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外向国际化经营模式的优化方式

外向国际化经营模式的优化方式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种是“外向国际化经营”模式,这是专业市场发展的高级阶段。它的国际化实质上是市场商品、市场经营主体和市场公司“三位一体”的国际化。义乌专业市场国际化发展同样呈现出上述路径嬗变特征。但专业市场内向国际化经营模式,对广大经营户来说,具有交易方式简便、费用低等有限风险特征,大大降低了市场经营户开展国际贸易的门槛。正缘于此,内向国际化经营模式成了中国专业市场国际化经营的最基本模式。

外向国际化经营模式的优化方式

第四种是“外向国际化经营”模式,这是专业市场发展的高级阶段。内向国际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进入外向国际化。在这一阶段,国内专业市场与世界各地小商品生产、购销网络对接,最终形成“卖全球、买全球”,具有小商品经营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性小商品中心。它的国际化实质上是市场商品、市场经营主体和市场公司“三位一体”的国际化。这种经营模式要求整个专业市场的系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国际竞争力。2000年,义乌华丰实业公司在南非投资210万美元,组建南非中华门商业中心有限公司,经营“中华门”市场,但投资效果一般,究其原因就是专业市场的综合国际竞争力不强。

在上述四种模式中,“内向国际化经营”模式和“外向国际化经营”模式是专业市场国际化的主要模式。从国际化的发展过程来看,专业市场一般从内向国际化向外向国际化发展。内向国际化是外向国际化的基础和条件,外向国际化是内向国际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义乌专业市场国际化发展同样呈现出上述路径嬗变特征。(www.daowen.com)

专业市场系统一般由经营系统、管理系统和服务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如上所述,专业市场国际化具体表现为市场经营国际化、市场管理国际化和市场服务国际化,专业市场国际竞争力从市场经营、市场管理和市场服务得以体现。市场经营系统国际化是专业市场国际化的核心,对专业市场国际化的模式和进程起决定性作用。现有专业市场国际化实践表明,专业市场内部三大系统的国际化发展并不是同步的。在专业市场经营系统内部,市场经营商品和市场经营主体的国际化发展水平也不尽一致,往往是市场经营商品的国际化水平高于市场经营主体的国际化水平。这种国际化特点也决定了现阶段内向国际化经营模式成为中国专业市场国际化的最基本模式。这源于当前中国专业市场的经营系统中,市场经营商品已经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受市场经营主体的自身国际经营能力不强的掣肘,难以到国外开展经营活动。但专业市场内向国际化经营模式,对广大经营户来说,具有交易方式简便、费用低等有限风险特征,大大降低了市场经营户开展国际贸易的门槛。作为义乌国际化经营模式市场的范式要义,典型的专业市场对外贸易的过程是:第一步,国外客户(往往在当地外贸代理的陪同下)实地查看商品,进行询价;第二步,通过当面洽谈方式,同市场商户磋商交易;第三步,当一方的发盘被另一方接受后,交易达成,签订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口头或者书面);第四步,卖方按买卖合同的规定,交货到指定的仓库,买方付款(往往是人民币)。这种交易是现金结算的现货交易,从本质上看,具备实际交货EXW(Ex Works工厂交货)合同的基本特征。采取EXW合同成交,对出口商来说,其承担的风险、责任及费用都是最小的,价格也是最低的。这种外贸出口交易方式简便,费用风险与国内贸易区别不大,极大地降低了市场经营户开展国际贸易的门槛。正缘于此,内向国际化经营模式成了中国专业市场国际化经营的最基本模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