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脑瘫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

脑瘫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脑瘫的康复治疗原则是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中西医结合,采用多种手段整体康复治疗。

脑瘫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

任何脑瘫都无法自然痊愈,必须早期发现并经过长期的康复治疗,才能将障碍减少到最低程度,太晚治疗效果不佳。因此,要早期发现,最好在脑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内(0-3岁)抓紧治疗,否则会形成不良姿势,进一步肢体变形、无法行动而致终生残疾。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主要在6岁前(占90%)完成,3岁以前发育最快(占60%),所以越是早期康复治疗,可塑性也就越大。西德Vojta教授认为,出生后2周即可诊断脑瘫,出生后6个月以前做出诊断,治疗效果最佳。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儿童康复科1989-1998年入院患儿100例,总有效率平均达83.69%,1998年达95.35%,显效患儿大部分在3岁以前。性格和思维能力的形成主要在学龄前期,特别是教育心理的康复越早越好。

脑瘫的康复治疗原则是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中西医结合,采用多种手段整体康复治疗。效果取决于康复治疗的早晚、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患儿大脑损伤的程度和人们对待患儿的态度。早期发现、早期康复是指小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能够发现确诊,最迟不要超过3岁。

1.根据不同的障碍采用以大运动及下肢运动为主或以上肢运动及精细动作为主的运动功能训练。训练时要按照小儿运动发育的顺序,如从头部的控制到翻身、坐、爬、跪、站、走等顺序先后训练。还要遵循小儿神经发育顺序,如由头到足、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简到繁的原则。

2.生活动作训练是脑瘫患儿最基本的训练,从饮食、清洁、穿脱衣、大小便以及语言交往诸方面逐渐达到自理。

3.注意营养,增强抵抗力,防止合并症,保持健康是康复的基础。

4.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抗震颤麻痹药、镇静药、肌松弛剂、中药等作为辅助性治疗。

5.有手术适应证者可外科手术治疗,达到矫正挛缩畸形、减轻痉挛、固定关节等作用,术后及时配合康复训练。

6.矫形器的使用目的是为增强肌肉的控制能力,协助改善功能,预防畸形的发生。其使用原则要简单、轻便、易调整更新等。

7.要发挥祖国传统医学优势,加用针灸、按摩、推拿等治疗。

8.遵循康复的整体性原则,在医疗康复的同时要进行教育、心理及社会诸方面的康复,以达到全身心健康。

9.寓治疗于游戏中,用游戏的方式引导患儿达到要其做的动作,如抬头、翻身、爬等。

10.要同时培训父母,使之参与患儿的治疗,并且经常适当地给患儿以鼓励。

11.持之以恒的治疗,可改善功能、提高能力、防止并发症,还可促进患儿的正常发育。工作人员需要有爱心、耐心和信心。

1.乳儿初期的训练,也称超早期训练,为出生后6个月以前,脑瘫的症状还未完全出现时的训练,可期待完全恢复正常。

2.乳儿后期至幼儿期的训练,也称早期训练,为6个月至3岁患儿,脑瘫的症状已有表现,但是挛缩畸形等并发症尚未产生时的训练,此期运动功能可有大幅度的改善。

3.学龄前期的训练,也称功能训练期,为脑瘫的症状已固定,挛缩畸形亦可产生,功能障碍已确定。其间,一方面继续康复训练,另一方面需借助于矫形器、拐杖、轮椅等。

4.年长儿的训练,也称社会适应期训练,为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接受教育与职业训练等。

1.对于脑瘫患儿的康复,不仅要考虑其存在的障碍,还要考虑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发育迟缓和异常。

2.由于患儿月龄和年龄的不同,所以按照各个发育阶段进行训练,并制定相应的康复目标。

3.发育过程中的小儿,受损脑部比成人容易恢复,也容易取得训练的效果。其原因是由于脑的机能分化还未完成,还富有可塑性,因而继发症的预防也是有可能的。

4.由于小儿不能很好地叙述自己的症状,除对患儿的一般观察外,还应对有知觉障碍的患儿认真检查是否有压疮和继发的关节挛缩等。

5.家长参与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母亲。因此,应使他们掌握康复训练及护理的知识和方法,消除他们的不安情绪,从而促进患儿的心理状态的稳定。

6.经过必要的医疗康复训练后,应尽量创造条件,使脑瘫患儿能参与健全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娱乐等活动。

