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城市化相比,印度的城市化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城市化速度极其缓慢。城市化在印度首先出现是1791—1921年前后,直到1931年,印度的城市化水平一直较低。自1931年起,交通运输部门的扩张性发展促进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开始逐渐上升。1941年和1951年城市人口比重快速上升,主要是因为印度分裂后大量难民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大幅度净增长。1961年统计上对城市定义的重新修订,使城市人口比重有所下降。从1970年至1980年的10年间,城市化进程较快,但到了1980年至1993年,城市化速度放慢,年增长率仅为0.3%[4]。印度城市化的步伐虽然缓慢,但从来没有出现过大的起伏。它的城市化年增长率高的时候从没有超过2%,而低的时候也从未到过负值(见表6-3)。这与印度经济低速增长的表现正好相一致。印度常常被一些学者比喻成是大象,一个动作迟缓的庞然大物。而“印度教增长率”更一度成为经济学界的一个专有名词,泛指长期低速运行的经济[5]。
表6-3 1951—2000年印度城市化的增长率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1998.转引自刘小雪.中国与印度的城市化比较,http://www.cass.net.cn/Chinese/s28_yts/word ch-en/ch-lps200202/ch-200202lxx.htm.
第二,印度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难以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形成支撑,其城市化的动力主要不是工业化和城市的“拉力”,而是农村状况恶化形成的对乡村人口的“推力”。印度虽然在“二五”和“三五”时期制订了工业化纲要,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工业,然而这些工业的就业潜力是非常有限的。它们的增长并没有带动吸收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也就是说,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作用是很小的。同时人口占72%、面积占95%以上的广阔农村又处于极度贫困之中。大部分耕地(77%)仍然多少是中世纪甚至是原始耕作技术,85%的农业耕地仍是单一作物,能够出售农产品的耕地面积不超过10%。90%的耕地是为了糊口。大部分土地仍靠天吃饭,单产量仍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正如印度普及福利运动活跃的领导人J.P.纳拉杨所说:“在印度乡村,触目所及,一片贫困、凄惨、不平、剥削、落后、停滞、烦恼和绝望。”[6]农村的贫困推动着乡村人口流向城镇,但进城的农民由于受资金、技术与信息的限制,绝大多数只能在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印度国民经济中服务业产值所占份额要高出工业20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比例也比工业高7.4%。由于受到劳动力自身素质以及资本规模的限制,服务业中有相当部分还停留在托达罗所划定的传统产业阶段。因此,传统产业(即非正规经济部门)就业比例高一直是印度城市经济的一个特点。1991年开始经济自由化进程之后,印度公有部门的就业机会减少,有组织的私人部门就业增长缓慢。与此同时,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仍然较快,因此,新增加的城市人口只能越来越多地在非正规部门就业。在过去的十年中印度城市非正规部门就业比例一直保持在60%左右[7]。因此有学者认为,印度已“过度城市化”。印度的城市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农村状况的恶化“推动”人口流向城市,而不是城市的发展优势“拉动”乡村人口移居城市。(www.daowen.com)
第三,城市体系发育不良,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而中、小城市的发展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表6-4中的数据表明,第一类城市人口(人口超过10万)的比重已从1901年的25.7%上升到1981年的60%。第二、三类城镇的人口相对比重保持基本不变,但第四、五类和第六类城镇的人口比重下降很快,即从1901年的47.2%下降到1981年的13.6%。这说明,印度一直存在着人口向较大城镇集中的趋势。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发展迅速。1971年,印度有9个大城市人口超过100万,1981年增加到12个,1991年增至23个。这23个城市的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33%。大孟买排在第一位,人口有1260万,随后是加尔各答,人口1090万。德里在1981年人口仅有570万,1991年增至840万,10年间增长46.2%。1981—1991年的10年间23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人口共增长约68%,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海德拉巴(67.0%),其次是勒克瑙(63.0%)、斋浦尔(49.2%)、普拉(47.4%)、德里(46.2%)[8]。大城市过度增长,而中小城市发展的资源严重不足,小城市受到冷落,没有机会发展,打破了人口与其生存资源之间的平衡,结果必然导致城市病。
表6-4 印度城市化趋势:1901—1981年各级城镇人口在城市总人口中所占比重(%)
资料来源:鲁达尔·达特,K.P.M.桑达拉姆.印度经济(上).雷启淮,等,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103.
第四,城市病日趋严重。如前所述,印度大城市的急剧膨胀,不可避免地导致城市病。现在印度有1/3的城市人口集中在全国23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里。城市人口中大部分在非正规经济部门就业,收入微薄,使本来就稀疏的市政管理因缺少资金来源而更加难以为继。印度的许多大城市包括德里、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都患上了严重的“城市病”——拥挤的人潮、堵塞的交通、短缺的水电供应,以及成片的贫民窟。在印度的一些大城市里,基础设施短缺、环境污染以及贫富分化加剧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而也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城市基础设施短缺。1951年印度55%的城市人口生活在50万人口以上的都市,到1991年这个比例上升到了76%。1981年全国只有12个人口超百万的城市,1991年达到23个。仅孟买、加尔各答、德里和马德拉斯4个巨型城市的人口就占近全国人口的4%。在城市人口增加的同时,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目前有16%的城市人口没有自来水,有54%的城市居民没有就近的排污系统。在孟买、加尔各答等大城市,住房紧张的问题十分突出,房价持续走高,无力支付的人只好栖身于贫民窟或中国城市习称的“棚户区”。据估计,作为印度第一大城市的孟买有2/5的人住在临时搭起的贫民窟里。在北孟买达拉维的大棚户已达30万。在加尔各答,有20%的人无家可归,露宿街头[9]。(2)城市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印度城市空气污染严重。污染源主要来自居民生活用燃料、工业废气排放、汽车尾气。仅印度首都新德里每天就有24人死于空气污染。对印度所有人口过百万的城市进行的空气质量检测表明,竟有半数以上的城市空气质量到了“危险”的级别。(3)城市贫困问题依然严峻。印度城市贫富分化历来有之。1997年印度计划委员会估计,印度贫困人口3.5亿。印度历来有“失业之国”、“文盲之国”、“乞丐之国”之称。在城市,穷人的状况与前一代人基本相同。在孟买和加尔各答等大城市,50%~60%的城市人口生活水平低下,他们生活在环境恶劣、极度贫困而且人口稠密的阴影之中。正如《政治家报》所报道的那样,“每一个中下阶层的家庭都面临着饥贫交迫、负债累累的暗淡前景,生活毫无改善的希望”[10]。城市贫困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贫困的存在不仅限制了市政当局增加收入的可能,更重要的是它限制了对正规住房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的需求。
第五,印度城市化进程几乎完全由市场调节,政府的作用相当有限。印度一直以民主自由为荣,对于人民自主流动的权利不仅没有限制而且还受到法律的保护。城乡人口自由流动的结果就是大城市的无限膨胀,而中小城市发展缓慢。印度政府试图采取分散的工业化战略,以达到遏制大城市的膨胀和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目的,结果像其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分散的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反而导致城市失业增加、就业更加不足、住房严重短缺、贫民窟增多以及城市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这一切表明,印度未来的城市化发展困难重重。仅靠市场调节,难以为日益膨胀的城市人口提供足够的栖身之地,也难以扭转正在恶化的城市经济和社会环境,更难以阻止乡村人口源源不断地甚至是加速地涌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所以印度政府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化政策,从而控制人口增长、促进农村发展、遏制大城市过度膨胀[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