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国际化会不断加强原来相对分割的不同地区的金融市场的互动性,人民币的国际化将推动金融机构的国际化业务不断扩张,同时国内金融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互动和联系也会随之增强。这就对监管协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虽然目前看来并不大,但是从趋势上看正在快速扩大。海外人民币市场规模的扩大,客观上要求传统的局限于国内市场的人民币监测体系能够进一步延伸到海外市场,否则,国内货币政策的制定就会缺乏完整的判断依据。
目前看来,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拓展新的人民币监测体系。
一是进出口贸易的海关统计。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在跨境贸易中充当支付媒介和计价单位仍然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动力。
二是积极与周边国家建立开放的贸易结算机制。(www.daowen.com)
三是将人民币的跨境流通纳入商业银行体系,建立国际化的支付清算系统,扩大系统覆盖的范围。
四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需要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就需要围绕人民币国际化的主线,扩大金融对外开放范围,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汲取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新动力。一方面,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政策环境可以便利我国企业创新技术与提升资源的国际化布局,助推企业逐渐迈向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直接改善我国产业结构以及提升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加快融入全球金融体系可以提升我国金融部门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通过优化资源的国际化配置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全要素生产率。在金融开放的过程中还需同步构建更加稳健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控制外部金融波动可能对我国产生的不利影响。
(郑子龙参与本文的起草与讨论,本文发表于《金融时报》2017年11月7日,原题目为《新时代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我国金融开放:逻辑、进展与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