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及变动趋势

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及变动趋势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鉴于工资性收入只是居民人均收入的一个方面,所以需要考察居民人均收入的变动,才能获得更为全面的认识。统计年鉴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表示城镇居民全部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家庭总收入扣除缴纳的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费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变动情况。

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及变动趋势

鉴于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在2013年曾发生变动,本节及之后的内容都将以2013年为界,对2013年前后的情况分别进行说明。

(一)1978年以来主要年份我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及其变动情况

早期我国城镇居民的个人收入主要是以工资性收入为主,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个人收入渠道增加,工资性收入以外的收入占比逐渐升高。但即使如此,工资性收入仍是全国多数人口的主要收入来源。因此,在本节中,我们将同时列出1978年以来主要年份的职工平均工资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图4-1 1978—2016年我国主要年份职工平均工资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7)[M].北京:中国统计年鉴出版社

统计数据显示,1978年时我国城镇单位就业职工的货币工资平均每年为615元,到2016年时平均每年的货币工资已经增加到67569元,货币工资在近40年的时间里增长了109倍,如果排除通货膨胀的影响,则实际工资在近40年的时间里增长了12.12倍,年均增长率超过30%。

图4-1直观描绘了1978年以来我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指数的变动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职工平均工资的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92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速度比较慢,实际工资的年均增长速度在10%左右;第二阶段是1992—2009年,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增长速度快速提升,实际工资的年均增长速度接近35%;第三阶段是2009—2016年,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实际工资的年均增长速度下降到26%左右。

从数据可以看出,改革开放40年来由于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职工的工资水平也有大幅度提升,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010年前后。2010年之后,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职工工资的增长也因此受到影响。

鉴于工资性收入只是居民人均收入的一个方面,所以需要考察居民人均收入的变动,才能获得更为全面的认识。

(二)1978以来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及其变动情况(www.daowen.com)

正如前文所说,2013年国家统计局启动了新的城乡一体化住户收入与生活状况调查,调查范围、调查方法和统计口径都做出了调整,因而2013年前后的数据可比性较差,所以,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以2013年为界分别介绍。

(1)2013年之前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情况。统计年鉴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表示城镇居民全部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家庭总收入扣除缴纳的所得税、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障费及调查户的记账补贴后的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表示农村居民全部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是指农村居民家庭全年总收入中,扣除从事生产和非生产经营费用支出、缴纳税款和上交承包集体任务金额以后剩余的,可直接用于进行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生活消费和积蓄的那一部分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有一种货币形态,而农村居民纯收入既包括货币收入,也包括自产自用的实物收入。

统计数据表明,1978—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数从343.4元增加到24564.7元,扣除通货膨胀的影响,34年之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1.47倍,年均增长率为33.73%。同期,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绝对数从133.6元增加到7916.6元,扣除通货膨胀的影响,34年之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1.77倍,年均增长率为34.61%。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变动趋势具有一定差异,其中城镇居民呈现出不断加速增长的势头;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变化呈现出阶段性特征,1978—1985年和2005—2012年是两个增速较快的时期,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8.41%和26.92%,而1985—2005年的速度相对较慢,年均增长速度11.61%。

比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职工平均工资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出,同一时期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要快于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这说明城镇居民其他来源的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增加。1990年时工资性收入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超过75%,到2012年时则下降到64.30%。

图4-2 1978—2012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年鉴出版社,2013。

(2)2013年之后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动情况。2013年之后,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上升,从18311元增加到2016年的23821元,名义收入增长了3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26467元增加到了2016年的33616元,名义收入增长了27.0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9430元增加到12363元,名义收入增长了31.10%。如果扣除这几年的通货膨胀影响,则居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实际增长率都低于10%。与2013年之前相比,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有所放缓。除此之外,2013年之后,工资性收入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继续降低,2016年时降至56.48%。

(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差异变动情况。虽然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始终快于城镇居民,但由于基数相差较大,几十年来两者的绝对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绝对数差距是210元,1990年时为823.9元,2000年时为4026.6元,2010年为13190.4元,到2016年时已经达到21253元。如果细分城乡居民的收入构成会发现,除了工资性收入的巨大差异外,农村居民财产净收入几乎没有,而转移净收入不到城镇居民的一半。这两个渠道的收入过低,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