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优化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方法简介

优化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方法简介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一定的生产条件和一定的生活水平是计算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从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土地生产力的关系出发,可以认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核心就是土地生产力。

优化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方法简介

1.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计算思路

一定条件下,单位面积土地的生产潜力与一定生活水平下的人均消费标准之比形成了单位面积土地人口承载潜力。土地承载人口的限度与土地生产力成正比,与人口生活水平成反比,而土地生产力又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因此,一定的生产条件和一定的生活水平是计算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关键因素。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计算思路为:首先,根据“一定的生产条件”计算出土地生产力;其次,根据“一定的生活水平”计算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数量,即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因此,从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土地生产力的关系出发,可以认为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核心就是土地生产力。

2.农业生态区法的内涵(AEZ法)

农业生态区法指根据比例尺将土地划分为一些在农业生产条件、气候和土壤等相对一致,作物种类和种植制度相似的生态单元(土地的生产潜力只与灌溉有无和投入高低有关),结合人均消耗水准,计算统计单元里的人口承载力。主要考虑因素有光、温、热、水、土和植物种类。人口承载力取决于农业生态区内自然生产潜力、灌溉条件、投入水平和人均粮食消耗。

(1)研究方法

采用层次模拟的方式进行:模拟作物的光合过程,设除光照和温度外的其他条件充分满足时作物的光和过程,得纠光温生产潜力;模拟水分条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在光温生产潜力基础上,设除光照、温度和土壤外其他条件充分满足时,模拟水分条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得纠光温水生产潜力;模拟土壤条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在光温水生产潜力基础上,设除光照、温度和水分外其他条件充分满足时,模拟土壤条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得纠光温水土生产潜力(土地生产潜力)。

1)光合生产潜力:作物的光合潜力是在假设各种环境因素均处于最适宜条件下高光合效能作用组成的群体所能产生的生物量(干物质),即仅把光照作为唯一的考察因素,而假设其他因素都不起任何限制作用。

2)光温生产潜力:是土地生产潜力的上限,需要在光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温度衰减,即乘以温度订正系数,得到光温生产潜力。

3)光温水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进行水分衰减,乘以水分订正系数,得到光温水生产潜力

4)光温水土生产潜力(土地生产潜力)光温水生产潜力进行土壤衰减,即乘以土壤订正系数,得到光温水土生产潜力。

土地自然生产力,即现实条件下人类对土地植物生长无负作用,亦无正作用条件下的土地生产力,它是现实条件下可达到的最低生产力,是土地生产潜力的下限。

(2)研究步骤(见图8-2)

1)土地资源调查

土地资源调查包括调查气候资源、土壤资源、土地数量、作物种植制度、土地利用现状等。

2)划分农业生态区

划分农业生态区包括光温土生态区图和光温水土生态区图。光温土生态区图由光温生产力图和土壤资源图叠加得到,光温水土生态区图由光温水生产力图与土壤资源图叠加得到,也可以由气候图、土壤图、地貌图和行政界线图叠加得到,通常可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计算机上实现。

3)计算生态区的生产力

在农业生态区图的基础上,叠加作物种类与种植制度分区图,以便匹配、修正与计算出两个生态区图的某个生态单元的作物产量,即光温生产力(灌溉农业生产力)与光温水生产力(旱作农业生产力)。

4)统计出每个行政区内的土地生产力

在光温土生态区图与光温水土生态区图及其生产力计算的基础上,分别叠加耕地资源调查图,一方面是在生态区图中输入了行政区的内容,另一方面是在每个基础行政区内,根据其灌溉地(水浇地、水田)、非灌溉地(旱地)、草地、水域等的面积统计,以及相应生态单元的匹配而计算出耕地、草地、水域等的土地生产力,最后可以统计出每一个行政区的土地生产力。

5)确定投入水平

进一步考虑经济投人的水平,使土地生产潜力的计算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紧密联系。

6)计算一定行政区内的土地人口承载力

按人均(含不同年龄、性别、不同工种)统计每人每年所需热量、蛋白质折合为平均粮食量,并按一定行政区内的土地生产潜力,并通过投入水平系数修正来计算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图8-2 农业生态区法确定资源人口承载力

(3)计 算(www.daowen.com)

1)测算方式

①按粮食生产总量与每年人均消费粮食的数量来计算。不考虑年龄、性别、职业和粮食品种,是一种概算。

②按每人每天需要多少焦耳的热量和多少克蛋白质计算

将按不同的年龄、劳动强度和性别的人折合为一个“平均人”,并将不同粮食品种的产品分别折合成热量与蛋白量,并计算为相应的农业生态区的单位面积的生产量,两者相除,即得到单位面积土地所承载的人口数量上限。

2)计算标准

依据一般粮食的热量转换系数(见表8-5)与蛋白质含量和人均需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将人均消耗水平标准分为温饱型、营养型、能量型三类。目前我国人均粮食为380kg/每年,一些发达国家为500~550kg/年;人均营养水平为热能10 878kJ/(人/天),蛋白质75g/(人/天)。

根据农业科学院《中国长期食物发展战略研究》,温饱线标准为热量11 100.54kJ/(人/天),蛋白质69.7g/(人/天);小康水平标准为热量10 842~11 342.4kJ/(人/天),蛋白质72.0~74.0g/(人/天);中等发达水平标准为热量11 676~12 093kJ/(人/天),蛋白质85~90g/(人/天),具体见表8-6。

表8-5 主要粮食作物热量与蛋白质的产量转换系数

表8-6 各种营养物质的日均消耗量

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计算

①计算粮食生产总量

Y=P·A·R

式中:Y是粮食生产总量;P是土地生产潜力(单位面积产量)水平;A是耕地面积;R是粮食用地占耕地的百分数。

②计算人均社会粮食占有量

人均社会粮食占有量应包括人口口粮、种子粮、饲料粮、本地工业用粮及仓储等其他用粮。一般可根据近几年人均社会粮食占有量,并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可制定几个不同消费水平,以便求出几个人口承载力方案。

③算土地人口承载力

T=(Y—O)/S;C=T/L

式中:T是土地所能承载的总人口数量;Y是粮食生产总量;O是区域外调入粮食数;S是人均社会粮食占有量;C是土地人口承载力(人/km2);L是土地总面积(km2)。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土地潜力的含义及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潜力评价。

2.简述美国的土地潜力评价系统。

3.简述土地潜力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4.简述人口承载力评价的含义。

5.简述人口承载力评价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