影响了私人与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2.可预期的通货膨胀
在经济运行中,一般物价水平年复一年的按某一幅度上涨,好像物理学中运动着的物体有惯性一样,又称惯性的通货膨胀。例如,某国一般物价水平年复一年的按5%幅度上升时,人们就会要把物价上涨比例考虑在内,这样,物价、工资、利息和利润等都会以相同幅度提高,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具有自我维持的特点。
如果社会的通货膨胀率是稳定的完全可以预期,在这种情形下通货膨胀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很小。因为在这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之下,各种名义变量(如名义工资、名义利息率等)都可以根据名义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从而使实际变量(如实际工资、实际利息率等)不变。
12.2.5 通货膨胀的影响
12.2.5.1 社会影响
通货膨胀对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的影响表现为: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价格上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导致福利减少。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表现为:低收入者福利受损,高收入者却可以获益;以工资和租金、利息为收入者,在通货膨胀中会遭受损害;而以利润为主要收入者,却可能获利。
12.2.5.2 再分配效应
1.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群
对于固定收入阶层来说,其收入是固定的货币数额,落后于上涨的物价水平。其实际收入因通货膨胀而减少,他们接受每一元收入的购买随价格的上升而下降。而且,由于他们的货币收入没有变化,因而他们的生活水平必然相应地降低。相反,那些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通货膨胀中得益,这些人的货币收入会走在价格水平和生活费用上涨之前。
2.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
随着价格的实际上涨,存款的实际价格或购买力降低,那些口袋中有闲置货币和存款在银行的人受到严重的打击。同样,像养老金、保险金以及其他有价值的财产证券等,他们本来是作为防患未然和蓄资养老的,在通货膨胀中,其实际价值也会下降。
3.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不可预计的通货膨胀由于其不可准确预见性,短期中工资、利息、租金等成本则有刚性或黏性,暂时不会随物价而相应上涨,引致生产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刺激其扩大投资,所以物价上涨在短期内能刺激生产的增加,即通货膨胀在短期内具有产出效应,这正是“通货膨胀有益论”的主要依据。但是在长期中,由于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在高通货膨胀率时,会出现货币贬值风险加大,人们不敢贸然进行长期投资,而热衷于短期的投资,因此对资本形成和长期经济增长是不利的,这正是“通货膨胀不益论”的主要依据。
虽然经济学家关于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究竟是有利还是不利,至今仍然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但是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总体而言,通货膨胀对经济影响弊大于利。例如,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的高通货膨胀时期,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最紧俏,其价格上涨最快。引致许多地区和企业竞相扩大投资和产能,后来这些产品过剩时,绝大多数企业陷入亏损和倒闭的境地,造成资金和资源的大量浪费。近几年来我国房地产、汽车、钢铁、水泥等行业再次面临同样问题,许多经济学家之所以坚决反对通货膨胀,就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平衡、不确定的通货膨胀干扰了价格信号的真实性,破坏了它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因此,他们把价格总水平和币值的稳定看作是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根本条件,因而坚决地主张物价总水平稳定。
总之,一定的通货膨胀,虽然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有刺激作用,但长期中是不利于经济持续增长的。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有效运行和持续增长乃至社会政治的稳定起着破坏性的作用。
12.2.6 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经济学家认为要治理通货膨胀,应根据不同的成因对症下药,通常的治理措施有:
12.2.6.1 总需求紧缩政策
对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应该采用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来抑制总需求,控制物价水平上涨的程度。例如,通过实施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即减少财政支出;通过增加税收等措施增加财政收入来抑制消费需求和政府购买需求;通过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适当提高利率和减少货币供给量抑制过度投资。这些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可以抑制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控制物价水平上涨的程度,最终有效治理通货膨胀。当然,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极有可能导致经济出现衰退,为了减轻经济衰退的程度,应掌控好紧缩的力度,最好采用“软着陆”的办法,逐步减少总需求。
