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财务治理:解决利益冲突的公司核心治理方式

财务治理:解决利益冲突的公司核心治理方式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财务治理作为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解决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而且,公司治理其他方面的治理效果最终要通过财务利益体现出来,因此,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公司治理的运行方式主要是通过确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的人选,规定各自的权责,形成制衡关系;财务治理的运行方式主要是通过财权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理配置,形成财务活动管理权限上的责权关系。

财务治理:解决利益冲突的公司核心治理方式

(一)财务治理的概念

财务治理是指以财务关系为逻辑线索,通过财权的合理配置,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和约束机制,协调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之间的财务冲突和矛盾,建立合理的利益制衡机制,提高治理效率的一系列财务制度安排。

财务治理的概念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

1.财务治理是进行公司财务权力配置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1)公司财务治理是一种契约安排。由于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可能导致的机会主义倾向,契约的事先安排和事后监督执行都有成本,因而需要进行一系列制度安排以节约成本,确保在制度规定范围内准许各自利益最大化。

(2)财务治理问题的产生源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涉及委托代理关系和代理成本等问题。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条件下,股东作为出资人,为了保证其利益目标的实现,必然会参与公司管理与监督,在财务上形成第一层次的以出资者管理为主体的所有者财务行为。同样,经营者行使上市公司的法人权力和直接经营权,必须全面而直接地参与对公司重大财务事项的决策和管理,从而在实质上形成了以经营者为财务治理主体的经营者财务治理的层次。这两个层次的公司财务治理,说明所有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是不同的利益主体,其财务目标不同,权力与责任不同。

(3)财务治理是责、权、利的配置。财务治理的这层含义说明财务治理中的控制权配置,控制权是财务治理的基础,财务治理是控制权的实现。

2.财务治理是规范各权利主体之间财务关系的行为规范

财务治理致力于解决股东、债权人、经营者之间的财务冲突和矛盾,而这三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在公司治理中又具体表现为公司财务目标的确立、公司控制权与索取权的配置以及对控股股东、小股东、债权人等公司财务关系的相机治理和解决经营者的财务激励与约束问题等。只有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恰当协调财务委托人和财务代理人的利益矛盾,充分调动上市公司内部各权利主体的积极性,从制度上保证公司财务活动的正常进行,促进公司财务目标的实现。

(二)财务治理与相关范畴的辨析

1.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

科学地界定和把握财务治理的内涵,首先要正确理解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

1)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的联系

(1)两权分离是二者产生的共同原因。没有财产终极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所有权的分离、法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就不会产生代理问题,也就不会产生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问题。

(2)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公司治理实质上是一种解决代理问题的企业所有权安排机制,而代理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从公司治理包含的内容来看,其内容包含财务治理、人事治理、生产治理、市场治理等几个方面,如图4-1所示。财务治理作为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解决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而且,公司治理其他方面的治理效果最终要通过财务利益体现出来,因此,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3)公司治理是财务治理的基础,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发展和深化。财务治理作为一种控制的制度安排体系,在很多方面要根据公司治理的规则和程序来制定自己的制度安排体系,要根据公司治理的目标来确定财务治理的目标,要根据公司治理的权责划分来决定权责,它从财务的角度对公司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规划。

图4-1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

2)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的区别

(1)治理的重点不同。公司治理是以公司产权为核心和纽带的,治理的重点在于产权配置,侧重于公司内部组织制度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剩余索取权和监督权力的分配,经营管理运行机制的设计、构建与调整,以及由此产生的激励约束问题;而财务治理是以企业财权为核心和纽带的,治理的重点自然是财权配置的问题,即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分配问题和由此产生的融资问题。

(2)运行方式不同。公司治理的运行方式主要是通过确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的人选,规定各自的权责,形成制衡关系;财务治理的运行方式主要是通过财权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理配置,形成财务活动管理权限上的责权关系。

(3)激励的侧重点不同。公司治理的激励形式主要侧重对经营管理者的职位提升、预期收入增加、薪酬或期权、期股的确定,以及非薪酬方面的奖励,如带薪休假等;而财务治理侧重用货币形式实行薪酬、期权或期股激励。