脑瘫是造成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患,预防胜于治疗的观念十分重要。

1.一级预防

脑瘫的一级预防是预防导致脑瘫因素的出现,如做好妇幼保健工作,预防先天性遗传疾病,防止近亲婚配,做好优生优育的宣传,做好卫生的管理和营养的指导等。

2.二级预防

脑瘫发生后,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防止残疾的发生。脑瘫患儿如能早期发现,早期给予恰当的治疗,可以达到临床治愈。

3.三级预防

当脑瘫的残疾症状出现后,还应及早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预防发展成残障,力争保存现存机能,并提供教育及职业康复机会,以减少残障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头部控制训练

1.痉挛型:此型患儿头经常后仰(图2-3-1a)。所以,训练者应将两手放在患儿头部两侧,把颈部向上抬,并用前臂将患儿的肩膀往下压,以增加压力(图2-3-1b),然后用手抓住患儿肘部,将其上肢抬高且往外旋,将其拉坐起来,即可使患儿的头抬高且保持正位(图2-3-1c)。

图2-3-1 痉挛型患儿头部控制训练

2.手足徐动型:此型患儿的肩关节往往外旋,双手或一只手扭曲(图2-3-2a)。训练者应将患儿的手臂伸直往内旋并稍往下压,将患儿慢慢拉坐起来,可促进患儿头部向前保持抬高(图2-3-2b)。

图2-3-2 手足徐动型患儿特有的姿势与头部控制训练

3.弛缓型:由于肌张力低下,患儿的头无法控制在正中位置(图2-3-3a)。训练者应当用手抓住患儿肩膀,用大拇指顶在胸前,将肩膀往前给患儿以较大的稳定性,协助其将头抬起(图2-3-3b)。

图2-3-3 弛缓型患儿头部控制训练

(二)翻身训练

1.反射式翻身:将患儿头转向一侧,用手紧紧地固定患儿下颏,在第五肋骨间隔处往外压,并且推向胸前的对侧,诱发出患儿反射式的翻身动作(图2-3-4a)。

2.腿部控制式翻身:用患儿自身盆骨的转动带动患儿的翻身动作(图2-3-4b)。

3.手臂控制式的翻身(图2-3-4c):肩部旋转带动骨盆完成翻身动作。

4.头部控制式翻身(图2-3-4d):治疗师用双手将患儿头部抬高前屈,向对侧轻轻转动,使患儿的肩、躯干、下肢自然带动翻转过去。

图2-3-4 翻身训练

(三)坐位保持训练

1.痉挛型:先将患儿的两腿分开,上身前倾(图2-3-5a),并用手将患儿下肢压直,鼓励患儿向前弯腰(图2-3-5b)。

图2-3-5 痉挛型患儿坐姿训练

2.手足徐动型:将患儿两脚并拢弯曲,并用手抓住其肩膀,向前内方旋转,让他用双手撑在两旁支持自己(图2-3-6a—b)。

图2-3-6 手足徐动型患儿坐姿训练

3.弛缓型:训练者抱住患儿,用双手在患儿的腰椎部位往下压,并且把大拇指放在脊椎两旁给予固定力,可促进头及躯干伸直(图2-3-7)。当患儿学会坐稳后,可以经常前后、左右推动,让患儿学会在动态中保持平衡(图2-3-8)。

图2-3-7 患儿坐姿训练

图2-3-8 动态中保持坐姿平衡

(四)爬行训练

1.手膝位保持训练

双重性偏瘫—双肘关节处给予借助。

偏瘫—重心向患侧转移。

双瘫—双手固定骨盆并上提给予借助。

四肢瘫—胸下垫枕头给予借助。

2.重心转移模拟爬行训练

左右手交替将手抬起,协调后再进行双下肢交替运动(图2-3-9)。

3.辅助爬行训练

双手控制患儿踝关节,并用口令“左右”引导其向前行进。

4.独自爬行训练

由不协调动作向协调动作发展。

图2-3-9 重心转移模拟爬行训练

(五)轮椅驱动训练

幼儿期的痉挛型脑瘫患儿除了能爬行和翻身之外,室内移动大部分需护理人员的帮助。学龄前脑瘫患儿体重增加、体力增强,有时需要较远距离的室外移动如上幼儿园,这时单靠父母或护理人员抱或背是不适宜的,应训练患儿学会驱动轮椅。脑瘫患儿使用的轮椅有特殊的要求:靠背的角度是可调节的,并装有头部保护装置和胸部支持带,以免痉挛发作时患儿向前或向侧方摔倒。注意患儿的坐位姿势,保持髋关节适当屈曲外旋,可避免诱发下肢痉挛。由于患儿一般体力和耐力都差,驱动轮椅的训练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以免因疲劳而影响患儿的训练积极性(图2-3-10)。

