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城市引领国外丝路城市治理体系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城市引领国外丝路城市治理体系的地位与作用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中国“丝路城市”的快速稳定发展,为“丝路城市”的整体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同时。因此,中国“丝路城市”应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提升自身在“丝路城市”网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引领“丝路城市”群体发挥沿线经济的核心推进作用。而这些中国城市也应重视以“丝路城市”等新兴城市群体为要素互动节点,推动形成全球范围更为完整的城市互动网络。

中国城市引领国外丝路城市治理体系的地位与作用

(一)中国“丝路城市”是国外丝路城市的核心力量和发展模式引领者

从数量和经济规模上看,中国“丝路城市”无疑是“丝路城市”群体中的领头羊。近年来中国“丝路城市”的快速稳定发展,为“丝路城市”的整体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同时。中国“丝路城市”对于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的关注和实践,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城市的崛起提供了城市发展模式的样板和借鉴。因此,中国“丝路城市”应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提升自身在“丝路城市”网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引领“丝路城市”群体发挥沿线经济的核心推进作用。

(二)中国部分发达城市能够为“丝路城市”发展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中国城市特别是沿海区域城市的发展当前已经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并形成了发展中区域快速城市化的一定模式。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城市层面的政府、企业、银行、学界全面参与“丝路城市”的建设、复兴、发展,将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城市层面落地生根的一个主要抓手。而这一参与将可以是全方位的,是中国资金、技术、管理乃至关于后发地区城市化和城市转型发展理论的“一揽子”综合参与。

(三)中国部分发达城市与“丝路城市”互动有助于共同提升世界城市网络地位

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开放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融入经济全球化之后,中国城市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主要城市已经成为世界城市网络的重要节点以及全球要素的配置区域。这些中国城市的开放式发展道路,对于发展中区域城市提升国际化,提升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丝路城市”通过与这些中国城市的互动,能够充分发挥后者的全球要素配置节点功能以及门户枢纽作用,与发达国家群体建立起多层次的互动体系。而这些中国城市也应重视以“丝路城市”等新兴城市群体为要素互动节点,推动形成全球范围更为完整的城市互动网络。

(四)中国部分发达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够为“丝路城市”提供“绿色发展”样板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丝路城市”面对的普遍问题。中国部分发达城市在经历了快速发展期之后,已普遍意识到低碳、绿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中国部分发达城市对于“绿色城市”“低碳城市”理念的追求与实践,以及在技术、资金、人才、基础设施、制度,及建设、治理手段方面的探索和推进,有助于为“丝路城市”乃至“一带一路”区域的多层次主体提供科学发展样板。同时,这些新兴城市的“绿色发展”道路,也为全球范围的气候和环境治理提供助力,具有全球性意义。

【注释】

[1]UNESCO.Cities alongside the Silk Road s,http://en.unesco.org/silkroad/silk-road-themes/citiesalongside-silk-roads,2015-11-1.

[2]Peter Dicken,Global Shift:Mapping the Changing Contours of the World Economy,The Guilford Press,2007.

[3]John Friedmann,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Development and Change,1986,17:69-83.

[4]21世纪初至今,以拉夫堡大学彼得·泰勒(P.J.Taylor)教授和毕沃斯托克教授(J.V.Beaverstock)为首的“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GaWC Study Group and Network)团队,在世界城市与全球城市静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讨论了城市之间的关系和网络特征,提出“世界城市网络”(world city network)的概念,即一个由枢纽层、节点层、次节点层城市相互连接的城市网络结构。 而世界城市则是这一网络体系中的“全球服务中心”。

[5]Saskia Sassen,Global City:New Yok,London,Tokyo,1991.

[6]United Nations,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14 Revision,CD-ROM Edition,p.xiii,2014.(www.daowen.com)

[7]车效梅:《中东城市化的原因、特点与发展趋势》,《西亚非洲》2004年第6期,第42页。

[8]World Bank,Urban Development Data,http://data.worldbank.org/topic/urban-development.

[9]车效梅:《中东城市化的原因、特点与发展趋势》,《西亚非洲》2004年第6期,第47页。

[10]United Nations,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14 Revision,CD-ROM Edition,2014.

[11]车效梅:《中东城市化的原因、特点与发展趋势》,《西亚非洲》2004年第6期,第43页。

[12]R.Wall,Gulfworld:Corporate Profiles and Networks of Gulf Cities,GaWC Research Bulletin 347,http://www.lboro.ac.uk/gawc/rb/rb347.html.

[13]孔令涛:《2000年的阿拉伯文化之都——利雅得》,《阿拉伯世界》2000年第3期。

[14]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Percentage of Individuals Using the Internet,http://www.itu.int/en/ITU-D/Statistics/Documents/statistics/2015/Individuals_Internet_2000-2014.xls.

[15]车效梅、李晶:《经济全球化与中东大都市的崛起》,《城市问题》2011年第12期。

[16]克里斯托弗·戴维森:《迪拜:脆弱的成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92页。

[17]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伊斯坦布尔经商室:《土耳其境内外国公司数量超2万5千家》,http://istanbul.mofcom.gov.cn/aarticle/jmxw/201009/20100907139195.html,2010-09-14.

[18]张卫景:《迪拜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港的成功经验及特点》,《港口经济》2014年第5期。

[19]王泽壮、李晶、车效梅:《中东过度城市化与社会稳定》,《史学集刊》2011年7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