(4)约束的侧重点不同。公司治理的约束制度侧重行政、人事、经济和法律等方面;财务治理的约束机制侧重于以财务方法和手段来进行。

拓展案例

富贵鸟“折翼”坠地

富贵鸟品牌成立于1991年,1995年开始生产男式皮鞋,1997年扩大产品线,从男鞋拓展至女鞋,品类还一度扩展至皮具、男装等。1998年至2012年,富贵鸟先后荣获“首届中国鞋王”“中国真皮鞋王”“中国驰名商标”“福建省名牌产品”“最具竞争力的品牌”等称号和奖项。在发展的巅峰时期,富贵鸟一度跻身国内第三大品牌商务休闲鞋产品制造商、第六大品牌鞋产品制造商,被誉为“县城男鞋扛把子”。2011年,富贵鸟品牌价值超过90.82亿元。2013年12月20日,富贵鸟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迎来了发展的高光时刻。上市第一天,其股价就曾一度冲到了8.9港元/股,市值达到百亿港元。

财务数据显示,未上市前,2010年至2012年,富贵鸟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16.52亿元、19.32亿元,净利润分别获得1.19亿元、2.54亿元、3.24亿元,整体呈稳步增长趋势。上市后,2014年富贵鸟实现营业收入23.32亿元,净利润4.51亿元。然而上市仅两年,富贵鸟开始由盛转衰,2015年成了富贵鸟的转折点。2015年,富贵鸟的净利润首次出现下滑,3.9亿元的净利润,相比2014年的4.51亿元,下滑了13.09%。与此同时,富贵鸟的股价也在2015年达到7.4港元/股的阶段性高位后,一路下跌。对此,富贵鸟表示,主要在于2015年前后鞋服行业本身受到发展周期影响,加上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凭借安全、便捷、成本相对低廉的优势,线上销售对传统线下销售造成一定挤压。

面对“跌跌不休”的业绩,为挽回昔日风光,富贵鸟曾尝试跨界转型进行“自救”,但却“病急乱投医”,2015年年初,富贵鸟以1 000万美元战略投资P2P平台共赢社。2015年10月,富贵鸟再次入主理财平台叮咚钱包,成为其大股东。此外,富贵鸟还投资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石狮市富银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然而都以失败告终。2017年4月,共赢社在发布最后一次还款公告后再无消息,而叮咚钱包也在2019年8月22日被厦门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侦查。这对于资金高度紧张的富贵鸟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为解决债务危机,2014年至2016年,富贵鸟共计发行21亿元的公司债券和私募债券。但在2018年2月,作为富贵鸟债权托管人的国泰君安曾发公告称,发行人存在资金拆借金额(含担保已被银行划扣履约的金额)合计至少42.29亿元,相关金额很可能无法收回;另有1.65亿元存款受限且很可能被银行划扣履约。

2018年3月22日,富贵鸟公告,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和债券募集资金使用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2019年8月24日,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富贵鸟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关于批准重整计划草案的申请并终止富贵鸟股份有限公司重整程序,宣告富贵鸟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根据2019年8月26日的公告,富贵鸟债务总额30.82亿元,债权人共349家。

富贵鸟没有在辉煌时转型,反而在主业遇到困难时急于突破困境盲目转型,先是进军童鞋童服市场无疾而终,后面更是追赶投资金融业的大潮,盲目进入自己并不了解的金融、房地产、矿业领域,这种转型以失败而告终,值得我们深思。(www.daowen.com)

(案例来源:https://www.sohu.com/a/272820145_479565整理而成)

2.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

1)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区别

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象的差异性上。财务管理从财务的经济属性出发,重点从数量和技术层面研究企业资金运动,研究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和有效的组织实施,确保企业资金的有序、持续、快速地流动和周转,属于价值管理范畴。而财务治理则从财务的社会属性出发,研究如何通过财权的合理配置,形成一套联合各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体系,以维护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属于财权管理范畴。从企业财富创造性来看,财务管理是解决怎样产出较大的财富问题;财务治理是确保这种财富创造是合乎各方对利益要求的一种制度安排。

