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巴西工业化城市化对我国土地制度的启示

巴西工业化城市化对我国土地制度的启示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巴西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工业化、城市化能否健康发展,与农村的土地制度有密切关系。其次,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农民的土地问题。巴西所发生的情况表明,长期将农民排除在现代化进程之外,其土地诉求得不到及时、合理解决,现代化进程将是不可持续的。

首先,要准确理解工业化、城市化和土地制度的相互关系。巴西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工业化、城市化能否健康发展,与农村的土地制度有密切关系。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必然对土地产生大量需求,因此必须适时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我国至今依然是农业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人地关系越来越紧张的资源约束,使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始终是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关键,并直接影响到我国城市化进程。因此,在工业化、城市化进城中,必须控制好城市扩张的速度,努力使城市化、工业化和人口的聚集相协调。

其次,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农民的土地问题。农村土地制度的任何变革,都必须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使农民在城乡之间能够“双向”流动,对城市化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巴西的经验教训提醒我们,在巴西经济发展进程中,小农的土地所有权得不到保障,“一旦他们耕种的土地遭到大地主的觊觎,就只有被迫放弃”[29]。被排挤出土地的农民不得不流入城市,他们进了城,找不到工作,又无法退回农村而变为城市贫民。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也存在“一旦农民耕种的土地遭到开发商或某些政府部门的觊觎,就只有被迫放弃”的现象,由此衍生了严峻的失地农民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因此,我国任何农地制度变革都必须确保农民土地权益,在农民到城镇落户未取得稳定的就业、收入保障以前,决不能轻易剥夺农民的土地承包权,使农民能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有助于防止大量的无地农民集中于城市,形成贫民窟,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

再次,城市化并不能自动解决农民问题,关键是为进城农民创造适宜的制度环境。巴西的情况表明,并不是农村人口进了城就解决了农民问题,进城农民就不了业,没有社会保障,只不过是由农村的贫困人口变为城市的贫困人口。中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数量之大,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没有过的。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关键是为农民进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农民在城里有长期稳定生存的手段。只有这样,城市化发展才是可持续的。[30]

最后,要让农民分享工业化、城市化的成果。在巴西,一些人时常以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日益减少这一事实为根据,认为土地问题已失去意义和紧迫性。还有不少人强调现代化的结果必然导致农民的消失;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农民的斗争是注定要失败的。有学者曾指出,无论农民为现代化做出过多么重大的贡献,他们到处都是现代化的牺牲品。但是,严肃的社会科学研究不仅必须阐明农民走过的历史道路,而且还要提出这一社会阶层可以选择的其他途径。农民虽然受到难以理解的现代化力量的冲击,但还是表现出了应付各种挑战的耐久力。[31]巴西近十几年来,各地特别是边远地区土地纠纷不断发生,而且得不到解决,加之地方司法机关执法不力,致使农村的暴力事件成为普遍现象。巴西所发生的情况表明,长期将农民排除在现代化进程之外,其土地诉求得不到及时、合理解决,现代化进程将是不可持续的。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已经因征地而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如果任由这种现象持续下去,数量庞大的失地农民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隐患。因此,改革征地制度,严格控制征地规模,从源头上减少失地农民的数量,实现城乡土地“同地同权同价”,保障农民以土地参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权利,让农民分享现代化的成果,是我国顺利完成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保证。

【注释】

[1]吕银春.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巴西实例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5.

[2]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01revision,http://www.un.org/esa/population/publications/wup2001/wup2001report.htm.

[3]吴洪英.巴西现代化进程透视:历史与现实.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246-264.

[4]世界银行.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从计划到市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5]陆国俊,金计初.拉丁美洲资本主义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204-207.

[6]1941年巴西官方统计机构根据巴西的自然地理、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因素将巴西全国划分为五大地区:中西部地区、东北部地区、北部地区、东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前三个地区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地区,后两个地区为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巴西的行政区划为26个州和一个联邦区。具体分布是:中西部地区包括3个州和1个联邦区:戈亚斯州、马托格罗索州、南马托格罗索州和巴西利亚联邦区;东北部地区包括9个州:马拉尼昂、皮奥伊、北奥里格兰德、伯南布哥、塞阿拉、阿拉戈斯、帕拉伊巴、巴伊亚和塞尔希培州;北部地区包括7个州:阿克里、阿马帕、亚马逊、帕拉、朗多尼亚、罗赖马和托坎廷斯州;东南部地区由4个州组成:圣埃斯皮里图、里约热内卢、米纳斯吉拉斯和圣保罗;南部地区由3个州组成:巴拉那、圣卡塔琳娜和南奥里格兰德。

[7]尚玥佟.巴西贫困与反贫困政策研究.拉丁美洲研究,2001(3).

[8]吕银春.巴西对落后地区经济的开发.拉丁美洲研究,2000(5).

[9]吴洪英.巴西现代化进程透视:历史与现实.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262.

[10]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研究所美国、巴西城镇化考察团.美国、巴西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中国农村经济,2004(1).

[11]本节内容参见曾宪明.工业化、城市化中的土地问题——以巴西为例.生产力研究,2011(1).

[12]刘婷.巴西的土地问题与经济发展.拉丁美洲研究,2006,28(2).

[13]何百根,梁文宇.拉丁美洲农业地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36.

[14][英]托马斯.独立以来拉丁美洲的经济发展.张凡,等,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111-114.(www.daowen.com)

[15](a)吕银春.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巴西实例研究报告.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90;(b)Becker,Bertha K.,Egler,Claudio A.G.Brazil,a new regional power in the world-econom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32;(c)张宝宇.巴西现代化的起始与社会转型.拉丁美洲研究,2003(5).

[16]郭元增.拉丁美洲严峻的土地问题.当代世界,1996(11).

[17][巴西]路易斯·佩雷拉.巴西的发展和危机.武汉:武汉师范学院历史系巴西教研室,1983:119.

[18]转引自翟雪玲,赵长保.巴西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世界农业,2007(5).

[19]韩俊,崔传义,赵阳.巴西贫民窟对中国城市化的启示.瞭望新闻周刊,2005(28).

[20]曾宪明.我国现行农地制度安排对城市化进程的制约因素分析.生产力研究,2006(7).

[21]世界银行.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从计划到市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22]周红利.巴西土地分配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0(9)下.

[23]郭元增.巴西的土地争端与土地改革.拉丁美洲研究,1991(2).

[24]黄松甫.浅谈巴西的土地改革.世界农业,1987(5).

[25]郭元增.巴西的土地争端与土地改革.拉丁美洲研究,1991(2).

[26]郭元增.拉丁美洲严峻的土地问题.当代世界,1996(11).

[27]黄力颖,洪燕华.巴西农民强闯国会要土地.东方早报,2006-06-08.

[28]本节内容参见曾宪明.工业化、城市化中的土地问题——以巴西为例.生产力研究,2011(1).

[29][巴西]埃利萨·P.赖斯.巴西:土地问题100年.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3).

[30]韩俊,崔传义,赵阳.巴西贫民窟对中国城市化的启示.瞭望新闻周刊,2005(28).

[31][巴西]埃利萨·P.赖斯.巴西:土地问题100年·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