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自媒体衍生的营销功能甚至也开始受到大企业的青睐,有的自媒体甚至收到不菲的天使投资,发展态势受人瞩目。自媒体营销功能的释放不仅影响着媒介的生态环境,也深刻影响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结合目前自媒体营销模式,主要有以下几大类型。
1.利用网红效益创立品牌、店铺
在自媒体营销的多种模式中,结合自媒体运营,附加创立品牌、经营网店或实体店,是其中成本较高、风险较大的方式,但这些初期小本经营的自媒体店主,如今已极有可能伸展为产业链,即这些店铺的未来发展轨迹,有可能是只有品牌的轻资产,也有可能下沉到传统制造业。以经营时尚、生活类产品的自媒体为例,这些自媒体做沟通和宣传品牌的目的就是把消费者引入自家的淘宝、天猫等平台,甚至引入线下的实体店购买,最后的归宿都是自创品牌开店,而这些网点的经营状况也与它们的名气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网络红人利用粉丝经济进行创业已成趋势。大规模的粉丝是自媒体商户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淘宝网上与自媒体相关联的商铺数以亿计的销售额的背后,是其自媒体上百万量级的粉丝。通常这些自媒体店主,每天都要拿出相当多的时间来和其粉丝交流,不断倾听这些粉丝的声音,进而挑选那些粉丝较为喜爱的商品上架。这些动辄过百万的营业额,令某些知名品牌也望而却步,谁又能说这点小生意将来不会变成国际化品牌的雏形呢?
随着粉丝人数的增加,自媒体以其强大的影响力以及广告价值,吸引了众多知名品牌企业的关注。而广告公关经费也成为自媒体维持自身运营以及取得较稳定收入的主要来源渠道之一。与传统媒体的一片颓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媒体领域却欣欣向荣。很多自媒体营销风生水起,如以时尚服务信息为主的“石榴婆报告”微信公众号,从2013年3月开始运营,通过有趣的语言和高清图片介绍欧美明星动态、娱乐八卦等趋势,到2015年底,就吸引了22万粉丝的关注。“石榴婆报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者程艳表示,目前广告的收入已经较为可观,暂时不需要考虑进一步的资本运作。在她的广告客户中不乏时尚杂志的大客户,如浪琴、迪奥、娇兰等知名品牌。
市场营销是一个最现实的领域,哪种传播途径能够提升企业的宣传效果,广告主就会选择哪种,媒介规模大小已无足轻重。由于自媒体广告价格相对低廉,所以整个广告市场的价格水平很大程度上被降低,这对于刚成立时间不长的小公司来说,大大降低了进入门槛。
3.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
随着线上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开始组织一些线下活动,从而进一步与受众进行互动以提高营销效果。OTO(Online To Offline)的电子商务模式也正在被自媒体所广泛应用,即线上营销和线下营销同时展开,线下主要进行垂直化与本土化的营销拓展。也就是说,如果自媒体的传播对象是全国,那么主要进行的是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如果是针对本地传播,则多注重线下发展,开拓当地客户。
4.付费阅读
会员制在自媒体中较少被应用,也不乏成功的案例。一个拥有百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其运营利润,甚至超过了一个过去一般的杂志社。另外,打赏也是一种付费阅读的模式。很多自媒体通过平台的流量分成和读者的直接打赏获利。
案例导入
“罗辑思维”的自媒体营销策略案例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看“罗辑思维”是什么。
“罗辑思维”,国产知识性脱口秀类栏目,属于自媒体新秀,其包括微信语音、视频、线下读书会等具体互动形式,主要服务于80后、90后有“读书求知”的需求群体,打造互联网知识型社群。主讲人是罗振宇,他凭着自己的知识和志趣,为大家读书,给各位讲故事,一起发现对这个世界的新思维。用他自己的话说:“死磕自己,愉悦大家!”
再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自媒体。
从广义上来说,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如博客、个人网站、主页、微博,这些都能被看作自媒体,也就是在这些平台上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狭义角度来讲,“自媒体”显然不是开一个博客、建一个微博账号那么简单。
“以人格魅力为核心的产品,就叫作自媒体。”罗振宇的解释似乎能够代表更多人的观点。“自媒体的核心是人,不是内容,更不是渠道。”在罗振宇看来,自媒体的价值正是基于和用户、读者对话的不再是冷冰冰的机构,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
自媒体属于新媒体产品,因其传播的本质属性,蕴含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很多人都瞄准了这个盈利渠道。首先,它具有平民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自媒体给广大“平民”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每个人都是自我价值品牌的生产者,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可以向世界传播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其次,门槛低,运作简单。对传统的电视、新闻等第三方媒介而言,技术、运作等都需要层层把关,并且公众对于其内容也要求苛刻。而自媒体没有那么复杂,只需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拥有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并且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们都可以运作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因此迅速在公众之中传播开来。再次,交互性强,传播迅速。一个“转发”就可以将你所想要分享的信息传播到各个公众平台上,并且千千万万终端的背后等候的是数量庞大的“粉丝”。有这么多方便、实用的特点,也难怪自媒体会成为很多人利用的工具。不过,自媒体营销并没有固定的盈利模式,任何一个点只要可以赚钱都是好方法,如战略合作、演讲、广告费、会员制等。“罗辑思维”的成功也不是说每个人都可以效仿。产品的性质、内容等也决定着适用不同的模式。但是,“罗辑思维”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角,我们可以尝试在打造人格魅力上做文章,为品牌带来规模经济。以下是“罗辑思维”营销策略的分析。
1.清晰的品牌定位