12.2.6.2 总供给刺激政策
对于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总供给,抑制物价水平的快速上升。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是引起总供给减少的主要因素,为了增加总供给,就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成本。
对于工资增加引起的生产成本增加,应该通过经济手段或行政手段控制工资的过快增加;对于原材料价格上升引起的成本增加,应该采取措施增加原材料供应,平抑原材料价格的过快上涨;对于利润推动的生产成本增加,应该采取措施削弱垄断企业对产品价格的垄断程度,使产品价格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对于进口成本引起的生产成本增加,可以采取减少进口量等措施缓解或消除其他国家或地区通货膨胀对本国的影响;对于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还可以通过减税降低利率等措施刺激企业投资,增加产品供给。
12.2.6.3 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的政策(www.daowen.com)
对于预期的或惯性的通货膨胀,应该进行有效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稳定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货币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指出,应该通过固定货币供给增长率的简单货币规则来稳定人们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理性预期学派强调,应该实施稳定的货币政策,消除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稳定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进入了低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稳定的时代,其主要原因在于美联储等中央银行采取货币主义的主张,实行有规则的货币政策。我国政府在历次治理通货膨胀的过程中,也非常重视对通货膨胀预期进行有效管理。
12.3 菲利普斯曲线
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两种现象,如前所述,当经济处于衰退或者萧条阶段时,会出现失业现象;当经济处于复苏尤其是繁荣阶段时,容易出现通货膨胀现象。那么,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A.W.Phillips)对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解释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
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13年间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甚至是负数。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是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即货币工资率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又成为当代经济学家用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关系的曲线。因此,这条曲线也可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失业率高表明经济处于萧条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低,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低;反之失业率低,表明经济处于繁荣阶段,这时工资与物价水平都较高,从而通货膨胀率也就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在图12-5中,横轴U 值代表失业率,纵轴值π代表通货膨胀率,向右下方倾斜的PC 即为菲利普斯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当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就低,当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率就高。
图12-5 菲利普斯曲线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所表明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运用一定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如图12-6所示。
图12-6 菲利普斯曲线与宏观经济政策
PC 为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的菲利普斯曲线,这个社会能够容忍的失业率为4%,通货膨胀率为4%。如果实际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在阴影部分,表示整体经济运行是比较正常的,不需要采用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解。
如果实际的失业率为4%,通货膨胀率为1%,即图中的A点,由于失业率更高,就需要采用扩张性政策来刺激宏观经济。其结果会使失业率下降到可以容忍的范围内,但同时也会使通货膨胀率上升。
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为5%,失业率为1%,即图中的B 点,由于通货膨胀率过高,就需要采用紧缩性政策来抑制宏观经济,其结果会使通货膨胀下降到可以容忍的范围内,但同时也会使失业率上升。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制定政策调节宏观经济时,无论是刺激经济还是抑制经济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代价,这就需要准确分析实际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还要保证对宏观经济的调节是适度性。
