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采用熵值法评价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指标

采用熵值法评价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指标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指标主要采用熵值法对上述小学师生比、初中师生比、每千人拥有床位数,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和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总共五个指标采用熵值法形成一个综合的评价指标。

采用熵值法评价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指标

(一)变量说明及衡量指标

1.被解释变量

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kcbz),公共品供给的指标有支出类和产出类。

(1)公共品供给的投入指标

公共品供给的投入是用财政支出的多少来衡量的。为了消除人口个体异质性的影响,具体指标采用的是人均每年财政支出增量。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的支出指标为:人均科教文卫等财政支出、人均每年分省市的有关科教文卫等方面的财政支出(范子英和张军,2013;邓可斌和丁菊红,2009;平新乔和白洁,2006)。这两个指标均从公共品供给的角度也就是每年财政支出增量来考量。

本书为了进一步准确地度量财政每年在非经济性公共品投入多少,具体采用的是每年人均非经济性公共品财政支出占人均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这个指标来衡量,这也是本节的核心被解释变量。

(2)公共品供给的产出指标

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的产出指标:非经济性公共品的供给综合评价体系主要包含教育医疗卫生、生态环境文化建设等方面,其中教育指标主要包含:小学师生比、初中师生比[2];医疗卫生指标主要包含每千人拥有床位数、每万人拥有医生数;生态环境指标主要包含城建区绿化覆盖率,文化建设指标主要包含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经济性公共品供给的产出指标本书主要是参照人均铺装道路面积来测度。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指标主要采用熵值法对上述小学师生比、初中师生比、每千人拥有床位数,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和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总共五个指标采用熵值法形成一个综合的评价指标。这两个指标也是参照已有的研究文献中提出的指标(李勇刚等,2013;陈硕,2010;邵挺和袁志刚,2010;邓可斌和丁菊红,2009)。

2.核心解释变量

房地产类税收的比重显示了该地区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度,或者说是房地产类税收对地方财税的贡献度。本书核心解释变量为房地产类税收收入占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

3.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中:人均土地出让金、人均净转移支付、人均GDP(PGDP)、城市化率、城市人口密度、产业结构与第四章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模型中的变量衡量指标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二)数据来源

稳健性检验时各个公共品供给产出指标如每千人拥有床位数、每万人拥有医生数、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馆藏等数据来自于国研网统计数据库中的宏观经济数据库,部分缺失数据分别在《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得到;小学师生比是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的各个省市的小学学生数、小学专职教师数得出的。其他数据来源均与第四章中数据来源一致。

(三)描述性统计与分析(www.daowen.com)

本书首先通过散点图和拟合线描述房地产类税收对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效应的初步分析,散点图和拟合线均使用原始数据进行。

图5.1通过散点图和拟合线描述了房地产类税收的比重与地方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的简单的相关特征。从直观图中可以看出,房地产类税收比重与非经济性公共品,也就是软公共品(科教文卫支出)表现为负相关。直观上看,一个地方越依赖于房地产,这个地方的财政支出越倾向于挤出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

图5.1 房地产类税收比重与非经济性公共品财政支出比重的关系[3]

相关的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下表所示:

表5.3 主要变量的描述统计

注:其中描述统计变量观察值均为210。

(四)研究方法

本章采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也是以面板数据为主的计量分析方法,另外,在稳健性检验的过程中本书采用的熵值法综合多个指标为一个指标。熵值法在经济学文献中有很多应用,如:许艳等(2009)、伏润民等(2010)、胡晓珍和杨龙(2011)以及王晓玲(2013)等。熵值法主要是利用信息论中的信息熵,也就是根据各项指标值的变异程度来确定指标权数的,信息量越大,该指标变异程度越大,反应的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为了平衡信息的不确定性,则该指标的权重也就越大;反之亦然(伏润民等,2010)。本书主要参考借鉴Ma等(2010)、马慧强等(2011)及其李勇刚等(2013)的熵值法,计算软公共品供给综合评价指标。

本书中有关软公共品的五个指标中,综合考虑了小学师生比、初中师生比、每千人拥有床位数、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和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馆藏。这里教育指标(小学师生比和初中师生比)、卫生指标(每千人拥有床位数、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在30个省市之间差异较大,对软公共品供给指标的贡献较为显著,应该赋予较大的权重,文化指标(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馆藏)对软公共品综合指标贡献性不太显著,应该赋予相对比较小的权重。

(五)计量模型的设定

依据Zhuravskaya(2000)、World Bank(2006)现有的研究模型,本书构建了房地产类税收和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的计量模型:

其中,(5.1)式中的i和t分别标识省份维度和时间维度;kcbz为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代表非经济性公共品供给水平,taxbz为本书的核心解释变量,衡量房地产类税收收入占地方税收收入的比重;余下的控制变量有lnperland、lnpgdp、lnpertran、lnurb、lndensity和lnfi,分别代表了人均土地出让金的对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人均转移支付的对数、城市化率的对数,城市人口密度的对数和第二、三产业占比的对数。(5.1)式是房地产类税收和土地出让金等变量对非经济性公共品的供给水平的影响的模型,控制变量和第四章节中房地产类税收对地方经济性公共品供给的模型中的控制变量都是一致的,可以方便比较两大类公共品供给效应的差异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