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金川铜镍矿的发现与报矿历程

金川铜镍矿的发现与报矿历程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含铜的孔雀石标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现和拣到的。他们是来了解白家咀铜矿点一事,我先向他们叙述了发现矿石的经过,并立即乘车带领他们到了矿点,将孔雀石发现的地点和含矿岩脉分布情况一一作了介绍,他们立即采集了标本,当时天色已晚,我们在矿点没有久留,等回到驻地时天已黑了。随后,祁连山地质队在白家咀一带开展了镍铜矿的勘探工作。

1955年,西北煤田地质局为了加快河西地区的找煤进程,在永昌成立了一四五煤田地质勘探队,先后在本县境内的庙儿沟、红山窑、马营沟、马家湾、毛卜拉等地进行煤田普查勘探工作。

1956年,我国核工业崛起,国家急需铀矿资源,根据上级指示,我们队在进行煤田地质普查和勘探的同时,附带寻找铀矿,并于1957年4月成立了放射性测量找铀矿小组。当时此项工作需保密,便用“顺便普查小组”(简称“顺普小组”)代称,由地质科科长王瑞龙同志负责此项工作。当时顺普小组成员只有辛书祥、孟志坤(经二机部专门短期培训的物探操作员)和王振秀三位同志。

1957年,我们队除了在马家湾、毛卜拉等地继续进行煤田勘探工作外,又组成一个普查组到河西堡、宁远堡一带进行地质普查,顺普小组也跟随该组在这一带进行地面放射性测量找铀矿。首先我们在宁远堡的东山(杨家大山)和西山(龙首山)白家咀一带的变质岩和花岗岩中发现了大量的铀矿异常点,并采集了标本,经核工业部属的一八二队化验分析含铀品位较高。

1958年,我们队对宁远堡一带找铀矿工作作了进一步安排,下达了具体工作量:即地面工作从白家咀沿山边向西7公里范围内每隔100 米布置一条穿越西山地面放射性测量路线,进一步加密地面放射性测量找铀(金川矿区在我组工作范围之内);对已发现的铀矿异常点通过槽探和巷探作进一步勘探,了解深部的情况;并完成工作区内万分之一地质填图。人员配备上也加强了,顺普小组由原来三人增加到七人,除物探操作员外又配备了地质、测量人员。小组具体工作人员有:组长辛书祥、孟志坤(物探操作员)、组员王炳旭、王振秀(物探操作员)、唐东福(地质)、郭春山(地质)、王汝轶(测量)。

宁远堡地区的找铀普查野外工作于1958年10 月底结束,小组共完成地面放射性路线测量260多公里,巷探13 米,槽探248立方米,作剖面5条(长10公里),采集分析样品39个,完成万分之一地质填图工作。

1958年6 月初的一天,我在布置和检查西山槽探工作时,在白家咀西边的一个山沟里拣到了一块含铜的孔雀石标本(根据岩性当时定为辉绿岩),当天收工后和郭春山同志谈论了此事,后来郭春山同志在跑地面路线时也发现了此种矿石,我们在地面又进行了追索,发现含孔雀石的辉绿岩是一条岩脉,地面有明显的出露,但由于风化、破碎,地表出露的辉绿岩中孔雀石并不多见。(www.daowen.com)

我和郭春山同志同毕业于西安西北煤田地质局职工学校,学习了一年煤田地质专业,1957年3 月初分配到一四五队。我在毛卜拉勘探区搞了一年煤田地质工作,接触的地层都是沉积岩,1958年我刚到宁远堡一带工作,接触到的变质岩、火成岩岩性十分复杂,有些岩石还叫不出准确的名字。因此,在野外每天总要多打点各种各样的岩石标本,进行对比、鉴别。含铜的孔雀石标本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现和拣到的。当时正值“全民找矿”“大炼钢铁”之际,又联想到1957年我队普查组在河西堡东大山工作时发现了东大山铁矿,推测白家咀可能有铜矿。我们便将孔雀石标本拿回队部,交给地质科王瑞龙同志,并汇报了情况。当时我队地质科技术员廖柏荣同志被抽调到永昌县工交部帮助地方工作,由廖柏荣同志把矿石标本转交给永昌县党政机关。后来在填制万分之一地质图时把含铜的基性岩脉填入图中并且在编写的宁远堡顺普工作报告中“其他有益矿产”一节,对白家咀铜矿作了概略说明。

1958年10 月7日,我们刚从野外收工回到驻地(宁远堡乡政府),已是下午5点多钟了,一辆“嘎斯”吉普车停到了我们驻地门口,车上下来五位年轻人,他们拿着我队地质科长王瑞龙同志写给我的信来找我,经介绍才知是祁连山地质队(现第六地质队)汤中立等五位同志。他们是来了解白家咀铜矿点一事,我先向他们叙述了发现矿石的经过,并立即乘车带领他们到了矿点,将孔雀石发现的地点和含矿岩脉分布情况一一作了介绍,他们立即采集了标本,当时天色已晚,我们在矿点没有久留,等回到驻地时天已黑了。

随后,祁连山地质队在白家咀一带开展了镍铜矿的勘探工作。

(此文作者为唐东福,原任一四五煤田地质勘探队职工子弟学校校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