知识拓展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几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四次通货膨胀,分别发生在1980年、1988年、1994年和2003年。
一、我国的通货膨胀历程和影响
表12-1 1980—2009年中国通货膨胀率
(一)1980年以来我国的货膨胀历程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发生在1979—1980年。在这2年期间,我国财政赤字已达到了170亿元,国家不得不通过增发130亿元货币来弥补国库亏空。1980年底,全国市场货币流通量比1978年相比增长了63.6%,大大超过了同期的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的16.6%和社会零售业增长37.3%。自然引发了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次通货膨胀。使物价水平空前上涨了6%。之后通过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的办法控制了本次通货膨胀。
我国历史上第二次通货膨胀发生在1986—1988年。1986年后,随着商品价格的放开和工资改革的推行,旧有价格体系和经济结构中的不合理因素又使通货膨胀再次爆发。1987年,我国的货币供给量达到了1 454 亿,比1983年增加了925亿元,增幅达到了174%。这是因为职称评定、工资改革、基础建设的升温,乡镇企业以及银行信贷形式的大批上马,导致了货币需求的大量增长,央行采取发行第四套人民币和百元大钞的形式应对本次货币需求增加,却导致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1988年3月,上海率先对280 种商品提高价格,相继大中城市也对商品提高价格。提高价格的商品占总商品量的80%,平均价格增长率达到30%,最高的上涨80%。最终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解决了本次通货膨胀。
第三次发生在1992—1994年,由于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国家全面放开了对过去发放票证,限额供应的商品限制,允许以溢价的形式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由定价。同时,计划经济时期由国家统一定价和指导定价的几乎所有商品都根据成本和市场需求重新订立价格。为了弥补差价,提高职工待遇,企业新上项目,对外投资,一再扩大银行信贷规模,政府也大搞开发区、开发房地产,这使许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了40%,许多企业要靠“三角债”来维系生存,国内货币发行量增幅达到35%,直接导致物价普遍上涨,1993年通货膨胀率为13.2%,1994年达到21.7%。
第四次是从2003年通货膨胀开始算起。除2009年我国经济回暖等因素,我国近几年的通货膨胀率都在5%上下波动。但我国政府为了能够使社会稳定,所统计出来的官方统计数据比较保守。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计算方法或者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统计方式,我国近几年的通货膨胀率都维持在13%左右。
(二)通货膨胀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如果是比较温和的通货膨胀,往往会给国民经济带来一些好处。比如当出现低通货膨胀时,企业主看到商品价格有所增加,就会增加投入和产出,雇佣更多的劳动力,这就增加了劳动岗位,并且在物价缓慢上涨的同时,企业主会在社会与工会的压力下增加工人的工资,工资提高了,劳动者的消费倾向也会增加。从总的角度来看,国民经济是向前发展的。但是这些通货膨胀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大多是消极的,后面提到的通货膨胀均指高通货膨胀率的通货膨胀。
二、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一)我国的货币流通性过剩
我国的货币流通性过剩主要是因为我国近年来的贸易顺差严重,导致国内外汇储备过多引起的。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推行“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战略,实行以创汇为主要目标的对外贸易政策,导致多年来贸易顺差严重。201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9 727.6 亿美元,其中出口15 779.3 亿美元,进口为13 948.3 亿美元,虽然顺差比2009年下降了6.4%,但仍有1 831亿美元。
贸易顺差的扩大直接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增加。到2010年达到28 473 亿美元,外汇的大量涌入,成为基础货币供应的主渠道。相对于我国的货币市场,外汇的增加无异于增加投放基础货币。并且当外汇的相对增加,外币相对减少,那么人民币就有了升值的可能,而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又会导致国际热钱的大量涌入。2010年,我国外商投资达到1 000 亿美元,对外投资仅达到500亿元,其中就有500亿热钱流入我国。
我国流通性过剩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我国的信贷规模过大。使我国银行信贷处于超负荷状态,使得资金补充率下降,此时银行有更大的货币派生动机,迫使货币的供给增加。另一方面,信贷规模过大,会造成企业盲目投资,这就使生产资料相对稀缺,供给相对紧缺,将会导致和这些相关的产品价格升高。
(二)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导致的成本——工资价格螺旋上升
在近几年,我国的蔬菜、猪肉、原材料、能源的价格飞速上升,以这些生产资料为原材料的企业或者是下游产业的产品价格也将随之增加。
