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叫卖到微营销,营销行业的大环境是怎么样的?模仿!一有好的创意,好的工具,就争相去有样学样,这就是职能划分的由来。但行业的大忌是什么?还是模仿!机械地去仿照某人做某事,局限于书、网上文章中的攻略,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营销手。尽信书不如无书,好比一个小魔方,即便你记住了一种排列的还原(图3-35),重新打乱、交叉以后呢?
图3-35 营销好比玩儿魔方
1.第三方APP不再只管销售
为什么要提倡微营销体系?并不是原来的营销手法不好,而是仅仅学会一两种,能应对的突发情况实在太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图3-36)。体系,就是一个方法论,就犹如一个魔方。学会了其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以后,就能够任意组合,玩出你自己的花样,与众不同的你,才可能是微营销大军中脱颖而出的赢家。具体来说,就人们认为只能卖货的“APP们”。
图3-36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许多企业或团队,“处心积虑”在微信、QQ这些社交为主的平台上设计文案、图片、视频等,希望以更精简的篇幅最大限度地表达出自己的品牌,展示自己的产品。但再怎么尽力,这些平台始终不是专业的商用平台。无论是微博、朋友圈,还是什么其他的媒体都是支持链接分享的,这在介绍工具的时候就已经提到。这可以让专业的第三方APP突破销售,参与到营销过程中来。
网店装修,这是从“淘宝潮”延续到“微商潮”依然存在的话题,更贴心的设置、更温馨的页面,本身就是一种无形营销。而这里大可更进一步,学习线下实体店的一个妙招:关注账号获取优惠。通过关注公众号,抽取优惠码进行折扣。既能够通过给客户现实的优惠,刺激客户的购买欲望,又能够不声不响地把自己的营销号给营销出去,这就是属于第三方APP的交叉营销法。
2.朋友圈和公众号另类玩法
说到营销号,以朋友圈和公众号为例,它们的玩儿法可是相当丰富的。除了图文、链接、视频,只要敢想,就能够创意不断。就如同之前说到的“集赞”(图3-37),让客户分享产品链接并召集好友“点赞”,收集到一定数目的“赞”,就可以优惠、免费拿等。以相对较小的代价和悄无声息的方式,把第一层的客户变相地“雇佣”来帮助商家进行营销,有限的功能也能玩出无限的花样。
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同样以“集赞”为例,不知何时,哪个文青发起了用朋友“赞”后的头像做成手机屏幕保护“晒友谊”。商家也可以采取类似的行动进行有机结合,例如,晒出自己的“赞屏保”,随机抽出最为“酷炫”的一位或几位,进行奖励式营销。这样一来,是不是又能把微营销的效果翻一番呢?有兴趣的商家大可以去试一试。笔者想要表达的是,肯玩儿,就一定有办法。(www.daowen.com)
图3-37 “集赞”活动
再看看公众号,相信不少人对“微信运动”颇为熟悉。通过手机进行每日的运动步数统计,最多的一位可以“占领封面”(图3-38),把自己的封面图片置顶成好友圈内的共同封面。一时间激发了不少人的运动热情,也让当时没有什么新玩儿法的微信,再次活跃了起来。这种公众号的另类营销,也可以通过与奖励机制相连接,在创意上形成交叉,让模仿变成真正的超越。
图3-38 “微信运动”的封面争夺战
案例天罗地网才能捕获顾客
民以食为天,不妨以零食店的〞天罗地网〞式营销来当案例。1号店是大家熟悉的网上零食小铺。2008年就正式上线的1号店,首先是在学生群体中悄悄流传开的。正好上大学,赶上网上购物热潮的90后们,是他们的主要营销对象,这群人玩什么,他们就玩什么。
除了网店,1号店还开展互联网+仓储模式,建立库存,提高送达速度,让迫不及待的一群〞吃货〞相当开心,此乃第一招,地网。至于天罗,他们的妙招也可以说是很多了。开〞官博〞自然不能少,年轻人的主流社交平台就是新浪的微博,想和客户互动、做活动,自然离不开它。
在人们开始玩儿微信时,1号店还放了个〞大招〞。做了类似于某款手机游戏当中〞你画我猜〞(原游戏名为Draw Something)的活动。关注其官方账号,每天1号店会在其中推送一张图片给客户。客户来猜出和发送答案,限时限量领取奖励(图3-39),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图3-39 1号店的你画我猜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