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判断设备是否需要进行点检的方法

判断设备是否需要进行点检的方法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设备的点检管理,就是在这样“挤时间”和“抢时间”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点检”作为动词,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哪台设备不需要去检点、检查啊?“点检”作为名词,即作为“设备管家”或“点检管理设备的制度”,可以用“适用性”来表达。所以,就可以不设“点检”,也根本不用修理。“点检”对以下的一些场合,就不一定完全和必须“适用”、“适合”或“设立”,因为“时间”对这些单位并不关键。

判断设备是否需要进行点检的方法

从“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管理方式,从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来看,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向,导致企业追求的目标由以前传统的追求产值、利税、利润及净利润的最大化,进而到市场经济,追求的是体现在五个方面的“企业价值最大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要追求“企业在产品或服务项目上,用户满意度的最大化”。

企业要实现上述目标,应理解为:企业追求产品或服务项目“用户满意度”最大化的关键,是要由“时间”来完成的。因此,追求产品或服务项目“用户满意度”最大化的实质,就是企业在和“时间”赛跑。如何用较短的时间来完成更多的作业量,也就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面对关键的现实问题是如何“挤时间”和“抢时间”。正如德鲁克说的:“一个理解管理学科而并不具备各种管理技巧和管理工具的低能管理人员,仍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甚至可能是第一流的管理者。而一个只知道管理技巧和管理手段,但并不理解管理学基本原理的人,却不是一个管理者,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技术员”。企业设备的点检管理,就是在这样“挤时间”和“抢时间”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可见,“点检”或“点检管理设备的制度”,一般适用于大型、长流程、连续运行的作业线,如货物类的冶金、炼油、石化、电力企业以及服务类的港口交通地铁等企业的主要产品作业线,而产品作业的设备是不希望有停产的,“停产”检修意味着“时间”的丧失,是无法弥补的,必须将他们交给“点检”来管理,确保企业不停产,确保企业作业任务的完成,确保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把“点检”说成是“万能药”,它难道没有不适应之处吗,有。“点检”作为动词,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哪台设备不需要去检点、检查啊?“点检”作为名词,即作为“设备管家”或“点检管理设备的制度”,可以用“适用性”来表达。欧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管理,由于他们资金充裕、人员技术力量也雄厚,往往采用设备“快速折旧”的办法。如德国有些企业的设备,竟然50%的都采用人为的、主动的事后维修,即设备使用到一定周期后就更换、报废。另一方面,他们员工的工资高,而设备的购置费便宜,维修是得不偿失的。所以,就可以不设“点检”,也根本不用修理。

“点检”对以下的一些场合,就不一定完全和必须“适用”、“适合”或“设立”,因为“时间”对这些单位并不关键。以下的一些特例,仅供读者思考、判断和验证。

1)该部门的工作量并不饱满,一天8h工作时间,仅仅有4~6h(甚至还更少)工作量的。

2)部门作业线上,具有备用机组的,即一旦设备有问题,可以切换的。

3)部门作业设备在“停机”条件下,不会造成企业“停产”的。(www.daowen.com)

4)确实属于高、新科技设备,其状态受控点的故障曲线呈“与时间没有关系”,该“状态受控点”要实施可靠性预测管理的。

5)在一个时段里,当维护修理等总费用大于该设备购置费的情况下,部门设备可以实施有计划“人为事后修理”的。

6)目前,仍处于垄断型的部门,仍然是属于该行业的老大,社会离开他就玩不转的。

7)企业领导具有各方面丰富经验,能够应对一切故障、事故的。

8)企业作业人员具有高素质、高水平,而且责任性也很强。

9)企业经济状况等不尽如人意,暂时没有能力实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