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十里洋场的可炽铁行从商记

十里洋场的可炽铁行从商记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留存下来在上海可炽铁行从业期间的家信大都通过甬申线轮船信客传递,实寄封无戳,无邮资记录。从连续四封信件中可获悉春晖伯每月多次往返于甬申之间,从事信客活动无疑。第十七件竺师爷的银信,光绪丙戌六月初四日从上海可炽铁行发寄至宁波镇海,由甬申线轮船信客传递。(图17)⊙图16-1⊙图16-2⊙图17第十八件光绪己丑年竺师爷在上洋叶澄衷创办的可炽铁栈从业时留存下来的“上海全泰盛长江轮船局”经折(账折)。

光绪丙戌(1886)正月竺师爷在江西吉安府接上海周星北函喜出望外,生意一节已由樊舅公玉成,准于即日长行抵申。留存下来在上海可炽铁行从业期间的家信大都通过甬申线轮船信客传递,实寄封无戳,无邮资记录。而可炽铁行信件则由沪上民信局承包,逢年过节结算,遗存有几件光绪己丑年(1889)十分稀罕的民信局经折(账折),是我国现存民信局经折中年代最早的。另遗存有宁波帮大佬叶澄衷创办的上海可炽铁行、义昌宝号票据单证,对研究宁波帮在上海的历史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图14-1

⊙图14-2

第十四件竺师爷家信及包裹,为光绪丙戌(1886)二月廿八日从上海可炽铁行发寄至宁波镇海的第一封家信,由甬申线轮船信客四福哥传递。中式封,使用大张纸折叠而成(注:竺师爷书信笺大多使用大张纸折成封套,前十四、十五号家信亦然)。笺书“内安家信,外附衣包壹个,烦四福哥顺镇祈交家父大人安启,竺钜封托”。左下盖“申江可炽铁栈缄寄”红色印章,右上盖红色花式人物商行地名章“上洋北市外大桥西首”,左上方书寄发日期“贰月廿八日”。由宁波镇海信客四福哥捎带,外附包裹一件。(图14-1、14-2)函内书:“(昨接)严谕,拜悉一切,并附下。两信均□……春晖伯拟下月旋里……男系十九日进行,职系信房兼外账。□经手,陈瑞海,大碶头人。东翁也是叶成忠。兹男自当谨慎作事……林亲仅支洋五元,另四千用过,只剩数百文,现作另(零)用……今带呈白夏布壹匹。又文林兄帐子一顶,大衫一件,单套裤一双,藏烟管袋一个,至祈查收……又附袜一双,至嘱儿妇补好,待后有信附来可也……男修尧百拜。二月廿八。”(图14-3)当时甬申线轮船信客往返已十分频繁,上门服务,周到可靠,从函中可知样样都可捎带或代办。

第十五件竺师爷家信及包裹,光绪丙戌(1886)四月十七日从上海发寄至宁波镇海,甬申线轮船信客传递。大张纸长达500mm,内书家事简录:“并附下袜一双(注:上封信里附回需补的袜子此次回寄)……已经多用,兹来信,急如星火,……眼下实无处可张罗……舅公前一时亦难起齿……然王锡五舅总必在股,伏乞裁酌。今寄上短洋布衫及土布衫各一件,祈查收……春晖伯曾于初□旋镇,谅已晤过……附春和森记各一信(注:为同乡客户附带信函,以节省邮费),祈即递……男修尧百拜。四月十七日。”收信人书“十九到”,可见甬申线海上交通之便利。(图15)

⊙图14-3

第十六件竺师爷家信,中式红条封,光绪丙戌(1886)五月廿四日从上海发寄至宁波镇海,甬申线轮船信客春晖伯传递。封书:“内安家函,敬烦春晖表伯大人顺镇,祈饬交家严大人安启为感,愚侄竺钜封祈托。”封左下角盖“申江可炽铁栈缄寄”红色印章,右上角盖地名章“上洋北市外大桥西首”。信封背面左侧原盖有“酒例”戳,竺师爷在上面复书“顺吉”两字掩盖,因甬申线信客按年收费,平时不收酒资。中缝上方盖年份花章,可见“丙戌”两字,收件人书“五月廿七到”。(图16-1)按封面文字内容,这看似一件亲友携带的手递封,但是从竺师爷遗存的这批信笺中可知春晖伯是甬申线轮船信客。如五月廿四日函内称“春晖伯出申□即可托其带来”;(图16-2)二月廿八函“春晖伯拟下月旋里”;四月十七日信:“春晖伯曾于初□旋里”;六月初四日信“由春晖伯寄上一信,谅已收到,内附……”从连续四封信件中可获悉春晖伯每月多次往返于甬申之间,从事信客活动无疑。信客与服务对象大多有世俗关系,诸如亲戚朋友、同族兄弟、左邻右舍,外加固定的商行客户等,称呼都比较亲昵。19世纪后期上海经济贸易发展迅猛,往返于甬申线信局的信客十分繁忙,竺师爷留存下来的遗物见证了这一时期的邮递历史。

