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展不均衡但有望受市场需求推动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展不均衡但有望受市场需求推动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以及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力,与目前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影响是不匹配的,2016年中国的GDP占全世界总量的14.84%。或者说,正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动荡中,变动的国际市场对于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金融产品计价,以及作为储备货币的需求,虽然目前看还不太均衡,但是总体上是在逐步上升的。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展不均衡但有望受市场需求推动

人民币国际化近年来速度明显加快,但是基本上还是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进行的,是在欧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球需要新的相对稳定的货币带动下的国际化。在推进的速度上采取了十分审慎的策略。这个审慎的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可兑换策略,可以以不同时期的五年规划中的表述来对照。笔者作为“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的委员,参与了“十三五”规划的一些工作,例如,在1996年人民币实现了经常项目的可兑换之后,在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方面,一直采取的是十分审慎的态度,从“十五”规划开始就提出要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十一五”规划,在这个方面用的词语是“有序推进”,然后“十二五”规划用的词是“逐步推进”。到了讨论“十三五”的时候,用的是“基本实现”资本项目的可兑换。2017年召开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资本项目可兑换方面,用的词依然谨慎,表达方式是“稳步推进”。

可见,从“十五”规划一直到“十三五”规划,如果说在以前很多年这个主题的政策动向可能跟中国许多企业关系不大,因为当时企业对外投资有限,那么,现在这个领域的政策动向开始成为一个影响企业经营的非常重要的政策变量,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企业开始在政策的鼓励下加速进行国际化布局,人民币在升值压力下也支持企业走出去,到2016年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为1701亿美元,达到了一个历史的高点,同时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规模也超过了国际资本对中国的投资。同时中国的海外资产里面,民间持有的海外资产首次超过官方持有的海外资产,这也表明中国企业到了一个可以进行国际化配置的时代。如果说在这个时候人民币还解决不了国际化、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问题,那可能就会制约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布局,以及参与全球化竞争。

在特定的市场条件下,因为政策目标出现限制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对外投资领域的数据变化之大。2017年上半年中国对外投资下降45.8%,其中在房地产、文化传媒这些领域的对外投资下降82.5%,在目前的这个阶段,如果没有人民币国际化的支持,那么资金流出一紧缩,资金出不去,往往再好的项目也只能干着急,因此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正在变成一个越来越现实的需要企业深入研究和了解的课题。所以,如果我们要预期一下未来五年到十年中国金融界会有什么大问题需要破解的,人民币国际化一定是排在前面的。这可以说是中国企业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客观要求。

对于英国脱欧问题,有专家谈到,英国在欧洲现有的治理架构中影响力有限成为英国脱欧的重要原因之一,脱欧之后,英国就需要重新在全球化中寻找空间,这就必然需要拓展与中国的经贸往来。在处理中国与英国的经贸往来方面,中国香港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有专家判断,英国脱欧之后,对于香港的投资会明显增加。笔者在这里尝试把人民币国际化和香港的定位结合起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所思考的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和香港的角色,怎么看待目前这个阶段以及香港的定位。(www.daowen.com)

当前我们在谈人民币国际化的时候,首先应当提到的,就是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的货币篮子,目前占比10.92%,这是具有标志性的事件。那么,人民币国际化目前进展如何呢?作为国际支付货币,我们可统计出来人民币占国际支付货币多大的比重呢?截至2017年8月,从统计数据看是1.67%,这还是非常初步的起步阶段。从货币国际化的进度看,美元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人民币离国际化的程度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另外一个指标就是衡量货币在外汇交易中的占比,现在人民币在外汇交易里面的占比是4%。把这几个数字摆出来对比可以看出,国际支付占比1.67%,外汇交易占比4%,SDR占比10.92%。实际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商讨加入人民币的SDR的货币篮子时,首先需要计算人民币应该占多大的比重,按照IMF原来的计算公式,贸易权重占比高,模拟测算的结果应当比10.92%还要高,大概在15%左右,但是因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度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确实相对偏低,所以降低了贸易权重占比后计算出来的结果在10.92%。这个10.92%的贡献度是如何分解的呢?大概十个百分点的贡献是基于人民币在贸易计价结算中的使用,而只有不到一个百分点是人民币在金融领域的使用贡献的,这形成了一个显著的反差。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以及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力,与目前中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影响是不匹配的,2016年中国的GDP占全世界总量的14.84%。希望人民币在不同指标中的占比也能上升到这个水平。

当然,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是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大量的历史和现实数据证明,经济规模的此消彼长,带动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重心的转移,全球化进程中经济秩序的多极化,客观上需要按照这种新的国际经济结构来调整国际货币体系,这应当是一个大趋势,同时,人民币也成为第一个被纳入SDR货币篮子新兴市场的国际货币,而且一加入进去就排在货币篮子中的第三位,起点并不低。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货币市场的大幅波动,客观上也需要在现有的发达经济体的货币之外有新的相对稳定的货币。或者说,正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动荡中,变动的国际市场对于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金融产品计价,以及作为储备货币的需求,虽然目前看还不太均衡,但是总体上是在逐步上升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