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湘潭邮局与湘江民船单证对接优化方案

湘潭邮局与湘江民船单证对接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有凑巧,2007年12月刘晓明先生向本人提供了民国后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湘潭邮局涟水与湘江民船转运邮件时留存下来的单证,其形式同各地航船邮递邮件十分相似,这批单证印证了邮局利用民船传递邮件的史实。(图26)第二十七件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湘潭二等邮局沿用民国“湘-22x民船运费收据”。另盖湘潭邮局局长紫色名章。

湘潭邮局与湘江民船单证对接优化方案

清代以来,沿海大型客轮、江河汽轮、内河小火轮、木帆船在运载客货之外,还受理邮政之委托,运送捎带包裹什物与各种邮件。各地方邮局曾充分利用水路交通之便,同船家订立协议,捎带和传递邮件。事有凑巧,2007年12月刘晓明先生向本人提供了民国后期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湘潭邮局涟水与湘江民船转运邮件时留存下来的单证,其形式同各地航船邮递邮件十分相似,这批单证印证了邮局利用民船传递邮件的史实。

⊙图24-1

⊙图24-2

⊙图25-1

⊙图25-2

⊙图26

⊙图27

第二十六件民国后期湖南湘潭二等邮局“湘-22x民船运费收据”。收据右侧书“丁长海民船”,上书“今承运湘潭至湘乡民船排单第9号由湘潭至湘乡邮件拾伍袋,计重公斤,遵照……面议每袋运率GY四十元〇角〇分,共计运费金圆陆佰元〇角〇分整(GY600),业经湘潭邮局如数发给,船户领讫是实。此据。”左下方具收据人船户“丁长海”签名,付款局局长盖章(红色),付款见证人“杨”签名。右上方盖发寄局“湖南/湘潭乙/卅八二月十四/十九”(1949年2月14日)全汉文三格点线日戳,直径25mm。左上方盖接收局“湖南/湘乡/卅八二月/廿二”全汉文三格点线日戳,直径25mm。单上所书“GY”即金圆券英文代号,当年金圆券一元折合旧法币三百万元,六百元折合旧法币就是天文数字了!单上汉字“金圆”两字合一,简化成方框加“金”字怪体。(图26)

第二十七件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湘潭二等邮局沿用民国“湘-22x民船运费收据”。收据上书:“今承运湘潭至湘乡民船排单第4号由湘潭至湘乡包裹壹拾壹袋,计重一七五·八公斤……当面议价人民券壹万柒仟陆佰元整,业经湘潭邮局如数发给,船户领讫是实。此据。”中盖“付讫”戳。具收据人船户盖“黄福祥章”红色章,付款局局长盖紫色名章,付款见证人“谢见龙”签名,另盖红色名章。右上方可见发寄局“湖南/湘潭/一九五〇二月七日”全汉文三格点线日戳,此戳直径略大,约27mm。(图27)

⊙图28(www.daowen.com)

第二十八件“湘潭邮局一九五〇年八月份杂项邮运费用清单”,清单内分7栏6项,第1项25/8杨梅洲渡口划夫津贴,款数17160元;第5项28/8小东门划夫津贴4700元,此件留存有收据。共计38760元,附单据六张。下方书“出八月份账”,上盖“湖南/湘潭/一九五〇八月卅一/八”全汉文三格点线日戳,直径27mm。另盖湘潭邮局局长紫色名章。(图28)

⊙图29

⊙图30

第二十九件湘潭邮局油印单据,上书“今收到湘潭邮局发给一九五〇年八月份渡河津贴人民币肆仟柒佰元整。1.右项津贴系奉管理局业经字示复第八二号核定元熟米七市斤半;2.款数按八月廿八日贸易公司牌价每斤六三〇元折算。”领款人“小东门码头”,上盖“湘潭县划船工会九星分会”红色双圈椭圆形章。左上方盖紫色邮局局长章及红色见证人章。右下角盖“湖南/湘潭/一九五〇八月卅一/八”全汉文三格点线日戳,直径27mm,手书编号#5/503-10。此件为“湘潭邮局一九五〇年八月份杂项邮运费用清单”中第5项的单据,利用民国时期邮政单据的背面印制,背面旧据上可见全汉文三格点线“湖南/湘潭暮云市/卅五九月十五/代”,此为暮云市邮政代办所日戳。湘潭暮云市现为暮云街道,地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中心地带,距三市均约18公里,素有“金三角”的美称。(图29)

