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未来发展的路径,应该以逐步满足市场需求为基础,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在世界金融史上出现的主要国际货币先后有英镑、美元、日元和欧元等。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是顺应国内外市场需求而逐步推进的过程,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开放进程的自然产物。在人民币国际化平稳推进的进程中,逐步放松资本项目下的严格管制是可以预期的。

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尽管人民币国际化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与美元、欧元日元等国际货币比较,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还面临多方面的挑战。比如,在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时间窗口是阶段性的;人民币国际化涉及面广泛,需要清晰的顶层设计和清晰的时间表;人民币跨境结算的结构不平衡;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资本项目开放程度和投资回流渠道有限;等等。

目前,从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直接投资中的使用规模来看,人民币已经实现了作为国际支付和结算的货币功能,下一步我国应构建成熟完善的在岸和离岸市场为目标,开发丰富的金融工具,作为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支持。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未来发展的路径,应该以逐步满足市场需求为基础,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世界金融史上出现的主要国际货币先后有英镑、美元、日元和欧元等。纵观每一种国际货币地位的形成,往往是依托本国强大的经济贸易实力,随着本国金融体系的开放而逐步渐进形成的结果。国际市场对一种货币的认可,其实质是以对该国经济发展前景和金融体系稳定性的信心为基础的。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是顺应国内外市场需求而逐步推进的过程,是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开放进程的自然产物。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取决于国际市场是否平稳,是否逐渐恢复常态,美元是否升值,新兴市场货币是否有升值压力等。人民币国际化是顺应国际需求的决策,中国也应该以本国经济的发展和壮大为基础,在金融体系完善和开放的过程中,逐步增加丰富多样的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

培育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人民币计价产品多样性,促进境内外人民币市场协调发展

现在贸易计价结算的需求在逐步减弱,离岸市场人民币规模逐步减小。以前无论是在岸还是离岸市场,人民币国际化主要依靠贸易计价结算的推动,现在需要转到依靠发展多种多样的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上,这也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下一步的发展重点。香港离岸人民币产品开发步伐大幅推进,离岸人民币外汇交易量持续增长。例如:香港交易所的人民币货币期货产品,2016年年底的未平仓合约达45635张,是2014年23887张的两倍。

这些对人民币在投资、风险管理、储备领域的需求的上升,逐步使人民币外汇交易规模、频率和参与主体数量显著增加,对风险管理、跨境资金配置、人民币资产管理、产品创新等提出更大需求。此外,要想通过在岸和离岸市场,促进境内外人民币市场协调发展,首先,要不断完善和开放境内本土金融市场。这一方面要求境内金融市场层次体系较为健全,要有丰富的人民币产品种类、足够大的市场规模和稳定安全的运行机制,这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等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求境内市场是较为开放的,能够和境外人民币市场进行双向流动,并能充分吸纳境外人民币资金流动,这又与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的程度紧密相关。其次,要加强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培育。目前看来,香港与内地紧密的经贸联系使其成为境外人民币最主要的集散地,同时香港作为成熟的国际金融中心,有着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良好硬件和软件条件,而且中央政府也通过一系列政策明确支持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在这个趋势推动下,未来香港的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有望继续得到扩大和提升,以更好地满足境外人民币投资保值的需求,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参与离岸人民币交易,逐步在香港形成境外人民币交易流通的离岸金融中心;在此基础上,通过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来发挥聚集和辐射作用,促进人民币在东南亚乃至更为广泛的国际范围内被接受和使用。第三,要进一步拓宽人民币跨境流动渠道。当境外市场上的人民币存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投资回流境内市场的需求,因而要建立顺畅的人民币跨境双向流动渠道。

与跨境人民币业务开展相结合,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www.daowen.com)