图2-3-10 轮椅驱动训练

(六)进食训练

1.进食应具备的技能:A.能控制头部、躯干、四肢和坐位平衡。B.手眼协调。C.手的伸屈、把握、放开的功能。D.咀嚼、吞、咽下时的下颌、口唇、舌的活动。

2.正常发育:

(1)6—9个月可吃较硬的食物如饼干等,上下牙床开始协调运动,并可咽下。

(2)9—12个月可用手抓食物,可抓杯子喝水,喜欢抢勺子自己吃,但需要辅助,嚼食物由牙床中部移到侧部。

(3)2岁可正确使用勺子进食,能识别可吃的食物,能使用水杯及吸管喝水

3.进食的原则:

(1)稳定:保持头和躯干的稳定,让孩子感到安全和放松,不紧张。

(2)对称和垂直:保持全身的对称性及躯干与地面的垂直且头在身体的正中线上。

(3)颈部挺直、下颌内收:最大程度地保护气管,防止食物误吸。

(4)舒服、放松的进食姿势:可以减少患儿的焦虑,降低肌张力及非随意性动作。

4.进食的方法:包括喂食和独自进食。

(1)喂食训练

1)姿势:体位的选择一定要抑制全身肌张力升高,避免不自主运动出现,保持身体对称性,一切动作由身体中线位开始。

①痉挛型:头和肩略向前倾,背部伸直,双肩内收,髋关节屈曲略外展,膝关节屈曲,双足有支撑,此体位可抑制全身肌张力升高。

②手足徐动型:保持患儿头、双肩、躯干稳定,双髋、膝关节屈曲内收靠拢。

③弛缓型:支持患儿头部和躯干,使其保持在直立状态,双下肢自然屈曲。

2)嘴部控制:适用于上下颌闭不拢,向一侧倾斜,舌伸向外面的患儿。

3)方法:

①治疗师位于患儿右侧,把右手大拇指放在患儿耳前下颌关节处,食指在下唇及下颌之间,中指置于下颌后面,给予持续压力,诱导开口、闭口及头部向前屈曲(图2-3-11)。

图2-3-11 嘴部控制

②面对患儿,拇指放在患儿下颌中部,食指放在下颌关节处,中指放在下颌下面(图2-3-12)。

图2-3-12 嘴部控制

4)脱敏治疗:包括头部脱敏及口部脱敏。

①头部脱敏:轻轻抚摸患儿头顶,或用头顶气球,亲吻患儿的脸部,用毛绒玩具等不同质地的玩具接触患儿的脸部。

②口部脱敏:适用于口部过敏或舌部过敏的患儿。治疗师用食指在患儿的上牙床中部做快速的压迫,移开手指,闭合上下颌。食指在患儿上牙床中部、牙齿背面慢慢滑动到前面,移开手指,闭合上下颌。逐渐从牙床中部到牙床侧部,移开手指,闭合上下颌。反复练习,逐渐降低上下牙床的过敏反应。

5)喂食的方法:选择好合适的喂食姿势,掌握嘴部控制,进行口部脱敏后即可进行喂食训练。选用稍浅而平的塑料勺子,从患儿口部正中送入舌前部,用勺子轻轻地持续往下压,诱导上唇向下合拢,当出现这个动作时,利用口部控制法帮助下颌合拢,同时移出勺子。直到食物被完全吞咽下去,当听到患儿清晰的呼吸声时,再接着喂第二口。

(2)独自进食训练

图2-3-13 立位进食训练

1)进食前的准备:a.选择正确的坐姿及合适的桌椅;b.根据患儿手指抓握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勺子;c.手足徐动型患儿可选用带吸盘的碗、带挡板的盘子。偏瘫型患儿选用防滑垫的盘子或碗。

2)辅助进食:治疗师站在患儿体侧,一只手控制患儿肩部,另一只手帮助患儿前臂旋转,将食物送入口中。

3)独立进食:先选用糊状半流食,再训练喝汤,后进食固体食物。进食时尽量让患儿双手配合,一只手拿勺,另一只手拿碗。

4)常见脑瘫患儿进食的注意事项(www.daowen.com)

①痉挛性四肢瘫的患儿进食时应选用稳定的椅子,使患儿躯干保持对称性抗重力伸展,这样更容易引出口唇、舌及下颚的运动,更利于食物的够取。对于全身以屈肌张力增高的患儿,如果坐位进食引起张力增高时,应立位进食(图2-3-13)。

