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邮电志》在其“附录”内论述:自唐迄明朝,“宁郡六县,俱皆滨海”“商船番舶,乘潮出没”。宁波地处沿海,万里之舶,五方之贾皆来此贸易,享有鱼盐市舶之利,实为东南之要会,历史上已是著名的外贸港口。明中叶以后,随着商业的发展,又促使交通、钱庄业发展。其时,甬江沿岸江厦街一带商肆林立,钱庄鳞次栉比,一派繁荣,有“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之说。商业之发展,离不开金融之依托。而商品交流、物资采购、票据往来、银钱结算等内在联系,则赖信息之沟通联络,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起初,钱庄业以自身需要,为获取资讯,兼办民营邮传,差便人或专人传递,继而随着贸易的发展,专营民间邮传的民信局就独立于钱庄应运而生。
“民办信局(初称信局,官办邮局成立后,为示区别,称之为民信局)始于何时何地,仍未探究……”此处“仍未探究”的说法比较客观。在宁波邮政局档案资料中找不到与清代民营信局相关的登记信息,仅见一份“宁波民信局民国二十三年3月1日向邮局领取执照者”登记资料。1934年民信局已处落日黄昏之时,全国现存有关民信局登记资料亦都是这个时期的。现今能查到的登记资料中有关全盛信局的信息有两种:
1.全盛信局开设于咸丰二年(1852),总局设在鄞县,另有柴桥、慈溪分局。
2.全盛信局开设年月不详,总局设在上海,鄞县设分局,创建应在清道光前后。
显然,这是一份简略、保守又不精确的登记资料,登记时距离信局肇始相隔已有百年。
另据《奉化市邮电志》记载,清道光元年(1821),大桥(奉邑大桥镇)设“全盛” 号民信局。
又据《余姚市邮电志》记载,清道光、咸丰间设信局,余姚全盛信局设立于清道光年间,地址在城关酱园街。这两处记载将民信局开办历史前推了若干年,而宁波(鄞县)民国时期资料,则称是清咸丰二年(1852),总局反倒晚了几年。(www.daowen.com)
又,《慈溪邮政志》记载,清咸丰二年(1852)始设民信局“全盛”分局。
镇海郑建军曾著文《风雨兼程的全盛信局》,发表在《宁波日报》上,内称:镇海十七房商人郑景丰,幼年在沪学酒业,后回甬,于1852年在甬创办“全盛源记信局”,设总局于上海、宁波,在杭州珠宝巷、绍兴大江桥、定海南门外等地遍设分局、代理信局、联号等,形成民间邮传网。原文资料来源笔者未作任何交代,经函询回复称出自《浙江通志》,其本人并无实物或相关原始资料,也未作过深入调研,录此仅供参考。
《天津邮政史料》第1辑提及民信局时称:“民信局为邮驿制度下之产物,盖邮驿系专供政府之用,民间书缄并不能有所利用,民信局遂应时而起。此种组织推测当始于明永乐后,以宁波为中枢,初仅限于沿海,旋推广于内地,最盛时大小信局何止数千家。就中以宁波帮为牛耳,势力最大……”(此间所指民信局创始年代为推测)此外,《天津海关一八九二―一九〇一年十年调查报告书》第82页“附录一”已登记的民信局名单内有全泰盛信局,递送地点有北京、保定、营口、烟台、上海。利用铁路轮船运递,至北京四小时,保定十二小时,营口、烟台两天,上海三天。邮资北京、保定总计50文,营口、烟台、上海总计100文。
根据天津市档案馆1902年邮局资料,已登记的民信局内有“2.全泰盛,在估衣街万寿宫胡同南口”。
民国四年(1915),巡员陈锡庆在《天津民信局调查报表》内录有全泰盛信局,经理人陈芝祥,址在天津,所查详由:陈已死于民国二年(1913),委派朱学林代办全泰盛执照,现在陈之族人之手,现移在杨家胡同。
香港《邮票世界》1988年11月发表杨耀增先生《天津的民信局》一文,内记载:清同治年间,天津登录有卅余家民营信局,内有天津全泰盛轮船局,在京、沪、江、浙、东三省有分号。另据《清代通史》记载,天津民信局直隶省内有分号五十家,省外一百家。光绪廿四年(1898)《津门记略》内登录天津十四家信局名址,天津全泰盛轮船局在万寿宫胡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