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不同区域城市化发展现状分析

不同区域城市化发展现状分析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此同时,卡萨布兰卡的人口增长率在1%,其他城市的增长率接近2%。目前,大部分土地复垦工作开始在沙漠地区开展,从而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增加城市耕地范围。同时也是该地区最富饶的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 100 美元。北非城市化程度高的国家政治存在不稳定因素,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来看,西非城市化率水平偏低。尼日尔的城市人口比例只有17.1%。

不同区域城市化发展现状分析

非洲按照地域分为北非、西非、东非、中非和南非。共有55 个国家或地区,具体如表2-5所示。

图2-6 2012年非洲人口分布及城乡构成

图2-7 2012年非洲城市化水平空间分异图

表2-5 非洲国家分区汇总

(1)北部非洲

2010年,该地区人口有21 290 万人。大部分居民定居点位于尼罗河两岸和靠近西北部的地中海沿岸。40% 居民住在尼罗河峡谷和三角洲,49% 居住在海滨区域。超过1/3(39.67%)的人口,大约845 万人居住在埃及。2000—2005年,每年的人口增长率在2.4%,这样快的增长速度持续到2010年。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从郊区到城市的人口数量不断地下降,而苏丹的人口增长超过4.3%,城市化率逐渐超过其他国家。但在2005—2010年,突尼斯、埃及、摩洛哥、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城市人口的增长率分别为1.56%、1.99%、2.27%、2.23%和2.48%,而苏丹相比北非其他国家在降低。根据2013年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52.9%的北非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其中阿尔及利亚为73.71%、利比亚为77.97%、突尼斯为66.53%、摩洛哥为57.41%、埃及为43.7%、苏丹为33.39%、南苏丹为18.25%。北非城市人口到2010年首次超过1 亿人口,而同年城市人口增长率达到最低(2.47%)(表2-6)。从图2-8 可以看出,利比亚的城市化率从70年代开始,一直位于北非国家城市化率之首,突尼斯位于第二,直到2004年被阿尔及利亚(65.51%)超过。此外可见南苏丹和苏丹低于非洲的城市化率平均水平,而埃及在1985年左右也开始低于北非的平均水平。因而北非各个国家的城市化率分异明显。

表2-6 北非城市人口(1960—2012年)

在北非国家,大部分经济活动集中在少数城市。旅游和工业、房地产发展是吸引外国投资的主要部门,且集中在埃及、摩洛哥和突尼斯。由于这三个部门受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开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部门。在埃及,税收和税费开始被削减,使得外国投资从2004年的20 亿增加到2008年的131 亿,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

在北非,资本主义主导了城市的人口和经济,例如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市。在阿尔及利亚、埃及、摩洛哥和突尼斯城市人口增长发生多重变化,小城市开始被大城市吞并。阿尔及利亚两个最大的城市阿尔及尔(280 万)和奥兰(77 万),一直保持10% 的城市化人口增长率。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320 万)、拉巴特(180 万)、马拉喀什(90 万)三市占了全国22% 的总人口和38% 的城市人口。与此同时,卡萨布兰卡的人口增长率在1%,其他城市的增长率接近2%。2004年,突尼斯第二大城市斯法克斯拥有108.5 万城市人口[8],占整个突尼斯16% 的城市人口。在埃及,城市首位度更高,开罗亚历山大分别占22% 和13% 的城市人口(2006年)。埃及和摩洛哥已经采取宏大的政策来使新增城市人口到新城去。

图2-8 1960—2012年北非城市化率

在埃及,为了阻止城市蔓延,政府重新把人口从尼罗河沿岸迁出到沙漠地区,新的聚居区在尼罗河的西部和东部。目前,大部分土地复垦工作开始在沙漠地区开展,从而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增加城市耕地范围。在摩洛哥,两个新城在AL Omrane投资发展下形成,以作为可持续发展社会住房,Tasmena 离首都拉巴特15 km,Tamansourt 离马拉喀什7 km。

利比亚是北非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有着78%的城市化率和640 万城市人口。同时也是该地区最富饶的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 100 美元。该国有两大主要城市,的黎波里(110 万)和班加西(120 万),占全国36%的城市人口,而且每年以2%~2.7%增长速度增长。利比亚的城市化率到2020年会达到80%,且有超过55%城市人口会居住在的黎波里和班加西。

