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投标决策优化:以盈利为目标的策略分析

投标决策优化:以盈利为目标的策略分析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盈利性目的:这种策略是投标报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实现最佳盈利为目标,对效益较小的项目热情不高,对盈利大的项目充满自信。

投标决策优化:以盈利为目标的策略分析

1.业主发包工程分析

施工企业决定是否对某工程项目投标,首先要对业主及发包工程进行调查分析,注意以下事项。

(1)业主投资的可靠程度。要掌握发包人建设本工程项目的目的及其建设资金的筹备情况和来源、回收方法等。政府工程一般要求质量高,其标底偏高;商业工程要求进度快,标底适中;自筹资金及商业贷款工程,标底较低。

(2)招标项目的可靠性。施工企业在投标前应了解项目的审批程序是否已经完成、资金是否已经落实等情况。

(3)招标项目的承包条件。如果承包条件苛刻,自己无力完成施工,则应放弃投标;否则将得不偿失。

2.企业自我评价分析

施工企业决定是否对某工程项目投标,还应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考虑以下因素。

(1)承包招标项目的可行性和可能性。施工企业应从自身的技术力量、设备机械、管理能力等方面分析是否有能力承包项目。

(2)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施工企业应该尽量选择自身有经验的类似工程进行投标,这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投标成功率,中标后也比较容易施工管理并且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3.竞争对手情况分析(www.daowen.com)

施工企业决定是否对某工程项目投标,应该分析竞争对手的投标目的和出现投标差异的可能原因。企业投标获得项目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获得利润,但是实际工程中由于企业自身所处的境况不同,因此企业投标的目的也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生存性目的:投标报价以克服生存危机为目标而争取中标,可以不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投标人自身经营管理不善,都可能造成投标人的生存危机,这种危机首先表现在企业的经济状况,投标项目的减少。其次,政府调整基建投资方向,使某些投标人擅长的工程项目减少,这种危机常常危害到营业范围单一的专业工程投标人。第三,如果投标人经营管理不善,会存在投标邀请越来越少的危机,这时投标人应以生存为重,采取不盈利甚至赔本也要夺标的态度,只要能暂时维持生存渡过难关,就会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2)竞争性目的:投标报价以竞争为手段,以开拓市场、低盈利为目标,在精确计算成本的基础上,充分估计各竞争对手的报价目标,以有竞争力的报价达到中标的目的。投标人处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以采取竞争型目的报价。经营状况不景气,近期接受到的投标邀请较少;竞争对手有威胁性;试图打入新的地区;开拓新的工程施工类型;投标项目风险小,施工工艺简单、工程量大、社会效益好的项目;附近有本企业其他正在施工的项目。这种策略是大多数企业采用的,也叫保本低利策略。

(3)盈利性目的:这种策略是投标报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实现最佳盈利为目标,对效益较小的项目热情不高,对盈利大的项目充满自信。下面几种情况可以采用盈利型目的报价,如投标人在该地区已经打开局面、施工任务饱和、信誉度高、竞争对手少、具有技术优势并对招标人有较强的名牌效应,投标人目标主要是扩大影响,或者施工条件差、难度高、资金支付条件不好、工期质量等要求苛刻,为联合伙伴陪标的项目等。

企业不但需要认真分析自己在投标过程中的目的,更应该分析可能或者已经存在的竞争对手的投标目的和可能采取的投标策略。各竞争对手之间在实际投标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差异,除了投标目的不同,明显的计算失误,误解招标文件内容,有意放弃竞争而报高价者外,出现投标报价差异的主要原因还有:

(1)各自拥有不同的优势。有的投标人拥有闲置的机具和材料;有的投标人拥有雄厚的资金;有的投标人拥有众多的优秀管理人员等。

(2)选择的施工方案不同。对于大中型项目和一些特殊的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选择对成本影响较大。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工程进度的合理安排、机械化程度的正确选择、工程管理的优化等,都可以明显降低施工成本,从而降低报价。

(3)管理费用的差别。集团企业和中小企业、老企业和新企业、项目所在地企业和外地企业之间的管理费用的差别是比较大的,若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显示投标人个别成本,这种差别显得更加明显。企业应该从发包方,自身以及竞争对手等全方位考虑投标中标的可能性,避免盲目的参与投标,选择自己中标可能性较大的项目参与投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