如图12-7所示,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均衡点E。但是由于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导致了整个企业乃至行业的成本增加,使整个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来到了S′的位置,并且得到了新的均衡点E′,在新的均衡点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产品的价格是在明显上升的。
图12-7
在产品价格增加的情况下,为了能够让劳动力继续生产以及让劳动者有能力购买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企业不得不提高劳动力的工资,而工资的提高又会再次增加企业和整个行业的成本。如图所示劳动力工资的提高使S′向左移动到S″的位置,得到新的均衡点E″,价格也再次提高到了P″。
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当由于工资引起的企业成本增加导致产品价格再次提高之后,这并不意味着一个结束,而是新一轮由于产品价格提高不得不增加劳动力工资的开始。如此,物价水平会呈螺旋式上升,这也就是成本-工资价格螺旋。
四、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对策
抑制本次通货膨胀,有大量的学者做了研究,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但总而言之,抑制通货膨胀的基本的目的只有一个,回笼货币和平抑物价。
(一)对整个经济的投资过热降温
为了不让我国通货膨胀的“病情”继续恶劣下去,我们最先要做的治标方法就是要对整个经济的投资过热降温,尤其是其中的盲目投资,并且要对恶劣的投机倒把行为做出惩罚。
(二)运用双轨制,解决货币流通性过剩
面对我国现在的货币流通性过剩的现状,另一个治标的方法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要中央银行制定货币紧缩政策,回笼货币;另一个就是要巧妙运用汇率杠杆和双轨制,减轻外汇对我国金融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
(三)灵活利用利率杠杆,加强利率监督
实行汇率并轨,协调本外币政策。这就要求我国政府积极稳定汇率;在汇率并轨的基础上,实施对冲政策;而且重中之重是要加强对国际商业贷款的警惕和控制。
资料来源:鲍泽成:《1980年以来中国通货膨胀历程》,硕士学位论文,
经济管理学院,2013年。
12.4 经济增长
之前讨论的宏观经济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以及通货膨胀、失业基本上都是短期中总需求方面的问题,这一节中,我们将讨论经济增长问题,这是社会(国家)在长期中生产能力的变动问题。
12.4.1 经济增长的含义、影响因素及特征
12.4.1.1 经济增长的含义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在经济分析中,通常用一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或国民收入的增长率作为衡量指标,该指标消除了价格变动因素,能准确、真实地反映一国经济的实际生产能力和综合国力水平。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曾给经济增长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能力的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的相应调整的基础上的。”
从库兹涅茨关于经济增长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经济增长的定义应该包含三层含义:
第一,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经济实力的增长上。而经济实力的增长表现为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如果考虑到人口的增加和价格的变动,经济增长也可以说是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所以,经济增长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第二,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技术进步是第一位的。
第三,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思想意识的相应调整。只有制度与思想意识与经济增长的需要相适应,技术进步才能发挥作用,经济增长也才成为可能。
12.4.1.2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是什么力量使一国经济增长良性循环是经济学家长期关注的焦点。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富尔顿·丹尼森认为,对经济长期发生作用并且能影响增长率变动的主要有七类经济增长因素,它们分别是:
第一,就业人数和年龄及性别构成;
第二,包括非全日制工作的工人在内的工时数;
第三,就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
第四,资本存量大小;
第五,资源配置,主要指低效率使用的劳动力比重的减少;
第六,规模的节约,以市场的扩大来衡量,即规模经济;
第七,知识的进展。
12.4.1.3 经济增长的特征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总结了经济增长的六个基本特征:
第一,人均产量的高增长率和人口的构成;
第二,生产力的迅速增长;
第三,经济结构的迅速变革;
第四,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
第五,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扩大;
第六,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的不平衡性。
12.4.2 经济发展
12.4.2.1 经济发展的内涵
经济发展是指发展中国家通过各个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其经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经济发展从广义上看,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整体演进,它不仅包括这一国家或地区经济的量的增长,而且包括经济的质的变化。具体地说,经济发展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1.经济数量的增长