第三十件湘潭邮局油印单据,上书“今收到湘潭邮局发给一九五〇年五月份划夫津贴人民币贰万肆仟贰佰陆拾元($24260.00)”,杨梅洲划费,领款人盖黑色“曹伯荣”名章,单盖紫色邮局局长章与年份章“MAY 28 1950”,另黑色“付讫”章。“一、奉管理局一九四九年业经字示复第274号核准每月中米二十六市斤;二、右项款数系按五月廿六日三机米价格每斤九三三元折算。”下盖全汉文三格点线“湖南/湘潭/一九五〇五月廿六/六”日戳,直径27mm,手书编号503-10。原件利用民国时期邮政快件单据的背面印制,旧单据上可见“湖南/湘潭甲/卅五/七月廿二/八”全汉文三格点线日戳。(图30)

从上述单据以及刘晓明先生提供的两张民船运费收据来看,邮局托运的包裹多系重物,分别达26袋500余公斤,16袋402公斤,11袋175公斤。而运费面议同当时国民党政府倒台前夕恶性通货膨胀不无关联,如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运费面议每袋为金圆券4元,三十八年二月十四日运费面议每袋达金圆券40元,到三十八年三月十九日运费面议竟达金圆券200元,共计26袋需付金圆券5200元整,按每1元金圆券兑换旧法币300万元计,需旧法币160亿元了!

从上述两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收款凭证上可以看到,当年因物价波动大,船运津贴按米价计。湘潭邮局1950年8月渡河津贴内记载的米价按8月28日贸易公司牌价每斤为旧人民币630元折算;而1950年5月划夫津贴按5月26日三机米价格计每斤达933元。可见新中国成立后物价渐趋稳定,米价已从每斤933元降至630元。

实物记述了历史上邮政与水上民船运送的紧密关系,特别是地方邮局对包裹重物的运送很长时期以来都依赖民船,国内各地基本相似。

第三十一件20世纪90年代末浙江发现一批钱塘江流域船递的银信单证,其中也有帆船行运载上百吨靛油易燃品和重物,从上海跨海过钱塘江运至宁波杭州、金华等地。此处显示一件由上海捷兴水陆运输行帆船运载的货物(5件,2760公斤)运费清单。右下方盖“捷兴帆船行”黑色英(汉)文章。(图31-1、31-2)藏品中另见上海永大祥运输行船运浙江兰溪信,外火油132桶,盖永大祥章;上海德和公记靛油行邮兰溪南门里城巷钧丰公司货物,盖“上海通达昌分司沪杭铁路南车站对面”章,运载大都为机帆船。(图略)

第三十二件多年来笔者在宁波市收集到的清光绪年间的航船封(见前)仅有数函,2009年偶然在古董市场竟购得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河网十余条航线的票证若干,上都盖有船戳。内含:鄞县(宁波)横溪小组、陈埠头夜船、大桥头船、董家跳梅昌(船)、周家埭船、潘火桥船、下水航船、高钱倒撑、姜山倒撑、孔峙倒撑、甲村倒撑(倒撑船指从宁波船码头回撑到原乡村航船码头)。(图32)内河航船大都是木帆船或驳船,由小火轮拖驳。乡下航船客货两运,同时为邮政服务,邮袋、信包经航船每日从市区运载至乡下邮政支局或代办,然后分发。直至20世纪80年代,宁波河网地区邮政信袋与包裹很大一部分仍利用航船承运转递。

据《宁波市交通志》记载,宁波开港历史悠久,周元王三年(前473)筑建句章城,宁波古港句章港形成,为国内九个主要港口之一。历经近2500年,现今的宁波北仑港已成为世界大港。宁波内河航道密布,总里程长达14739公里,支流航道265条。据方志记载,客货两运的航船始于明清之前。从《宁波市交通志》所附民谣中,足见船夫生活的艰难困苦与险阻重重:

《船夫谣》:乌舢船,两头尖,火轮船,装白米。人说撑船好来兮,谁知跳上无饭米。

《撑船郎》:撑船郎,氽长江,老婆夜夜守空房。春夏秋冬天刮风,彻夜思郎到天亮。

《背夫曲》:背货要走过山跳,走一步来摇三摇。勒紧裤带挺起腰,落潮背起到涨潮。

苏南有一张晚报上曾经介绍:“水网地区的苏州有一种以敲铴锣为号的船……往返于城乡之间……铴锣船还代办信札、报纸、包裹传递业务,是当时交通条件下的邮路之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铴锣船还是当时城乡的主要交通工具,它航速快,使用双橹,日夜兼程,比一般航船要快上一倍多,又有风雨无阻,定时起航的规矩,深受百姓的欢迎。铴锣船的船工也有额外收益,碰到迎亲送嫁有喜钱,拎包送客、搀扶老人有赏钱,便船便货有小账钱。报道生动描述了民国时期苏南水乡以航船为主邮递银信包裹的特殊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