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共和国也被称为刚果(布),位于非洲中西部,赤道横贯其中部,西南部分国土濒临南大西洋。刚果共和国国土面积34.2 万km2,是撒哈拉以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储量国,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已探明可采石油储量约19 亿桶,天然气储量约1 000 亿m3。刚果共和国森林资源丰富,面积2 200 万hm2,约占全国面积的60%,非洲大陆森林面积的10%,可开采木材多达300 余种,主要出口品种有铁木、刺果美等40 余种。
刚果共和国国家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于石油工业。1957年开发了第一个陆上油田,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海上进行大规模开采石油,一度进入非洲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1997年的内战和血腥屠杀导致国家经济几近崩溃,在1999年之后,伴随着国际石油价格上升,国家的稳定促使经济形势逐渐好转。2013年,刚果共和国石油产量约为1.01 亿桶,石油收入达2.556 万亿非郎(约51 亿美元),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三大产油国。石油产值约占刚国内生产总值的65%,石油占出口总收入的92.67%。目前,开采的石油主要来自海上油田,占已开采油田的80%。该国石油开采完全依赖外国公司,技术和设备均从西方国家引进,几乎所有产出的石油都用于出口。目前,法国道达尔控制刚果共和国60%的产量,意大利埃尼公司占到产量的30%,剩下的10%由刚果共和国国家石油公司和其他外国公司占据。石油开采是刚果共和国支柱产业,占国家政府总收入和出口利润的90%。
近些年来,矿产资源开发也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主要是钾盐、铁矿等,参与矿产开发的中资公司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刚果共和国独立后,曾建立了200 多家工业企业,工业产值一度占国内生产总值30%。因企业经营不善和战争破坏,原有的生产型项目已基本不存在。现生产型企业基本是外国独资或控股。有食品、纺织、皮革、化工等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如今,伴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复苏,水泥制品、农产品加工发展较快。第三产业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重要地位,2010年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3%。商业大部分控制在以法资为主的刚果-奎卢·尼阿里贸易公司、刚-法西非贸易公司和桑加·乌班吉贸易公司的手中,零售业主要由马里人和黎巴嫩人经营,小型商业服务由西非商人(以塞内加尔、马里人为主)控制。近些年来,由于刚果共和国经济稳定,中刚之间贸易加强,中国商人逐渐增多,大多经营日用百货等小商品。
刚果共和国的农业发展处于自给自足阶段,农村还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木薯为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有咖啡、可可豆、糖和番茄。但现有农业开发面积仅占其可开发面积的2%。农牧业落后,农业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3%。粮食、肉类、蔬菜等均不能自给,90%以上依赖进口。农村人口约100 万。农业生产以个体生产为主,个体农民耕种的土地占已耕面积的68%,国营和外资合营农场占28%,私营农场占2.45%。主要粮食作物有木薯、玉米、稻谷、土豆、花生、香蕉等,经济作物有甘蔗、可可、咖啡、油棕、烟草等,畜产品有牛、羊、猪、鸡等。
刚果共和国城市化水平较高,达到60%,人口集中在首都布拉柴维尔等几个重要城市里。刚果共和国的主要城市包括:首都(直辖市)布拉柴维尔,是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是中非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有国际航班直接通往中非地区大部分国家首都、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和法国巴黎。黑角是刚果共和国的经济首都和最大的沿海港口城市,位于西南部的奎卢省,人口50 万,濒临大西洋。1934—1943年就修建了人工港,如今已拥有十余个深水码头和石油专用码头,承担着为刚果共和国及乍得、中非共和国、加蓬等国转运进口物资的重要作用。同时,由于其沿海区位以及石油资源的开发,这里建有大型炼油、船舶修造、食品和木材加工等工厂。多利齐(Dolisie)是全国的第三大城市。
(1)布拉柴维尔
布拉柴维尔(Brazzaville),刚果共和国的首都和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中部非洲的一座名城。布拉柴维尔位于刚果河(扎伊尔河)下游北岸,隔河与刚果民主共和国首都金沙萨相望(图7-39)。两国首都相距5~6 km,仅次于罗马和梵蒂冈之间的距离,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对隔河相望并能互相看见的首都(图7-40)。相较于河对岸的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共和国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也要高出很多,人口高度集中在首都布拉柴维尔及其他几个大中城市里。布拉柴维尔是全国的交通枢纽中心,马亚国际机场位于市区西部。全国两条主干公路(布拉柴—黑角、布拉柴—韦索)的起点,距刚果第二大城市黑角的距离为512 km,也是刚果大洋铁路的终点站,设有火车站。由于邻近刚果河,这里也是重要的河港,拥有通往金沙萨和途径因普丰多至班吉的渡船。
图7-39 隔河相望的布拉柴维尔和金沙萨
图7-40 从金沙萨坐船看到对面的布拉柴维尔
