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算控制方法的概念
预算控制方法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预算控制方法是指预算控制系统中所运用的方法,包括预算控制目标制定方法、预算编制方法、预算控制程序和预算考评方法。关于预算控制目标制定方法,在上一部分已经介绍过。预算编制方法,指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狭义的预算控制方法,是指在预算控制环节中所使用的方法,包括预算执行控制方法和预算分析控制方法。预算考评方法指在预算考评环节所采用的方法,与业绩评价和激励方法一致。
(二)预算编制方法
企业全面预算的构成内容比较复杂,编制预算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常见的预算编制方法主要包括增量预算法与零基预算法、固定预算法与弹性预算法、定期预算法与滚动预算法,这些方法应用于与营业活动有关的预算编制。
1.增量预算法与零基预算法
预算编制方法按其出发点特征不同,可分为增量预算法和零基预算法两大类。
1)增量预算法
增量预算法是指以历史期实际经济活动及其预算为基础,结合预算期经济活动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动情况,通过调整历史期经济活动项目及金额形成预算的预算编制方法。增量预算法以过去的费用发生水平为基础,主张不需在预算内容上做较大的调整,它的编制遵循如下假定:
(1)企业现有业务活动是合理的,不需要进行调整;
(2)企业现有各项业务的开支水平是合理的,在预算期予以保持;
(3)以企业现有业务活动和各项活动的开支水平,确定预算期各项活动的预算数。
增量预算法的缺陷是可能导致无效费用开支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使得不必要开支合理化,造成预算上的浪费。
2)零基预算法
零基预算法是指企业不以历史期经济活动及其预算为基础,以零为起点,从实际需要出发分析预算期经济活动的合理性,经综合平衡,形成预算的预算编制方法。零基预算法适用于企业各项预算的编制,特别是不经常发生的预算项目或预算编制基础变化较大的预算项目。零基预算法的应用程序如下:
(1)明确预算编制标准。企业应搜集和分析对标单位、行业等外部信息,结合内部管理需要形成企业各预算项目的编制标准,并在预算管理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分析评价、修订完善预算编制标准。
(2)制订业务计划。预算编制责任部门应依据企业战略、年度经营目标和内外环境变化等安排预算期经济活动,在分析预算期各项经济活动合理性的基础上制订详细、具体的业务计划,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
(3)编制预算草案。预算编制责任部门应以相关业务计划为基础,根据预算编制标准编制本部门相关预算项目,并报预算管理责任部门审核。
(4)审定预算方案。预算管理责任部门应在审核相关业务计划合理性的基础上,逐项评价各预算项目的目标、作用、标准和金额等,按战略相关性、资源限额和效益性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平衡,汇总形成企业预算草案,上报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等专门机构审议后报董事会等机构审批。
零基预算法的优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零为起点编制预算,不受历史期经济活动中的不合理因素影响,能够灵活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预算编制更贴近预算期企业经济活动的需要;二是有助于增加预算编制透明度,有利于进行预算控制。
其缺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预算编制工作量较大、成本较高;二是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受企业管理水平和相关数据标准准确性影响较大。
2.固定预算法与弹性预算法
预算编制方法按其业务量基础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为固定预算法和弹性预算法。
1)固定预算法
固定预算法又称静态预算法,是指以预算期内正常的、最可实现的某一业务量(是指企业产量、销售量、作业量等与预算项目相关的弹性变量)水平为固定基础,不考虑可能发生的变动的预算编制方法。
固定预算法的缺点表现在两个方面:
(1)适应性差。因为预算编制的业务量基础是事先假定的某个业务量。在这种方法下,不论预算期内业务量水平实际可能发生哪些变动,都只按事先确定的某一个业务量水平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
(2)可比性差。当实际的业务量与预算编制所依据的业务量发生较大差异时,有关预算指标的实际数与预算数就会因业务量基础不同而失去可比性。例如,某企业预计业务量为销售100 000件产品,按此业务量给销售部门的预算费用为5 000元。如果该销售部门实际销售量达到120 000件,超出了预算业务量,固定预算下的费用预算仍为5 000元。
2)弹性预算法
弹性预算法又称动态预算法,是指企业在分析业务量与预算项目之间数量依存关系的基础上,分别确定不同业务量及其相应预算项目所消耗资源的预算编制方法。理论上,弹性预算法适用于编制全面预算中所有与业务量有关的预算,但实务中主要用于编制成本费用预算和利润预算,尤其是成本费用预算。
(1)与固定预算法相比,弹性预算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能适应不同经济活动情况的变化。弹性预算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业务量的大小而相应调整,具有一定的伸缩性,扩大了计划的适用范围。
②使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价与考核建立在更加客观且可比的基础上。
与按特定业务量水平编制的固定预算法相比,弾性预算法的主要优点是考虑了预算期可能的不同业务量水平,更贴近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