⊙图15

民国《鄞县通志》记载:“吾甬素以商业著称,郡人足迹遍于全国,间且及于海外,故交通事业亦随商业而发展。当邮电未设施时,甬人首创立信局,及沪甬通商以后,又有信客之专业。今虽因邮务之发达而渐次衰落,然其历史之久远与生计之关系,实有不容忽视者。”笔者经过多年来努力寻觅发掘信客传递的实物资料,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觅得一件清代宁波七邑信客联合会铜质信使腰牌(注:宁波七邑信客联合会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三年后又找到了丙辰年(1916)前后一批由宁波七邑信客联合会会长董纪棠信客所传递慈城冯氏信笺,曾刊于《邮史研究》。从《宁波市邮电志》及档案资料确证甬申线轮船信客曾在上海和宁波市邮政当局登记核准。从竺师爷遗存的信局实寄封、账折、单据、信件中陆续找到十余件未盖民信局戳记的手递封,搁置了多年才鉴别出内有多件是清代甬申线及甬汉线轮船信客所传递,很是难得。

第十七件竺师爷的银信,光绪丙戌(1886)六月初四日从上海可炽铁行发寄至宁波镇海,由甬申线轮船信客传递。内书:“……由春晖伯寄上一信,谅已收到,内附周渔伯一函,定经分别。嗣于廿八日接奉严训,跪诵一切。及附来袜壹双亦收……周渔伯来申,男探听泰和当之事,俱系张立孝、周荆生、朱景逊、王锡五等摒搭……小伦先生从中当差一二股,以致尚未成就……若能允诺,则大人位置不难矣……今寄上英洋五元,至祈查收,余言再禀……男修尧百拜。六月初四日。两弟内子均吉,静姐乖否。”为父求职信。(图17)

⊙图16-1

⊙图16-2

⊙图17

第十八件光绪己丑年(1889)竺师爷在上洋叶澄衷创办的可炽铁栈从业时留存下来的“上海全泰盛长江轮船局”经折(账折)。

民信局的账折,古时称经折,留存下来的实物共有四件,其中一件是“上海正和协记信局”折,另三件都是全泰盛信局折。年代在光绪己丑年至庚寅年(1889—1890),比香港某著名集邮家在《邮史研究》上所介绍的辛亥年(1911)和壬子年(1912)两件经折还早二十余年。近几十年来,国内外鲜有新的发现。经集邮家居洽群先生指点,笔者得知此类经折多用宣纸加厚精制而成,为旧时商界记账所用。此类经折有两种形式,普通折用无套,称软折;另一种折子外有套,用布面和硬纸合成,非常精致,称为硬折。四件中有一件湖南岳州府全泰盛信局经折,带套,折内上下另用红绿两色硬纸夹住,十分漂亮。经折记录××信局递送的来往信件、汇银款、包裹以及时间地点、应收邮费或汇费等。此经折的发现为考证和研究古代民信局经营范围、收费标准以及逢节跟年关清账制度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图18

镇海竺师爷留存的第一件“上海全泰盛长江轮船局”经折,原件无套,尽管折的下部曾受蛀蚀,但是折内记录的十四项按路程收取的信件和汇银资费仍十分清晰,是记录账目最多、信息量最大的一件。经折共六页,首页书“己丑端午、中秋、年底共三节无算”,开户竺先生。中间盖“上海全泰盛长江轮船局”戳,右上方盖了一枚“上洋大马路北洋泰监制”花章。经折正面商码记账十三款,背面记账一项外年终结算。上计:信件由江西吉安府和西林来(指吉安府林公馆)发寄上海共七件(背面一件),每件记账制钱一百文;仙乾和寄上海(指江北扬州仙女庙邮上海)信一件,记账七十文。信并附洋记录有六项:仙镇(仙女庙,今扬州仙女镇)邮上海信并附洋十元,记二百二十文;信并附洋六元,记一百六十文,有两款;信并附洋四元,记一百三十文;吉安邮上海信并附洋二元,记一百四十文;信并附洋一元,记一百二十文。由此可见,民营信局按路程计费,江西吉安府到上海信件每件收费100文,汇银每元英洋加收20文;而江北扬州仙女庙到上海水路较近,信件收费每件70文,汇银每元英洋15文。经折背面年终书“十二月三十日作讫”,大年三十才结清,合计制钱1700文。(图18)邮路为长江和大运河重要通道。下附邮费表供参考。

表1 1889年全泰盛长江轮船局实用邮费统计表

第十九件光绪己丑年(1889)“上洋全泰盛轮船局”经折,首页上书“义昌成竺先生”,下方盖“上洋全泰盛轮船局”红色碑形双格戳。第二页记录三项:三月十六,镇江周顺生来一封;十九,吉安孙二奇来一封;六月十七,仙镇沙乾和来一封。合计三件,无邮资记录。(图19-1)另存有领单,上书“日前尊号所有角沙乾和图章言明六百文,今即付来人为取可也。义昌成宝号竺先生台电。己丑六月廿日”,下盖“简香斋书柬”红色印,中另书“付五百六十六文”(商码)“付验在外虹口”等字样。(图19-2)此件与六月十七日仙镇来信及包裹相关联。

