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风险关键点的特征,本部分以农产品产业链优化模型中的“风险防控”要素为视角,结合我国经济、政治等省情,针对风控增值模块的功能,完善农产品全产业链增值风险规避与风险预警系统,促进风险损失降低,提升风险应对能力,提升全产业链增值。
1.完善农产品全产业链风险规避制度
粮食类产品消费的基础性决定了农产品全产业链属于风险规避型产业链。基于前文对我国农产品全产业链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可知其风险关键点主要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与技术风险。通过对这些关键风险点的防控,可以提高农产品全产业链风险辨析的准确性,以便衡量当前的风险级别,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提升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与柔性。通过设置全产业链增值风险控制专属部门,赋予专业部门对相关业务进行初步监管与适当越级及时汇报的权限,划清风险管理的红线,促进全产业链各个核心环节的整体联动和有效制衡,促进各个核心环节的整体联动和有效制衡,为我国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增值提供安全与质量保障。此外,应构建农产品全产业链风险规避制度,主要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共担制度。主要由政府和核心企业主导,利用价格保护、农业保险、风险基金等,对于全产业链潜在的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等进行防范,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2.实施农产品全产业链的风险预警监管体系
我国农产品全产业链风险预警管理体系的组成内容主要包括数据收集、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风险分析、风险处理以及动态监测数据库5个子系统。通过5个子系统构建生产、运输、贮存、处置环节的环境风险监测预警网络,建设“能定位、能查询、能跟踪、能预警、能考核”的全过程信息化监管体系。第一,数据收集子系统是风险预警系统的基础,主要结合系统工程理论与风险预警原理,全面收集和整理我国农产品全产业链所处的外围环境信息与产业链的内部信息,包括国际国内政策格局、转型时期经济形势、社会文化、国内外市场竞争等相关信息,并挖掘农产品产业发展特点与规律。完善环境风险源、敏感目标、环境应急能力及环境应急预案等数据库。第二,风险预警指标识别子系统是预警系统的核心,可以通过我国农产品全产业链风险识别指标来构建风险预警的二级指标体系。从农产品全产业链风险的不同基本面,赋予二级指标不同的权重,并根据风险指标本身的特点和分类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通过集合整体指标来反应全产业链风险发生的概率,为产业链风险的预警提供标准[20]。第三,风险分析子系统是预警系统的关键,具有风险监测与诊断功能,一般可以用单级或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来测算与分析。通过构建模糊评价矩阵,用向量模糊算法得出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以此识别农产品全产业链此刻状态为高风险、中等风险还是低风险,以预警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异常情况。高风险状态一旦出现,迅速根据指标体系判定风险来源属于哪类一级指标,并细化分析出哪类二级指标,最终规避该指标所对应的风险因素。
此外,风险处理子系统是农产品全产业链预警系统的目标,可以经过分析给出预警预案与应急措施。通过风险分析子系统对各子系统发出预警信号,提出关键风险点预警方案、应急计划与补救措施[21]。对农产品全产业链可能遇到的重大风险,损失尽可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并需要制定改进方案以改善产业链薄弱环节的运作,避免同类风险的重复出现;最后,风险动态监测子系统是整个农产品全产业链预警系统的样本信息方案储存库,存储了数以万计的方案样本信息。该系统必须具有长效性,并需要伴随我国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发展而不断刷新、不断升级。当某项指标达到临界点,对整体增值起到负影响的时候,系统预警平台就会发出信号,相关环节需要根据预案进行一定的干预与改善,以提高农产品全产业链的抗干扰能力与风险抵御能力,促进整体产业链的价值增值。
[1]米松华.我国低碳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
[2]寇光涛,卢凤君,王文海.新常态下农业产业链整合的路径模式与共生机制[J].现代经济探讨,2016(09):88—92.
[3]马香品.互联网金融要警惕哪些风险[J].人民论坛,2018(23):94—95.
[4]郭晓鸣,张克俊,虞洪,高杰,周小娟,苏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认识与道路选择[J].农村经济,2018(01):11—20.
[5]冯华,陈亚琦.平台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时空契合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6(03):99—113.
[6]孟萍莉,董葆茗.“互联网+”背景下农业产业链中关键链环的析取与升级[J].农业经济,2019(11):20—21.
[7]史朝阳.“互联网+”和供给侧改革下现代农业产业模式及路径[J].科技和产业,2019,19(11):68—72.
[8]张士杰,张家榕.推动我国粮食全产业链发展的思考[J].中国粮食经济,2019(07):72—74.(www.daowen.com)
[9]张士敏.物联网在水稻区域试验信息采集中的应用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9(01):214—217.
[10]王昊,陈香红.精准扶贫视角下稻米产业的文化营销方式研究——以吉林省柳河县为例[J].现代交际,2019(14):50—51.
[11]耿士威,罗剑朝.农户参与农业产业链融资意愿研究——基于农户收入差距的视角[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06):67—71.
[12]唐晓东.黑龙江省稻米物流效率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9(06).
[13]李由甲.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2017(03):6—8.
[14]刘芳林.盘锦稻蟹综合种养技术对农业全产业链构建的启示[J].农业经济,2019(08):13—14.
[15]李慧.全产业链理论视角下农村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研究[J].农业经济,2018(07):9—11.
[16]李隆玲,田甜,武拉平.节本补贴:农业高成本的对策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6(02):42—45.
[17]杨光,梁玲.绿色全产业链视角下农村创新创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界,2018(04):89—96.
[18]段禄峰.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研究[J].世界农业,2015(12):202—206.
[19]唐华俊.新形势下中国粮食自给战略[J].农业经济问题,2014(02).
[20]刘永胜,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21]吴清华,高峰,冯中朝.中国油菜产业风险预警研究——基于BP神经网[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0(04):29—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