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区域布局与品种结构优化策略

区域布局与品种结构优化策略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资源禀赋及区域差异,粮食生产应做到合理规划布局,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品种,提升优势区域产能,因地制宜调减非优势区,建立粮经饲三元结构,促进农牧结合。宁夏小麦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的关键,是要着力恢复和提高宁夏小麦的比较优势和比较效益。

根据资源禀赋及区域差异,粮食生产应做到合理规划布局,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品种,提升优势区域产能,因地制宜调减非优势区,建立粮经饲三元结构,促进农牧结合。

1.战略目标和原则

(1)目标

①确保粮食安全,不能损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②增加农民收入;③保护和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其中,确保粮食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底线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前提,不能轻易触碰;增加农民收入是种植业结构调整不断追求的上限目标,是在确保粮食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没有止境的目标。

(2)原则

①在没有触碰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底线时,应遵循比较优势和比较效益原则,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产品市场。只有遵循比较优势和比较效益原则,才能不断提高种植业生产的效益,使其结构不断优化,达到效益最大化,达成农民增收效果最大化。

②在触碰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底线时,应遵循补短板原则,此时比较优势、比较效益原则及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应居于次位。此时应尽快采取科技创新、种植模式创新、农业支持政策等,补上粮食安全及生态环境损坏的短板。在采用上述措施短期内仍然无法补齐粮食安全及生态环境损坏短板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违反比较优势、比较效益原则及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而对种植业结构进行反向调整。当然,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③市场供需平衡原则。按照比较优势和比较效益原则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时,必须同时遵循市场供需平衡原则,否则,在市场供需平衡被破坏的情况下,原来比较优势、比较效益较好的作物,就会在市场竞争和市场价格变化的情况下出现比较优势、比较效益反转的局面,变为比较优势、比较效益较差的作物。这时,就要必须进行方向相反的结构调整,直到市场供需达成新的平衡。

2.分品种布局优化调整战略

认真落实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列政策措施,加大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力度。粮食生产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北部引黄灌区优质稻麦、中部干旱带籽粒玉米、南部山区马铃薯杂粮等区域特点明显的优势产区。

(1)小麦布局优化调整策略

保住底线,培育良种、提高单产、节本增效,重点恢复和提高引黄灌区小麦的比较优势和比较效益。

宁夏小麦生产在国内不具有比较优势,且比较优势指数呈下降趋势,应首先稳定种植面积,保住底线。在区域布局上引、扬黄灌区以永宁县、青铜峡市、利通区、同心县为重点,着力恢复扩大引、扬黄灌区春小麦面积,提高单产、提升品质,重现引黄灌区小麦昔日辉煌,重点发展中强筋优质春小麦。中南部山区以原州区、彭阳县、西吉县、隆德县、海原县等为重点区域,主要发展中筋优质冬小麦。

宁夏小麦面积应设有一定底线,不能像前些年无限制地下降。同时,布局、结构调整,应综合考虑比较优势原则、市场导向原则和农民自主原则,培育良种、提高单产、节本增效,通过提高比较优势和比较效益,重点保持和恢复引、扬灌区优质小麦面积,对于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冬麦而言,以农民自愿种植、解决口粮为原则。尽管宁夏小麦已失去比较优势和种植地位,但企业和消费者对宁夏小麦仍抱有期待,市场潜在需求很大。小麦作为轮作倒茬作物之一,农民隔年总会种植一定面积;为解决口粮,农民也会种植一定面积;麦套玉米在引黄灌区具有一定的比较效益和优势,一部分农民还在种植;另外,虽然宁夏小麦总体不具有优势,引黄灌区小麦单产也低于河南、山东等主产省区,但引黄灌区小麦单产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高于陕西省,具有一定的相对比较优势。

宁夏小麦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的关键,是要着力恢复和提高宁夏小麦的比较优势和比较效益。(www.daowen.com)

实现路径:一是要选育和推广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小麦新品种。宁夏小麦在单产、成本、品质等方面均不具有优势。如果说宁夏南部山区小麦缺乏优势源于干旱缺水等自然条件,那么,引黄灌区就是与品种和技术有很大关系。宁夏引黄灌区自宁春4号大面积推广以来一直没有新的主栽品种替代。宁春4号为宁夏春小麦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曾经广受区内外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的欢迎。经过30多年的时间,宁春4号的优良品性逐步丧失,而同时没有新的能够大面积推广的春小麦主栽品种育成,致使宁夏小麦品种不能及时更新换代,在产量上不能得到明显提升,质量和效益也出现了下滑,逐步失去优势和竞争力。这也是宁夏小麦生产连年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恢复宁夏小麦的面积,首先要恢复和提高宁夏小麦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而要恢复比较优势和竞争力,首要的是要从选育和推广新品种上着手。

