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均衡价格与数量的变化原理

均衡价格与数量的变化原理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图2-9 所示,需求曲线D1 与供给曲线S 相交于E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是P1 和Q1。当需求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到D2,此时均衡点为E2,均衡价格上升至P2,均衡数量增至Q2。当需求减少时,需求曲线D1 向左下方移动至D3,新的均衡点为E3,此时均衡价格下跌为P3,均衡数量减少为Q3。

均衡价格与数量的变化原理

在商品或者服务的市场上,需求和供给是决定市场价格的两种相互对立的经济力量,买者希望价格更低,而卖者希望得到更高的价格;供需两种经济力量的相互作用使得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此时买者愿意购买的数量正好等于卖者所愿意出售的数量。处于均衡状态时的价格即为均衡价格。这一节我们就来分析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又如何变动的。

2.3.1 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该商品相等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称为均衡数量。均衡是供求相等的状态,此时,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于一点,称之为均衡点。

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商品需求与供给两种经济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形成,其形成过程也就是价格决定的过程。

在现实中均衡价格就是市场成交价格,均衡数量就是市场成交量。

在图2-7 中,横轴代表数量(需求量与供给量),纵轴代表价格(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D 为需求曲线,S 为供给曲线。D 与S 相交于E,这就决定了均衡价格为4元,均衡数量为400单位。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需求量与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

图2-7 均衡价格的决定

对均衡价格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均衡价格的含义。正如我们在介绍均衡分析时所讲过的,均衡是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相当的、相对静止的、不再变动的状态。均衡一旦形成,如果有另外的力量使它离开原来均衡的位置,则会有其他力量使之恢复到均衡。均衡价格就是由于需求与供给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使价格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第二,决定均衡价格的是需求与供给。这里要强调的是,在一个完全竞争,不存在垄断的市场上,只有需求与供给决定价格,它们就像一把剪刀的两个边一样,不分主次。因此,需求与供给的变动都会影响均衡价格的变动。

第三,市场上各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最后的结果,其形成过程是在市场的背后进行的。

当市场供求实现均衡时,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需求价格,与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供给价格相等。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需求量与生产者愿意而且能提供的供给量也相等。这时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市场出清,即在均衡价格水平下,市场上每一个消费者都买到了他想买的东西,生产者也卖出了他想卖的所有的东西。

2.3.2 均衡价格的形成

均衡价格是由市场上对立而又不停变化着的供求关系决定的,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的。均衡价格的形成也就是价格决定的过程。当供大于求时,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会导致价格下降;当供小于求时,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导致价格上升;供求双方在价格上的波动中逐渐趋向于一致,并形成双方都能共同接受的价格。只有当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并且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双方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此时的价格才是均衡价格。需要强调的是,均衡价格形成完全是自发的,如果有外力的干预(如垄断力量的存在或国家的干预),那么,这种价格就不是均衡价格。

表2-6 展示了均衡价格形成的过程。在价格为3.6 元时,商品的需求量超过了供给量,市场上商品短缺,较多的消费者抢购较少的商品,生产者就可以抬高自己的价格。价格上升减少了需求量,并增加了供给量,价格会持续上升,直至市场达到均衡为止。如果价格上升至4.2元,此时消费者觉得价格太高不愿意购买,市场上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存在商品过剩,生产者会降低价格。价格下降增加了需求量,并减少了供给量,价格会持续下降,直至达到市场均衡。

表2-6 均衡价格的形成

在市场上,均衡价格的形成是自发的,没有任何外力干扰,均衡价格形成的过程也是价格调节经济的过程。

均衡价格的形成过程也可以借助图形分析说明。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总是经过买卖双方讨价还价而最终形成的。在图2-8 中,如果某一商品初始的市场价格为每斤4.2元,需求量为80斤,而供给量为150斤,供大于求(图上的a 至b),价格必然按箭头所示方向向下移动。如果价格为每斤3.8 元,则需求量为150 斤,供给量为80 斤,供给小于求(图上的c 至d),价格必然按箭头所示方向向上移动。这种一涨一跌的现象会一直继续下去,直至最终达到价格为每斤4元时为止。因为这时供求相等,均衡就实现了。这样,4元就是均衡价格。

图2-8 均衡价格的形成

均衡价格形成的自发性正是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重要原因,也是“看不见手”的魅力所在,是自由放任式的经济模式。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细心的体会。

2.3.3 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是由需求与供给决定的,而需求与供给又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需求或供给任何一方的变动都会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动。在分析各因素如何影响均衡价格时,可以分为三步,第一,这种因素变动影响需求还是供给。第二,引起需求或供给如何变动,即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向哪个方向移动。第三,这种变动的结果是什么。

2.3.3.1 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www.daowen.com)

如前所述,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造成需求变动的因素很多,如消费者收入水平、预期等。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变动将引起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假设供给不变(供给曲线的位置不移动),需求增加或减少会对均衡数量和价格产生什么影响呢?

如图2-9 所示,需求曲线D1 与供给曲线S 相交于E1,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是P1 和Q1。当需求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到D2,此时均衡点为E2,均衡价格上升至P2,均衡数量增至Q2。当需求减少时,需求曲线D1 向左下方移动至D3,新的均衡点为E3,此时均衡价格下跌为P3,均衡数量减少为Q3。可见,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的价格和数量同方向变化。需求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图2-9 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2.3.3.2 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与需求类似,除价格外影响供给的因素变动会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比如说一场鸡瘟就会引起鸡肉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假设需求不变,供给改变将会如何影响均衡点呢?

如图2-10 所示,需求曲线D 与供给曲线S1 相交于E1 点。均衡价格和均衡的数量分别是P1 和Q1。当供给减少时,供给曲线向左平移至S3,此时均衡点为E3,均衡价格上升至P3,均衡的数量减少至Q3。当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至S2,新的均衡点为E2,此时均衡价格下降至P2,均衡数量增加至Q2。所以,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的变动会引起均衡的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即供给增加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引起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图2-10 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2.3.3.3 需求与供给共同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若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动,则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是难以肯定的,须结合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1)供求同时增长

若需求增长的幅度大于供给增长的幅度,则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若需求增长的幅度小于供给增长的幅度,则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若需求增长的幅度等于供给增长的幅度,则均衡价格不变,均衡数量增加。

(2)供求同时减少

若需求减少的幅度大于供给减少的幅度,则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若需求减少的幅度小于供给减少的幅度,则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若需求减少的幅度等于供给减少的幅度,则均衡价格不变,均衡数量减少。

(3)需求增加,供给减少

(4)需求减少,供给增加

这两种情况在此不做具体分析。读者可自行画图总结供求在上述四种变化情况下的市场均衡。

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自然而然地使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相等,市场价格最终达到均衡价格。此时所有的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得到满足,价格不再存在上升或下降的压力。市场上的供应大于需求或供应小于需求都是暂时的,当需求和供给发生变动时,均衡价格会因此而发生变动,这种规律推动着市场的运行,被称为供求定理。

知识拓展

用数学方法计算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由供给和需求双方共同决定。根据需求和供给的函数表达式:Qd=f( P ),Qs=f(P);可以将决定价格的条件表述为:Qd=Qs。由此可得均衡价格,并算出此时的均衡数量。

如下例:

在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30-10P,供给函数为:Qs=9+4P,则有:30-10P=9+4P。解得P=1.5,Q=15;即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是1.5,均衡数量是15。

资料来源:徐美银:《经济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