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通过增加投入或提高效率获得更多的产出,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结构的优化
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投入结构、产出结构、区域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各种结构的协调和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
3.经济质量的提高
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效益水平、社会和个人福利水平、居民实际生活质量、经济稳定程度、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程度,以及政治、文化等的现代化进程,是经济发展的最终标志。
12.4.2.2 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
经济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各个层面的变化,因此,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不是单一的,既要有量方面的指标,又要有质方面的指标。
1.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总量指标
西方学者无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所用的衡量标准通常都是国民生产总值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人均国民收入。
2.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对指标
主要包括:发展速度,即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前后两个时期总量数字的对比;工业化率,即制造业附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比;文盲率,即不识字的人数在一国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联合国在其第二个十年(1970—1980年)发展战略中,也明显地注意了把社会发展目标集中于教育、保健、营养、住房、收入分配和土地制度等方面。
总之,对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等许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其指标体系的确立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虽然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指标体系,但人们已达成了基本共识,那就是,不能仅仅用国民生产总值指标体系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
12.4.2.3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混为一谈,认为经济增长了,就是经济发展,其实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并不是一回事,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一回事吗?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它主要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衡量指标。虽然在这种增长过程中也可能伴随经济结构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不是经济增长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它的主要目标是数量的增加而非质的变化。经济发展不仅包括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而且包括经济结构的基本变化,以及分配情况、社会福利、文教卫生、意识形态等一般条件的变化。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单纯的“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的速度、增长的平稳程度和结果,而且还包括国民的平均生活质量,如教育水平、健康卫生标准、人均住房面积等,以及整个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
2.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
经济增长包含在经济发展之中,它是促成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和物质保障。一般而言,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12.4.2.4 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
世界银行曾按人均收入将世界各国划分成低收入国家、中低收入国家、中上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四类。例如,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30 多个国家,大体总属于高收入国家;另外三类收入的国家总的称为发展中国家,有时又被称为欠发达国家或不发达国家,历史上也曾称为落后国家。这三类收入的国家范围很广,其中有些国家如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近30年来经济发展得相当不错,但大部分国家仍处于比较贫困甚至十分贫穷的境地。这些经济落后国家最重要的特征是人均收入低,人们过着贫苦的生活,营养不良,文化水平低,预期寿命短。尽管发达国家只占世界人口的1/4,但消费着世界产量的3/4,而占世界人口3/4的发展中国家仅占有世界收入的1/4。如果用人均实际GDP、出生时预期寿命、儿童入学率、成人识字率这些指标来衡量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其中一些特别落后的国家,这些指标都极低。
