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力需要从贸易计价结算驱动

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力需要从贸易计价结算驱动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11”汇改之后,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力开始出现转变,具体来说,就是开始转向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市场发展。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新的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力正在形成。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起步,目前也正在出现新的趋势,需要发展更多人民币计价的产品,拓展更多的渠道来对外投资和互联互通,这几个方面都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趋势。

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力需要从贸易计价结算驱动

根据目前的发展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在“8·11”汇改以前,至少在香港离岸市场上来观察,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套汇机会,人民币利率较高带来的套利机会等,吸引了海外市场持有人民币的投资者和投资机构,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在贸易计价结算环节相对占据主导地位。

“8·11”汇改之后,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力开始出现转变,具体来说,就是开始转向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市场发展。在逆全球化经济背景下,贸易增长动力减弱,即使人民币贸易计价结算比例有提高,但是,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继续靠人民币在贸易计价领域的发展来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应当说空间有限。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新的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力正在形成。例如,人民币汇率波动灵活性上升带来的汇率风险管理的需求在持续上升;“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带来了大量的跨境投融资需求和资产配置的需求。在这个推进过程当中,如果说之前的发展阶段,中国主要是资金的吸收方和接受方,通常并没有太强的话语权说用什么货币,那么现在中国更多的是作为对外的投资方,此时就更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进程中,配合推进人民币的使用,扩大使用的范围,这应当成为下一步非常重要的政策努力方向。

分析人民币国际化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可以对比一下主要国际货币的国际经验。从这些经验来看,人民币下一步要进一步提升国际化的水平,需要有深度的金融市场和丰富的金融工具来支持,也需要协调好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展,这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是需要大量的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的创新,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本币市场和海外金融市场的开放,跨境交易的便利性,以及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的培育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说,目前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应该说基本上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起步阶段,在贸易结算环节,人民币的占比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在境内和海外的离岸市场金融工具产品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对于境外投资者来说交易的便利性等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在目前这个发展阶段,不要说和美元比,就是和其他的几个占比不是那么高的国际货币,如澳大利亚元、日元等相比,都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起步,目前也正在出现新的趋势,需要发展更多人民币计价的产品,拓展更多的渠道来对外投资和互联互通,这几个方面都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趋势。

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来自贸易计价结算这个方面的需求动力在减弱,具体表现在贸易上,就是贸易的增长速度持续低于GDP的增长速度,由此带动的贸易计价结算的需求实际上是在减弱的。同时,之前也有政策建议,试图在海外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但是在人民币面临阶段性的贬值压力时,外汇管理和对外投资政策的调整,不仅对一些活跃的跨境投资企业带来显著的影响,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近年来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规模在高峰的时候,突破了一万多亿元人民币,现在下降到五千多亿元人民币。这也意味着原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些动力因素正在出现调整,如贸易扩张、人民币升值预期等,但是,同样不容忽视的是,现在我们也看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新动力,越来越转向人民币计价的投资产品发展方面,国际机构对人民币计价产品的需求,对于人民币风险管理产品和人民币金融资产的需求在持续上升,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功启动运行的。

2017年7月启动了债券通,这为境外资本投资中国在岸的债市提供了一个更为符合国际投资者交易结算习惯的新渠道。目前,外资持有中国在岸债市的比重还是很小,2016年外资在中国债市的投资为8526亿元人民币,仅仅在2016年就增加了15%左右,但即便如此,外资持有占整个中国的债券市场余额的比重不到2%,这一开放水平不仅显著低于主要发达经济体,也低于像马来西亚这样一些发展中的经济体。预计随着越来越多的市场交易平台接入债券通平台,通过债券通交易中国债市的投资者数量会稳步上升,成为带动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因为对许多机构投资者例如央行等来说,债券市场是其资产配置的主要选择。 (www.daowen.com)

香港市场上离岸人民币规模的变动,也值得深入分析。在经历了离岸人民币规模持续上升之后,“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在香港离岸市场上的规模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是,与此同时,在香港市场上以人民币计价的融资活动并没有明显下降,2016年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上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了3031亿元,这是历年统计数据的新高。

与此同时,人民币在境外使用的形式和渠道开始趋于多样化,市场导向以及企业跨境并购使用人民币的比重在上升,香港市场上人民币的存款余额虽然下降了将近一半,但是人民币计价的产品开发以及人民币计价产品使用的多样性有了很大改进。虽然人民币国际化中来自贸易计价结算的增长动力在减弱,但是来自于投资和金融产品计价的需求在持续上升,在风险管理、储备配置这些方面的需求也在上升,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动力转换目前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由此会在外汇交易、风险管理、跨境资金配置、人民币的资产管理等方面带来新的需求。

这一趋势在债券通项目上也表现得很明显。2017年7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香港宣布了债券通的启动,2017年7月3日债券通正式启动,目前运行平稳。启动之初,由于外资持有的债券占中国债券市场的比重不到2%,债券通开通之后,不少人很关心其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外资投资中国债市的比重。如果一定要找一个参考指标的话,笔者认为,通过债券通等多种债市开放渠道的共同努力,如果能够把外资持有中国债市的规模从目前的相对较低的水平,提高到目前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里所占的权重10.92%的水平,那将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债市开放程度的跃升。

中国“十三五“规划对债市发展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一个指标,是在2020年的“十三五”期间,债市与GDP的比值要达到100%,现在这个比值在80%多的水平,考虑到未来几年中国的GDP还会继续增长,2020年GDP规模按照目前的增长预期有望接近一百万亿元人民币,债市如果要达到一百万亿元的规模,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在这个巨大增长的债市中,如果外资持有的比重达到人民币占SDR货币篮子的10.92%的水平,那么,这就是十万亿元的巨大规模。债市开放不仅会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度,而且也会带动金融体系的发展,进而支持新的人民币国际化。例如,国际投资者要通过债券通进入中国债券市场,如果投资者没那么多人民币,就可以用美元买,这就产生了美元汇率避险的需求。债券通这个项目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其的带动作用,会带动一系列配套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围绕债券通的,服务于债券市场投资的生态系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