苏丹的人口相比1960年增加了3 倍,城市化率翻了两番。大部分增长主要集中在喀士穆(510 万),占了苏丹12% 的总人口,29% 的城市人口。在2005年,喀士穆人口以每年2.7%的速度在增长,每年增长在13 万人左右。到2025年,喀士穆的人口会增加到800 万,占有15%的苏丹人口。小城市主要位于尼罗河沿岸,另外包括苏丹港(红海沿岸,2008年人口为28.4 万)和EL Obeidid、阿布撒,后两者位于主要的管道和铁路沿线。

北非城市化程度高的国家政治存在不稳定因素,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如2011年埃及动乱、突尼斯动乱及利比亚战争,对城市影响极大(表2-7)。

表2-7 北非各国城市化率(1960—2012年)(单位:%)

注:西撒哈拉是有争议的地方,在世界银行没有统计数据。

(2)西部非洲

西非(Western Africa)东至乍得湖,西濒大西洋,南濒几内亚湾,北为撒哈拉沙漠。

根据2013年世界银行统计数据,43.4%的西非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其中5 个国家的城市化率在50%以上,包括佛得角(63.32%)、冈比亚(57.76%)、加纳(52.52%)、科特迪瓦(52%)、尼日利亚(50.23%);5 个国家的城市化率在40%~50%,包括利比里亚(48.56%)、贝宁(45.56%)、几内亚比绍(44.57%)、塞内加尔(42.87%)、毛里塔尼亚(41.79%);4 个国家的城市化率在30%~40%,包括塞拉利昂(39.64%)、多哥(38.51%)、几内亚(35.94%)、马里(35.57%);有2 个国家的城市化率在30%以下,包括布基纳法索(27.35%)、尼日尔(18.12%)。总体来看,西非城市化率水平偏低。

2003年,西非城市人口首次超过1 亿,但城市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到2012年降到最低,为3.90%(表2-8)。从图2-9 可以看出,直到2005年,西非城市化率才超过非洲平均水平,但还有5 个国家(布基纳法索、多哥、塞内加尔、几内亚比绍、几内亚)一直位于非洲平均水平之下。尼日尔的城市人口比例只有17.1%。佛得角从1990年代开始,其城市化率一直位于西非国家城市化率之首,2010年61%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冈比亚位于第二,加纳位于第三。此外,贝宁的首都波多诺伏,布基纳法索的首都瓦加杜古,加纳的首都阿克拉,尼日尔的首都尼亚美,尼日利亚的首都拉各斯,多哥的首都洛美等城市化率均在非洲水平之上,也都是过度城市化地区。这意味着这些地方人口增长超过当地经济水平,导致城市出现不充分的就业贫民窟扩散、社会两极分化和犯罪等。总的说来,西非各个档次的城市化率都有,城市差距明显,且城市化水平总体较低(表2-9、表2-10)。

表2-8 1960—2012年西非城市人口

图2-9 1960—2012年西非城市化率(含西非和非洲平均水平)

总的说来,西非城市化格局延续了几十年,相对稳定,未来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然而近年来,一些新的城市增长点开始出现,使得原有的城市网络开始更为聚集。例如加纳的阿散蒂地区、尼日利亚的Hausa、拉各斯的约鲁巴地区,这个三角地带是2020年后人口的主要聚居区。最大的人口聚集区位于尼日利亚的南部,从翁多州到Illorin 的160 km 范围的城市连绵区,和东西轴方向的从Omuo 到Oyo 的200 km的城市连绵区。在这里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很少有超过10 km 的,包括东北部很小的城市集聚区,例如一些小镇Owode,Ode lemo 和Ibefun。在尼日利亚的北部如索科托、Kware 等一些大的城市聚集区也开始出现。它们吞并了一些小的城镇,例如Guidan Madi,Bunkari Silame 和周围一些尼日尔的城镇如Birni Nkoni,Malbaza Usine 和Galmi。

在加纳南部和西部,一些较大的城市人口聚集区开始出现,如阿克拉就是首都大都市圈的一部分,后者范围东西向200km,而南北向15km。过去的几十年,加纳中部的库马西,也开始成为加纳最重要的城市人口增长区域。