第二十件竺师爷遗存“上海正和协记轮船□局”经折,原件首页上盖“己丑” 年份戳,下方盖民信局戳,都是红色。左上方书“义昌宝号”,叶澄衷所创办的可炽铁行的别称。经折第二、三页记录来往信件八件,计:十月十三周禹三,系周廉卿;十一月十一蛟川(镇海)名内,系竺先生;十三晋和,系包□卿;十五去晋和,白纸卷;又去源盛,竺先生(十五日发两件);十八晋和,系包□卿;廿去元和,竺先生;廿七去永丰信,包先生。共八件,每件下方记商码七十文(制钱),共计邮资四百九十文。经折第四页年终结算上书“十二月卅付乞”,此经折同第一件,到农历大年三十夜邮资才结清。实物确证民信局为客户服务曾使用年终结算的记账方式。(图20)(www.daowen.com)

第二十一件竺师爷在沪从业期间为宁波同乡会书写救助辽东大水灾倡议书,红条毛边纸,长达500mm。竺师爷流畅的文笔和蝇头行楷,功底扎实深厚,由于篇幅有限,此处只能呈现局部。

文曰:“敬启者:前接奉天省营口来信,据称,盖平海城、广宁、岫岩等州县,迤逦数百里,于本月初旬连日大雨倾盆,各处出蛟,水势滔天。低洼之处深至几丈,连人带屋遭淹没者甚众,以及毗连卅□□村,难民盈千累万,遍地鸿嗷,其尸骸由上游漂泊至□口……凄惨情形耳不忍闻……诸大善士、富绅、巨商慨然解囊,体移民移粟之情……朱葆三、袁九龄、陈春兰、叶成忠、徐棣山、吴渭川、周舜卿、沈炳顺、徐、阮百均、陈瑞海。”发起人多为沪上名流、大资本家、宁波帮著名人物。竺师爷遗留下来的抄页记录了早期宁波帮人物在沪上为慈善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见证了一段真实的历史。(图21)

⊙图19-1

⊙图19-2

⊙图20

第二十二件竺师爷己丑年(1889)从上海经信局发寄的家信,凹凸压印香炉图中式封。正面书:“安家要函,局寄宁波镇海城西水门桥交竺孝房收启,海上制蕖缄。”上盖红色字号章,右上角盖名章,左上方盖红色框形“带力付讫”(邮资已付)戳,比较少见。(图22-1)封背手书“力讫”,上盖“上海全盛泰记北局”戳,北局应在上海虹口一带。封内附有一张清代购物发票,上书“抄奉,湖色缎卦(褂)……一丈二尺,天青缎卦(褂)又一丈二尺,计实洋贰元五角。竺先生台照,己丑三月廿二”,单盖“己丑”年花戳,右盖“上洋英界四马路中”地名章及“凡遇关税,贵客自理”“定价划一,银洋照市”等章,左下方盖花式“恒泰祥号顾绣京货”红色大型字号章。(图22-2)

第二十三件竺师爷为三弟修改的书信,除逐句修正之外,还在信后十分耐心地详尽解释。细看很有点味道,特别是对老人的孝顺与尊敬之情见诸字里行间。(图23)

第二十四件清光绪戊子年(1888)腊月与己丑年(1889)十二月宁波帮商人在沪开设“彩章绸缎洋货号”发票两张。其中一张发票书“青莲罗绒壹丈……计该洋壹元五角七分,十二月廿四付义昌宝号”,上盖“戊子”年戳、“腊月”戳、“彩章号”章。右上方盖“上洋大马路抛球场西首”花色地名章,都为红色。另一张发票书“大红戴(带)彩呢八尺二五,计洋贰元。义昌宝号上十二月十一日”,上盖“己丑”年份戳,左下盖“计数不缴/彩章字号洋货抄庄”大型花色章,右上方盖同式“上洋大马路抛球场西首”地名戳,另又见盖“逢关报税,贵客自理,早晚时……”提示戳,都为红色。(图24-1、24-2)。

第二十五件光绪戊子年(1888)“张协生成衣铺”发票,这是迄今发现宁波帮在沪开创的“红帮裁缝”最早票据,前清的实物,十分难得,它承载了宁波服装业“红帮裁缝”的一段历史。票书“雪青纺袖裤壹条,工本洋叁角,代□洋五分,共计英洋叁角五分。义昌宝号竺先生□”,盖“戊子”年花章以及“中秋”章,左下盖直式“张协生成衣铺票”大型字号章,右上方盖地名章“上洋自来水桥慈德里口”,都为红色,是竺师爷遗存下来的早期发票。另一张发票上记购火柴、糖、肥皂等,“实洋壹元贰角八分付乞”,票盖“己丑”年份花章、“端节”章、“大祥号发票”章,都为红色,地名章不清。(图25-1、25-2)前后几张发票都是付义昌成宝号,当时竺师爷在该号从业。

⊙图21

⊙图22-1

⊙图22-2

⊙图23

⊙图24-1

⊙图24-2

⊙图25-1

⊙图2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