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宁夏粮食生产的优劣势分析

宁夏粮食生产的优劣势分析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ECAij<1.00时,说明该地区不具有生产该作物的效率比较优势。即综合来看,宁夏玉米、薯类生产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宁夏水稻、小麦、豆类不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小麦的综合比较优势在逐年下降。

宁夏粮食生产的优劣势分析

1.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农业生产层面比较优势的测定通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该方法是通过对生产的结果进行分析来逆推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包括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3个指标。

(1)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CA)

该项测度指标主要是从生产规模化程度的角度来分析某一地区农作物生产的规模和专业化程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SCAij为规模比较优势指数;Sij指i地区j种作物的播种面积;Si指i地区的作物总播种面积;Sj指上一层级范围内j种作物的播种面积;S指上一层级范围内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SCAij>1.00时,说明该地区具有生产该作物的市场区位比较优势;SCAij<1.00时,说明该地区不具有生产该作物的资源比较优势。

(2) 效率比较优势指数(ECA)

该项测度指标主要从土地产出效率的角度分析某一区域农作物生产的效率比较优势。计算公式为:

式中,ECAij为效率比较优势指数;Yij指i地区j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出水平;Yi指i地区全部作物的单位面积产出水平;Yj指上一层级范围内j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出水平;Y指上一层级范围内全部作物的单位面积产出水平。

ECAij>1.00时,说明与上一层级平均单位面积产出水平相比,该地区该作物在生产效率上具有比较优势,且ECA的值越大,说明该地区该作物的生产效率水平越高。ECAij<1.00时,说明该地区不具有生产该作物的效率比较优势。

(3) 综合优势指数(CCA)

该项测度指标是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和效率比较优势指数的几何平均数,它更能全面反映出该地区该作物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计算公式为:

式中,CCAij为i地区j作物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SCAij为i地区j作物的规模比较优势指数;ECAij为i地区j作物的效率比较优势指数。CCAij>1.00时,则表明与上一层级平均水平相比,i地区j作物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且CCAij的值越大,说明i地区j作物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越明显。

2.数据来源

该研究数据来源于历年《宁夏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3.宁夏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劣势

根据原始数据,利用公式(1)~(3),计算得出宁夏粮食作物国内比较优势指数以及2007-2014年平均各市县主要农作物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计算结果见表4-1~表4-4。

表4-1 宁夏粮食作物国内比较优势指数

(1)在国内的比较优劣势(www.daowen.com)

①规模比较优势 由表4-1可知,2005~2014年间,宁夏水稻生产在国内的规模优势指数在0.33~0.40之间摆动,小于1.00,说明宁夏水稻生产在国内不具有规模优势,主要是因为宁夏水稻种植受灌溉条件的限制,只在引黄灌区种植,且面积占农作物总面积比例较小。宁夏小麦生产规模优势指数2005~2014年十年平均1.14,说明整体上宁夏小麦生产具有规模优势,但规模优势正在逐年下降,2012年以后,已不具有规模优势,主要原因是宁夏小麦生产效益较低,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宁夏玉米生产规模优势指数2012年以前小于1.0,2013年、2014年超过了1.0,说明玉米生产规模优势正在上升,但只是2013年以后具有微弱的规模优势。宁夏薯类生产规模优势指数大多数年份在3.0以上,说明宁夏薯类生产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规模优势,主要是因为在宁夏薯类种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比重较大,种植规模相对较大。豆类在宁夏不具有规模优势。

②效率比较优势 由表4-1可知,2005~2014年间各年,宁夏水稻和玉米生产的效率优势指数均大于1.0,说明与国内其他省区相比,宁夏水稻和玉米的单产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效率比较优势,但两作物的效率优势指数存在下降趋势。宁夏小麦、薯类、豆类效率优势指数各年均小于1.0,说明宁夏小麦、薯类、豆类生产从全国范围看,单产较低,不具有效率优势。

③综合优势指数 由表4-1知,2005年至2014年间各年,宁夏玉米、薯类生产综合优势指数均大于1.0,水稻、豆类综合优势指数小于1,小麦综合优势指数大多数年份小于1。即综合来看,宁夏玉米、薯类生产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宁夏水稻、小麦、豆类不具有综合比较优势。即虽然宁夏水稻单产高、品质好,但由于规模的限制,在国内不具有综合优势。小麦的综合比较优势在逐年下降。但宁夏的玉米、薯类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主要原因是宁夏薯类和玉米生产既具有一定集中度,单产也相对较高。

(2)宁夏粮食生产的区内比较优劣势

①规模比较优势 由表4-2知,在宁夏区内,有8个县市在水稻生产上具有规模比较优势,按规模优势指数大小排序为灵武市>贺兰县>银川三区>平罗县>永宁县>青铜峡市>利通区>沙坡头区。有9个县市在小麦生产上具有规模比较优势,按照规模优势指数大小排序为泾源县>同心县>彭阳县>永宁县>青铜峡市>隆德县>西吉县>利通区>石嘴山市。有12个县市在玉米生产上具有规模比较优势,按照规模优势指数大小排序为红寺堡区>平罗县>永宁县>青铜峡市>石嘴山市>利通区>银川三区>中宁县>灵武市>同心县>盐池县>贺兰县。有7个县市在薯类生产上具有规模比较优势,按照规模优势指数大小排序为海原县>西吉县>泾源县>原州区>隆德县>盐池县>彭阳县。有4个县市在豆类生产上具有规模比较优势,按照规模优势指数大小排序为隆德县>青铜峡市>灵武市>西吉县。油料、药材、蔬菜、瓜果类规模优势情况见表4-2。