在新品种的审定、推广中,要严把质量关,用于推广的小麦品种不可过多过滥,应选择部分品质优秀、产量高、适应性强、潜力大的小麦新品种,全力支持其扩大种植,逐步形成新一代主栽品种。推广的新品种过多过滥,不利于引导农民的品种选择行为,也不利于形成大面积同一品种统一、连片种植,不利于企业统一收购、加工,不利于形成高品质的加工产品,不利于市场竞争力和效益的提升,不利于形成高质量的种、加、销良性循环体系,不利于引黄灌区春小麦比较优势和比较效益的恢复和提升。

二是重点抓好引、扬黄灌区的春小麦恢复。引、扬黄灌区小麦增产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关键在于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水平的提升。相信,通过选用良种、实施科学栽培、麦后复种以及相应的政策扶持等综合措施,引、扬黄灌区的小麦比较优势和比较效益是有可能恢复的。

(2)玉米布局优化调整策略

短期压缩面积;长期继续保持和提高原有的比较优势和比较效益,布局重心逐步向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转移。

宁夏玉米生产在国内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尤其是效率优势明显、单产高。在国家“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政策下,短期内,应缩小或基本保持现有种植总面积,缩小籽粒玉米种植、扩大青贮玉米面积;长期看,在引黄灌区春小麦比较优势恢复取得进展时,就应扩大小麦面积,玉米布局则逐渐向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转移,同时压缩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的冬麦面积。区域布局上引黄灌区以中宁县、青铜峡市、永宁县、石嘴山市、平罗县、利通区、灵武市为主,重点发展晚熟粮饲兼用型玉米,因地制宜发展专用全株青贮玉米、鲜食加工玉米、制种玉米;中部干旱带以红寺堡区、同心县、盐池县为主;南部山区以彭阳县、隆德县、西吉县为主,重点发展中早熟粮饲兼用型玉米,适度发展全株青贮玉米。

目前国内玉米供应过剩,只是阶段性的市场供求波动的结果,是全国性的问题,并不能因此得出宁夏玉米失去比较优势、比较效益的结论。宁夏玉米的优势依然存在,只是种植面积要调减以实现供求平衡,一旦市场供求关系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宁夏玉米的优势和效益就会重新显现出来。因此,从短期来说,宁夏玉米应遵照国家的大政策,进行面积调减和结构调整(减少籽粒玉米,增加青贮玉米)。在区域布局上,短期内,应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并重;从长期来说,宁夏玉米应继续保持和提高其比较优势和比较效益,相机扩大面积和向中部干旱带及南部山区转移。引黄灌区应稳步扩大青贮玉米、积极发展制种玉米、鲜食玉米;中部干旱带应发展高效节水玉米种植。

(3)水稻布局优化调整策略

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品质和比较效益。

宁夏水稻生产在国内不具有规模优势,但单产高、品质好,具有效率优势。表现出来,就是质优、量少、市场份额小、品牌影响力弱。鉴于此,宁夏水稻生产应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有机、绿色种植,走高品质、高质量、高价值的高端精品路子。在有限的面积和产量基础上,通过打造高端品牌,卖出高价格,体现高价值,赚取高利润,使宁夏水稻效益最大化。在区域布局上以银川市为核心,以银北平罗县和银南青铜峡市、利通区为两翼。坚持以水定植、集中连片的原则,种植区域向河滩地、低洼地、灌溉便利区域集中,适度扩大银北地区水稻种植。考虑到宁夏黄河引水量的限制,宁夏水稻应保持目前的面积。但应在单产、品质、节本增效方面进一步下工夫,走高端精品的路子,以取得最大化的效益。

(4)薯类布局调整优化策略

布局以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为重点,提高单产,提升比较优势和竞争力。

宁夏薯类生产在国内具有规模优势和综合优势,但单产低并持续下滑,不具有效率优势,应以提高单产为重点,全面提升薯类生产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区域布局上以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为重点。南部山区以固原市为重点,发展晚熟菜用型马铃薯和淀粉、生全粉加工型马铃薯;以六盘山麓高海拔冷凉地带为主,重点发展脱毒种薯繁育;中部干旱带以海原县、同心县、盐池县为重点,发展早熟鲜薯外销型马铃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