2)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联系

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系的统一性。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同属于财务范畴,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财务体系,二者共同作用于企业这一主体,统一协调,各司其职,缺一不可,共同保证了企业财务的有效和规范运作。

(2)作用的互补性。财务治理侧重于公司宏观支配与协调,而财务管理侧重于企业微观经营层面的操作与控制;财务治理规定了整个企业财务运作的基本网络框架,财务管理则是在这个既定的框架下驾驭企业奔向财务目标。

(3)目标一致性。从终极目标来看,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均是为了实现财富的有效创造,只是各自扮演不同层次的角色而已。财务治理模式主要考察的是构成财务利益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以及采取什么手段实现相互间的制衡,它是企业财富创造的基础和保障;财务管理则是在既定的治理模式下,财务管理者为实现财务目标而采取的行动,这是财富创造的源泉和动力。

3.财务治理与财务战略

财务治理是财务战略实施的前提,财务战略的制定与执行是一项牵涉面甚广的工作,财务管理部门乃至财务总监往往是组织而非完全独立地承担企业的财务管理任务,这就需要财务治理从制度上保证企业最高决策层有效行使最终决策权,同时其他部门也能按制度积极配合,共同实现财务战略。若没有好的财务治理,在制定和实施财务战略的过程中时,投资能力、成本核算、融资体系、财务控制等问题很可能会逐步恶化,严重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水平和决策水平。财务治理与财务战略的比较如表4-1所示。

表4-1 财务治理与财务战略的比较

(三)财务治理的主体

财务治理的主体,即谁参与财务治理,是指在企业中投入资本要素的具有独立财务权利、责任和利益的团体或个人。作为资本组织形式,企业是由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分别投入资本要素形成的,因此,财务治理的主体是由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构成的。

股东是向企业投入永久性资本或权益资本的团体或个人,正是因为股东的投资,才使公司与股东之间产生了相应的关系,股东拥有公司的决策权和监督权。因此,股东是财务治理的主体。

经营者是伴随着公司的发展,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生而产生的财务治理参与者,经营者在企业中居于重要地位,有权参与企业的经营与财务决策,且凭借其在信息占有上的绝对优势,成为企业经营与财务决策的主要控制者。

债权人是向企业提供债务资本的团体或个人,作为企业资金的供给者,债权人承担了企业风险,由此介入企业的财务治理,成为财务治理的主体。

财务治理主体的需求各不相同:股东一般关注红利和资本利得,而且股东之间也存在着差别,大股东更关心控制权收益等长期收益,中小股东则偏向于短期收益;债权人主要关心公司的偿债能力,债权安全性良好的公司更容易获得债权人更多的支持;经营者则是财务激励的重点,激励效果事关经营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掘,对公司价值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在财务主体之间产生了三类最基本的财务冲突: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财务冲突、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财务冲突、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冲突,如图4-2所示。

图4-2 财务冲突

(四)财务治理的客体

财务治理的客体是协调财务治理的主体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产生的财务冲突,即在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更好地处理各财务主体所表现出的利益矛盾。原因有三点:

(1)财务冲突协调是公司财务治理的核心。依据财务二重性理论,财务治理主要是对财务关系的处理,即委托人和代理人、所有者与经营者、债权人与债务人、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之间的互动与博弈,亦即他们之间的财务冲突和解决财务冲突途径的演进过程。因此,财务治理主体之间的财务冲突及协调是公司财务治理的核心问题。

(2)财务冲突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而资金的流动影响企业的发展。

(3)财务冲突是现代企业必须解决的难题。在现代企业理论中,企业是一个讲求效率的组织,是各资本要素主体投入者联合起来组成的一种具有法人资格和地位的契约关系网络,企业的发展依赖于有效率的利益相关者支持这个网络,这个网络内部的财务冲突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

(五)财务治理目标

基于上述对财务治理主客体的分析,可以把财务治理的目标概括为5点:协调财务主体之间的财务冲突和矛盾、合理分配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提高财务治理效率、促使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为顺利实现企业目标提供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