在水稻生产上具有规模比较优势的县市主要是引黄灌区的各市县(除中宁县外);在小麦生产上具有规模比较优势的区域包括固原市除原州区外的4个县,中部干旱带的同心县以及引黄灌区的永宁县、利通区等。在玉米生产上具有规模优势的包括除沙坡头区以外的引黄灌区所有其他县市以及南部山区的彭阳县、中部干旱带的红寺堡区。在薯类生产上具有规模优势的包括南部山区的所有县区以及中部干旱带的盐池县。

表4-2 2007~2014年平均各市县主要农作物规模优势指数

②效率比较优势 由表4-3知,水稻在全区各市县均不具有效率优势;小麦在12个市县具有效率优势,按效率优势指数大小排序为隆德县>红寺堡区>青铜峡市>灵武市>同心县>海原县>泾源县>利通区、永宁县>西吉县>彭阳县>平罗县,其中引黄灌区占5个县市,南部山区占4个县市,中部干旱带占3个县区;玉米在13个市县具有效率优势,按效率优势指数大小排序为海原县>同心县>盐池县>隆德县>红寺堡区>泾源县、彭阳县>西吉县>中宁县>青铜峡市>灵武市>原州区>永宁县,其中引黄灌区4个县市,南部山区5个县市,中部干旱带4个县区;薯类在9个市县具有效率优势,按效率优势指数大小排序为泾源县>隆德县>西吉县>红寺堡区>海原县>彭阳县>盐池县>同心县>原州区,包括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的全部市县区;豆类在7个市县具有效率优势,其中在隆德县、泾源县、海原县、西吉县效率优势较大;油料、药材、蔬菜、瓜果类效率优势情况见表4-3。

③综合比较优势 由表4-4知,7个县市在水稻生产上具有综合优势,按综合优势指数大小排序为灵武市>贺兰县>银川市>青铜峡市>永宁县>利通区>平罗县;有7个县市在小麦生产上具有综合优势,按综合优势指数大小排序为青铜峡市>泾源县>同心县>利通区>永宁县>隆德县>西吉县;有13个县市在玉米生产上具有综合优势,按综合优势指数大小排序为红寺堡区>同心县>彭阳县>盐池县>中宁县>青铜峡市>永宁县>石嘴山市>平罗县>利通区>灵武市、海原县>银川三区;有9个市县在薯类生产上具有综合优势,按综合优势指数大小排序为泾源县>西吉县>海原县>隆德县>原州区>盐池县>彭阳县>同心县>红寺堡区;隆德、西吉、泾源、彭阳、海原等县市在豆类生产上具有综合比较优势。

表4-3 2007~2014年平均各市县农作物效率优势指数

表4-4 2007~2014年平均各市县农作物综合优势指数

综上所述,在宁夏,水稻生产上具有综合优势的市县全部位于引黄灌区,其中灵武市综合优势最明显,贺兰县、银川三区、青铜峡市综合优势较明显;小麦生产上具有综合优势的市县引黄灌区占3个,南部山区占3个,中部干旱带1个;玉米生产上具有综合优势的区域包括引黄灌区除沙坡头区和贺兰县外的其他8个县市以及中部干旱带全部4个县市和南部山区1个县,其中中部干旱带的红寺堡区、同心县、盐池县优势明显,引黄灌区具有一定综合优势;薯类生产上具有综合优势的区域包括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的全部9个市县。

④区域比较优势的分类 规模型优势区域指规模优势指数大于1而效率优势指数值小于1,由于规模优势明显而使得综合优势指数值大于1的市县。灵武市、贺兰县、银川市、平罗县、永宁县、青铜峡市以及利通区属于规模型水稻生产优势区域。石嘴山市、平罗县、利通区属于规模型玉米生产优势区域。

效率型优势区域指效率优势指数值大于1且规模优势指数值小于1,由于效率优势明显,而使得综合优势指数值大于1的县市。海原县属于效率型玉米生产区域。红寺堡区属于效率型薯类生产区域。

平衡型优势区域指同时具有规模优势和效率优势,即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同时大于1的市县。青铜峡市、泾源县、同心县、利通区、永宁县、隆德县以及西吉县属于平衡型小麦生产优势区域。红寺堡区、同心县、彭阳县、盐池县、中宁县、青铜峡市、永宁县以及灵武市属于平衡型玉米生产优势区域。南部山区5县区以及中部干旱带的盐池县、海原县是平衡型薯类生产区域。

⑤区域比较优势变动趋势 就比较优势变动趋势而言,在水稻生产上,2007~2014年间,灵武市在规模优势、效率优势及综合优势上,均表现出较明显的上升趋势;沙坡头区、中宁县在规模优势上是下降趋势,效率优势上是上升趋势,综合优势上是下降趋势;青铜峡市在规模优势上是上升趋势,效率优势和综合优势上变动不明显;其他市县变动趋势不明显。

小麦生产上,各市县在规模优势上均不同程度存在下降趋势,效率优势有上升、有下降,综合优势大部分市县存在下降趋势。

在玉米生产上,贺兰县、石嘴山市、红寺堡区的规模优势是下降趋势,平罗县、彭阳县的规模优势是上升趋势,其他市县变动不明显;在效率优势上,各市县2010年前大多表现出上升趋势,2010年效率优势指数最高,2010年以后是下降趋势;在综合优势上,大多数市县2010年以前表现出上升趋势,2010年综合优势指数最高,2010年以后是下降趋势。

在薯类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各市县区,大多表现出规模优势、效率优势以及综合优势的波动下降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