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借鉴中国经验,强化非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互动激励机制

借鉴中国经验,强化非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互动激励机制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借鉴中国渐进式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以加强城市基础功能建设和提高资源配置水平为突破口,推进城市工业产业体系建设,快速增强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支撑和带动能力,就成为非洲国家有效解决过度城市化引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稳步缩小城乡差距,增强城市化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借鉴中国经验,强化非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互动激励机制

国际城市化发展规律证实,城市化和工业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相关及相互推进的互动激励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工业化取得的比较成本利益和规模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扩大再生产需求,会给城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城市人口随之增加。而城市人口增加和教育科技实力增强,带来的城市现代科技的专业化和掌握高技术劳动力人数的不断增加,在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愈来愈显著的情况下,会进一步吸引新的投资,加快城市生产规模的增长,从而导致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再增长。其中,资源配置水平和基础设施所增加的城市功能,往往发挥着重要的杠杆作用。历史上,工业化进程首先从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而后延展到美、德、法、俄、日等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中国家先后开始,通过发展工业生产,推动本国的城市化建设,由此掀起了世界城市化浪潮,并被实践证明,成为全球城市化建设的一条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是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后发国,但发展速度却很快,所取得的成就也为世界所瞩目。究其原因,就是紧紧抓住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和信息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始终坚持渐进式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在持续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积极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制造业加工技术和国际现代化工业装备,适时调整国家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并运用政府和市场双重手段,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使中国城市化在硬件和软件实力方面都快速提高,全方位地提升了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对城市化的支撑和互动激励能力,从而使中国城市化和乡村建设始终保持着持续、健康发展的生机与活力。而非洲国家之所以出现较为普遍的过度城市化现象,其关键原因还是工业化动力不足,尤其是加工制造业的落后,牵制着整个工业化体系建设的进程。因此,导致非洲国家工业增长同城市人口增长的比例失调,从而弱化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互相推进的激励效应。所以,借鉴中国渐进式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以加强城市基础功能建设和提高资源配置水平为突破口,推进城市工业产业体系建设,快速增强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支撑和带动能力,就成为非洲国家有效解决过度城市化引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稳步缩小城乡差距,增强城市化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就目前来讲,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分布集中于资源富集国家或区域,从行业分布来讲也主要集中于能源矿产资源、基础设施等领域。今后应该更多结合非洲国家或区域发展战略,从整体高度考虑投资领域与区域,强化中国对非洲的技术转让与发展能力建设,促进非洲区域与城乡的协调发展。

客观地评价,非洲国家的城市化建设,在经历了早期殖民统治时期和民族独立后几个阶段的发展,至2008年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了39.21%。据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统计,2025年非洲城市化水平将首次超过50%,逐步接近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平均水平。但是,从总体上看,非洲国家普遍存在的过度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医治”,且各国城市化进程差异大,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步,二元结构导致的城乡差距扩大和贫困人口增加所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才能解决。因此,非洲国家需要结合本国国情,从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借鉴和吸收世界城市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并通过对全球城市化建设中已知教训的分析、研究,提高本国城市化与乡村建设的科学决策水平。(www.daowen.com)

尽管未来非洲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仍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可能会出现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相信,从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的非洲人民,一定有智慧、有能力、有勇气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与问题。在国际社会的援助和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学习、共谋发展的大背景下,非洲人民一定能够在国家城市化建设发展进程中,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