弹性预算法的主要缺点有两个方面:一是编制工作量大;二是市场及其变动趋势预测的准确性、预算项目与业务量之间依存关系的判断水平等会对弹性预算的合理性造成较大影响。
(2)企业应用弹性预算工具方法,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①选择或确定经济活动水平的计量标准,如产量单位、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等;
②确定不同情况下经营活动水平的范围,一般为正常生产能力的70%~110%,其每一间隔为5%~10%;
③根据成本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分别计算确定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半变动成本及多个具体项目在不同经营活动水平范围内的计划成本;
④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加以汇总,完成弹性预算。
3.定期预算法与滚动预算法
预算编制方法按其预算期的时间特征不同,可分为定期预算法和滚动预算法两大类。
1)定期预算法(www.daowen.com)
定期预算法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以不变的会计期间(如日历年度)作为预算期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使预算期间与会计期间相对应,便于将实际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也有利于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但这种方法固定以1年为预算期,在执行一段时期之后,往往使管理人员只考虑剩下来的几个月的业务量,缺乏长远打算,导致一些短期行为的出现。
2)滚动预算法
滚动预算法又称连续预算法或永续预算法,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期间脱离开,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地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为一个固定长度(一般为12个月)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滚动预算法的基本做法是使预算期始终保持12个月,每过1个月或1个季度,立即在期末增列1个月或1个季度的预算,逐期往后滚动,因而在任何一个时期都使预算保持为12个月的时间长度。这种预算能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对未来始终保持整整12个月时间的考虑和规划,从而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能够稳定而有序地进行。
采用滚动预算法编制预算,按照滚动的时间单位不同可分为逐月滚动、逐季滚动和混合滚动。
(1)逐月滚动。
逐月滚动是指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以月份为预算编制和滚动单位,每个月调整一次预算的方法。如在2019年1月至12月的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在1月末根据当月预算的执行情况修订2月至12月的预算,同时补充下年1月的预算;到2月末可根据当月预算的执行情况,修订3月至2020年1月的预算,同时补充2020年2月的预算,以此类推。逐月滚动预算编制方法如图7-5所示。
按照逐月滚动方式编制的预算比较精确,但工作量较大。
图7-5 逐月滚动预算编制方法
(2)逐季滚动。
逐季滚动是指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以季度为预算编制和滚动单位,每个季度调整一次预算的方法。逐季滚动预算编制比逐月滚动的工作量小,但精确度较差。
(3)混合滚动。
混合滚动是指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同时以月份和季度作为预算编制和滚动单位的预算编制方法。这种预算编制方法的理论依据是:人们对未来的了解程度具有对近期的预计把握较大、对远期的预计把握较小的特征。混合滚动预算编制方法如图7-6所示。
运用滚动预算法编制预算,使预算期间依时间顺序向后滚动,能够保持预算的持续性,有利于结合企业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考虑未来业务活动。使预算随时间的推进不断加以调整和修订,能使预算与实际情况更加适应,有利于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图7-6 混合滚动预算编制方法
(三)预算控制方法的内容
狭义的预算控制方法仅指在预算控制环节中所使用的方法,包括预算执行控制方法和预算分析控制方法。
1.预算执行控制方法
预算执行控制方法又分为预算授权控制、预算审核控制和预算调整控制三个方面。
1)预算授权控制
预算授权控制是指预算的执行必须通过授权进行,所谓授权,意味着有关预算执行部门和执行人员在处理业务时,必须得到相应的授权,经过相应的批准程序后方可进行。下面从三个角度分析:
(1)授权控制是一种事前控制,通过授权控制,可以有效地将一切不正确、不合理、不合法的经济行为制止在发生之前。
(2)预算控制作为重要的内部控制方式,事前设定授权事项、权限和金额是非常必要的。
(3)预算授权又可以进一步分为预算权分配、预算内授权和预算外授权。
预算权分配是指企业内部各层级在预算管理运行中的决策权界定。预算管理决策权的划分应该体现决策、执行和监督三分立的治理规则要求,董事会及其下设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为预算决策机构,经营管理层包括下属各单位、各部门为预算执行机构,监事会、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财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为预算监督机构。实施预算管理的公司需要事先设置并明确预算决策权、预算执行权和预算监督权的归属、内容和行使方法。