②痉挛性偏瘫的患儿进食时患侧上肢易向后撤,且容易被忽视,应在桌面上安装扶手,令患肢置于身体的前方,或扶住碗(图2-3-14)。

③痉挛性双瘫的患儿进食时应选择稳定的坐姿,双手到嘴的距离可以不用太近,应在身体的正中线上使用双手(图2-3-15)。

图2-3-14 偏瘫患儿进食训练

图2-3-15 痉挛型双瘫患儿进食训练

④手足徐动性的患儿进食时,姿势保持困难,应在桌子上安装扶手,令其一只手固定,这样可以使进食的上肢更稳定,同时应缩短桌面到嘴的距离,而且使用勺子的颈部和手握的部分应根据患儿手的抓握情况给予相应的改造,以提高进食的质量(图2-2-16)。

图2-3-16 手足徐动型患儿进食训练

(七)更衣动作训练

脑瘫患儿进行更衣动作训练前,应先提高患儿的坐位、立位的平衡能力及手的抓握能力。对于语言理解及认知障碍的患儿,必须配合语言及认知训练,或对衣服给予相应的改造。更衣动作训练分为三个阶段:

1.识别阶段:患儿的衣服最好选择宽大、吸汗、不易皱褶而有弹性的衣服,衣服的前后长短可以不同,如前短后长(图2-3-17a),或前面绣些花纹便于患儿分清衣服的前后(图2-3-17b)。对于手功能不好的患儿,可以用尼龙搭扣代替扣子和拉链,裤子的裤腿要宽大,选用带松紧带的裤子。患儿也应先学习认识身体的部位,辨别衣服的颜色、大小、类型及上下前后等各部分。

    

图2-3-17a 衣服前后不同

图2-3-17b 衣服前短后长

2.模拟阶段:治疗师先示范后让患儿模仿或让患儿对着镜子模拟穿衣,或让患儿用圆环练习穿脱衣服的动作(图2-3-18)。

图2-3-18 模拟穿衣

3.实际更衣阶段:患儿熟练掌握了穿脱衣服动作后,即可开始进入实际更衣阶段。更衣的体位要根据患儿的能力来选择是仰卧位、靠坐位、独立坐位还是站立位。

(1)穿脱裤子训练

1)仰卧位穿脱裤子

①穿裤子时,治疗师让患儿先取侧卧位,双下肢充分屈曲,用一只手抓住裤子最靠自己的一端的裤腰,将同侧下肢伸进裤管,再指导患儿翻至另一侧,将另一下肢伸进裤管,然后翻成仰卧位,双下肢屈曲,双足用力下蹬将臀部抬起后,双手抓住裤腰两端同时向上拉至腰部穿好。

② 脱裤子时,治疗师让患儿取仰卧位,双手抓住裤腰两端,再将双下肢屈曲,双足平放在床面上同时用力下蹬,将臀部抬起,此时双手将裤子脱至臀部以下,然后治疗师再指导患儿翻至侧卧位,下肢进一步屈曲,将其中一个裤管脱下,再翻至另一侧,脱下另一裤管。对于不能双足同时下蹬抬起臀部的患儿,治疗师可指导患儿用左右翻转身体的方法,一步一步完成穿脱裤子的动作。

2)立位穿脱裤子

穿时,治疗师让患儿扶物站稳后,令他用一只手抓住裤腰的一端,将这侧下肢伸进裤管,然后用另一手扶物,一只手抓住裤腰,将另一下肢穿进裤管,最后,左右手交替将裤子拉至腰部穿好。脱时,先脱裤腰,再分别脱双下肢。

(2)靠坐位穿脱套头衫

靠在墙角坐稳,穿脱套头衫:

穿套头衫时,治疗师应指导患儿,将头、躯干尽量前倾,先将衣领套过头,然后将左右上肢伸进左右袖子穿好。

脱套头衫时,患儿用双手抓住套头衫领子的两端,令患儿头部、躯干尽量前屈,同时双手向上将衣领拉过头部,最后将左右上肢脱出衣袖。

(3)独自坐位穿脱开衫

1)痉挛型患儿穿脱开襟上衣

①穿开衫时,让患儿取椅坐位,治疗师令患儿用双手抓住衣服领子的两端,双上肢肩关节前屈90°,肘关节伸展、双手用力向后,将衣服披在身上,然后再让患儿用左手拉住衣服右侧前襟,将右上肢穿进袖子,再用右手拉住衣服左侧前襟,将左上肢穿进袖子。