布拉柴维尔建立于1880年,面积100 km2,2009年人口137 万人。资源丰富,有石油、森林和多种矿藏。石油和林业为两大经济支柱。石油剩余可采储量约2.1 亿吨,主要在海上,内陆油田尚处于勘探阶段。刚果共和国石油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增长,也拉动了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建设。金沙萨还存在复杂的民族冲突,城市面貌也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而相对来讲,布拉柴维尔社会安定,城市建设水平要高,这里四季常青、绿荫如盖,是一座美丽的热带花园城市。市区沿刚果河两岸延伸,著名的布拉柴维尔纪念馆位于刚果河畔,与南非比勒陀利亚的先民纪念馆有相似之处,这里是了解这座城市的窗口,雕塑和史料记载了意大利籍法国军官—布拉柴的侵略过程,以及对建造这座城市所做出的历史贡献(图7-41)。
布拉柴维尔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要远远小于刚果河左岸的金沙萨。整个城市功能分区明显,布局井然。东部是商业区,西部高地为行政机关所在地,工厂多沿河分布。建筑有市中心的恩古瓦比博物馆建筑群及其对面的最高牺牲广场。城市公共建筑和房屋造型多呈欧洲风格,但又具有开敞、轻巧、简洁、明快的热带建筑特点,市政府、邮电局、圣安娜车站、高等师范学校、医院等都是典型建筑。建有多所专业学校,马里安·恩古瓦比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大学。国际机构主要有世界卫生组织地区总部。城市中心绿化较好,道路宽阔,建有大面积的中心绿地(图7-42),国家机关也大多分布于此。市内主要交通方式为小客车和出租车,但车况参差不齐,普遍较差,除市中心外,不少道路路况相对较差。同时,跟其他大多数黑非洲国家一样,由于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而城市又没有充足的就业岗位,造成了贫民窟在城市边缘区的出现。(www.daowen.com)
图7-41 布拉柴维尔纪念馆里皮埃尔·萨沃尼 昂·德·布拉柴的雕塑
图7-42 城市中心的集中绿地
(2)农业示范中心
刚果共和国国家经济复苏较快,但乡村仍处于非常贫困的原始状态。全国领土34.2 万km2,有1 000 万hm2的可种植面积,实际上只有2%的土地面积进行了农业开发。刚果共和国的农业是传统农业,用的都是手工工具,产量很低,而且道路交通很不方便。农作物产品结构单一,粮食的产量不能满足消费需求,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花费很多。乡村发展主要靠农业,但农业生产和经营受制于技术、机械、人才、资金、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发展水平很低。同时,跟其他非洲国家一样,刚果共和国家庭、部族的力量很强大,大家庭观念相当浓厚,这影响到城乡关系和乡村地区的发展(图7-43)。比如,如果一些偏僻的乡村能够出现政府或者企业精英,其家乡也能够得到较好的照顾,从而获得援助以及发展机会。劳动力资源也是影响非洲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讲,青壮年男性劳动力大都进入了城市,乡村地区留下的大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刚果共和国乡村地区女性人口比例超过了63%。从非洲传统文化来讲,男性主要负责体力劳动,而耕种等农活主要由女性完成。
图7-43 布拉柴维尔郊区的马路市场
图7-44 Kombe 中刚农业示范中心工作的当地妇女
刚果共和国农业部专家告诉我们,全国从1996年、1997年开始提出新的农业政策,在促进农业交易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土地买卖,鼓励成立混合所有制农业企业,以期释放出农业发展的潜力。全国已制定了乡村发展战略与新农村发展计划,内容涉及农业机械化、新农村发展和乡村人口安置、农业发展基金设置等。农业部主导建立了农业机械设备中心,购买了先进的机械并提供给乡村地区。但是,怎样管理和操作这些设备,在制度建设、人力配备及乡村劳动力技能培养方面还面临着不少的问题。新农村发展与建设方面,重点是在打通对外联系和运输通道、农产品产量及人口重新安置等方面。同时,政府设立了支持农业的发展基金,向农民提供融资。刚果共和国的农业振兴与乡村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熟练的劳动力,因此,与其他国家在农业领域合作,也是政府考虑的重要方面。近年来,马来西亚、巴西、阿根廷、刚果民主共和国、印度、美国和以色列、日本等都积极涉足刚果共和国农业资源开发,在刚果共和国圈地达60 万hm2,其中马来西亚在北部种植18 万hm2油棕,巴西和刚果金在北部种植8 万hm2玉米。2012年,刚果共和国政府向南非农业公司(Societe Congo-Agriculture)提供8 万hm2农业用地,分别在尼亚里省和布昂扎省,用于玉米种植和饲料加工。
中国与刚果共和国的农业技术合作有着多年的历史,对于刚果共和国乡村地区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确定的新一轮援非8 项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建立中非农业示范中心。至2012年,中国在非洲建成了14 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另有8 个技术示范中心进入实施阶段;派遣了大量农业专家开展技术合作;为非洲国家培训农业技术人员超过5 000 名。2012年7月,在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援建更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帮助非洲国家提高粮食生产、加工、储运和销售能力。该项目经费前三年由中方提供,每年投资4 000 万人民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另每年有500 万人民币的项目运行经费,给当地农民提供无偿培训服务,三年之后要自行发展。
在中国驻刚果共和国大使馆的推荐和帮助下,我们考察了位于首都西南17 km 的Kombe 农业示范中心。该项目由中国海南热带农业科学院具体负责,主要有蔬菜、木薯、玉米和养殖四块,已建成大棚蔬菜基地,现在种植面积8 亩。在中国农业部的要求下,热带农学院为非洲地区编制了一套英文、中文、法文版的农业培训材料。在中国政府支持下,中心负责每年免费培训100 余名当地人,包吃包住,周期20~30 天,结束后发结业证。不仅如此,中心还雇佣了20多个当地黑人,包括保安以及农业工人。这些当地人月薪150美元,如果工作效率高,每个月还会有额外的奖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蔬菜研究中心的党选民教授,热心地带我们去参观了中心的试验田,这里栽种了黄瓜、西瓜、芹菜、西红柿、白菜、韭菜等,尤其是水果西红柿、水果黄瓜和水果西瓜,长势喜人(图7-44)。布拉柴维尔市里有中国超市、印度超市、法国超市,这些蔬菜主要面对的是高端的消费群体。但党教授也告诉了我们他的担忧,包括不稳定的水电供应以及不可预期的销售前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