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企业出境并购的风险与挑战

中国企业出境并购的风险与挑战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中国企业通过在国外成立子公司的方式进行国际市场开拓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截至2019年12月,中国已与16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199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还与44个国家建立了双边投资合作工作组。他们指出,充裕的资金并不是出境并购成功的唯一要素,出境并购的成功,还需要充分调研标的企业所在地区的法律及政策,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其实,类似的文化冲突问题在企业的全球化进程中屡见不鲜。

经济全球化的大浪潮中,企业国际化逐渐成为热点话题。在国家间的投资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中国企业也在不断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据《2019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所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超2.75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88个国家(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4.4万家,全球80%以上国家(地区)都有中国的投资。可见中国企业通过在国外成立子公司的方式进行国际市场开拓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一) 中国企业FDI总概况

2002至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8.2%,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占全球比重连续三年超过10%。从双向投资来看,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基本持平。2018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19822.7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1 732.3亿美元,是2002年年末存量的66.3倍,在全球中的占比由2002年的0.4%提升至6.4%,排名由第25位攀升至第三位。

历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显示,自中国政府在2001年确立“走出去”战略,并加入WTO以来,一大批中国企业已经走出国门,开始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虽然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9年一年内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是我们可以看出,下降趋势并没有继续延续,而在2010年有所回升并持续走高,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

(二) FDI投资国多样化

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势头的不断加强,海外投资的区位也逐渐多样化,不仅包括发达经济体,也包括新兴经济体和不发达经济体。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开始遍布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从2002年的133个国家(或地区)到2013年184个、2014年156个国家(或地区),直到2019年的188个,投资国或地区不断呈现多样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热潮中,各个国家都争相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企业国际化的步伐,中国也不例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如表1.1所示。从2006年起国际化的企业明显大于5000家,截至2019年超过2.75万家;中国企业在国外建立的子公司数目在2007年突破10000家,截至2019年底超过4.4万家。近年来,国家仍然在不断出台新的相关政策以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例如,2014年11月的APEC会议上,中国表示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以及金融合作等与互联互通的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同时,2015年由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成立。这些都被认为是中国企业继续加速“走出去”步伐的强大后盾。截至2019年12月,中国已与16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199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还与44个国家建立了双边投资合作工作组。随着“一带一路”规划出台和实施,中国海外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将迎来新的高度,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还会进一步加快。

表1.1中国企业国际化现状

(www.daowen.com)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2003—2019年)。

(三)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出现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越走越快,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都那么顺利,资料显示一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确实遭遇了失败。在浙江宁波举行的2012年中国开放论坛上,不少业内人士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盲目求大的心态表示担忧。他们指出,充裕的资金并不是出境并购成功的唯一要素,出境并购的成功,还需要充分调研标的企业所在地区的法律及政策,做好防范风险的准备。另外,并购交易法律程序的完成仅仅是一个开始,交易完成并实现“1+1>2”的经济效应才是并购交易成功的重要标志。麦肯锡相关研究显示,在过去20年里,全球大型企业兼并案例中取得预期效果的比例低于50%,具体到中国企业,则只有不到33%的海外收购堪称成功。例如,2008年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交易额达到205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外投资额一半以上,其中不乏民生银行收购美国联合银行、中铝收购力拓、平安收购富通、国开行收购巴克莱、中投投资黑石等大手笔。然而,上述企业海外并购的损失却高达2000亿元。同样投中集团的分析报告指出,中国企业的出境并购依然面对成功率较低的困境。例如,光明集团除2011年成功并购澳大利亚食品企业ManassenFoods、2010年成功并购新西兰乳业公司Synlait51%的股权外,其他并购交易均以失败告终;而中海油参股50%的Bridas公司在收购BP持有的阿根廷泛美能源股份时,也出于法律原因最终终止了交易。类似并购失败的案例数不甚数,如2005年中海油并购优尼科、2010年华为竞购摩托罗拉、2011年上海光明食品收购美国健安喜股权和法国优诺公司股权、2012年中国铝业收购蒙古国煤炭生产企业南戈壁,以及2012年北京卓越航空收购美国老牌公务机制造商豪客比奇旗下商务喷气式飞机及螺旋桨飞机业务计划的失败等。这些失败案例说明我们国家企业的对外投资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不断试错过程中学习经验,指导后续实践。

在对外投资过程中,除了因并购失败而导致对外投资夭折外,在现实中,即使投资“成功”,每年仍有大量的对外直接投资在消失(退出东道国市场)。面对这些企业国际化的失败,寻求造成失败的本质因素成为企业界亟须解决的问题。与此对应,学术界对此问题的关注也在不断升温,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进入模式选择的不当为这些企业走向失败埋下了祸根。很多企业也逐渐认识到进入模式的正确选择对企业国际化成功的重要性。那么究竟什么因素会影响跨国企业海外进入模式呢?

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国际化,很多企业在其国际化的道路上,逐渐探索出了一些影响企业进入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例如,柳传志在总结联想集团收购IBM公司PC部门遇到的问题时,特别强调了国家之间文化差异给企业成功收购带来的阻碍作用,认为“最大的问题所在就是文化的磨合”。其实,类似的文化冲突问题在企业的全球化进程中屡见不鲜。但是同样一些企业已经敏锐地把握了两国环境的差异,并通过一定的策略规避了文化差异带来的风险,从而成功国际化。例如海尔在美国建厂,考虑到中美两国在文化方面的差异,果断地取消了其在国内工厂中普遍采取的让表现欠佳的工人佩戴哭脸徽章的做法,成功避免招致美国工人的反感。

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国家间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还应充分考虑到国家间制度环境差异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企业需跨越不同的制度环境进行商业活动,制度环境的不同会对企业国际化带来重大影响。此外,一个国家的制度特征会严重影响到本国企业在海外的商业扩张行为。2009年1月14日,针对世界银行资助的菲律宾公路项目中存在的腐败行为,世界银行宣布对牵涉其中的4家中国公司进行制裁。这些公司将暂时或永久失去参与世界银行资助项目的投标资格,尽管世界银行在裁决中同时声明,若这几家公司表现良好,几年后可以减少或终止制裁。但此事件还是给中国企业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虽然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其旗下的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该集团在海外的业务,这些业务包括菲律宾公路项目)发表公告,否认参与串标,但是申述并未得到世界银行的认可。究其原因,世界银行在调查此次串标事件过程中,无形中为中国企业贴上“不诚实”的标签。据2014年更新的《全球治理指标》(1) 数据显示,中国的腐败控制指标打分为-0.35,作为对比,美国此指标的打分为1.28,可见中国对腐败控制的程度远低于美国。这使得很多国家对中国跨国公司在腐败方面的评价会贴上国家的标签。通过此事件,中国企业认识到部分国家会因为中国国家的制度水平而影响对中国企业行为的客观评价,从而出现一些评价偏差,给中国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企业在进入不同的国家时,要特别重视国家间制度的差异,选择适当的进入模式与适当的沟通交流方式,在当地获得相应的合法性,受到当地政府、企业等相关利益群体的接受,有助于企业成功推进国际化进程。

综上所述,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面临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国际化的进程在不断加速,不同于企业在国内的经营,企业的国际化使得企业在经营决策中需要面临国家之间制度环境的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跨国企业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进入模式,以使得企业能够成功进入当地市场?选择什么样的进入模式才能确保企业在当地稳定发展,以获得好的经营绩效?都是实践界迫切需要寻求答案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