②脱开衫时,治疗师让患儿取椅坐位,令患儿将扣子解开或拉开尼龙搭扣,用一只手抓住对侧上衣的衣袖,向下拉,同时这侧上肢向上向后从衣袖中抽出,再用同样的方法脱去另一袖子。

2)偏瘫型的患儿穿脱开禁上衣

①穿衣服时,令患儿先穿患侧,再穿健侧。方法是,指导患儿先将衣袖套到患肢上,然后向上拉动衣袖至患肩以上,再用健手从颈后绕过抓住衣领,拉至对侧的健肩,最后将健肢穿好(图2-3-19)。

图2-3-19 偏瘫型患儿穿衣训练

②脱衣服时,先脱健侧,再脱患侧。方法是,治疗师令患儿将扣子解开(对手部精细动作及协调性差的患儿,用尼龙拉扣代替普通钮扣或使用系扣自助具),用健手将健侧衣服拉至肩下,再将健侧上肢脱下。最后用健手将患侧衣袖脱出。

(八)饮水动作训练

很多脑瘫患儿,因为嘴部控制困难、吞咽困难,在饮水过程中常常被呛住,或者水从嘴边流出来,因此在患儿刚刚开始练习饮水时,应先选择较稠的液体,比如酸奶牛奶蛋黄糊等这种厚重的液体,流动较慢,可以持续地刺激口腔,令患儿出现上下唇动作和吞咽动作。等患儿饮水能力提高后,再逐渐减轻液体浓度。直到可以喝水。

1.杯子的选择:最好选用带两个耳朵的倾斜的杯子或带缺口的杯子,利于患儿饮水。

2.方法:双手紧握杯子的两只耳朵,双肘固定在桌子上,头在中线位,用双手同时举杯喝水(图2-3-20)。

图2-3-20 饮水训练

(九)如厕训练

让患儿学习独自大小便,养成清洁的习惯,对患儿和家庭都是非常重要的。

1.如厕前应具备的能力

(1)向便器移动。

(2)穿脱衣服。

(3)排泄。

(4)卫生纸的使用。

(5)便后冲洗、洗手等。

2.找出如厕的规律:以14日内如厕的情况找出患儿的如厕规律并划出基线,从记录中选择开始训练的时间,制订训练计划和目标。

3.便器的选择:便器的高度应适合患儿的尺寸,坐在便器上,双脚应平放在地上有足够的支撑,便器的前面应安装扶手,对于抗重力伸展差的孩子,可以在前面装一个小桌子,便于患儿支撑自己的躯干。对于总是向后挺的孩子,也可以在前面按一个前倾式的桌子,改善患儿的姿势,同时利于排便。如果是年长儿童,可以在便器前面或侧面安装扶手(图2-3-21)。

图2-3-21 带扶手的便器

方法:家长坐着把患儿抱放在便器上,支撑住患儿的背部,并使之稍往前倾,两腿分开并弯曲,采用这种姿势比较容易解出大便(图2-3-21)。对于年幼的患儿,家长可以将患儿抱在怀里,两手放在患儿大腿的下方并使髋关节外展,用前胸支持患儿的躯干并使其躯干稍前倾,配合家长的“嗯、嗯”声,令患儿解出大便。排泄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按时让患儿如厕,注意饮食搭配和喝水量。尽量让患儿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大小便训练。

训练时:先日间训练,后夜间训练;先训练小便,后训练大便;先训练使用便盆,后训练用坐厕、 蹲厕;最后再训练穿衣、脱衣、清洁等动作的技巧。

(十)入浴训练

脑瘫患儿坐位和立位平衡功能的不稳定及上肢和手运动功能的低下,导致了淋浴的困难,如何在淋浴的姿势上给予指导,则可以减轻患儿的借助量,尽可能让其自理。

痉挛型四肢瘫患儿,坐位躯干抗重力伸展能力差,容易向前、后、左、右摔倒,淋浴时可以让其坐在木板或藤条坐的长方形盒里,高度在患儿肚脐稍上方,前方放置挡板,令其双上肢放在上面,这样可以增加患儿的稳定性,并且使其双上肢解放出来,便于患儿洗澡。

手足徐动型患儿,头及躯干的不稳定,姿势的不对称,这些都增加了洗澡的危险性,可以让其坐在前方有约束带的椅子上洗澡。对于较大又较轻的患儿,可以在浴盆的左右或前方安装扶手,便于其独自洗澡。

