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全球治理理论创新与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全球治理理论创新与一带一路倡议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充分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对传统全球治理理念的创新,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一带一路”涵盖的对象主要是新兴发展中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这也正是上述“一带一路”中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精神内涵。

中国全球治理理论创新与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充分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对传统全球治理理念的创新,它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一带一路”涵盖的对象主要是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就是说,从主体而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必须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针对全球治理就指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必须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希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更完善,更符合世界生产力发展要求,更有利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2015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中可以看出,随着国际力量对比和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既有的全球治理格局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希望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势必应该提上日程。

不管国际格局如何变化,中国都要始终坚持平等民主、兼容并蓄,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尊重文明多样性,做到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一国的事情由本国人民做主,国际上的事情由各国商量着办。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都要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合作不要对抗,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合理关切。

第二,全球治理的核心在于共商共建共享,不能由一家说了算。2015年9月22日,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主席在接受《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说:全球治理体系是由全球共建共享的,不可能由哪一个国家独自掌握。中国没有这种想法,也不会这样做。中美在全球治理领域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应该共同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这不仅有利于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也有利于双方合作推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在2015年10月的政治局集体学习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继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努力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应该坚持开放精神,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加强相互经济合作,培育全球大市场,完善全球价值链,做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建设者。应该坚持包容精神,推动不同社会制度互容、不同文化文明互鉴、不同发展模式互惠,做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实践者。应该坚持合作精神,继续加强团结,照顾彼此关切,深化务实合作,携手为各国经济谋求增长,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动力。应该坚持共赢精神,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别国利益,做到惠本国、利天下,推动走出一条大国合作共赢、良性互动的路子。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全球治理理念的核心就是:共商、共建、共享。这就意味着,全球治理的事情大家一起商量着办,更加完善的全球治理体系要由大家一起建设,由此产生的成果也将由大家一起分享。这也正是上述“一带一路”中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精神内涵。

第三,如何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是在现有体系的基础上创新完善,还是从头做起?习近平总书记就全球治理体制机制的调整改革说得非常清楚:“这种改革并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创新完善。”对于通往更加完善的全球治理体系的路径,“规则”和“制度”是中国主张的两个关键词。

早在2013年3月,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上,习近平主席就说:不管全球治理体系如何变革,我们都要积极参与,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的和平稳定提供制度保障。2014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进行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重要平台,我们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做参与者、引领者,善于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www.daowen.com)

2015年10月的政治局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说:随着全球性挑战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这不仅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且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不仅事关对发展制高点的争夺,而且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公报中,有这样一句话: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回顾这几年,中国在提升“制度性话语权”方面可以说是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做了许多有成效的工作: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份额和投票权升至第三位,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国成为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成员,“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并取得早期收获,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投入正式运营等。中国在现有国际秩序和体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作出越来越重要的贡献。

第四,加强国际对话与沟通,坚持开放包容,绝不损人利己、以邻为壑。中国先哲老子讲:“大邦者下流。”就是说,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拥有容纳天下百川的胸怀。中国愿意以开放包容心态加强同外界的对话和沟通,虚心倾听世界的声音。中国人民期待时间能够消除各种偏见和误解,也期待外界能够更多地以客观、历史、多维的眼光观察中国,真正认识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中国的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中国将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在处理当代国际关系中贡献中国智慧,贡献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应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五,大力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法制化及合理化。中国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应该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垄断国际事务的想法是落后于时代的,垄断国际事务的行动也肯定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法治化。推动各方在国际关系中遵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用统一适用的规则来明是非、促和平、谋发展。“法者,天下之准绳也。”在国际社会中,国际法律规范应该是共同的准绳,没有只适用他人、不适用自己的法律,也没有只适用自己、不适用他人的法律。法律的适用不能有双重标准。中国应该与世界各国共同维护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各国都应该依法行使权利。中国反对歪曲国际法,反对以“法治”之名行侵害他国正当权益、破坏和平稳定之实。中国应该共同推动国际关系合理化。适应国际力量对比新变化,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体现各方关切和诉求,更好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

第六,坚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国际公平,推动共同发展。维护和弘扬国际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应该提倡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国家发展道路多样化,尊重和维护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的权利,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应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利益,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应该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理念,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加强国际和地区合作,共同应对日益增多的非传统安全威胁。

第七,倡议弘扬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理念。“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展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尊重世界的多元性,“一带一路”建设所覆盖的国家多,民族结构复杂,政治经济制度各不相同,但倡议的实施能够包容和超越种种差异,通过互联互通,加强和推进在诸多领域的经济技术合作;发挥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禀赋优势国家的经济发展潜力;造就沿线国家的整体繁荣。“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需要一个和平的地区环境,并能在实施过程中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和平环境。

第八,倡议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新安全理念,即扩大共同安全,推进合作安全,促进发展安全,增进可持续安全。与强调对抗和安全困境的西方安全观不同,中国强调共同安全,“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与亚洲、非洲和欧洲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一带一路”建设强调开放性与包容性,而非致力于建立具有封闭性、排他性的制度性框架安排。它并非要创建新的合作机制,而是要通过经济促发展,形成从小范围到大规模,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合作安全机制。这种机制并不排斥既有合作机制,而是在肯定和充分利用这些合作机制的基础上创新合作模式,从不同侧面促进合作安全。包括通过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善投资环境,形成良好的经济合作氛围促进各国合作;消除或淡化区域内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创造一个可以保障合作的安全环境;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绑定地区内大国间共同利益,平衡大国间利益冲突,保证合作安全。

发展安全依赖于发达的交通、充足的能源以及安全的金融环境。“一带一路”建设,能够在增进交通安全能源安全与金融安全等方面将中国的新理念落到实处。可持续安全强调安全状态的持久性,是中国外交的目标,也是中国外交新理念的纲领。“一带一路”建设搭建的平台能够以其特性为地区安全提供持久保障,以期最终实现可持续安全。首先,“一带一路”建设不是某几个部门的事情,而是一个合作理念,是一个高举和平与发展旗帜的合作框架,其时空范围大、跨度长、周期长、凸显了其可持续性。其次,从实践的角度看,“一带一路”从提出伊始就坚持国内规划与国外协商并举,现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并仍在推进。最后,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潜力来看,其具有增进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意义。“一带一路”建设一端是最为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一端是最为活跃的亚洲经济圈,沿线各国发展参差不齐,产业结构不同,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且有寻求发展的共同需求,彼此合作的潜力和空间很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