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义乌国际化演进路径:从小商品城到贸易改革先行期

义乌国际化演进路径:从小商品城到贸易改革先行期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1978年底,义乌共有5万多人从事“鸡毛换糖”活动。到1991年底,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成交额达10.25亿元,成交额首次列全国各大市场榜首,基本确立了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地位。1991年底,义乌托运行业货运线路已达全国160多个大中城市。1993年12月28日,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成功实现了“管办分离”。义乌市场已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采购基地。

义乌国际化演进路径:从小商品城到贸易改革先行期

义乌市人民政府在2005年9月由市场贸易发展局发布的《义乌市场发展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报告中,分析了义乌市场发展历程,认为义乌市场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是探索起步阶段(1979—1984年)。由于受人多地少、资源贫乏的制约,义乌人民历来“重商业、善经营”,这使义乌积淀了深厚的商业文化传统。早在明末清初,每到农闲,大批农民就从事走村串巷的“鸡毛换糖”的原始商业活动。到1978年底,义乌共有5万多人从事“鸡毛换糖”活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点燃了义乌人从商的“星星之火”。随着“鸡毛换糖”的深入开展,大量的针头线脑类日常小百货成为交换对象,这就产生了一批为“鸡毛换糖”提供小百货的人员。1979年11月,义乌恢复传统集市,为“鸡毛换糖”提供小百货。自发形成的市场在“廿三里”最先出现。随后,由于经营者增多,1980年开始在稠城北门街和湖清门一带形成小规模市场。但此时的市场经营者大多出售自产自销的小玩意儿,如铁皮喇叭、鸡毛掸子、板刷和围裙等;也有少部分设法从厂家直接购进针、线、文具用品及小气球等,服务对象以从事“鸡毛换糖”的人员为主。1982年,义乌县委、县政府通过对几年来“鸡毛换糖”现象禁而不止、反而愈演愈烈的局面进行深入调研,认为“鸡毛换糖”是义乌特有的现象,是发展经济、改善百姓生活的好方式,并及时、果断地提出了“四个允许”,即允许农民进城经商、允许开放城乡集贸市场、允许长途贩运、允许多渠道竞争,鼓励和引导农民进入流通领域。1982年9月,义乌县委、县政府顺应群众意愿,在县前街、湖清门一带正式开放了第一代小商品市场——“稠城小百货市场”。1984年12月,第二代市场也投入使用,市场影响范围扩大到邻近县市及省内部分地区。1984年,义乌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兴商建县”战略,“市场先发效应”至此发端。

二是快速发展阶段(1985—1991年)。在“兴商建县”发展战略推动下,义乌市场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到1991年底,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成交额达10.25亿元,成交额首次列全国各大市场榜首,基本确立了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地位。在这个阶段,市场性质由区域性市场向全国性市场转变,市场管理由无序向有序转变,市场主体由单元向多元转变。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开创性地实施“划行归市”,促进了商品经营的系列化和生产的专业化;适时提出了市场管理新思路,即“先繁荣后规范,先搞活后管住,查处后加引导”;实行了“三级管理、台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即把工商管理体系分为服务台、交易区、管理处三级)。此时,义乌市场的商品不但辐射到全国各大中城市及广大农村,而且通过边贸,将部分商品出口到国外。1991年底,义乌托运行业货运线路已达全国160多个大中城市。中俄中越、中缅边境,也都有义乌人在从事外贸经商。此时,义乌市场经营主体发生了质变,由农民为主扩大到部分城市市民、工人,以及刚出校门的学生,还有众多企业里负责营销的员工。据1991年底的统计,义乌市场经营主体中,本市的占80%,外县市人员约占20%。