在“互联网+”时代,一方面,人们的需求呈现出碎片化、长尾化、个性化、多元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不断增多的信息,也无限分散着人们的注意力(用户黏性减弱)。这时,细分用户群体和市场需求(细分),精准定位品牌自身的发展方向(垂直),就变得极为重要。“罗辑思维”的成功,也正是得益于它从成立之初,就有着明确的品牌定位:以“有种、有趣、有料”为口号,推崇自由主义与互联网思维,以“爱智求真”、积极上进的80后和90后年轻人群为目标群体。
2.受众定位
在“互联网+”时代,任何品牌都能找到自己的受众,但同样,任何品牌也都无法占有全部用户。因此,明确定位品牌的目标群体,是打造个性化产品的前提。
例如,当前发展较好的自媒体“麻辣书生”(网络脱口秀)与“三表龙门阵”(手绘视频),目标群体分别为高校大学生和科技爱好者。作为影响力最大的互联网知识社群,“罗辑思维”主要服务于有“爱智求真”需求的80后、90后年轻群体。这些群体具有阳光上进、积极进取、求知欲和消费力强等特点。(www.daowen.com)
3.产品定位
有了明确的目标群体,接下来就是创造符合受众需要的特色产品,这是塑造品牌、黏住用户的关键。罗振宇将自己定位于“书童”的角色,“死碴自己,愉悦大家”“做大家身边的读书人”。这种明确的定位,使“罗辑思维”的产品形式不论如何变化,都能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
无论是初创时的网络视频脱口秀,还是后来的微博、微信群,乃至图书、微刊、电子杂志的推行,都是在“为大家读书”理念的引导下,对产品形式的丰富和创新,其目的是使自己的“书童”角色更加合格,更具吸引力。
4.个性化定位
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互联网市场中,自媒体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打造个性化的品牌,以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优势。“罗辑思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其产品的个性化定位,有效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具体而言,一是借助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社交平台,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形式创新。例如,通过微博群,实现主持人与微博粉丝的交流;每天固定的微信语音推送,让用户可以自己选择需要的信息。二是借助会员分级,筛选出真正的粉丝用户,并通过有效的运营,发挥品牌社群的价值。
5.跨平台的产品形态延伸
这是一个创新求变的时代,人们很容易被新的内容吸引,也很难维持对同一产品的长久注意力。因此,产品形态的不断创新,是吸引、黏住用户的重要因素。
从最初的网络视频脱口秀,到微博群、微信公众号,再到图书、微刊、电子杂志,“罗辑思维”不断进行产品形态和传播渠道的创新,以便能够始终保持用户的关注度。特别是跨平台的产品形态延伸,既满足了用户在移动端的产品需求,也拓展了传播渠道和内容资源。
从传统PC媒介,到微信、微博等社交新媒体,“罗辑思维”实现了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一方面,产品内容获得多次传播,扩散了品牌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不同传播媒介间的共振,形成协同传播效应,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另外,“罗辑思维”的创新,还表现在推动社群成员由线上连接走向线下互动,建立起成员间的“强关系”。例如,主创人员的全国巡回活动,围绕兴趣爱好形成的各式各样的“罗友群”,以及“罗友论道”等线下聚会互动。这些,极大地提升了社群成员的活跃度和互动频率,也使“罗辑思维”有了更强的品牌凝聚力。
6.内容至上的品牌塑造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眼球总是被更新的内容吸引,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对于品牌社群来说,吸引注意力的关键,就是不断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内容。“罗辑思维”的持续发展,正是源于其坚持内容至上的品牌塑造原则。
当然,高质量的内容创造,离不开优秀的协作团队。“罗辑思维”十分注重人才,并借助自由、共享、合作的互联网思维与模式,吸引更多的优秀伙伴。正是得益于专业团队从前期策划到后期制作的严格把关,“罗辑思维”才能够不断创新出优质的内容。
作为创始人的罗振宇,更是十分注重推送内容的质量。例如,为保证每天早上60秒微信语音的推送质量,罗振宇一般会重复录制很多遍,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再如,罗振宇在分享读书心得时,不仅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科技、互联网等各个方面的题材,也十分注重表达形式的趣味性,以生动的案例,引导用户思考有意义的话题,从而使受众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正是这种高标准、广范围、专业化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内容创造,塑造了“罗辑思维”独特的品牌形象,从而不断吸引着更多的注意力,建立了与社群成员之间的强关系。
7.多样化的互动形式
互动是社群持续成长的基础,也是增强社群成员认同感与融入感的最佳途径。“罗辑思维”充分发挥了互联网自媒体开放、多元、共享、共赢的特质,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为成员创造价值,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成员的品牌黏性。
例如,通过与不同商家的合作,为会员提供电影票、书籍、零食等“罗利”。收到礼物的会员,也通常会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分享照片、感悟,以此形成与社群的互动。再如,“罗辑思维”设置了一个“会来事”板块,所有会员都可以对里面的问题或项目进行讨论,以便借助社群的力量形成最佳的解决方案。
除了线上互动之外,“罗辑思维”还积极组织与推动会员的线下互动。如上面提到的“罗友论道”,以及各种“罗友群”组织的线下活动。这些线下活动,更容易激发成员的交流欲望,提高互动的频率和有效性,从而带给成员更强的社群融入感。
当然,除了有效整合线上线下互动、实现价值创造的多元化以外,罗振宇独特的个人魅力,也是“罗辑思维”能够吸引到众多粉丝的关键因素。作为“罗辑思维”的创始人和主讲人,罗振宇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初衷:“做大家的疯狂书童。”借助幽默风趣的表达形式、独特新颖的内容观点、谦和平等的对话讨论,罗振宇获得了受众的广泛认同,成为“罗辑思维”的意见领袖和精神标杆。
正是通过这些营销策略,“罗辑思维”成功构建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互联网知识社群”,并获取了巨大的社群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