一些次区域也出现了新的城市集聚区。例如,Mission-Tove(多哥)和Se(贝宁)之间的区域,这个地方是多元化的住区,被称为大伊巴丹—拉各斯—阿克拉边缘区。如贝宁北部、尼日尔南部、加纳和科特迪瓦。

目前看来,虽然西非城市人口近些年来快速增长,但是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风险,如城市贫困、环境退化等诸多问题。而且,城市人口的增长暴露出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包括贫困快速扩散、城市犯罪、种族冲突、无家可归的人和环境退化,这些都会深刻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经济上的充裕才能提高城市的居住质量,然而西非城市在拥有很高的城市人口增长率同时却没有办法跟得上人口的变化,未来城市的发展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因而需要采取相应国家政策,例如优先发展重点地区,从而促进西非城市化健康发展。

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每一个国家都面临着机遇和限制。在很多发展中区域,城市扮演着国家经济增长极,创造着财富并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管制和规划,都能够在西非的城市中得以实施。

表2-9 1960—2012年西非各国城市化率(单位:%)

表2-10 1960—2012年西非各国城市人口(单位:万)

续表

(3)东部非洲(www.daowen.com)

非洲东部地区,北起厄立特里亚,南迄鲁伍马河,东临印度洋,西至坦噶尼喀湖。

根据2013年世界银行统计数据,2012年30.91%的东非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其中两个国家城市化率大于50%,为吉布提(77.16%)、塞舌尔(54.01%);两个国家城市化率在30%~40%,为索马里(38.23%)、马达加斯加(33.21%);4 个国家城市化率在20%~30%,为科摩罗(28.16%)、坦桑尼亚(27.21%)、肯尼亚(24.40%)、厄立特里亚(21.83%);5 个国家城市化率在20%以下,为卢旺达(19.43%)、埃塞俄比亚(17.28%)、乌干达(16.00%)、马拉维(15.85%)、布隆迪(11.21%),布隆迪也是非洲城市化率最低的国家。因而总体来看,在所有非洲地区中,东非城市化率水平最低,国家间差异大。

直到2012年东部非洲城市人口也没有超过1 亿人口(表2-11),城市人口增长率和其他非洲地区相比逐年下降,2011年最低,为3.98%。从图2-10 和表2-12、表2-13 可以看出,东非城市化率一直低于非洲城市化平均水平,且除了吉布提和塞舌尔城市化率在非洲平均水平之上,其他东非国家的城市化率水平均低于非洲平均水平。吉布提从60年代开始,城市化率一直位于东非国家城市化率之首,塞舌尔位于第二,但在80年代左右达到相应水平后,增长速度都相对缓慢,而马达加斯加、索马里、肯尼亚等国家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大部分东非国家都出现了高城市首位度和不均衡的城市集聚区。首都拥有大部分财富和权利,并对周边地区发展产生着巨大影响。

表2-11 1960—2012年东非城市人口

图2-10 1960—2012年东非城市化率(含东非和非洲平均水平)

表2-12 1960—2012年东非各国城市化率(单位:%)

表2-13 1960—2012年东非各国城市人口(单位:万)

续表

(4)中部非洲

中非即非洲中部地区,包括撒哈拉沙漠与非洲大陆西部突起部分合围的广大纵深地区,但不包括东非大裂谷西部区域。

根据2013年世界银行统计数据,2012年中非城市人口规模在1 亿以下,52.86%的中非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其中4 个国家城市化率大于50%,为加蓬(86.46%)、刚果(布)(64.08%)、圣多美和普林西(63.31%)、喀麦隆(52.66%);3 个国家城市化率在30%~40%,为赤道几内亚(39.69%)、中非共和国(39.35%)、刚果(金)(34.83%)。乍得是中非城市化率最低的国家,为21.92%。总体来看,中非的城市化率水平较高,有5 个国家城市化率在50%以上(表2-14 至表2-17)。

表2-14 1960—2012年中非城市人口

表2-15 1960—2012年中非各国城市化率(单位:%)

续表

表2-16 1960—2012年中非各国城市人口(单位:万)

