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相关与辅助产业的调查中可以看到,市场商户对于会展、物流两大平台的满意程度比较高,对电商、金融两大平台的满意程度比较低,说明在发展过程中,不同平台对义乌市场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进一步分析问卷我们发现,市场商户对于会展和物流发展的认可度较高,说明他们在这两大平台中受益较明显。
(1)会展平台稳步发展
以下是我们对4家商户进行的会展感受度的调查,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家进行相关情况介绍:
商户F:该商户是义乌市场生产销售体育用品的大厂商,会展参与度比较高,曾参与过广交会等国家级会展,并且商城集团多次推荐该商户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加国际级会展。该商户表示会展带给他扩展海外市场的机会并提供较为稳定的客源。
商户G:该商户销售眼镜用品14年,并未参加过任何会展,原因在于其以代销为主,不具备会展上直接敲定订单的资质,他认为没有必要且没有能力去参加会展。
在义乌举办规模和影响力都大的会展是很多商户的诉求。再加上政府和商城集团对于商户参与会展的支持,如报销会展摊位费或者直接组织较大规模的厂商团体出国参展等举措都进一步推动会展业的发展。但我们也发现,虽然义乌每年都举办各类会展,但受益的一般都是厂商,而以代销为主的商户在会展上的受益相对较少。由于代销商户本身的价格偏高、产品种类较为局限,他们认为在会展上的竞争新优势较弱,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他们不具备生产能力,厂商要有与客户能现场敲下订单的资质才可以在会展上寻找可以建立合作关系的客户,因此会展与该类商家的匹配度很低,这与会展贸易的特性有关。总体上,市场商户对义乌政府和商城集团的办展能力和扶持力度反响较好。
(2)物流平台支撑作用显著
如图9-4所示,我们从物流成本、物流操作和物流运输速度三方面针对商户进行了物流满意度调查。可以发现,大多数商户对于物流的整体满意程度偏高,极少数(不超过20%)商户对物流持不满意态度。
图9-4 商户对物流的满意度调查
(3)电商运营能力尚有欠缺
在电商方面,义乌本地电商平台义乌购仍是最主要的入驻平台,其次为阿里巴巴和敦煌网。
我们找到4家商户进行深度访谈,选取了2家进行详细分析:
商户H:该商户经营纽扣实体批发有16年,从2015年开始从事电商方面的业务。入驻了义乌购和阿里巴巴两个电商平台,但主要业务活动的展开还是在阿里巴巴平台上,主要原因在于阿里巴巴的影响力比较大,客户源比较多,而义乌购成交量较低,起到的多是展示功能,并且从2016年开始义乌购要收取1000元的平台维护费用,这其实导致了一部分虚挂在该网站上的店铺关闭。
商户I:该商户经营拉链批发21年,入驻义乌购3年,并未进行实际操作,但存在客户从义乌购上得知经营信息而到实体店铺考察并建立合作关系的情况。该商户表示不做电商的原因有二:一是拉链等辅料不适合直接线上订货,需要来样定制的情况较多;二是该商户为家庭经营,商户本人没有运营电商平台的能力,花钱雇人则成本太高。(www.daowen.com)
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的义乌市场商户没有入驻电商平台的原因有:377名商户表示“没有技术操作电子商务平台”,占总商户近四成(2016年数据);246名商户表示“没有精力”是阻碍其入驻电商平台的主要原因。
电商是在此次调研中问题反馈最多的。随着全世界范围内互联网高速发展、网民数量不断增加,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及交易规模也在不断提升。
由于义乌市场本身就是一个以“实体批发”见长的市场,它将所有同类商铺集聚到一个区域,并划区分行业分类经营,同时市场内的商品又涵盖了多个种类产品,可以说,义乌市场就像是一个实体的“网上购物平台”,已经拥有了可以与电商相当的低交易成本能力。电商发展对于商户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一方面,部分商家率先学习电商运营技术,在实体经济下行的今天又找到了新利润增长点;另一方面,从我们的调查来看,目前义乌市场上的商户负责人普遍年龄在45岁以上,在接受访谈的27家商户负责人中,愿意继承家业的年轻人只有5位,老一辈商户负责人对新兴事物的接受学习能力比较弱且没有更多精力从事电商运营,而拥有学习新事物能力的后代却不愿意继承家业,导致商户大多继续坚守实体批发,少有运营线上销售。这也是义乌市场一个特殊的现象,并且在未来几年这样的问题会更加突出。
根据敦煌网发布的《2016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B2B)发展报告》显示,中国跨境电商行业整体发展迅猛,2016年整体交易规模达到6.3万亿元。广东、浙江和福建三省在跨境电商规模指数中位列前三,订单数和交易额占比均超过90%。东盟地区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潜力巨大。义乌市场作为中国出口贸易的主力军之一,应当适时抓住政策提供的五大支持[2],联动杭州、宁波等跨境电商试点,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与沿线国家的互通有无,拓宽跨境电商市场,增强跨境电商带来的发展效用。
(4)金融发展水平亟待加强
针对商户对金融平台的感受度,我们又对4家商户进行了访谈,以下是2家代表性商户的情况:
商户J:该商户主营玩具类商品,很少向金融机构贷款。他表示由于和上游供货商、下游代销商合作长达10年之久,货款的结算时间可根据上下游企业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不存在资金紧缺现象。
商户K:该商户经营工艺品类商品,有过多次向金融机构贷款的经历。他表示由于自己拥有厂房和店铺,可采用抵押贷款,较为便利,总体资金缺失情况不多。
义乌商贸十分发达,但是金融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在对商户的访谈中我们发现,义乌商户基本上都采用现金结算,这成了义乌市场的一个惯例。商户在与外贸公司合作时,外贸公司会在结算国际货款之前将订货款结清。厂商难免会有资金周转困难的时候,但是由于生产商与原材料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较为稳固,许多厂商之间采用约定俗成的赊账方式进行交易。反而是一些较大的厂商对资金的需求会比较大,他们会采用抵押厂房或店铺的方式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从我们的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64%的商户选择银行贷款,23%的商户选择民间借贷,银行贷款仍是最主要的方式。
这与义乌市场以组织结构简单、经营规模较小、经营对象单一的中小微企业为主有关。股权融资对资本要求高,要求向社会公众披露公司信息。而民间借贷利率高、风险大。因此,银行贷款就成了义乌市场商户最先考虑的融资途径。但我们也发现,愿意为商户提供贷款的银行以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调研问卷显示,2016年,453家商户表示其贷款来源于城市商业银行,374家商户表示通过农村信用社进行贷款。通过外资银行贷款的商户占比不到1%。
虽然义乌政府鼓励各类银行加强对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推进金融专项改革,但由于民营企业的信用问题、两者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等,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出于降低风险的考虑,对民营企业发放贷款的比例低,也导致义乌市场中的商户只能通过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进行银行贷款,这限制了商户的贷款途径和贷款金额,从侧面体现了义乌市场商户贷款难问题。
综合来看,义乌市场中商户的融资渠道较为单一、银行贷款要求高和融资难依旧是重要问题。此外,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在金融发展方面缺少金融创新,供需不匹配,缺乏针对义乌市场商户特点的金融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