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国际贸易改革双重背景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建设与改革开放的进程相互交织,构成了中国国际贸易改革的市场范式依托,集中体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引致下的市场范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动态嬗变的历史过程,以此为依托,市场机制的建构也凸显出市场过程的经济内涵。正如柯兹纳(1992)所述,在奥地利学派视域下,市场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对经济主体交换利益机会的企业家搜索—匹配过程,而不仅仅属于静态的时点均衡范畴,市场过程强调市场对均衡这一趋势的收敛,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对企业家对于经济机理中市场不完全或者市场非集约化资源配置的搜索—匹配。企业家精神的市场发现与基于微观市场过程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构成了中国国际贸易改革的市场依托范畴。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构想,党的十四大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而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1993—2002年)勾勒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厘清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界别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区别于一般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核心特征,实施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所有制结构改革,扩大了市场参与主体的范围,进一步盘活了市场主体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2003—2016年),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阶段,这一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基础上,如何破解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瓶颈与发展路径桎梏问题。我国政府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思路,先后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改革举措。(www.daowen.com)
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这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进入了习近平新时代,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一方面,国内面临现有资源配置体系下有效供给不足与经济增长方式亟待优化的历史诘问;另一方面,逆全球化进程突出,贸易壁垒以多样化的形式出现,经济全球化面临全球政治经济治理机制寡头化、单边化趋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并非万能的“上帝之手”。一是市场的自发调节具有盲目性。在市场经济中,资源依据价值规律、供求关系自发调节,但由于信息传递的滞后和个人理性的局限,这种自发调节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二是市场自身无法克服“外部性”。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类经济活动以成本收益为原则,缺乏明确成本收益主体的公共产品不会凭空产生。三是市场无法兼顾效率与公平。市场经济崇尚自由竞争、优胜劣汰,“马太效应”所导致的“强者恒强,弱者恒弱”,会让自由竞争最终走向自己的反面,形成垄断。同时,也会导致社会两极分化、贫富差距加大,与社会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相背离。可见,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并不能包打天下。当“市场失灵”的时候,就需要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还指出,“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在这一背景下,党中央先后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一带一路”倡议,力求妥善处理在现有资源配置体系下有效供给不足与经济增长方式间的问题,有效应对逆全球化下,全球政治经济治理体系的新常态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为中国的国际贸易改革及义乌国际贸易改革提出了一个新的历史情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