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毅同志曾对他的孩子说过,他小时候就练毛笔字。每当农历新年,就摆个桌子,替人家写春联。那时他个子很小,还要站在小板凳上才够得着。可见他少年时期就喜爱书法,已有一定的基础。方毅同志后来究竟何时开始练书法呢?他的夫人殷森同志说:“70年代以前,方毅同志肩负对外经援工作的重任,全力投入工作,经常开会、参加外事活动,节假日也加班加点,加上家里孩子多,也没有宽松的地方,写字画画还不多。1973年夏天,他请郭沫若写字之后,说郭老的字写得很好,他很喜欢,而且开始练起字来。这时,他已是近60岁的人了。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在家里写起字来,经常临摹、研究字帖。”
何绍基的书法是方毅同志临摹最多、最喜爱的楷模了。方毅同志为什么选中何体为主要临本。除了何的学风、书风之外,还要说的是,清代的何绍基首次任乡试官是在福建,在那里发现过不少人才。这个乡试官无疑在福建会有不少传说。这对于从小生长在厦门的方毅来说,无疑会有一定影响,也可能是方毅同志钟爱何体的一个因素。
明代书画家文徵明也是方毅同志学习研究的主要书法名家之一。文徵明能书善画,其书法对明代后期影响很大。他的画以山水见长,亦工花卉、兰竹、人物,名重当代,形成了吴门画派,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方毅同志除了学习研究文徵明书法的写法之外,80多岁高龄的文徵明竟仍能得心应手地写出一手好字,留下那么多佳作,尤其是他八旬书写的蝇头小楷,这对年过六旬勤练书法并步入书坛的方毅同志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精神力量。
方毅同志的书法到底学的哪家?他的字属什么体?用方毅同志自己的话说:“我开始学颜(真卿)体,后来学何(绍基)体,以后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字体。”原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杨超同志曾回忆说:“方毅同志和我都喜欢书法,并且都是学的何绍基。但他是很有功底的书法家,笔力坚挺强劲,笔法疾徐自如,结体布局皆有韵……”看过方毅同志不少书法作品并珍藏有他真迹的青年书法家谢德萍同志说:“方毅同志的字是从颜入手,以临何为主,兼收诸家,最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书法以写大字居多,功力很深,苍劲雄浑,庄重健稳。这种气势和风格,与他的经历、革命生涯、文化素质和修养、个人气质和性格融为一体。”方毅同志所师书体及所形成的风格,只要与颜真卿晚期书就的《麻姑仙坛记》等帖和《何绍基墨迹》相对视,就一目了然了。
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前,方毅同志对于书画,是通过参观、学习、欣赏,积累了许多书画知识之后,通过了解、赞论一些书画名家的作品及其书画方法、特点来借鉴学习。
20世纪70年代中到80年代初,方毅同志不辞年高体弱,坚持练书学画,并开始创作、应约题字留下了许多墨迹;较多地与当代书画界一些名人交往,互赠书画。如与著名的岭南派国画家黎雄才、关山月在书画艺术方面交流较多。关老立意高远、境界开阔、气势磅礴的山水画,枝干如铁、繁花似火、雄浑厚重、清丽有逸的梅花,他非常喜欢。到广州出差,他有空就去关山月画院看看,向关老请教书画艺术。关老曾于1986年赠给方毅同志一幅作于1983年的《冷艳寒香》。方毅同志一直把这幅墨宝挂在家中客厅里。他也曾与启功先生等互赠墨宝。1983年,谢德萍曾录写了方毅同志的诗《七绝登黄山》赠给他;方毅同志录写了南宋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回赠。后来,谢德萍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等处举办书展,方毅同志曾几次去看。有一次,还为他题写了展名。方毅同志称赞谢的书法,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说他年轻,鼓励他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为繁荣祖国的书法艺术做出更多的贡献。谢德萍说:“在我的书法事业中,取得的一些成就,与方毅同志的关心、支持、鼓励和帮助是分不开的。”
方毅同志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后,很关心和支持祖国书画事业的发展。他利用各种机会接触书画界人士,与他们交谈,研究书画艺术。他多次去过四川,在成都、攀枝花等地,还有北京、厦门等不少地方也有他的墨迹。如北京琉璃厂的中国书店门上就有他乙丑年题写的门匾“北京安徽四宝堂”,店堂内还有他写的“奇松”“怪石”两幅大字。他还给不少报刊、书籍题写了刊头、书名等,为祝贺少儿科普读物“聪明泉”丛书出版题写了“启迪智慧”,为《人民日报》专栏题写了“科学园地”,为科学出版社题词“多出好书促进学术交流”等。乙丑年在于右任书法展上题写了“书坛名家”4字。丙寅仲春为景德镇书画院题写了“花荫画静闻莺语,院落春间有燕泥”的诗句,并为《景德镇国画选》题名。福建厦门市于1990年出版了厦门书画院藏《方毅墨迹选》。
方毅同志逝世后,曾任对外经济联络部值班室秘书的张益武怀着崇敬的心情写了回忆文章——《方毅书法艺术的渊源》,文中说,方毅同志有空时常与我们值班室的秘书谈论怎样练习书法,以及古今许多著名书画家。
方毅同志说:“王羲之(东晋大书法家)的草书是很有名的,他同儿子王献之史称‘二王’。王羲之少年时学卫夫人书,后改学钟繇、张芝。王羲之书法备精诸体,尤其擅长正书和行书。他的书法对后来书法的发展影响甚大。”