预算内授权是指预算执行部门和预算执行人员根据既定的预算控制标准,在其权限范围之内对正常的经济行为进行的授权,它强调预算范围内的事项由预算责任单位的第一责任人自行处理业务,而不必进行分级控制。
预算外授权是指对非经常经济行为进行专门研究作出的授权,强调的是超过预算范围或者根本就没有列入预算范围内的经营活动与事项必须经过预算调整或预算追加来处理,要得到经过授权的人员批准。
2)预算审核控制
预算审核控制就是在业务发生之后,通过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对与业务相关的费用报销和资金拨付进行事中控制。对于预算内事项,应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效率;超预算事项,应执行额外的审批流程;对于预算外事项,应严格控制,防范风险。要做好预算审核控制,首先需要使预算与会计核算相结合,并建立相对应的关系。这要求在设计预算控制系统时,考虑预算控制系统的软件化和信息化。公司可以通过在预算控制系统中设置结构性的、系统性的定义,将预算控制项目与会计核算科目形成一种对应关系,使两者的对应关系明晰、准确。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当进行凭证录入保存时,首先不是进入会计核算系统,而是进入预算控制系统,该系统会自动地分别检查凭证中所涉及的费用预算、资金预算是否超出该明细项目的年度、月度费用预算控制标准,并分别记录发生的费用额、资金支出额,从而进行控制预警和余额控制。
3)预算调整控制
预算调整控制属于一种事后控制,是指当公司内外环境发生改变,预算与实际出现较大偏差,原有预算不再适宜时所进行的预算修正。企业应在制度中严格明确预算调整的条件、主体、权限和程序等事宜,当内外战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突发重大事件等,导致预算编制的基本假设发生重大变化时,可进行预算调整。也就是说,为了维护预算的严肃性,预算原则上不应随意变动。但如果组织背景发生与预算制定时所预测的情况具有显著不同的变化,这时应考虑进行预算调整,这体现了预算灵活性的一面。问题的关键在于预算调整不是随意性的,需要形成制度化,也就是说,预算调整必须满足一定的前提条件,必须遵循一定的审批程序。根据调整是否影响整体预算控制目标的改变,预算调整可分为目标内预算调整和目标外预算调整。不同类型的预算调整有着不同的前提条件和不同的审批程序,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事先作出规定。当预算控制目标确定的前提假设,比如市场环境和内部资源发生重大变化时,通常需要进行目标外预算调整。一般情况下,预算调整需要经过申请、审议和批准三个主要程序。由于预算调整属于非正常事项,而且其牵扯面广,所以一般而言预算调整的审批权限应该高度集中,目标外预算调整需要经过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目标内预算调整则根据预算权规定由具有相应权限的人员或机构审批。
拓展案例7-3
东安汽发的预算调整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安汽发)是国内首家同时拥有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和手动变速器制造技术的企业。东安汽发于2007年与日本三菱对标开展了全面预算管理,加入长安集团后,东安汽发不断深化应用,目前预算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清晰,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东安汽发的全面预算管理流程为:预算编制、预算控制与执行、预算分析整改、预算评价与考核四部分。其中预算控制与执行的核心有两个方面:业务审批、预算调整。
业务审批是指经济业务发生前履行的审批程序。公司规定,单笔金额超过一定限额的经济业务,必须签订合同。合同审批申请由业务部门提出,经业务部门负责人签字后交由会计人员审批,会计人员重点关注是否有足够的预算等问题。对无预算、超预算的业务,在签署合同之前就要办理预算调整。预算调整的流程为:业务单位申请——预算办公室审核——分管业务的副总审核——总会计师审核(批准)——总经理审核(批准)——公司预算委员会批准。在预算调整程序中,东安汽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设计,是将预算办公室审核前置在所有领导审核之前,预算调整申请经由预算办公室审核后,根据金额不同,分别在不同节点终审,这一设计有效提升了公司预算调整的决策效率。
(案例来源:http://www.mei.net.cn整理而成)
2.预算分析控制方法
预算分析控制属于一种反馈控制,企业应通过信息系统展示、会议、报告、调研等多种途径及形式,及时监督、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预算执行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对策建议。这就要求实行预算管理的公司建立相应的预算报告制度,预算报告属于内部管理报告,与对外披露的财务会计报告无论在报告主体、报告对象、报告形式和报告时间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不能直接用财务会计报告代替预算报告。预算报告应该由各预算责任单位编制,并向上层层反映。由于各预算责任单位具有各自不同的预算目标和责任,因此预算报告的内容和形式可因各预算责任单位的目标和责任而异。
预算报告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预算执行的实际结果计量、预算实际结果与预算控制标准之间的差异及形成原因、对不利差异的整改措施。
预算报告的形式既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实践中,许多企业为了保证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通常采用预算例会制度,以便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且有利于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问题的及时解决。预算报告的频度应遵循及时性和灵活性的基本原则要求,而且必须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