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城市化与工业化及经济发展水平适度同步发展。日本从工业原始积累和发展到规模工业的形成经历了100多年,这也是城市化发展的100多年,工业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时期。可以说,日本和其他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走的是一条城市化与工业化及经济发展水平适度同步发展的城市化道路(见表4-2)。
表4-2 日本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指标
资料来源:转引自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统计学会城市统计委员会.2001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59.
表4-2反映了日本的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也迅速提高。在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1940—1970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每年都至少增长7%以上,从1960—1970年则以惊人的超过10%的速度增长,并于1967年跃居资本主义国家第二位。
第二,工业化为城市化提供了强大动力。从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对于吸纳剩余劳动力,提高城市化水平起到了关键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制造业的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同时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日本在完成城市化初级阶段后,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都同时在增加,但后者增加速度较快。从1950年到1970年,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增加13.3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增加了17.6个百分点(见表4-3)。可见,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推动城市化进一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从70年代开始,日本的经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制造业也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和技术改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革,第二产业比重开始不断下降,第三产业的发展更为成熟,成为城市化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后续动力。
表4-3 1950—1985年日本城市化水平和就业结构(%)
资料来源:转引自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统计学会城市统计委员会.2001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59.(www.daowen.com)
第三,大都市圈是城市化的主要空间特征。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很高的国家之一,人口密度达338人/平方公里(2006年),比中国人口密度(138人/平方公里,2006年)高得多。日本岛国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城市化的基本模式。大城市主要集中在从太平洋东北向西南延伸的一侧,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东海道大都市带,从东京,经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长崎,形成城市连绵区,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0%,人口700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1%。可见,城市圈(带)的形成和发展对日本城市化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四,注重建立和发展城市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日本在城市化进程中,不仅注重发展有条件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而且还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日本的城市发展经历了3次跳跃式的城市增长阶段,并带来城市化水平的较快提高。第一次是在1935—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城市增加79个,由于战争原因,城市化水平下降;第二次是1945—1955年战后恢复时期,城市大幅度增加285个,城市化水平提高了28.5个百分点;第三次是1965—1975年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城市增加83个,城市化水平提高了11个百分点(见表4-4)。表4-4显示,1995年,日本2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为559个,占全部城市数的84%,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40%,而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虽只有11个,却占城市人口的25.8%(见表4-5)。
表4-4 日本城市增长状况
资料来源:转引自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统计学会城市统计委员会.2001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61.
表4-5 日本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及其人口
资料来源:转引自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统计学会城市统计委员会.2001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61.
第五,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在城市化进程中,日本政府在制定相应的城市发展政策的同时,注重农地制度改革,提高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收入,采取城乡均衡发展的方针,既完成了城市化进程,又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