方毅同志说:“颜真卿善正楷、草书。他是唐中期,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之一。后世学书法的,很多是从临摹颜体开始。怀素(唐代书法家)这个人好酒,人称‘醉僧’。酒后兴发,就在墙上写起字来。他以草书见长,狂草有名。他的《自叙帖》等很有名气。前人评其狂草继承张旭,而且有所发展,谓‘以狂继颠’,‘颠张醉素’,对后人影响很大。”他还说:“还有一个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孙。他写的《真草千字文》最为有名。传说向智永求字的人很多,竟把他的门槛磨穿,然后用铁皮包上,故人称‘铁门槛’;他学书30年,用废的笔头,装满5大书簏,埋在地下,称之为‘退笔冢’;他曾手写《真草千字文》800本,分送浙东诸寺。”谈到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方毅同志说:“柳公权小时候十分聪明,十四五岁已能写得一手好字。这个人不爱财宝,就爱书画。传说柳公权受到师生称赞,就逐渐骄傲起来。后来有一位无臂老人用脚写字,给他传授了一个秘诀:‘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从此柳公权勤学苦练,孜孜不倦。他始学王羲之,后遍览名家,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据史书记载,唐文宗对柳公权的书法评价很高,说柳公权是‘钟(繇)、王(羲之)复生,无一加焉!’”(www.daowen.com)
方毅同志谈到唐代画家吴道子时,说:“吴道子的画很有名。这个人有善于心画的本事。”吴道子擅长于人物、佛道、神鬼、鸟兽、山水、草木、楼台亭阁等,尤以人物佛道见长。不少画家称他为“画圣”。他要求他的学生学画,不光要掌握手诀,更要学会心诀,凭记忆画画。他一气呵成的《嘉陵江三百里旖旎风光图》,就是默写而成。唐玄宗击掌称赞道:“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方毅同志还谈到明代画家唐伯虎(名唐寅,字伯虎),说:
“唐伯虎参加乡试,以第一名考中举人,是有名的‘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这个人不但善画,也能诗善书。他学艺的一大特点是师古而不泥古,能脱出町畦,自成风格。”
方毅同志还给张益武等人讲了周总理关心书画事业、珍惜祖国文物和爱惜人才、尊重知识的一些故事,大家很受教育。有一次,方毅同志从人民大会堂回来,谈起傅抱石、关山月两位著名国画家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巨幅画卷。这是1959年为刚落成的人民大会堂绘制的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七字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方毅同志还讲起了傅抱石向周总理求酒的故事。听说傅抱石喜欢喝酒,酒后挥笔如神。当时市场上名酒不好买,他与关山月受命合作这幅国画时,因没有好酒,画兴总上不来,就向周总理写了一封信,请求支援。总理接到信后,马上就派人送去了好酒。傅抱石很受感动。画成后,周总理看了很满意,同时提出画面布局上缺了个红太阳。作者听取了总理的意见。这幅巨作已成为传世之宝,一直挂在人民大会堂。
方毅同志还讲过徐悲鸿的马,齐白石的虾,黄胄的驴,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等名作。
从上述点评中,可以看出方毅同志知识的渊博和对中国书画理论的高深见解。
为了使广大读者对方毅同志的书画功底有全面的了解,笔者将方毅同志的夫人殷森的怀念文章——《众里寻他千百度》中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方毅同志爱好书法,勤学苦练,终生不辍,已达很高造诣。他业余时常临写,研究字帖。他对何(绍基)体比较爱好,临得最多的是何体行书,怀素的《自叙帖》、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草书也写一些,时而也写一些颜体楷书。他赠给厦门书画院的草书《千字文》共写了数十幅宣纸。他把《何绍基墨迹》中对联或诗句反复写,颇得其精髓。在习草书时,对每个字都查草书字典,研究王羲之、文徵明、怀素等人的几种写法,再选择最满意的一两种加以练习,并根据字幅上字多少的布局,大小搭配协调,浑然一体,一气呵成。1986年,上海摄像画家华国璋同志应邀去西德举办摄像画展,请方毅同志写两幅字,同时参加展出。方毅同志写了两幅行书古诗,一首曰:‘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垣。今夜吐艳如半壁,游人得向三更看。’另一首曰:‘月上篷窗已四更,船娘催唤解维行。拥衾和梦随舟去,不管风声与水声。’这两首诗的意境好,字也写得既潇洒自如,又完全体现出何体的风格,堪称佳品,外国友人也观赏流连。1994年中国棋院与台湾围棋界名人应昌期先生在京举办‘应氏杯’围棋大奖赛。方毅同志是中国围棋协会名誉会长,会见时应昌期先生向他求字,方毅同志用行书录写了宋朝词人的名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的意思是指围棋竞技是要不断寻求新的高度的。这是他唯一的一幅流传到台湾的字。方毅同志多次为求字的同志题写‘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是岳飞《满江红》中的名句,气势磅礴,激人奋进;还有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富于哲理的对联,这些也正是他思想深处所追求的东西。方毅同志题词时,往往根据当时的情景即兴题写,恰到好处。如至兰州,甘肃省领导要求为会议室题字,他写了‘祁连秋色’4个大字。至四川西昌邛海参观,他为邛海边凉亭题写了‘邛海望月’四字横幅。至福建南平,当地一位领导求字,他考虑了一下,题写了‘洛神’二字。问他为何想到题此二字,方毅同志说:此宾馆面临闽江,令人想到湘江,而联想到《洛神赋》,故而题此。1993年,方毅为了参加毛主席百年诞辰纪念书画展,曾书写了毛主席诗词20余首。方毅同志非常喜爱我国的水墨画,经常选些画帖临摹,一遍又一遍地画。有时临摹傅抱石、黎雄才先生的山水和董寿平先生的松等;有时也随意画些小品。
他从外面回来,常常是不休息,也不喝茶,就站至书案前铺纸写字作画,乐此不疲。他主要是想通过书法、绘画抒发自己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性灵,从而更加热爱我国的传统艺术,更加热爱大自然,更加热爱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