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分析供应主体链的随机性

分析供应主体链的随机性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由物流型供应主体自身变化引发供应主体链的随机性上面分析的是由外部环境变化,尤其是战争中的军事打击和突发事件救援中的灾害损毁,导致基础设施损毁,对集成动员供应主体链的动员能力的影响。

分析供应主体链的随机性

上一章已经分析了供应主体的自身供给能力的随机性,在此不再赘述。本章的着眼点不再是单个供应主体的供应能力,而是由一系列供应主体构成的供应主体链整体的供应能力,所以,本章讨论评估供应主体链的动员能力时聚焦供应主体间的链接,也就是以资源流转过程为研究对象。

由供应主体间的链接类型可以看出,供应主体链运行于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链接状态复杂,并且内外部环境多变,因此,整体的供应主体链会表现出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当然,唯其如此,本书才会特别关注其动员能力评估的问题。

1.由外部环境引发供应主体链的随机性

国民经济动员活动主要针对战场、大型及特大型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以及公共卫生事件等,其所处环境与常态下的社会环境相比复杂且多变。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重大突发事件,如2008年发生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等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干运输道路失效及损毁等都会对物流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供应主体间在工序上的前后接续,使得供应主体链的整体运作产生不确定性。这是因为供应主体链各环节间的实质性链接要通过资源实体的流转才能实现。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初期最大的障碍在于通信,灾区的所有交通运输通道统统失效,公路不通、水路也不通,航空设施受损。所以,无论是救灾物资供应链,还是救灾服务链都被外部因素切断了。

在供应主体链表现为复杂网络的情况下,可供选择的链路可能不止一条,有时不会对国民经济动员活动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有时可能对国民经济动员的影响非常巨大。这是在分析供应主体链的动员能力时不得不充分重视的问题。也就是说,外部环境会对供应主体间链接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转效率高低产生影响,并直接影响集成动员的资源保障效率,表现为供应主体链的动员能力降低。

2.由物流型供应主体自身变化引发供应主体链的随机性

上面分析的是由外部环境变化,尤其是战争中的军事打击和突发事件救援中的灾害损毁,导致基础设施损毁,对集成动员供应主体链的动员能力的影响。除此以外,物流型供应主体自身的变化也会引发集成动员供应主体链的随机性,进而影响集成动员供应主体链的动员能力的随机性。

由于供应主体间物料或服务的流转都是要靠物流型供应主体来承担,因此,物流型供应主体的供给能力的变化必然会引发环节链接的变化。每个地区的物流型供应主体的数量、每个物流型供应主体的保障能力都各不相同,一旦面临大规模的国民经济动员任务,就极易因此形成短板,最典型的就是运输车辆数量少、吨位小等,而从别的地区抽调运输车辆需要时间,此时相邻环节物料供给速度降低,必然会降低动员能力。例如,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时,由于供电中断,铁路所有电力牵引机车都无法开动,表现为铁路运输中断,救灾所需的运输能力无法满足需求。为此,国家紧急调拨内燃机车来予以补充,最后从西部调集了内燃机车并自带油料来完成这个任务,但是,这种调度需要时间,备足油料需要时间,内燃机车通过铁路网到位也需要时间。在内燃机车到位之前,南方物流型供应主体的供应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无法满足救灾的需求,从而极大地影响了集成动员供应链的动员能力。(www.daowen.com)

3.由设备设施占用引发供应主体链的随机性

国民经济动员活动的本质是动员国民经济。动员国民经济体系,即通过改变国民经济体系中现存资源的配置来增加应战应急资源的超常规供给能力。但是,理论上国民经济体系不应该存在闲置资源(除非是专门储备的资源),所以,这种调度有时会遭遇设备设施被占有的障碍。如果关键的设备设施被占用,就会导致集成动员供应主体链的运作受阻,从而降低集成动员供应主体链的供给能力。例如,北京需要动员调用挖掘机,但是当地登记在册的挖掘机只有一部分能够马上投入使用,另一部分挖掘机已经被其所有者派往全国各地的工地,不能马上到位。这时候,只能一方面由政府通过行政权限征召这些挖掘机到现场服务,另一方面请求邻近省市予以支援。

不论是哪种措施,在动员刚刚开始的时候设备设施占用都导致了集成动员供应主体链的供应能力下降。而这种动员能力下降又是随机发生的,事先并不了解(除非面对国民经济动员任务,政府及其国民经济动员机构都没有理由干预企业的设备和设施的合理、合法运用,自然也无须了解其动态情况),所以,设备设施占用也是引发集成动员供应主体链随机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4.由环节间匹配引发供应主体链的随机性

集成动员供应主体链是一个在面临国民经济动员任务时临时组建的供应链,它固然以核心供应主体平时的供应链为基础,但如果核心主体平时的供应链能够满足需求,集成动员活动也就简单了,只不过是下达指令,政府采购订货这些例行的操作而已。但本书要讨论的恰恰不是这种可以简单应对的应战应急资源保障活动,而是时限很紧,要求很严,并且可能面临需求跃迁式剧增,甚至原有的供应链遭遇损毁情况下的应战应急资源保障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临时组建全新的应战应急物资供应链,所以,这个供应链环节间的匹配就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通常,按照经济原则组建,按照商业规则运行的供应链都经过了长期磨合、不断调整与持续改进,其运行效率和匹配程度都经受过长期的考验;但临时组建的应战应急资源保障供应链并没有经历过这种磨合、调整与改进,往往会存在匹配上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供应主体链上的各个参与主体间在协同与配合上发生龃龉,无法使供应主体链高效运作,从而降低国民经济动员能力。比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按照国际惯例向日本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但是,中国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居然没有人负责分发,致使中国的援助物资没有及时发挥作用,极大地降低了中国对日本的人道主义援助性应急资源保障能力。从结果来看,这就降低了这次应急资源保障活动的效果,可以认为损害了这次国民经济动员活动所应体现的动员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