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总平面布置策略:优先考虑业务关系密切的部门相邻布置

总平面布置策略:优先考虑业务关系密切的部门相邻布置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进行总平面布置时,优先考虑生产运作系统内不同部门之间的位置关系,业务关系密切的部门相邻布置。

总平面布置策略:优先考虑业务关系密切的部门相邻布置

据统计,纺织业原料入厂后,从入库存放开始,经过领料、厂内运输、车间内各个工序的运送,直到成品入库,发生搬运费占总成本的5% ~8%;另外有关工作人员因工作需要到其他部门处理事务,走路需要占用很多劳动时间,厂区布置得合理,可以减少搬运成本和劳动时间。

(一)纺织企业设施布置的基本要求

生产工厂的总的平面布置,对各相关部门、工作单位以及各种物资设施( 如车间、仓库、设备、工作中心等) 进行合理布置与安排,使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确保生产运作高效、安全、流畅,具体要求如下。

1.经济性 要求工厂的每一组成部分的位置安排能保证生产工艺流程的畅通和便利,有利于缩短生产周期和降低物流费用。如物料的单一流向,最小的物流距离,最少的装卸搬运次数,进出方便,通道、道路畅通等。

2.保证工艺流程( 信息) 畅通,物流有序( 工艺性) 设施布置服从于生产工艺流程的需要,不要交叉迂回,造成物流和生产秩序混乱。

3.安全、舒适、美观 一是建筑防火规范,人员可紧急疏散;二是要保证工人在车间工作的舒适;三是要易于纺织生产过程现场的管理和生产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

4.有利于沟通与协作 就是做到相关部门和单位沟通协作方便、快捷。

5.兼顾生产运作的独立性与相关性 以生产车间和部门为工作单位进行平面布置。

6.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条件 在进行工厂平面布置时,不仅要考虑厂内运输路线的合理布置,还要研究厂内运输如何与厂外运输之间的衔接问题。要利用厂区所在地,如城市现有的运输条件,满足厂内物流的需要,避免货运路线和人流路线相交叉,并要远离易产生火警和水患的位置。

7.留有发展余地 在平面布置时,需为投入生产后设备的调整和生产能力的调整留有扩建余地,以提高投产后的生产柔性。如纺纱厂的平面布置,正确的布置如图2-2 所示,原棉分级室靠近原棉仓库,纱经成品打包要靠近成品仓库,各车间相对独立,相关车间相连,物流如箭头所示方向,按纺纱工序流程有秩流动力,实现物流路线最短。错误的布置如图2-3 所示。

图2-2 正确的纺纱厂平面布置

图2-3 错误的纺纱厂平面布置

(二)纺织企业总平面布置应考虑的因素

1.主导风向 锅炉污水处理设施要放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口,以免锅炉的粉尘和污水的气味影响生产车间的空气调节,进而影响工人工作的舒适性和产品质量。

2.主厂房方位 若采用锯齿形厂房形式时,主厂房的方位要根据厂房所在的经纬度进行主厂房方位选择,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保证生产车间光照自然柔和,阳光不能直接射进,否则容易造成操作工视觉疲劳。

3.厂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 厂区地形地貌要满足厂房布置合理的要求,如厂房外形应尽可能简单,若为矩形场地,长宽比一般控制在1∶ 1.5 之内,较经济合理;地形满足条件则有利于车间布置、运输联系及场地排水;一般情况下,以自然地形坡度不大于5‰,丘陵坡地不大于40‰,山区建厂不超过60‰为宜;考虑高温、高湿、云雾、风沙和雷击地区对生产的不良影响;考虑冰冻天气对建筑物基础和地下管线铺设的影响;水文地质要考虑地下水位最好低于地下室和地下构筑物的深度;地下水对建筑基础最好无侵蚀性和蓄水层水量。工程地质,应避开发震断层和基本烈度高于九度地震区,泥石流滑坡流沙溶洞等危害地段,以及较厚的三级自重湿陷性黄土、新近堆积黄土、一级膨胀土等地质恶劣区;应避开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采空区以及古井、古墓、坑穴密集的地区,场地地基承载力一般应不低于0.1MPa;厂址不应选择在不能确保安全的水库下游与防洪堤附近。(www.daowen.com)

4.交通运输 根据工厂运货量、物料性质、外部运输条件、运输距离等因素合理确定采用的运输方式( 铁路、公路、水运、空运) ;运输路线应最短,方便,工程量小,经济合理。

5.能源供应、供水、排水等条件 能源供应应靠近热电供应地点,所需电力、蒸汽等应有可靠来源,自备锅炉房和煤气站时,宜靠近燃料供应地,品质应符合要求;靠近水源,保证供水的可靠性,并符合生产对水质、水量、水温的要求,污水便于排入城市地下水系统。

6.城市规划 配合城市建设,宜靠近现有城市,以便利用城市已有的公共设施。

7.防火、安全及环保要求 工厂与工厂之间,工厂与居住区之间,必须满足现行防火、安全、卫生、环保各项有关规定,必须满足人对水、电源的要求。

8.节约用地 尽量使厂房设计和生产机器布局合理,以节约用地面积。

(三)纺织企业总平面布置的基本步骤

1.确定原则 确定总平面布置的原则和需要达到的目标。

2.确定构成单位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单位构成主要有生产技术准备部门、基本生产部门、辅助生产部门、生产服务部门、附属生产部门、行政管理部门、生活服务部门。

3.收集资料 明确企业各个生产经营单位对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和约束条件等。

4.拟定备选方案 拟定多个备选方案,按比例绘制初步设计规范的草图。

5.方案决策 对各个备选方案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比较,选定最终方案。

6.方案实施 编制方案实施计划并贯彻落实。

(四)纺织企业总平面布置的方法

1.物料流量法 在进行总平面布置时,要使生产过程的物流流动畅通无阻,经济合理,物流费用最小。具体的做法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 根据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确定物料在生产运作过程中总的流动方向,并绘制物料流向图。

(2) 分析单位时间内各单位之间的物料运量,绘制物料运量表。

(3) 相邻工序靠近布置。

2.生产活动相关图法 这种方法是借助于图解,根据各单位之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进行工厂总平面布置。在进行总平面布置时,优先考虑生产运作系统内不同部门之间的位置关系,业务关系密切的部门相邻布置。一般来说,生产活动相关图法经常用在行政管理部门的平面布置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