表2-17 2010年中非人口大于75 万的城市

从图2-11 看出,中非城市化率一直高于非洲的平均水平,一半国家的城市化率在中非平均水平之上,3/4 国家的城市化率在非洲平均水平之上。加蓬于1976年城市化率(45.13%)超过刚果(布)(44.18%),之后一直位于中非城市化之首。圣多美和普林西比位于第三,且其增长速度很快。从历年的城市化率变化来看,喀麦隆、中非共和国和赤道几内亚位于非洲平均水平之上,中非平均水平之下,且赤道几内亚城市化率增长较慢,在2003年已经低于中非平均水平。刚果(金)城市化率基本保持在30%,而乍得的城市化率基本保持在20%,两个国家的城市化增长速度在中非国家中也是较低的(3.2%和3.4%)。

中非国家城市人口也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城市,大部分在首都。所有中非国家首都都是人口最多的城市,除了喀麦隆的雅温得。安哥拉首都罗安达比第二大城市万博大4 倍;金沙萨[刚果(金)首都]是第二大城市卢本巴希的5.6 倍,是第三大城市姆布吉马伊的5.8 倍;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是第二大城市黑角港口的16.3 倍。

政治权力、制造业、就业、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基本都集中在城市区域里,地域间的平衡基本可以忽略。在刚果(布),由于战争的原因,大量人口从乡村和小城市逃离到大城市,这可以从1997—2000年大都市人口迅速增长看出。

图2-11 1960—2012年中非城市化率(含中非和非洲平均水平)

杜阿拉是喀麦隆的第二大城市,占了11%的全国人口和18.8%的城市人口。罗安达和布拉柴维尔占了15%的全国人口。金沙萨是撒哈拉以南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占了刚果(金)人口的13%,2010年总量达到6 600 万。

此区域的快速增长导致人口统计数据的不真实。获得准确的城市人口数据在中非国家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一些国家,已经十几年没有做过人口调查,很多地方都没有人口统计数据。如在刚果(金),人口统计数据调查已经25年没进行了,金沙萨、卢本巴希、卡南加的城市人口主要根据受教育的人进行推测的。更糟糕的是,从不同数据源获得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例如金沙萨,美国经济和社会调查局的人口是875.4 万,而非洲发展银行估计的人口是1 000 万。除了数字上的不同,城市的范围每个国家的定义也存在差异,因而导致人口统计很难进行。

(5)南部非洲

根据2013年世界银行统计数据,2012年,42.59%的南部非洲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其中3 个国家的城市化率大于50%,包括南非共和国(62.47%)、博茨瓦纳(62.25%)、安哥拉(59.90%);4 个国家的城市化率在30%~40%,包括赞比亚(39.61%)、津巴布韦(39.11%)、纳米比亚(38.96%)、莫桑比克(31.47%);2 个国家的城市化率在20%~30%,包括莱索托(28.3%)和斯威士兰(21.3%)。总体来看,南非的城市化水平较低,仅有1/3 的国家城市化率在50%,其国家间差异较大(表2-18 至表2-20)。

南非地区城市人口直到2012年也没有超过一亿,城市人口增长率总体不断下降,于2010年降到最低,为2.97%。从图2-12 可以看出,直到2005年南非地区的城市化率一直低于整个非洲的平均水平。其中只有南非、博茨瓦纳、安哥拉高于非洲的平均水平。南非共和国一直位于南非的国家城市化率之首。近10年博茨瓦纳紧随南非共和国,城市化率增长速度极快,年平均增长率在5.96%,且在过去50年间,完成城市化基本转变,从1960年的3.06%增长到2012年的62.25%。20世纪60—70年代,南非地区城市化率最低的国家是博茨瓦纳。70—80年代,南非地区城市化率最低的国家是莫桑比克,但近年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其城市化率有很大的提升。1980—2000年,莱索托的城市化率最低,直到2005年莱索托的城市化率超过斯威士兰,但也仅有28.30%,城市化水平较低。

在2000—2010年,南非地区的郊区城市进程加快,达到53.8%。非洲整体郊区城市化率2010—2025 平均每年将以7.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了2025年将超过50%。

表2-18 1960—2012年南非城市人口

表2-19 1960—2012年南非各国城市化率(单位:%)

表2-20 1960—2012年南非各国城市人口(单位:万)

图2-12 1960—2012年南非城市化率(含南非和非洲平均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