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以上所述的Friedman投标决策模型外,国际上还有几种不同的投标决策模型:
(1)Gates模型。Gates(1967年)不同意Friedman将击败各个竞争者的问题看作一个独立事件,并通过例子说明他的模型比Friedman更好。从此引起了这两种模型的提倡者之间的激烈辩论。
(2)Hanssman-Rivett模型。Hanssman和Rivett(1959年)研究的是第一价格密封拍卖的投标问题。模型中假设我方知道有多少个竞争者准备投标。但不知道竞争者是谁,与Friedman的不同之处在于最高报价者将获得拍卖品。
(3)Casey-Shaffer模型。Casey和Shaffer(1964年)提出的模型本质上是Friedman模型的修改:一是假设了实际成本等于估计成本;二是给出了两个不同于Friedman的获胜概率P(x)的计算公式。Casey-Shaffer模型简化了Friedman模型,便于使用,但精确度较差。
(4)Willenbrock模型。Willenbrock(1973年)认为在竞标环境下,承包商最优标高的确定可以转化为一个风险性决策问题:各种报价Xi(或标高mi水平相当于各个行动方案;所提报价的获胜或失败为两个自然状态(分别记为θ1和θ2);提出报价Xi且θ1发生时的后果为V(Xi,θj)。因此,可用相应的期望金额值模型或期望效用模型确定最优报价或标高,即选择方案Xi使
Max[P(θ1)V(Xi,θ1)+P(θ1)V(Xi,θ2)]或
Max[P(θ1)U(Xi,θ1)+P(θ1)U(Xi,θ2)](www.daowen.com)
这里U(Xi,θj)是决策者的效用函数。
模型中引入的效用函数明确处理了建筑承包商对不同规模的项目进行标高决策的偏好和风险态度,但效用函数的确定比较困难。
(5)Morin和Clough(1969年)很好地改进了Friedman模型,提出了一种离散概率模型,并将它编成计算机程序(称作OPBID),这样承包商不必具备概率论和运筹学方面的知识就可以使用OPBID确定最优标高。
(6)Carr(1982年)提出了一般投标模型。该模型不受Friedman和Gates模型所依赖假设的约束,明确考虑了竞争者成本估计的变化;假设我方报价随成本变化而变化,从而成本估计服从正态分布。
(7)Ahmad(1990年)基于实际背景获得的相对独立属性和多准则决策技术提供了一个结构化方法,用于投标与不投标决策问题的建模,该模型需决策者输入许多参数,因而应用起来有一定困难。
决策理论方法在投标理论中一直占统治地位。尽管Friedman模型和其他决策理论模型中有一些明显缺陷,但一直受到各方面学者的采纳和研究。已出现一些模型的误用和已公开发表的围绕使用Friedman和Gates两种方法的争论,告诫那些打算使用这两种方法及其改进的人们要特别注意它们的适用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