(十一)书写训练

首先应根据患儿手的实际抓握水平,选择相应的笔。如手指抓握不好的患儿,可以将笔加粗,或将乒乓球穿在笔上,便于患儿握笔书写。

应有合适的桌椅,患儿保持一个稳定的坐姿,双脚应平放在地面上,躯干伸展稍前倾,桌子的高度合适,不能过高或过低。对于全身屈肌痉挛为主的患儿,可以让其立位进行书写训练。手足徐动型患儿,可以让其坐在矫形椅上进行书写训练(图2-3-22a)。

图2-3-22a 立位书写训练

方法:首先让其进行连线,如治疗师可以在纸上画一些彩色的图案,让其把相同的图案或相同颜色的图案横着、竖着、斜着连在一起,要求其连时线尽量画直,以训练画横竖撇捺,当可以写直线时,开始训练其在田格本上写简单的字,如十、土等,先写大字再写小字,逐步让患儿学会书写(图2-3-22b-c)。

图2-3-22b 连线的图案

图2-3-22c 患儿连线

(十二)抱

许多脑瘫的患儿,由于运动能力低下,多数情况下被家长抱着,如抱着穿脱衣服、洗澡、如厕等。如果家长不懂得正确的抱法,时间长了,就会使背部肌肉劳损疼痛,而且不正确的抱法还可以加重肌肉的痉挛。

1.正确抱法的目的:省力、保持对称性姿势、降低肌张力。

2.方法:

(1)痉挛型四肢瘫患儿

全身伸肌高的患儿:

方法一:将患儿面向前抱于胸前,治疗师一只手放置患儿蝈窝的近端,另一只手固定骨盆使髋关节屈曲,头稍向前屈曲。

方法二:令患儿俯卧在治疗师的两个上肢上,治疗师一只手放在其胸前,另一只手放在骨盆处固定。这样可以使其抬头并防止躯干异常后伸。

全身屈肌高的患儿:令患儿侧躺在治疗师的两个上肢上,治疗师一只手固定其胸前,另一只手从两腿之间伸出固定其骨盆。这样可以令其伸展且主动抬头。

(2)痉挛型双瘫

令患儿骑跨在治疗师的一侧,治疗师一手固定在其胸前,另一只手拖住患儿的臀部。防止髋关节内收、内旋,促进头及躯干的控制能力。

(3)痉挛型偏瘫

方法一:令患儿骑跨在身体一侧,治疗师一只手托住其臀部,另一只手将患侧上肢伸展固定在胸前。

方法二:令患儿骑在治疗师的脖子上,治疗师用一只手固定其骨盆处,另一只手拉住患侧上肢使其伸展。防止偏瘫侧肩关节回缩。

(4)手足徐动型

将患儿面向前抱于胸前,治疗师一只手放置患儿蝈窝的近端,另一只手固定其骨盆处,使髋关节稍前屈曲。保持对称性姿势,提高头部控制能力。或治疗师一只手放在腘窝部,另一只手将患儿的两手固定在双膝关节部,进行对称姿势的保持(图2-3-23)。

图2-3-23 手足徐动型患儿抱法

(5)弛缓型

治疗师面对面抱患儿,令患儿两只手环抱治疗师的颈部,治疗师一只手固定其臀部,另一只手固定其背部。促进其抬头。

1.加粗的勺子:主要用于手抓握不好的患儿。如痉挛型四肢瘫和手足徐动型患儿(图2-3-24)。

2.带吸盘的碗:主要用于稳定性差的患儿。如手足徐动型患儿和偏瘫型患儿。

3.带挡板的盘子:主要用于稳定性差的患儿。如手足徐动型患儿。

4.防滑垫:主要用于偏瘫型患儿,防止碗及盘子的滑动。

5.带双耳的杯子、倾斜的杯子:主要用于痉挛型四肢瘫和手足徐动型及偏瘫型患儿。

6.带弹簧的筷子:主要用于手指伸展差的患儿。如痉挛型四肢瘫(图2-3-25)。

7.万能袖带:主要用于手指无抓握能力的患儿。如手足徐动型患儿。

图2-3-24 加粗的勺子

图2-3-25 带弹簧的筷子和C把插笔器

(刘萍 汪家琮)  

思考题

1.如何给4岁脑瘫痉挛偏瘫型患儿进行更衣训练?

2.3岁手足徐动型患儿进食训练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3.如何正确抱角弓反张明显的2岁痉挛型四肢瘫患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