资本项目是对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资本和金融账户的总称,具体包括资本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信贷业务和其他投资等部分。在人民币国际化平稳推进的进程中,逐步放松资本项目下的严格管制是可以预期的。但资本项目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等资本项目完全开放之后再开始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未来资本项目开放应与各项人民币跨境业务的开展相结合,两者必然会呈现同步进行、相互促进的格局。当然,许多国际经验表明,资本项目管制并非越少越好,过快或过度地开放资本项目管制容易导致短期国际资本的大进大出,如果控制失当则可能冲击国内资产价格和金融市场的稳定。目前资本项目不可兑换子项目仅剩三项,主要集中在境内资本市场一级发行交易环节,如非居民境内发行股票、货币市场工具和衍生品业务。根据中国已明确的资本项目开放的“四项基本原则”(均衡管理、稳步开放、便利化和国民待遇),中国的资本项目开放的总体思路预计为:先资本流入后资本流出,先直接投资后间接投资,先实体类投资后衍生品类投资,先机构投资后个人投资。同时,资本项目的开放顺序可总结为三步走:第一步基于真实性交易背景基础的可兑换,第二步基于合规性基础的可自由流动,第三步基于金融市场监管法规完善基础的可自由交易。所以,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需要分步推进,使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与境内外人民币资金跨境流动的需求相匹配,与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和建设的进程相平衡,与防范国际资本流动冲击的监管要求相适应,把握好开放的力度和进度,使资本项目开放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的重要驱动力。

从主要国际货币走过的“周边化—区域化—全球化”的区域扩展顺序看,人民币下一步的使用地域范围会继续拓展

首先是“周边化”,人民币是在中国与相邻国家的边境贸易结算中,逐渐在周边国家开始流通的。人民币的边贸结算最初是一个自发的市场行为,在中国与越南、蒙古、白俄罗斯、俄罗斯等周边国家签署“本币结算协议”后得到了强化和加速。然后是“区域化”,即人民币在中国地缘附近区域的国家和地区中,更有效率地运用于国际贸易、跨境投融资结算等,乃至被接纳为外汇储备货币,逐步成为特定区域内普遍接受的国际货币。最后才是“全球化”,也就是成为全球各国普遍认可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被国际金融机构广泛用于计价交易,并成为全球外汇储备中重要的储备货币之一,由此可见,人民币全球化还需要较长时间。2017年,人民币正式成为全球储备货币,但是这并不能表示人民币已经实现了“全球化”。可以说人民币已经完成了“周边化”,正处于“区域化”阶段,但离成为能和美元、欧元等相比肩的“全球化”国际货币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从主要国际货币在功能演进的“结算货币—计价单位—价值储备”顺序看,人民币在货币职能上需要继续深化

当前人民币的国际化首先是继续完善其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结算货币功能。在跨境贸易中充当结算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起步,目前中国对外贸易中以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已超过30%,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结算货币的职能得到体现。但在没有中资企业参与的国际贸易结算中,以人民币结算的比例仍相对较低。人民币要成为美元那样被第三方国家普遍接受的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在全球国际贸易结算中占据相应份额,未来还面临更艰巨的任务。其次,人民币贸易计价结算的需求逐步减弱,我国要逐步创造条件,丰富人民币计价产品。这要求有相应的有效率、有深度的金融市场作为载体,不仅境内的人民币市场要相当成熟和开放,而且境外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也要有充分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境内外市场之间要有通畅的人民币双向流通渠道,使国际市场上人民币的持有者能够有效率和更有选择地进行人民币计价产品的投资交易。人民币最终要成为全球各国的价值储备货币则必然需要更长的时间。衡量国际货币地位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其在国际外汇储备中的占比。2017年人民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全球央行持有人民币的规模为84.51亿美元,占已支配外汇储备中排名第七位,约占总份额的1.07%。未来人民币只有在国际贸易结算和国际金融市场交易中被广泛使用,且币值相对稳定,兑换相对自由,才可能会被更多国家广泛接纳为外汇储备货币,最终成为国际外汇储备中的重要构成,从目前人民币的功能看,这应当说是相当长的目标之一。

(本文发表于《今日头条》2017年7月20日,原题目为《如何理解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强调的稳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