三是拓展提升阶段(1992—2001年)。随着义乌第四代篁园市场和宾王市场的建成营业,市场组织机构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市场形态向大型室内交易发展,市场类型向集散型与产地型相结合的方向发展。1993年12月28日,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股份有限公司(后简称“小商品城”)成立,成功实现了“管办分离”。2002年5月9日,小商品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掀开了市场发展的崭新一页。在一些集散型批发市场日渐萎缩的形势下,义乌市委、市政府于1995年及时做出战略决策,提出并实施“以商促工、工商联动”战略,引导商业资本向工业领域转移,既极大地推动了小商品加工业的发展,又进一步夯实了市场的产业支撑。与此同时,通过积极引进名牌、“品牌进市场”,市场经营层次有了明显提高。市场内总经销、总代理的经营户达3 000余家,约占全部经营户的13%。商品流通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开始起步。到2002年底,义乌市场日均客流量达15万人次,由义乌兴办或合办的义乌市场的分市场和配送中心已达18个,商品辐射全国各地及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本确立了全国小商品流通中心的地位。电话、传真、在线等新的交易手段不断涌现,交易行为逐步向“订单”交易发展。(www.daowen.com)

四是国际化发展阶段(2002—2018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商贸城的投入使用,为义乌市场转型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标志着义乌市场进入了现代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新发展期。一方面,境外采购商、外企驻义乌商务机构大幅增加,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涉外机构日益健全,直接推动了入世后专业市场的外贸增长,加速了义乌市场与国际的接轨进程。2005年,已有逾65%的市场经营户承接外贸业务,出口市场逐渐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延拓,2004年欧美市场的出口额已占全部外贸额的44%。义乌市场已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采购基地。另一方面,区域主导产业蓬勃发展,有力地提升了产业支撑力。2015年,义乌有各类工业企业1.6万家,形成了十六大优势行业,培育了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颇具市场竞争力的“单打冠军”,如义乌拥有的先进袜机、无缝内衣织机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同时,市场的持续繁荣,也带动了现代物流、会展经济、购物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国际物流企业、传统仓储运输企业和新兴专业化物流企业为主体的物流业快速发展,“中国小商品数字城”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会员数量最多的商品市场商务网站。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以下简称“义博会”)经历10年培育发展,已成为继广交会、华交会后国内第三大贸易类专业展会,同时也涌现出五金展、玩具展、袜机展、饰品节、义乌论坛等一批固定展会。购物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2004年突破300万人次。

如果从市场国际化的视角分析,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是义乌市场国际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以市场境外经营主体进场采购,到境外经营主体进场设摊采购,形成对外贸易交易平台为标志。其主要特点是:在市场经营系统方面,一些国外客商直接到专业批发市场采购商品,市场经营户从原来的纯国内经营拓展为国内经营与零星商品出口并立;在专业批发市场内设置专门的商位,一些外商入内设摊。在市场服务系统方面,为专业批发市场对外经济贸易配套的服务设施逐步建立起来。在市场管理系统方面,专业批发市场经营管理者开始留意这种国际化经营的走向,走国际化专业批发市场发展道路。所以,义乌市场的国际贸易改革是一个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和自身国际竞争力提高的渐进发展过程。它基本上沿着“从立足本地全国经营,到内向国际化,最终实现外向国际化”的发展路径,实现从国内经营到国际化发展的转型。

在中国经济国际化的背景下,小商品城积极培育、提升现代市场经营业态,努力拓展国际贸易空间,专业市场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性小商品采购和货源出口基地之一。作为中国最大的专业市场的小商品城,国际化发端早,发展迅猛。1982年,义乌小商品市场创办后,就有一些义乌市场的商品通过边境贸易进入俄罗斯等国外市场,但这种外贸经营只是偶然性的和零星的,真正国际化发展则始于1991年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商人到义乌采购商品。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国际化,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小商品城国际化发展全面提速,其经营活动超越国界,渐渐融入国际经济,开始从地区性传统型的纯国内批发市场向国际性开放型的商品流通中心发展。1998年,义乌外贸出口额仅为2 285万美元,但2003年达到73 389万美元,年均增长200.1%。境外驻义乌机构达到648家,常驻外商约8 000人,市场商品辐射到212个国家和地区。此后,联合国难民署、家乐福亚洲总部先后在义乌设立了采购中心。义乌市场被联合国与世界银行评定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