造成发展中国家贫困落后的因素是什么?经济学家提出了种种看法,但都离不开关于生产因素的分析,国家之所以贫穷,是因为缺乏资本、劳动、自然资源和技术这些要素的投入。
1.资本
19世纪横跨北美大陆的铁路,将工商业引至美国的心脏地带。20世纪以来,对汽车、公路、核电厂的投资浪潮大大提高了生产率,还为创造整个新工业体系提供了基础设施,计算机和信息高速公路对21世纪来说同样起着巨大作用。资本还包括许多为新兴的私人投资部门提供基础设施的投资,这些投资被称为社会基础资本。其中重要的项目如公路、灌溉引水工程、公众医疗保健事业等,这些工程一般都具有外部经济和溢出效应,私人公司无法投资经营。所以,政府必须介入,以保证这些社会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有效地进行。而穷国人均收入低,即使消费水平低,绝大部分收入还是被消费掉,储蓄极有限,形成资本的能力极低,从而生产率也难以提髙,收入水平就无法上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低收入到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2.劳动要素
发展中国家劳动数量过剩,但质量很低,体现在劳动力中的知识和技巧少得可怜,即使给他们现代化装备,也无法操作。越穷的国家人口增长越快的原因是:人们没有社会保障,只能养儿防老,而高儿童死亡率又促使其父母不得不多生,加上子女的抚育成本低,以及现代避孕知识和手段缺乏,高出生率就不可避免。正如人们所说,富人家里多财产,穷人家里多孩子。对许多贫穷国家来说,既存在“穷了多生,多生了穷”的循环局面,又存在人力资本短缺和只会干粗活的普通劳动者严重过剩并存的局面。
3.自然资源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条件
自然资源包括耕地、石油、天然气、森林、水力、矿藏等,一些高收入的国家,比如加拿大和挪威,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在农业、渔业、林业、畜牧业等方面获得高产而发展起来的。与它们类似,美国因拥有丰富广阔的良田,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国。许多贫困国家的自然条件恶劣,虽然有些穷国的资源并不少,例如刚果就有丰富矿藏,但仍很穷。相反,有些国家(如日本)自然资源不见得很丰富,却很发达。这表明,能否富起来,关键并不在自然资源本身,而在于如何对待和利用这些资源。再看中国的资源与俄罗斯无法相比,但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却远远大于俄罗斯。
4.技术进步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主要依赖于第四个重要因素。正是永无止境的发明和创新技术变革,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对当今社会最有影响的技术进步发生在计算机领域,如今一台小巧的笔记本电脑的性能远远胜过20世纪60年代速度最快的计算机。人们日益明确地认识到基础进步,并不止简单机械地找到更好的产品和工艺流程。相反,科技创新还需要培育一种企业家精神,要有一批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企业家作为中流砥柱。以当今的计算机工业为例,在该领域,即使业内人士也难以都做到时时紧跟硬件和软件迅速更新的步伐。
除了生产因素的制约,市场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从购买力角度看,也许10 个穷人不如一个富人。如果产品没有销路,企业只能关门。显然,穷国的低购买力也成了生产发展的制约。
12.4.3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20世纪4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共同提出了一个较有影响的经济增长模型,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这一模型假设技术水平保持不变,在这一前提条件下,研究资本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其相互关系的基本公式是:
其中G 表示经济增长率,S 表示储蓄率,即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率,K 表示资本-产量比率,即生产每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由于模型假设技术水平不变,因此资本-产量比率保持不变,为一常数。这样,经济增长率就完全取决于储蓄率,储蓄率越高,经济增长率就越高;反之,储蓄率越低,经济增长率就越低。例如,假如一国的资本-产量比率K 为5,如果储蓄率于S 为20%,那么经济增长率G 为4%;如果储蓄率上升为24%,那么经济增长率就提高为4.8%;如果储蓄率下降为16%,那么经济增长率就下降为3.2%。由此可见,这一模型实际强调的是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这与当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
哈罗德-多马模型还用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三个概念来分析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实际增长率GS是指实际实现的增长率,它由实际储蓄率SS和实际资本-产量比率KS决定,即:
有保证的增长率,这是指人们将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所能保证实现的增长率,显然,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是一种理想情况,也是企业家所期望实现的,所以它又称为合意的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由合意的储蓄率SG和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KG决定的,即:
自然增长率GN是指在现有人口资源和技术水平下所允许达到的最大增长率,它由最适宜的储蓄率SN和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KG决定,即:
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长期中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是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相一致,即:
GS=GG=GN
如果这三个增长率不一致,则会引起经济中的波动。具体来说,如果实际增长率与有保证的增长率相背离,就会引起经济中的短期波动;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相背离,就会引起经济中的长期波动。所以,应该使这三种增长率达到一致。
知识拓展
美国积木式创新与中国机会
我们印象中的发明家就像爱迪生那样,不仅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还挺强,为了制造亮度适中的灯泡,他一种一种材料去尝试,实验成功以后就自己找合作伙伴,自己办发电厂,还花了大半辈子时间,跟那些抄袭自己发明创造的人打官司。
事实上躺在美国专利局里的专利数以百万计,而真正能够转化为实用的不到几个百分点,这说明商业转化才是困难中的大头,而现实中的分成比例也恰恰印证了商业转化的重要性。
在用专利制成的产品中,专利发明人的分成占比一般也只是几个百分点,剩下的贡献都归下游。在整个科技创新的领域,发明家包办的时代已经过去,企业家必须发挥极大的转化作用。
对创新的另外一种误解,是认为发明创造都是随机出现的,事前不可预测,全凭科学家和发明家的兴趣。创建和发明,顾名思义就是不可预测的,每当科学家被问到为什么要从事科学研究时,他们都说是因为好奇和兴趣。科学家的好奇和兴趣就应该是自发的,不可预测的,在任何领域都以同样的机会出现的,以及不可操纵的,而科学家不该为五斗米折腰。
现实也不是这样的,一只经过特殊处理的供实验室专用的白鼠,价格约为3 500美元,有些实验室一年养老鼠的成本就可以高达几十万美元。而一所由一名教授和六七名研究生组成的普通实验室,没有60到70万美元是撑不了一年的。科学家当然是出于好奇和兴趣才从事科研活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选择不受成本的约束和金钱的牵制。恰恰相反,今天任何像样的科研活动,都好像好莱坞大片一样,是经过精心筛选和受到严格监控的过程。兴趣主导的时代也已经过去,现在是市场和资本主导的时代。
美国今天的创新产业是由两个互动环节构成的。一方面是科研机构的研究者具备了自发的强烈动力,把发明创造推向商业应用,而不是让它沉睡在专利局里。这种内在动力的主因之一,是在1980年通过的《拜杜法案》。在此之前,在联邦政府资助下产生专利都是归联邦政府所有的。只有大企业看中了目标以后,才能花大价钱购买和转化这些专利。在《拜杜法案》之后,科研机构可以拥有这些专利的商业开发权,即商业使用权,而购买这些专利的企业,可以按实现的收益分期付款。
这样,转化专利的财务门槛和信息门槛一下子降低多了,许多比较小的企业也具备了参与商业转化的资格,科研和商业的接触面一下子就以数倍扩大了。在一些为人津津乐道的例子中,有些大学的教授能从科研项目中拿到上亿美元的分红,科研机构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的强大引擎。
另一方面,资本家和企业家主导了技术转化活动,完成了识别、融资、制造和销售等重要的转化环节,很多科研人员到企业里兼职,既替企业解决问题,又把问题带回到科研机构,变成了研究的主题,结果是资本反过来也重新塑造了大学和研究机构。
今天在美国出现的井喷式的创新活动,全面覆盖了能源、航天、机器人、电子、医药和教育等领域,我们用积木式创新来形容这个创新过程包含了两层含义。
一是横向的,是按创新活动所需要素的组合。一项创新产品,比如航天飞机,需要动力设计、外形设计、仪表盘设计、材质设计、融资模式设计等等。这些元素构成的甚至不是一件产品,而是一个生态,其中每一项都是最好的,但又是非常窄的,把它们结合起来,成为一个世界顶尖的产品,这是积木式创新的横向层面。
二是纵向的,是创新活动中各个发展阶段的决策权的组合。从概念到技术、融资、制造和销售等一系列环节中,不同的角色提供不同的专业知识,并拥有不同分量的裁量权。最早是科学家有较大裁量权,接着是风险投资家有较大的裁量权,接下来是制造商和销售商。在这个层层递进的过程中,利润规模逐渐变得明朗,不同角色的分配比例也逐渐确定。不是风险投资家老占着位置不走,也不是发明家辞职去当企业家,而是各司其职,和谐交替,这种积木式创新的纵向层面,即企业控制权的有效而有序的组合,尤其是他们背后的公司治理模式和法律规制,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发明创造—专利确权—资本筛选—生产制造—全球营销”的完整链条已经打通,这一链条上的立体的精细分工和无缝对接,形成了积木式创新的新型格局。在这条链条上,中国人站在哪里,应该从哪里突破,本来就是个战略问题,而在当前一窝蜂搞创新创业的时刻,就更值得我们冷静的思考。
依次来看,引进人才未必等于引进技术,因为他们的发明很可能由其原所在机构持有,我国科研的投入和与美国相比也只能用杯水车薪来形容,而发明创造出来的法律保障和资本识别能力也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美国人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想迎头赶上硬碰硬,是有困难的。但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尤其是开放的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制造业业态和经验已经独步天下,其纵向的品种覆盖面广,深度的垂直整合度高,产业链的完备且集中和灵活,还有劳动力价格的比较优势,都为中国在积木式创新中以制造业称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显然,优势互补才是正道。“美国发明家+中国制造+全球市场”,是否能成为未来全球积木式创新的基本趋势,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能够顺应和促成这种趋势,才能增加美国发明家和中国制造商的接触面,减少合作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和合作不信任,是目前亟待企业家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共同探讨的命题。
资料来源:薛兆丰:《经济学通识》(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