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老年期作业疗法的适用对象优化

老年期作业疗法的适用对象优化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年病的ADL障碍特点与人体衰老有关,人体衰老(或老化)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的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体的不可逆的功能衰退。老年人易于发病,并且合并多种疾病,从而产生机能低下。生活活动产生障碍,不能从主要疾病来考虑解决方法,而要从多方面中找出影响ADL的原因,更好地帮助患者解决问题。首屈一指的是老年人白内障,是容易导致老年人失明的主要疾患。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眼晶体的屈光度变化还会造成远视。

老年期作业疗法的适用对象优化

老年病的ADL障碍特点与人体衰老有关,人体衰老(或老化)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的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体的不可逆的功能衰退。

(一)由于老化带来的生活活动障碍

是指由于老化引起的身体机能障碍,如步行时使用拐杖或小推车,上下楼梯时安装扶手,洗澡时由于又站又蹲的动作困难,可借助椅子等。生活活动障碍不只在日常生活方面,还包括闲暇活动,开始从帮助老年人确立步行的稳定,确立正确的移动方法,从而逐渐增加外出和兴趣性的活动。

(二)由于疾病带来的生活活动障碍

是由于疾病造成的机能障碍,从而造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是形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的主要原因。老年人易于发病,并且合并多种疾病,从而产生机能低下。生活活动产生障碍,不能从主要疾病来考虑解决方法,而要从多方面中找出影响ADL的原因,更好地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三)老年以前障碍重度化

老年以前的障碍由于老化又加重,如由于脑瘫和年轻时受伤的脊髓损伤等的运动机能障碍,加上生理性的老化造成障碍加重。原本有精神障碍又加上痴呆、复合精神症状的人,对于这样的老年人应根据每个人的长处,针对障碍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一)老化

老化是指由于年龄不断地增加所导致的生活能力及适应能力低下。这样的变化原则上是从成年期以后开始的,是退行性的变化。实际上老化没有标准的定义,也没有标准化的指标,人进入退行期以后,个体差异比较明显,老化现象是不可逆转的,是任何人都要经历的,这是普遍现象。另外,老化还具有内因性,它既有环境的影响也有遗传因素,是进行性的,不可逆转的。

(二)身体的变化

1.感觉机能

(1)视觉机能:生理性老化首先出现视觉机能低下,有研究表明正常人45岁会出现急剧的视力低下,到了75岁视力会进一步下降。并且很容易罹患视力疾患。首屈一指的是老年人白内障,是容易导致老年人失明的主要疾患。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眼晶体的屈光度变化还会造成远视。正常老年人视野的变化相对比较稳定,看到的面积及体积是20岁年轻人的60%-80%。判断颜色时,对蓝色和紫色、黄色和绿色识别比较困难,对颜色明暗顺序的适应能力也随之下降。

(2)听觉能力

伴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听力下降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人体的听力范围是500-2000赫兹之间,老年人到了65岁听觉能力会逐渐下降,例如:在与他人会话时,接听电话、看电视时,都会出现听力困难。

(3)其他感觉机能

进入老年,从手指或手掌上得到的情报会明显减少。这主要是人体的触觉、压觉、温觉、冷觉、痛觉、关节运动觉等机能减弱。所以经常会见到老年人在抓握物品时因对物体的远近、大小、重量、材质等判断不准确而容易掉落摔碎,或是发生因判断水温失误而产生烫伤的情况。痛觉也是一样会变得迟钝,不敏感,并对外界的防御机制减弱。

2.身体机能∕运动机能

(1)骨骼、关节

由于钙、磷、有机物质等从骨中排出体外,易患骨多孔症、骨质疏松,而且易发生骨折,女性多于男性。

由于关节软骨、椎间板的变形及破坏,常引起变形性脊椎症和变形性关节炎。在关节周围的软组织也经常发生变化,容易引起关节炎,尤其是肩关节炎,也叫五十肩。

(2)肌力

由于指尖的捏力、握力、背肌肌力、腕力、下肢肌力均会显著减弱,造成手的活动能力明显降低,主要表现为手的握力和手指的捏力下降。比如开瓶盖及开门的动作变得困难。

(3)运动机能(www.daowen.com)

平衡低下,因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闭眼状态时,单腿站立能力低下,这与步行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老年人反射能力下降,平衡感觉机能低下,使得身体的平衡控制能力降低,所以老人摔倒的事情多有发生。

(4)心肺机能

由于老化,心脏负担加重,例如上楼梯和爬山等垂直向上的移动就会对心脏产生巨大的负担。因呼吸机能老化,造成肺活量减少,运动量增加产生换气不充分,造成疲劳加重。

(5)体温调节机能

急剧的温度变化造成老年人适应能力低下,容易发生感冒和中暑。

(6)排泄机能

由于肾脏与膀胱机能老化,容易引起尿频、残尿以及尿失禁等症。

(7)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由于运动、感觉等多器官的机能减退,随之带来的是老年人各种动作的速度、准确性及正确程度的大大降低,有时甚至会有一部分动作缺失。所以,在老年人的居住场所或是活动场所经常会见到各种辅助用具,如轮椅、墙上安装的扶手等。

(三)精神变化

老年人的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的相互转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时必须重视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

1.导致老年人心理改变的原因

(1)生理因素。老年人由于各脏器的衰变,尤其大脑皮层的退化,导致记忆力下降、听力下降,影响与人交往,上述原因可造成老年人不爱活动、孤独、抑郁、多疑等心理改变。

(2)外界因素。老年人离、退休后与周围交往少,从以前每天忙碌的工作到退休下来突然无事可做会产生失落感,心态易不平衡。若再有家庭纠纷、亲人病故等不良因素的刺激,个性趋于僵化,对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差,变得消极、沉默寡言或急躁易怒。

(3)疾病因素。老年人多有慢性病或多脏器疾病,由于疾病与痛苦的折磨,容易导致悲观、不安、急躁等情绪。

2.老年人心理特点

(1)情绪与情感变化。情绪是对内外界事物变化在精神或心理上的反应。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老年人的情绪与情感容易波动。

(2)记忆、学习能力。记忆低下。长期记忆一般保持,短期记忆显著低下。

(3)思维。思维是一种最为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人认识过程的最高阶段。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综合和概括,用以认识事物的本质,揭示内在的联系,以便全面地反映客观的事物。

老年人思维易迟钝,尤其创造思维。反应迟钝,思维、联想易间断,说话可突然中止。逻辑障碍、推理及概念混乱。思维奔逸,说话不着边际等。

(4)意志。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确定的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进而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是达到确定的目的而表现出的毅力和精力。部分老年人由于体力和精力的不足,自叹力不从心,自暴自弃,精神空虚,意志消沉。

(5)性格。自己为中心,内向性,保守性,固执和沟通困难,适应性低下,被害妄想等性格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